《大唐西域记》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376175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唐西域记》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大唐西域记》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大唐西域记》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大唐西域记》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唐西域记》Word格式.docx

《《大唐西域记》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唐西域记》Word格式.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唐西域记》Word格式.docx

  一、《大唐西域记》传播国际新闻的原因

  从内因上说那是玄奘本身的思想、经历,从外因上说那是唐太宗的要求。

玄奘是唐代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陈河村)人,生于公元600年,664年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一带)逝世。

他本来姓陈名?

t,13岁时在洛阳一寺院出家,法名玄奘,他曾在洛阳、长安、成都等地跟从10多位名师学习研究佛学。

当时许多重要的佛教经典尚未传来,佛教中“普渡众生”的一派和“自我解脱”的一派又各持己见、争论不休,僧众在学习修行中疑问甚多,但无法解决,为了进一步探求佛学理论,玄奘“誓游西方,以问所惑”。

公元627年,他开始了赴印度取经的万里长征,这为他以后撰写传播国际新闻的《大唐西域记》打下了最早的基石。

  当时玄奘从首都长安出发西行,出玉门关,最先到的西域国家是高昌(今吐鲁番一带)。

以后继续向西,经阿耆尼(焉耆)、屈支国(库车)、跋禄迦国(阿克苏),又翻过在今天新疆西部高寒险阻的凌山,走出今日中国的版图。

接着又经过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以及巴基斯坦等,进入印度。

历尽千辛万苦,公元631年玄奘终于来到了位于恒河下游当时北印度最大的国家摩揭陋(今印度比哈尔邦境内),进入佛教中心那烂陋寺,师从百岁高僧戒贤法师学习佛教经典。

来自异国他乡步行数万里前来取经的玄奘,惊动了无数僧俗,成了当地的新闻人物。

沿途的经历丰富了《大唐西域记》的国际新闻内容。

  公元636年――638年,他出寺巡游,遍访名师,当时印度半岛总共不过100多个国家,玄奘亲自访问了70多个。

从中国到印度,从北印度到东印度到南印度到西印度沿途玄奘不断观察访问,这为他以后写有传播国际新闻的《大唐西域记》积累了丰富的资料。

  645年,玄奘回到了长安,长安人民空城出来迎接观看,唐太宗很快就接见了这位历时19年跋涉数万里求取真经的闻名中外的新闻人物。

  玄奘向唐太宗详细讲述了取经路上的各方面见闻,太宗大开眼界。

从政治、军事上考虑,太宗责成他写成一书,这是促使玄奘书面传播国际新闻的直接动因。

过了一年,玄奘就完成了《大唐西域记》的撰写工作。

  《大唐西域记》共12卷10万多字,记述了亲践者110国、传闻者28国,连同附带述及的12国,共有150国的情况。

玄奘在该书中的后记中说:

“事难穷验,非可仰说。

这就是说我所记的事情虽然难于一一验证,但这都不是我主观臆说的,而是真实有据的。

”在进呈《大唐西域记》时,他在《进书表》中说:

“班超侯而未远,张骞望而非博,至于今所记述,有异前闻,虽未极大千之疆,颇穷葱外之境,皆存实录,匪敢雕华。

”这就是说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所写的情况与前人不同,虽然边疆的大千世界没有说尽,但是葱岭之外的情况,不但说到,而且是真实记录,没有夸张。

  从时效性上来说,尽管时隔一年才写出此书,但我们不能用今天的时间概念来苛求古人,既然《大唐西域记》“有异前闻”,这就仍不失其新,既然是“皆存实录,匪敢雕华”,那就仍然有其实,新闻的两个最重要的特征《大唐西域记》都具备,从受众所获得的信息来看,此书的新闻价值是客观存在的。

  二、《大唐西域记》传播了西域中亚地区的56国新闻

  《大唐西域记》首先描述了玄奘去时经过的西域34国的情况,紧靠唐王朝当时西部边疆的国家是阿耆尼(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焉耆县一带),有关情况玄奘写得相当具体:

  “阿耆尼国,东西六百余里、南北四百余里。

国大都城周六七里,四面据山,道险易守。

泉流交带,引水为田。

土宜糜(?

]子)、泰、宿麦(冬小麦)、香枣、葡萄、梨、柰(沙果)诸果。

气序和畅,风俗质直。

文字取则印度,微有增损。

服饰毡褐(用粗细毛织品做服饰),短发无巾(剪短头发不束头巾)。

货用金钱、银钱、小铜钱。

王,其国人也。

勇而寡略,好自称伐(喜欢炫耀自夸)。

国无纲纪,法不整肃。

”阿耆尼附近的国家屈支国(今新疆库车县)、跋禄迦国(在今新疆阿克苏)等有关情况也写得相当详细。

  离我们最远的国家是货利习弥伽国(位于阿姆河下游两岸地区,在今阿富汗境内),与阿耆尼国中间隔了15个国家和地区,玄奘对他说得相当简略,全文不到40个字:

  “货利习弥伽国顺缚刍河两岸,东西二三十里,南北五百余里,土宜风俗,同伐地国,语言少异。

  这种详略和我们今天所说的新闻价值(如接近性、重要性)的要求是一致的。

  《大唐西域记》还着重描述了西域一些国家同突厥的关系,如位于今天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托克马克城西南的素叶水城,玄奘还写道:

“素叶以西数十孤城,城皆立长,虽不相禀命,然皆役属突厥。

”此外在对千泉的记述中,还透露了突厥最高统治者可汗的行踪。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小孤城:

  “(从今哈萨克斯坦的江布尔)南行十余里有小孤城,三百余户,本中国人也,昔为突厥所掠,后遂鸠集同国,共保此城,于中宅居。

衣服去就,随同突厥;

言辞仪范,犹存本国。

  新闻写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用事实说话。

这里玄奘没有一句评论就说明了“小孤城”与中国的关系。

  回国时玄奘经过的22个国家,分布在今天的巴基斯坦、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和我国新疆境内,在说到这些国家作者仍然强调其与突厥的关系。

  上述国际新闻,很有现实的军事、政治意义。

隋末唐初,在阿尔泰山一带的游牧民族突厥兴起,侵略唐朝,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曾被迫向其称臣,高祖、太宗深以为耻,必欲雪之。

但想要打败西域突厥,首先必须了解情况。

《大唐西域记》提供的西域各国的各种信息,如幅员大小、都城范围、地理交通、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以及与突厥有关的各种信息都是唐太宗所迫切要知道的,这对唐王朝以后攻破突厥都有重要作用。

  三、《大唐西域记》传播了印度83国新闻

  继中亚的34国之后,《大唐西域记》又传播了当时印度诸国的新闻。

当时的印度半岛被分成五印度,即中印度、北印度、西印度、东印度、南印度,有一百多个国家并立争雄。

在《印度总述》中,玄奘从释名、疆域、数量、岁时、邑居、衣饰、馔食、文字、教育、佛教、种姓、兵术、刑法、敬仪、病死、赋税、物产等17个方面向中国传播了印度的各种重要信息,如印度的族姓制度,它与政治紧紧相联,具体情况是:

  “若夫族姓殊者,有四流焉(谈到不同的族姓,共有四个):

一曰婆罗门,净行也(行为纯洁的人),守道居贞。

洁白其操。

二日刹帝利,王种也,奕世君临(历代为王),仁恕为志。

三日吠奢,商贾也,贸迁有无,逐利远近。

四日戍陀罗,农人也,肆力畴垄,勤身稼穑。

凡此四姓,清浊殊流(分得很清楚),婚娶通亲,飞伏异路(指四姓人只能在本族姓内婚嫁)。

内外宗枝,姻媾不杂(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之间不能通婚),妇人一嫁,终无再醮。

”这是那时玄奘以外的中国人见所未见的事实,闻所未闻的消息。

  印度的经济信息对当时的中国人来说也是新闻,在“赋税”中玄奘说:

  “户不籍书(没有户口登记),人无徭课(人不出劳役和赋税)。

王田之内,大分为四:

一充国用,祭祀粢盛(做祭祀供品礼仪之用);

二以封建辅佐宰臣(封赠给宰相大臣);

三赏聪舣硕学高才;

四树福田,给诸异道(分赠给其他宗教团体,以求福德)。

所以赋税轻薄,徭役简省,各安世业,俱佃口分(按人口分田,世袭耕作)。

假种王田,六税其一。

商贾逐利,来往贸迁,津路关防,轻税而过。

国家营建,不虚劳役(不无偿征用劳力),据其成功,酬之价值……。

  这些情况和中国唐代经济上的“均田制”、“租庸调制”大不相同,也让人读后耳目一新。

  《大唐西域记》还分国介绍了82国的情况,特别是对北印度的最重要的国家羯若鞠阁国及其戒日王的政绩更是做了具体的叙述:

该国的君王本来是戒日王的哥哥,后被邻国东印度的羯罗拿刺伐刺那国王诱骗杀害。

戒日王继位后说:

“‘兄仇未报,邻国不宾,终无右手进食之期(不可能有正常的生活)。

凡尔庶僚,同心戮力。

’遂总率国兵,讲习战士,象军五万,马军二万,步兵五万,自西租东,征伐不臣。

象不解鞍,人不释甲。

于六年中,臣印度,既广其地,更增甲兵,象军六万,马军十万,垂三十年,兵戈不起,政教和平,务修节俭,营福树善,忘寝与食。

”接着又说到当时的戒日王“巡方省俗。

不常其居,遂所至止,结序而舍。

”“每以一日分作三时,一时理务治政,二时迎福修善,孜孜不倦,竭日不足矣。

”这实在是一则难得采访到的霸主勤政的高端性的国际新闻。

  此外《大唐西域记》重点报告了那烂陀佛寺,传播了印度的文化新闻。

总之,对印度半岛上的这83个国家,《大唐西域记》的作者都进行了观察或调查研究,有许多发现,由于是如实的传播,在当时是新闻,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在今天是信史,让人们以古鉴今、继往开来。

  总之,玄奘撰写的《大唐西域记》传播了一百多个国家的新闻,意义重大。

晋代高僧法显也曾到过印度并且写出了《佛国记》,但无论是内容的丰富还是语言、写作技巧都不如《大唐西域记》。

张骞和班超都到过西域,但张骞是“望而非博”,班超是“侯而未远”。

明代郑和曾下西洋,他同张骞和班超一样,都不曾写书流传,他的随员写的东西,其影响也远不能与之相提并论。

当时世界上英、法、德、意、美等国尚未形成,公元9世纪。

英伦三岛还处在原始农村公社时期,公元7世纪的西方根本无人与玄奘相比,更没有人能写出《大唐西域记》这样的跨国家、跨民族、跨语言、跨学科的国际新闻,所以我们认为玄奘的《大唐西域记》是中国也是当时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新闻作品集。

不过这本新闻作品集并不全都是新闻,其中也有非新闻性的内容,这也是客观存在的现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