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疗法Word格式.docx
《行为疗法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为疗法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华生的预测与控制行为的观点促进应用心理学的发展,他的环境决定论观点影响美国心理学达30年。
环境决定论的经典表述:
“请给我十几个健康而没有缺陷的婴儿,让我在我的特殊世界中教养,那么我可以担保,在这十几个婴儿之中,我随便拿出一个来,都可以训练他成为任何一种专家--无论他的能力、嗜好、趋向、才能、职业及种族是怎样的,我都能够训练他成为一个医生,或一个律师,或一个艺术家,或一个商界首领,或者甚至也可以训练他成为一个乞丐或窃贼。
”
2、新行为主义——斯金纳
斯金纳,即B.F.斯金纳(BurrhusFredericSkinner)是行为主义学派最负盛名的代表人物——被称为“彻底的行为主义者”。
也是世界心理学史上最为著名的心理学家之一,直到今天,他的思想在心理学研究、教育和心理治疗中仍然被广为应用。
三、基本原理
1、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实验补充:
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以狗为建立条件反射的对象,最常用的是食物性唾液分泌条件反射。
先选择健康的狗,将狗的腮腺导管的开口用手术方法缝到颊部皮肤上,使唾液分泌时流到体外,以便记录和测量。
狗的唾液腺分泌特点是当没有刺激时基本没有分泌。
建立条件反射时,狗在不太饱的前提下,给它吃食物,能引起唾液分泌,食物是引起唾液分泌的非条件刺激物。
铃声对唾液分泌而言,是中性刺激或无关刺激,引不起唾液分泌,如果在喂食前铃声单独作用几秒钟,然后再喂食物,这样,铃声和食物经过多次结合,当铃声单独作用时,还未给食,狗就有唾液分泌,这说明狗已经建立了条件反射。
铃声由中性刺激转变成条件刺激,成为进食的信号。
条件反射形成的条件是:
A.无关刺激物(如铃声)要比无条件刺激物(如食物)稍前(几乎是同时)出现,才能变成条件刺激物,引起条件反射。
B.必须用无条件刺激物多次强化,才能建立条件反射。
强化次数越多,条件反射越巩固。
C.有机体必须健康,必须处在觉醒状态。
D.没有其他刺激的干扰。
】
以上实验俱可简化为三部分:
非条件前提:
非条件刺激→非条件反应
非条件插入:
非条件刺激+中性刺激→非条件反应
条件效果:
条件刺激(=中性刺激)→条件反应(=非条件反应)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能够解释人的很多行为。
人因为条件反射而处于一种自动化了的或半自动化了的状态。
但是,如果这种条件反射产生负面作用的话,就会引起强迫症状,焦虑或不安发作,或也会形成某种弊病。
不良习惯、辍学或恐怖多由此形成。
对于在无意识中的条件反射所形成的不良弊病、恶习或心理障碍、心理问题,在治疗和咨询时可以使用反条件刺激予以清除和击退。
行为主义关于条件刺激的强化、条件反射的消退、奖励、惩罚、反馈、模仿、替代强化等概念和原理,为行为主义心理咨询疗法开拓了广阔的前景。
2、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
斯金纳在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基础上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是在他设计的一种动物实验仪器即著名的“斯金纳箱”中进行的。
箱内设有特殊装置——杠杆或键,箱子的构造尽可能排除一切外部刺激。
在箱内放进一只饥饿的白鼠或鸽子,动物可在箱内自由活动,当它压杠杆或啄键时,就会有食物掉进箱子里的盘中,箱外有一装置记录动物的动作。
偶然一次压杠杆得到食物,就会导致动物压杠杆或啄键的频率越来越多,即学会了通过某一操作来得到食物的方法。
斯金纳将其命名为操作性条件反射或工具性条件作用。
斯金纳通过实验发现,动物的学习行为是随着一个起强化作用的刺激而发生的。
斯金纳把动物的学习行为推而广之到人类的学习行为上,他认为虽然人类学习行为的性质比动物复杂得多,但也要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特点是:
强化刺激既不与反应同时发生,也不先于反应,而是随着反应发生。
有机体必须先作出所希望的反应,然后得到“报酬”,即强化刺激,使这种反应得到强化。
学习的本质不是刺激的替代,而是反应的改变。
斯金纳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几乎都是操作性强化的结果,人们有可能通过强化作用的影响去改变别人的反应。
在教学方面教师充当学生行为的设计师和建筑师,把学习目标分解成很多小任务并且一个一个地予以强化,学生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逐步完成学习任务。
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是建立在他及其合作者所进行的大量实验研究的基础之上的。
在早期的一项研究中,他们首先让儿童观察成人榜样对一个充气娃娃拳打脚踢,然后把儿童带到一个放有充气娃娃的实验室,让其自由活动,并观察他们的行为表现。
结果发现,儿童在实验室里对充气娃娃也会拳打脚踢。
这说明,成人榜样对儿童行为有明显影响,儿童可以通过观察成人榜样的行为而习得新行为。
在稍后的另一项实验中,他们对上述研究作了进一步的延伸,目的是要了解两个问题:
(1)榜样攻击行为的奖惩后果是否影响儿童攻击行为的表现;
(2)儿童是否能不管榜样攻击行为的奖惩后果而习得攻击行为。
在实验中,把儿童分为三组,首先让儿童看到电影中的成年男子的攻击行为。
在影片结束后,第一组儿童看到成人榜样被表扬,第二组儿童看到成人榜样受批评,第三组儿童看到成人榜样的行为既不受奖也不受罚。
然后,把三组儿童都带到一间游戏室,里面有成人榜样攻击过的对象。
结果发现,榜样受奖组儿童的攻击行为最多,榜样受罚组儿童的攻击行为最少,控制组居中。
这说明,榜样攻击行为所导致的后果是儿童是否自发模仿这种行为的决定因素。
但这是否意味着榜样受奖组的儿童比榜样受罚组的儿童习得了更多的攻击行为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他们在上述三组儿童看完电影回到游戏室时,以提供糖果作为奖励,要求儿童尽可能地回忆榜样行为并付诸行动。
结果发现,三组儿童的攻击行为水平几乎一致。
这说明,榜样行为所导致的后果只是影响儿童攻击行为的表现,而对攻击行为的学习几乎没有影响。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特别强调榜样的示范作用,认为人的大量行为是通过对榜样的学习而获得的,不一定都要通过尝试错误学习和进行反复强化。
与建立条件反射一样,榜样学习也是人类的一种社会学习的基本方法,其过程分为四个步骤:
(1)注意:
榜样的特征引起学习者的注意,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以是无意识的。
(2)记忆:
将榜样特征、内容保持在记忆中以便必要时再现。
在保持过程中应不断再现榜样的表象。
(3)认同:
学习者将榜样的特征纳入自己的行为之中并赋予自身人格的特征。
(4)定型:
当模仿的行为得到外部或自我的不断强化之后,习得行为相对稳定建立起来并保持一定的型态。
四、基本概念
1、强化:
指通过某一事物增强某种行为的过程。
在经典条件反射中,指使无条件刺激与条件刺激相结合,用前者强化后者;
在操作条件反射中,指正确反应后所给予的奖励(正强化)或免除惩罚(负强化)。
依据操作学习原理,强化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1)正强化:
给予一种好刺激。
为了建立一种适应性的行为模式,运用奖励的方式,使这种行为模式重复出现,并保持下来。
例如,当饥饿的白鼠按动开关时给予食物,食物便是正强化物。
(2)负强化:
去掉一个坏刺激。
为引发所希望的行为的出现而设立。
例如,当处于电击状态下的白鼠按动开关时停止电击,停止电击就是负强化。
(3)正惩罚:
施加一个坏刺激。
这是当不适当的行为出现时,给予处罚的一种方法。
这种惩罚必须注意,惩罚的是什么,意义要明确,时间要适当。
例如随地吐痰,当即罚款即是正惩罚的一例。
(4)负惩罚:
去掉一个好刺激。
这种惩罚比之正惩罚更为常用。
当不适当的行为出现时,不再给予原有的奖励。
例如,小孩完成作业之后可以让他看动画片,没有完成则不让他看了。
从强化程序来看,强化主要有两种类型:
连续的和间断的。
连续强化程序是指每一次理想行为出现时,都给予强化。
间断强化程序并不是对每一次理想行为都给予强化,但是为了保证行为能够重复,强化的次数也应是充分的。
【补充:
积极强化的程序
(1)正确选择目标行为。
(2)正确选择正强化物。
(3)积极强化的实施过程:
①把计划告诉被矫正者
②目标行为出现后立即给予强化。
③给予强化物时,要描述被强化的具体行为。
④分配强化物时,最好能结合其他奖励,
⑤每次只给予少量的强化物。
(4)让被矫正者逐渐脱离程序。
2、泛化:
指当某一反应与某种刺激形成条件联系后,这一反应也会与其它类似的刺激形成某种程度的条件联系。
在心理咨询中,泛化指的是:
引起来访者目前不良的心理和行为反应的刺激事件不再是最初的事件,同最初刺激事件相类似、相关联的事件(已经泛化),甚至同最初刺激事件不类似、无关联的事件(完全泛化),也能引起这些心理和行为反应(症状表现)。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诊断补充:
泛化是区分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的唯一依据。
1、如果未泛化,无论问题持续时间多久、严重程度如何,都判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2、如果已经泛化,无论问题持续时间多久、严重程度如何,都判断为严重心理问题;
3、如果完全泛化,且心理冲突性质已经变形、符合神经症诊断标准,都判断为神经症;
4、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可疑神经症):
(1)病程:
不到3月为短程评1分;
3月到1年评2分;
一年以上评3分。
(2)精神痛苦程度:
可以主动设法摆脱1分,需借助外界2分,无法摆脱,即使别人帮忙也无济于事3分。
(3)社会功能:
轻微妨碍1分,显著下降2分,完全回避3分。
(2和3的评定至少要考虑三个月的情况,时间太短不可靠。
)总分为3分,不够诊断为神经症;
4-5分为可疑病例,需进一步观察确诊;
总分不小于6分,神经症诊断成立。
【案例补充:
一般资料:
来访者,女性,19岁,大学一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
来访者今年以某市状元成绩考入大学,来到陌生的城市,开始独立生活。
每日的学习很紧张,还要料理自己的生活,有些手忙脚乱,疲惫不堪,感到不适应,非常想家。
有时睡不着,常常梦到父母,一听到广播里放的音乐有“妈妈”的内容就哭。
在街上、校园里听到的都是当地的口音,自己作为外乡人,内心很孤独。
上课经常走神,学习效率不高。
无心参加班上组织的活动,总盼着早点放假回家。
来访者与同学的关系一般,因生活琐事与宿舍室友关系紧张,想换宿舍学校没同意,心情不好、内心痛苦。
经班主任老师做工作后没有明显好转,所以在同乡的陪同下来心理咨询。
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
来访者是独生女,性格柔弱、温顺,在家很受宠爱,自幼没有单独离开过家,上大学前很多生活琐事都由父母料理,连自己的衣服鞋袜都不用洗,她认为只有家里才是最安全舒适的。
该案例中,引起来访者不良心理和行为反应的刺激事件,不再仅仅集中在最初刺激事件上(入大学后感到不适应独立生活),而是很多与最初刺激事件有关联的事件也能引起来访者的不良反应,例如,“一听到广播里放的音乐有“妈妈”的内容就哭”;
在街上、校园里听到的都是当地的口音,自己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