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范文推荐趣味数学故事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376035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范文推荐趣味数学故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专题范文推荐趣味数学故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专题范文推荐趣味数学故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专题范文推荐趣味数学故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专题范文推荐趣味数学故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范文推荐趣味数学故事Word文档格式.docx

《专题范文推荐趣味数学故事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范文推荐趣味数学故事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范文推荐趣味数学故事Word文档格式.docx

  但是高斯却说他已经将答案算出来了,就是55。

老师听了吓了一跳,就问高斯如何算出来的。

高斯答道:

“我只是发现1和10的和是11、2和9的和也是11、3和8的和也是11、4和7的和也是11、5和6的和还是11,又因为11+11+11+11+11=55,所以我就是这么算出来了。

”老师同学听了以后,都对高斯竖起了大拇指。

之后的高斯长大后,成为了一位很伟大的数学家。

  趣味数学故事(3):

  鸡兔同笼这个问题,是我国古代着名趣题之一。

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就记载了这个搞笑的问题。

书中是这样叙述的:

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这四句话的意思是:

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方数,有35个头;

从下方数,有94只脚。

求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

你会解答这个问题吗?

你想明白《孙子算经》中是如何解答这个问题的吗?

  解答思路是这样的:

假如砍去每只鸡、每只兔一半的脚,则每只鸡就变成了“独角鸡”,每只兔就变成了“双脚兔”。

这样,

(1)鸡和兔的脚的总数就由94只变成了47只;

(2)如果笼子里有一只兔子,则脚的总数就比头的总数多1。

  因此,脚的总只数47与总头数35的差,就是兔子的只数,即47-35=12(只)。

显然,鸡的只数就是35-12=23(只)了。

  这一思路新颖而奇特,其“砍足法”也令古今中外数学家赞叹不已。

这种思维方法叫化归法。

化归法就是在解决问题时,先不对问题采取直接的分析,而是将题中的条件或问题进行变形,使之转化,直到最终把它归成某个已经解决的问题。

  趣味数学故事(4):

  此刻人买狗,有些是为了看家防盗,有些是为了上山打猎,有些是为了侦查破案,有些是为了观赏消遣。

古代人也会为了各种目的买狗。

下方是中国古代数学书《九章算术》里一道关于买狗的应用题:

  今有共买犬,人出五,不足九十;

人出五十,适足。

问人数、犬价各几何?

  题目的大意是说,此刻有几个人合买一条狗,每人出5文,还差90文;

每人出50文,刚好够了。

问有多少人,狗的价钱是多少。

  第一次每人出5文,第二次改成出50文,增加的钱数是50-5=45(文)。

  每人多拿出45文,刚好补足了原先短缺的钱数90文,所以人数是90÷

45=2,

  狗的价钱是50×

2=100(文)。

  答案是:

共有两个人,买一只狗要100文。

  《九章算术》里还有一些类似的问题,几个人合买一件东西,拿出来的钱有时候多了(盈),有时候不够(不足),有时候刚好(适足)。

这种算术题型很常见,至今还叫做“盈亏问题”或“盈不足问题”,保留了《九章算术》的传统。

  趣味数学故事(5):

  在距离此刻一千七百多年前,中国是处于魏、蜀、吴三强鼎立的三国时代。

  有一天,吴国的孙权送给魏国领袖曹操一只大象,长久居住在中原的曹操从来没有看过这种庞然大物,好奇地想明白这个大怪物的体重到底有多重?

于是,他对着臣子们说:

「谁有办法把这只大象称一称?

」在场的人七嘴八舌地讨论着:

有人回家搬出特制的秤,但大象实在太大了,一站上去,就把秤踩扁了;

有人提议把大象一块一块地切下分开秤,再算算看加起来有多重,但是在场的人觉得太残忍了,而且曹操喜欢大象可爱模样,不期望为了秤重失去它。

就在大家束手无策正想要放下的时候,曹操七岁的儿子─曹冲,突然开口说:

「我明白怎样秤了!

」他请大家把大象赶到一艘船上,看船身沉入多少,在船身上做了一个记号。

然后又请大家把大象赶回岸上,把一筐筐的石头搬上船去,直到船下沈到刚刚画的那一条线上为止。

之后,他请大家把在船上的石头逐一称过,全部加起来就是大象的重量了!

小朋友,曹冲是不是很聪明?

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的时代,曹冲的方法的确很聪明,但是,现代的工具十分发达,我们发明出许多的工具来称重的东西,不须要再大费周章地一筐筐地搬石头。

  小朋友,请你和爸爸妈妈一齐讨论,一只小狗、一袋砂石、一颗苹果、一卡车的木头、一台货柜车,分别要用什么工具来称重最适当?

  趣味数学故事(6):

  从前有个大地主叫古依木,雇了一个叫扎克的长工,答应每年给一头牛的工钱。

到了年底,古依木对扎克说,你的工钱存在我这儿,将来能够办大事。

老实的扎克同意了。

一晃19年过去了,扎克年老力衰了,大地主古依木就想把他辞退。

一天,古依木把扎克叫来,说:

“你在我家做了19年,此刻我给你19斤油,你走吧!

”扎克一听急了,说:

“老爷,你讲的每年给‘一头牛’的工钱,怎样变成‘一斤油’了呢!

”古依木两眼一瞪,咆哮说:

“那是你听错了,老爷还会赖你吗?

”不容分说就把他赶出了门。

  扎克提了19斤油呆呆的坐在路旁。

这时正好看见阿凡提骑着小毛驴过来了。

扎克连忙把这事告诉阿凡提,请他帮忙算回工钱。

阿凡提想了片刻说,好,我和你一齐上古依木家里去评理。

  古依木在家里正在喝酒,冷不防阿凡提和扎克走了进来,古依木心里有点慌,装着笑脸道:

“阿凡提先生驾到,不知有何贵干?

”阿凡提说:

“扎克想做个小生意,特来借三两银子,由我作保,不知老爷肯不肯。

”古依木一听,心宽了,连说:

“有阿凡提先生作保,当然能够。

扎克是老实人,年息对本对利就行了。

”于是,三对六面写好了借据。

古依木正要去拿银子,阿凡提拉住了他说:

“办事情要公平,借你的钱是对本对利,那么,阿凡提每年一斤油存在你那里,也就应对本对利。

”古依木眼珠一转,暗想十九斤油的利钱能有多少,大不了几百斤油吧!

就说:

“好吧,看在阿凡提先生的面上,算出多少,我照付就是了。

  于是,阿凡提拿过算盘说:

头一年,工钱1斤,第二年加利息1斤,加工钱1斤,共3斤,第三年是7斤,第四年是15斤……不到一刻工夫,算出了结果,把大地主古依木吓得目瞪口呆。

最后连连央求:

“阿凡提先生,请你向扎克说说好话,我情愿还他19头牛的工钱!

  扎克拿到了19头牛的工钱,三两银子当然不借了。

  请问小朋友,每年一斤油,按照古依木对本对利的算法,19年的本息账,到底是多少?

告诉你,结果是524287斤油。

你如不信,不妨自我算算看。

  趣味数学故事(7):

  如果有一个池塘,里面有很多的水,有两个空的水壶,分别能够装5升和6升的水,那么,怎样样用这两个水壶来从池塘里取得3升的水呢?

先使用五升的水壶装满水,然后倒到六升的水壶里面,这个时候,再将五升的水倒一些在六升的水壶里面,六升的水壶就满了,这个时候,五升的水壶里还有四升的水。

然后把六升的水壶的水倒掉,把五升的水倒在六升的水壶里,这个时候,六升的水壶就只有四升的水了,然后将五升的水壶装满,装到六升壶里去,然后六升的壶满了,这个时候,五升的水壶里就剩下我们要的三升水了。

  一个农民带了三只小兔子去集市,每只小兔子大概有3~4千克,但是,农夫的秤只能够秤5千克,农民,如何进行称量呢?

先把三只放到一齐来称,然后拿出一只,称量之后算差即可。

  趣味数学故事(8):

  门打开了,进来的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

刘建明先生请他坐下,小伙子自我介绍说:

“我是内地的导游,叫于江,这次我带领了个旅游团到香港来旅游,听说您的大酒店环境舒适,服务周到,我们想住你们酒店。

”刘建明先生连忙热情地说:

“欢迎,欢迎,欢迎光临,不知贵团一共有多少人?

  “人嘛,还能够,是个大团。

”刘建明先生心里一阵惊喜:

一个大团,又一笔大生意,真是太好了。

作为一名导游,于江看出刘建明先生的心思,他记上心来,慢条斯理的说:

“先生,如果你能算出我们团的人数,我们就住您们大酒店了。

  “您请说吧。

”刘建明先生自信的说。

“如果我把我的团平均分成四组,结果多出一个人,再把每小组平均分成四份,结果又多出一个人,再把分成的四个小组平均分成四份,结果又多出一个人,当然,也包括我,请问我们至少有多少人?

  “一共多少呢?

”刘建明先生立刻思考起来,他必须要接下这笔生意,“没有具体的数字,就应如何下手呢?

”他不愧是精明的生意人,很快就明白了答案:

“至少八十五人,对不对?

”于江先生高兴地说:

“一点都不错,就是八十五个人。

请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人数最少的状况下是最后一次四等分时,每份为一人,由此推理得到:

第三次分之前有1×

4+1=5(人),第二次分之前有5×

4+1=21(人),第一次分之前有21×

4+1=85(人)”“好,我们这天就住那里了。

”“那你们有多少男的和女的?

  “有55个男的,30个女的。

”“我们这儿此刻只有11人的房间,7人、5人的房间,你们想怎样住?

”“当然是先生您给安排了,但务必男女分开,也不能有空床位。

”又出了个题目,刘建明还从没碰到过这样的客人,他只好又得花一番心思了。

  冥思苦想之后,他最后得出了最佳方案:

男的两间11人房间,四间7人房间,一间5人房间;

女的一间11人房间,两间7人房间,一间5人的,一共11间。

于江先生看了他的安排后,十分满意,立刻办理了住宿手续。

一桩大生意做成了,虽然复杂了点,但刘建明先生心里还是十分高兴的。

  趣味数学故事(9):

  大约1500年前,欧洲的数学家们是不明白用“0”的。

他们使用罗马数字。

罗马数字是用几个表示数的符号,按照必须规则,把它们组合起来表示不一样的数目。

在这种数字的运用里,不需要“0”这个数字。

  而在当时,罗马帝国有一位学者从印度记数法里发现了“0”这个符号。

他发现,有了“0”,进行数学运算方便极了,他十分高兴,还把印度人使用“0”的方法向大家做了介绍。

过了一段时光,这件事被当时的罗马教皇明白了。

  当时是欧洲的中世纪,教会的势力十分大,罗马教皇的权利更是远远超过皇帝。

教皇十分恼怒,他斥责说,神圣的数是上帝创造的,在上帝创造的数里没有“0”这个怪物,如今谁要把它给引进来,谁就是亵渎上帝!

  于是,教皇就下令,把这位学者抓了起来,并对他施加了酷刑,用夹子把他的十个手指头紧紧夹注,使他两手残废,让他再也不能握笔写字。

就这样,“0”被那个愚昧、残忍的罗马教皇明令禁止了。

  但是,虽然“0”被禁止使用,然而罗马的数学家们还是不管禁令,在数学的研究中仍然秘密地使用“0”,仍然用“0”做出了很多数学上的贡献。

之后“0”最后在欧洲被广泛使用,而罗马数字却逐渐被淘汰了。

  趣味数学故事(10):

  最近“数学商店”来了一位新服务员,它就是小“4”。

  一天,小“3”到数学商店买了一支铅笔,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