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资料安徽省合肥市高中物理 第4章 牛顿运动定律 47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二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370460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2.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资料安徽省合肥市高中物理 第4章 牛顿运动定律 47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二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小学资料安徽省合肥市高中物理 第4章 牛顿运动定律 47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二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小学资料安徽省合肥市高中物理 第4章 牛顿运动定律 47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二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小学资料安徽省合肥市高中物理 第4章 牛顿运动定律 47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二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小学资料安徽省合肥市高中物理 第4章 牛顿运动定律 47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二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学资料安徽省合肥市高中物理 第4章 牛顿运动定律 47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二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中小学资料安徽省合肥市高中物理 第4章 牛顿运动定律 47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二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资料安徽省合肥市高中物理 第4章 牛顿运动定律 47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二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小学资料安徽省合肥市高中物理 第4章 牛顿运动定律 47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二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2.超重和失重.

教学难点

超重和失重.

准备

天平、砂漏、带小孔的矿泉水瓶、三角板、投影仪、台秤.

课型

课时

安排

1

过程

 

导入新课

实验导入1

如图4-7-1所示,找两个完全相同的砂漏,分别放在托盘天平的两个托盘上.调节天平,使两托盘保持平衡,当把左边的一只砂漏倒置后立即放到天平上,在细砂流下的过程你能观察到什么现象.思考一下,看能否找出其中的原因.

图4-7-1图4-7-2

实验导入2

将一个矿泉水瓶的底部及瓶的两侧各开几个细孔,用塞子堵住小孔,向瓶内注入清水.打开塞子,正常情况下,水就会从小孔内喷射出来,这是水的重力产生的压强对瓶壁作用的结果.如图4-7-2,现在让瓶子从空中自由下落,则观察到水不再向外喷射,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复习导入

师生共同回忆:

1.力的正交分解法.

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2.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3.牛顿第二定律:

F=ma,特点

推进新课

一、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桌上的书、屋顶的灯,虽然都受到力的作用,但都保持静止.火车车厢受到重力、支持力、牵引力、阻力作用,但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如果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状态,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问题1:

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有什么特点?

物体若受多个共点力保持平衡,应满足什么条件?

讨论:

(1)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其状态不发生变化,加速度为0.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加速度为0,因而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0.

结论: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合力为0.

问题2:

若一个物体受三个力而处于平衡状态,则其中一个力与另外两个力的合力间满足怎样的关系?

这个结论是否可以推广到多个力的平衡?

三个力平衡,合外力为零,则其中一个力与另外两个力的合力必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推广到多个力的平衡,若物体受多个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则这些力中的某一个力一定与其余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例1课件展示教材中例题、三角形悬挂结构及其理想化模型.

悬挂路灯的一种三角形结构F1、F2的大小与θ角有什么关系?

图4-7-3图4-7-4

学生交流讨论,并写出规范解题过程.

课件展示学生解题过程.

解析:

F1、F2、F3合力为0,则这三个力在x方向的分矢量之和及y方向的分矢量之和也都为0,即

F2-F1·

cosθ=0①

F1sinθ-F3=0②

解①②组成的方程F1==F2=F1·

cosθ=.

应用拓展:

根据解题结果,在此类路灯等的安装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讨论交流:

由公式看出当θ很小时,sinθ和tanθ都接近0,F1、F2就会很大.对材料强度要求很高,所以钢索的固定点A不能距B太近.但A点过高则材料消耗过多.所以要结合具体情况适当选择θ角.

课堂训练

若利用推论“三个力平衡,则某一个力与其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解题,则该题如何解决?

图4-7-5

由平衡条件F1、F2的合力与F3等大反向,即

F=F3=G

由力的矢量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F1=

F2=.

总结:

物体受到三个共点力而处于平衡状态,利用推论:

任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结合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可使解题更加简洁明了.受三个以上共点力平衡时多用正交分解法和力的独立作用原理解题.

二、超重和失重

例2如图4-7-6,人的质量为m,当电梯以加速度a加速上升时,人对地板的压力F′是多大?

图4-7-6电梯启动、制动时,体重计的读数怎样变化?

分析:

人受到两个力:

重力G和电梯地板的支持力F.地板对人的支持力F与人对地板的压力F′是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只要求出F就可知道F′.

电梯静止时,地板对人的支持力F与人所受的重力G相等,都等于mg.当电梯加速运动时,这两个力还相等吗?

根据牛顿定律列出方程,找出几个力之间及它们与加速度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取向上的方向为正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写出关于支持力F、重力G、质量m、加速度a的方程.

F-G=ma

F=G+ma

F=m(g+a)

人对地板的压力F′与地板对人的支持力F的大小相等,即F′=m(g+a).

当电梯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时,a>

0,m(g+a)>

mg,人对地板的压力比人受到的重力大.

超重现象: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称为超重现象.

超重现象产生的条件:

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即做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运动.

当电梯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时,加速度向下,a<

0,m(g+a)<

mg.人对电梯地板的压力比重力小.

失重现象: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称为失重现象.

失重现象产生的条件:

物体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即做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运动.

如果物体以大小等于g的加速度竖直下落,则m(g+a)=0,物体对支持物、悬挂物完全没有作用力,好像完全没有重力作用,这种状态是完全失重状态.

特别提示:

(1)当系统中的一部分物体具有向上(或向下)的加速度时,它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也会大于(或小于)系统的重力,这种现象称为部分超(或失)重现象.

(2)物体在超重和失重过程中所受到的重力并没有变化,变化的只是重力产生的作用效果.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它的重力产生的效果加强,这就是超重;

当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时,它的重力的作用效果减弱,这就是失重;

当物体具有向下的大小为g的加速度时,重力产生的效果完全消失,这就是完全失重现象.

做一做

人站在体重计上,分别下蹲或起立时,观察体重计示数的变化情况,并解释这种现象.

观察与描述

图4-7-7

下蹲前,体重计的示数等于人的重力;

刚开始下蹲时,体重计示数减小;

在下蹲结束时,体重计的示数又增加到大于人的重力.最后下蹲完成后,体重计的示数再次与人的重力相等.

站立过程中,开始时体重计示数大于人所受到的重力.然后体重计示数再减小,小于人所受到的重力.最后稳定时,体重计示数再次与人的重力相等.

讨论交流

下蹲前,人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和人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人对体重计的压力与人受到的支持力是作用力反作用力,故体重计示数与重力相等;

刚开始下蹲时,人的重心具有向下的加速度而处于失重状态,因而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小于人本身的重力,体重计示数减小;

下降到一定阶段后人重心必然要减速下降,具有向上的加速度而处于超重状态,对体重计的压力大于人本身的重力.因而体重计的示数大于本身的重力;

当人完全静止时,又处于平衡状态,而示数等于重力.

站立过程开始时,人的重心向上加速,具有向上的加速度,处于超重状态,故示数大于人的重力;

站到某一程度,重心又开始做向上的减速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下,处于失重状态,此时示数小于人的重力.

拓展深化:

完全失重状态下,平常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都会完全消失,天平不能再通过正常的操作而测量物体的质量;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不再受到浮力的作用;

液柱也不再产生向下的压强等.

(课件展示)

弹簧上挂着一个质量m=1kg的物体,在下列各种情况下,弹簧秤的示数各为多少?

(取g=10m/s2)

(1)以v=5m/s速度匀速下降.

(2)以a=5m/s2的加速度竖直加速上升.

(3)以a=5m/s2的加速度竖直加速下降.

(4)以重力加速度g竖直减速上升.

图4-7-8

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4-7-8所示.

(1)匀速下降时,由平衡条件得F=mg=10N.

(2)以向上为正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

F-mg=maF=m(g+a)=15N.

(3)取向下方向为正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

mg-F=maF=m(g-a)=5N.

(4)取向下方向为正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

mg-F=mgF=0N

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三、从动力学看自由落体运动

在第二章,我们通过实验研究了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它是加速度不变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那时,我们只分析了这个现象,没有考虑它的加速度为什么不变,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分析它的受力情况了.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有两个条件:

第一,物体是从静止开始下落的,即运动的初速度是零.

第二,运动过程中,它只受重力的作用.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受的力成正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力的方向相同.下落过程中重力的大小、方向都不变,所以加速度的大小、方向也是恒定的.

例3.以10m/s的速度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物体,空气阻力可以忽略,分别计算0.6s、1.6s后物体的位置.(取g=10m/s2)

这个物体的运动不是自由落体运动,但与自由落体运动相似,它在运动过程中也只受重力的作用,因此它的加速度也是g,大小、方向都不变.由于物体的初速度、加速度都是沿竖直方向的,所以它的运动也不可能偏离竖直方向.结论:

这个物体在竖直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可以应用匀变速运动的规律.

图4-79以地面为原点,方向向上建立坐标轴.

以地面为原点,建立竖直向上的坐标轴,初速度方向与坐标方向一致,取正号;

加速度方向向下,与坐标轴方向相反,取负号,a=-g=-10m/s2,t1=0.6s,t2=1.6s.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可以得到

x1=v0t1+at12=[10×

0.6+×

(-10)×

0.62]m=4.2m

x2=v0t2+at22=[10×

1.6+×

1.62]m=3.2m

抛出0.6s后物体位于地面以上4.2m的位置,1.6s后位于地面以上3.2m的位置.

设疑:

一个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为什么1.6s时的位置反而比0.6s时更低?

实际上,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不可能永远向上运动.由于重力的作用,它的加速度向下,与速度方向相反,运动会越来越慢,速度逐渐变为零.但是物体不可能停在空中,它随即会向下运动.尽管向下运动与向上运动速度方向不同,但受力情况完全相同,所以两个运动阶段的加速度(大小、方向)也相同,仍是常量g.例题中算出的1.6s时的位置,就是物体到达最高点后返回时所处的位置.

问题拓展:

让学生课下讨论例3中物体能够达到的最大高度是多少?

在距离地面高度h=20m处,将一个小球以v0=10m/s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求t=3s时物体的速度和位移.

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建立竖直向上的坐标系.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v=v0+ata=-g

得到v=v0-gt=(10-10×

3)m=-20m/s

负号表示速度方向向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可爱清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