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新建项目投资建设可行性分析研究论证报告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375286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27 大小:380.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新建项目投资建设可行性分析研究论证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7页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新建项目投资建设可行性分析研究论证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7页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新建项目投资建设可行性分析研究论证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7页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新建项目投资建设可行性分析研究论证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7页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新建项目投资建设可行性分析研究论证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新建项目投资建设可行性分析研究论证报告文档格式.docx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新建项目投资建设可行性分析研究论证报告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新建项目投资建设可行性分析研究论证报告文档格式.docx(1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新建项目投资建设可行性分析研究论证报告文档格式.docx

给排水翟力新蔡辉闫晓强王昭

电气及自控张福彦吕德彬陈峰

建筑李根宝阮青辛丙流

结构程义军程义军陈希袁涛

工程经济何勤唐书娟何勤

第1章工程概况

1.1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和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

建设地点:

位于巢宁路北侧,县殡仪馆西侧,老虎台山脚下,距离和县县城16km。

实施阶段:

可行性研究报告

建设单位:

和县洁达有限责任公司

1.2项目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及工程投资

1)建设内容

生活垃圾处理场工程主要包括场内工程和场外工程两部分:

场内主体工程包括管理区、卫生填埋区两部分,其中管理区包括综合楼、门卫及地磅房、柴油机房、车库及机修间、清水池、水泵房、箱式变电站;

卫生填埋区主要包括:

地下水导排系统、防渗系统、渗沥液收集导排系统、填埋气体导排系统、垃圾坝、渗沥液调节池、排水明沟、环境污染控制、环境监测系统、填埋作业设施与设备。

辅助工程包括给排水、消防及绿化工程等。

场外工程主要包括场外道路、场外供电及通讯等。

2)建设规模

日平均处理和县生活垃圾200吨。

3)投资

工程投资为自筹资金,工程总投资为4999.76万元。

1.3编制范围与编制内容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国家现有规范和标准为基础,对拟建卫生填埋场的主体工程与设备、配套工程、处理工艺选择及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等方面进行工程可行性分析和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同时对相关工艺进行了方案比选和设计。

编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项目的必要性;

(2)处理工艺方案选择;

(3)渗沥液处理工艺方案比选;

(4)卫生填埋场的总平面布置;

(5)工程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及投资实施计划;

(6)项目经济评价。

1.4编制指导思想

执行建设部CJJ17-2004《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和GB16889-1997《生活垃圾填埋污染物控制标准》,《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工程项目建设标准》,针对本工程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选用合理的工程实施方案。

在编制过程中根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优先考虑采用技术成熟、高效率低能耗、运行可靠的设备,坚持技术的先进性、工艺的可行性和经济性相结合。

借鉴和参考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经验,坚持从实际出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艺流程,运用新技术、新设备、完善垃圾处理设施,为和县环卫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和设备保障。

工程总体设计上按照全面规划、分期实施、最大限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兼顾工程经济性的基础上,力求达到最大的环境效益,以期达到该工程项目与城市建设发展相协调的目的。

(1)采用先进、成熟、可靠的工艺,使本填埋场整体水平与国家规范和标准相适宜。

(2)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规范和标准,与和县的城市发展战略方针和定位相适应。

(3)坚持因地制宜、从当地的实际出发,达到本工程项目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4)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及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理念,坚持经济与社会发展、生态建设相协调的原则。

(5)保证系统的环保性和可靠性,管理上的经济性和合理性,以及技术上的先进性。

(6)根据工程建设的三同时原则,采用合理的建设实施方案,充分考虑工程实施的可行性、经济性和合理性。

(7)解决垃圾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渗沥液、填埋气体、以及填埋场内恶臭及蚊蝇等污染物所产生的污染问题,最大限度的减轻和避免产生二次环境污染。

1.5编制原则

本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文件在满足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的基础下,遵循以下原则:

(1)方案先进合理,技术可靠可行;

(2)运行管理简便易行,总平面布置科学合理,能耗低,运行费用少;

(3)工程投资科学合理,运行成本经济合理;

(4)主要设备选型先进实用可靠操作及维护简便。

1.6编制目的

(1)根据实际情况,论述和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2)通过对和县相关资料的调查和研究,对服务区域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和处理规模进行预测,并对垃圾处理工艺进行工程方案的技术可靠性、经济合理性及实施的可行性进行多方案的分析比较和论证。

(3)在论证的基础上,提出推荐工程建设方案,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根据实际情况,制订本项目的实施计划,保障本项目的顺利实施。

1.7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3)《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

(4)《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

(5)《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标准》(GB/T18772-2002),建设部

(6)《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2001]101号

(7)《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

(8)《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9)《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10)《城市环境卫生专用设备》(CJ/T29.1-6)

(11)《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12)《工业企业厂界噪声限值》(GB12348-90)

(13)《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03)

(14)《聚乙烯(PE)土工膜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T231-98)

(15)《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87)

(1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17)《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技术规范》(CJJ90-2002)

(18)《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01)

(19)《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GB7959-1987)

(20)《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

(2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I-2002)

(22)《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87)

(23)《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2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2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1)

(2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2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28)《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1)

(29)《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30)《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3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32)《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3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3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CB50101-2005)

(35)《危险废弃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1]199号)

(36)国家现行的其他标准和规范

(37)和县垃圾处理厂初步勘察报告(冶金工业部华东勘察基础工程总公司,2007.04)

(38)和县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编号2006规字第005号)

(39)关于和县垃圾处理场项目选址用地的意见(和县国土资源局2006年)

(40)和县垃圾处理场项目环境影响初审意见(和县环境保护局2006.09.14)

(41)关于和县城管局垃圾处理场项目建设用地的预审意见(和县国土资源局2007.06.26)

(42)和县城市总体规划

(43)本工程的1:

1000地形图

(44)本工程的可研报告编制委托书(和县城镇管理局,2007.04)

(45)和县人民政府资金承诺函

(46)关于重申环境卫生有偿服务收费项目及标准的通知(和县物价局/和县财政局)

(47)《和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会专家组意见(安徽省工程咨询研究院)2007.07.12

(48)业主提供的与本工程相关的资料。

1.8建设规模与服务范围

1.8.1建设规模

本卫生填埋场工程的建设规模为200吨/天。

1.8.2服务范围

本卫生填埋场工程的服务范围包括和县城区,以及乌江、香泉、西埠、 

善厚、石杨五镇。

2008年服务总人口预计约为13万人。

1.9主要技术经济性指标

本工程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

表1-1和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主要技术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征地

万m2

13.53

约合203亩

1.1

管理区及辅助生产区

3.32

1.2

填埋区

8.64

有效占地面积

1.3

其他

1.57

2

卫生填埋场

2.1

处理规模

吨/天

200

以2008年—2020年日平均生活垃圾产生量为依据

2.2

填埋库区容积

万m3

148.27

2.3

填埋库区使用年限

20

3

污水处理站

3.1

污水调节池容积

约2.01

3.2

污水调节池封闭

浮盖

3.3

污水处理规模

m3/天

100

4

投资及资金筹措

5

投资总额

万元

4926.65

5.1

第一部分工程费用

3829.64

5.2

其他费用

838.96

5.3

基本预备费

233.43

5.4

铺底流动资金

24.62

5.5

资金来源

国债及地方配套资金

计划申请国债资金2000万元

6

成本与费用

6.1

吨投资成本

万元/吨

约25

6.2

单位库容投资成本

元/m3

25.83

6.3

年平均总成本

万元/年

679.07

6.4

年均单位处理总成本

元/吨

93.02

6.5

年均经营成本

473.05

6.6

单位经营成本

64.80

运营期内

第2章城市现状及项目建设必要性

2.1城市概况

和县古名历阳,因“县南有历水”而得名。

周朝属扬州之邑,春秋、战国属楚。

秦赢政元年,置历阳县,属九江郡。

汉属淮南国,晋属扬州淮南郡。

唐为和州,辖历阳、乌江、含山三县,其中历阳县辖39个乡和西梁山镇,宋沿唐制。

明直属南京。

清属江南左右布政使司。

辛亥革命后,改和州为和县,直属省都督。

1948年,成立和含爱国民主县政府,11月,和、含分开。

1949年1月成立和县民主政府,后改为和县人民政府,属巢湖地区。

12月,划归南京市管辖。

1950年春,仍归巢湖地区。

1952年,属芜湖地区。

1958年,和县与含山县合并成立和含县,划归马鞍山市。

1959年4月仍归芜湖地区,5月,和含县划开。

1965年,隶属巢湖专区管辖。

现和县属安徽省巢湖市,辖10镇,166个村委会、28个社居委。

和县地处皖东,长三角地区的边缘,皖江开发的最前沿,向为江淮水陆之要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