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专题党课讲稿文:传承抗洪精神感悟初心使命与从百年奋斗史中汲取奋勇争先的前进力量.docx

上传人:wei****016 文档编号:1536315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专题党课讲稿文:传承抗洪精神感悟初心使命与从百年奋斗史中汲取奋勇争先的前进力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1年专题党课讲稿文:传承抗洪精神感悟初心使命与从百年奋斗史中汲取奋勇争先的前进力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1年专题党课讲稿文:传承抗洪精神感悟初心使命与从百年奋斗史中汲取奋勇争先的前进力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1年专题党课讲稿文:传承抗洪精神感悟初心使命与从百年奋斗史中汲取奋勇争先的前进力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1年专题党课讲稿文:传承抗洪精神感悟初心使命与从百年奋斗史中汲取奋勇争先的前进力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21年专题党课讲稿文:传承抗洪精神感悟初心使命与从百年奋斗史中汲取奋勇争先的前进力量.docx

《2021年专题党课讲稿文:传承抗洪精神感悟初心使命与从百年奋斗史中汲取奋勇争先的前进力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专题党课讲稿文:传承抗洪精神感悟初心使命与从百年奋斗史中汲取奋勇争先的前进力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21年专题党课讲稿文:传承抗洪精神感悟初心使命与从百年奋斗史中汲取奋勇争先的前进力量.docx

2021年专题党课讲稿文:

传承抗洪精神感悟初心使命与从百年奋斗史中汲取奋勇争先的前进力量

2021年专题党课讲稿文:

传承抗洪精神感悟初心使命  

  同志们,我们先来看一下关于汛情最新的新闻报道,这几天,河南多地出现罕见暴雨,部分地区发生城市内涝、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等灾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我们的驻地郑州,最大小时降雨量破中国大陆历史极值,可以说4天下了一年的雨,郑州市政府宣布进入特大自然灾难战备状态,经过新闻了解,目前我市已经有20余名群众不幸罹难,目前还有数万群众被困,形势十分严峻。

  听到特大自然灾难几个字,我感慨万千,不禁又想到了1998年的洪涝灾害,重温98年抗洪抢险的故事,从中汲取伟大的抗洪精神、中国力量。

我们先听一首歌曲。

  这首《为了谁》大家估计都能够简单地哼个几句,但作为95后、00后的你们,估计如果不百度一下的话,恐怕就不知道这首歌的来历,这首歌写于1998年,就是为了纪念和歌颂在1998年特大洪水中奋不顾身的英雄们,是送给所有的用自己的身躯挡着洪水的抗洪勇士们的,可以说深情讴歌了人民子弟兵的英勇无畏、坚强不屈。

“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

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

为了谁,为了秋的收获,为了春回大雁归。

满腔热血唱出青春无悔,望穿天涯不知战友何时回?

你是谁,为了谁,我的战友你何时回?

你是谁,为了谁,我的兄弟姐妹不流泪!

谁最美,谁最累,我的乡亲,我的战友,我的兄弟姐妹。

”听着这感人肺腑的旋律和饱含深情的歌词,让人仿佛又回到了那个令中国人难忘的抗洪夏天。

  一、1998年抗洪抢险的总体情况

  1998年夏,气候异常,暴雨频频,中国一些地方遭受严重洪水灾害,特别是长江,发生了自1954年以来的又一次全流域性特大洪水,最高水位达到23.08米,东北嫩江、松花江也暴发了超历史记录的特大洪水。

这场来势凶猛的洪水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受灾面积3亿多亩,受灾人口2亿2000多万人,直接经济损失2000亿元人民币。

这其中最受瞩目的是江西省九江市,九江防洪墙98年入汛以来经受了40多天高水位浸泡,后在城区以西四公里处发生基础漏水,随之一段混凝土防洪墙突然陷塌决口,江水涌入郊区。

在洪水即将吞噬九江城区的紧要关头,2.4万名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以及广大抗洪干群,发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舍生忘死,浴血奋战,终于成功将决口堵住,创造了在世界第三大河流上、在超历史高洪水位情况下堵口成功的人间奇迹。

  二、抗洪精神的伟大内涵

  

(一)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无数事实表明,不管任何时候遇到危机,共产党领导的中华民族就会上下一心、干群一心、党群一心、军民一心,这是真正撼天动地的力量。

为了战胜这场特大自然灾害,中央、国务院及时作出“严防死守,确保堤安全,确保重要城市安全,确保人民生命安全”的指示,命令解放军全力支持抗洪抢险。

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共投入兵力36万多人,某师已经做好撤编,接到长江抗洪命令后,立即开赴抗洪一线,全力以赴打好最后一役,凯旋后又毫无怨言的加入到“裁减员额50万”的行列。

地方党委和政府组织调动了800多万干部群众参加抗洪抢险;加上为抗洪抢险提供直接服务的各部门、各地区、各系统的力量,总数达上亿人口。

江泽民等中央领导同志在危急关头多次亲临抗洪一线慰问军民、指导工作,“人在堤在,誓与大堤共存亡”的口号声响彻云霄,千百万抗洪大军斗志昂扬,信心百倍,与此同时,中国举国上下、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纷纷捐款捐物,支援灾区。

终于,百年不遇的大洪水在勇敢的中国人民面前退却了,在各级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这场大灾没有造成大难,没有造成灾民饥饿和疫病流行,也没有造成社会的慌乱和不安。

抗洪胜利后,部队撤的那天,天空下着蒙蒙细雨,但九江老百姓都自发地前来送行,他们给自己的子弟兵扎了一个大大的“凯旋门”。

天佑中华,有这样一群军人守卫百姓;天佑中华,有这样一群百姓爱戴军人。

  

(二)不怕困难、顽强拼搏。

面对洪水猛兽给千百万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的严重威胁,抗洪军民不怕困难,不畏艰险,顽强拼搏。

他们中有的累倒,有的累死,有的舍生忘死、舍己救人,有的哥哥倒下弟弟上去、丈夫倒下妻子上去、儿子倒下父亲上去,面对水流湍急的九江决口,他们肩扛手推,用沙袋填充,但水流太急,投多少被冲走多少,眼看缺口越来越大,直接威胁到身后九江城几十万百姓生命安全,最后选择用沉车沉船来堵缺口,但水流仍从缝隙喷出,持续威胁大坝安全,人民子弟兵就跳入水中组成人墙,再在人墙后堆沙袋,就这样,经过三天三夜的战斗,终于被堵住了,九江老百姓的家园得以守护。

解放军高建成,奉命奔赴湖北咸宁地区执行长江干堤抢险护堤任务,出发之前,他在写给老母亲的信中说:

“妈,我马上就要带兵执行抗洪抢险任务了,现在家里置了新房,等我抗洪胜利回部队后,便利用休假的机会接您老人家来住,让您老人家和我们一起生活,享受晚年幸福。

”投入战斗后,他不顾连续几天高烧不退,身先士卒战斗在第一线,急行军中,长江大堤突然决口,连队突遭洪水袭击,四五米高的巨浪扑面而来,在危急关头,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把生的希望让给战友,将自己的救生衣让给战士,在与洪水搏斗中,先后救起两名遇险战士和数名群众,而自己却被洪水夺去了年轻的生命。

  (三)坚韧不拔、敢于胜利。

特大自然灾害是对人的体力极限、精神极限的最大挑战。

洪水为害范围广,持续时间长,人被累乏,堤被泡软,抗洪抢险物资一次又一次被用完,没有坚强的意志和耐力,就很难面对凶猛的接踵而来的冲击波。

“英雄战士”李向群就是坚韧顽强的代表,他家虽有百万家产,但为追求崇高的人生理想,李向群毅然选择参军之路,作为一名英雄团的战士,他由一名普通青年成长为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在长江流域抗洪抢险战斗中,主动报名参加部队的抢险突击队,他带病顽强拼搏,先后4次晕倒在大堤上,被送进医院抢救醒来后,又拔掉输液的针管上堤战斗,终因劳累过度壮烈牺牲,以其20年的短暂生命和22个月的短暂军龄,谱写了壮丽的人生赞歌。

还有解放军吴向君,面对汹涌难测的昏黄激流,他紧急下潜163次,可以说任何一次下潜都可能是最后一次,“战后”他因为作战勇敢、贡献突出,荣立一等功。

  三、从人民军队人民爱中感悟鱼水情深

  “抗洪精神”不单指1998年的抗洪斗争,而且根植于我们改造自然和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根植于我们社会制度的优越性、我们事业的正义性;根植于我们党、政府和军队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有了这种万众一心、顽强拼搏、敢于胜利的精神,我们就能“堆土成山”、办成大事。

缺少这种精神,我们就会“一盘散沙”,什么事情都办不成。

对于我们党员干部来说,发扬抗洪精神,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

  

(一)解放军来了,彰显定海神针作用。

在抗洪一线,“别怕,有我在!

”写在救生衣上这简单的一句话是人民子弟兵重若千钧的承诺,在滔滔洪流中给百姓带来希望!

“解放军来了”,一句简单的“解放军来了”,饱含着人民群众的期盼,传递了一份深沉的军民情。

解放军来了,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带给人民;解放军来了,用绿色迷彩撑起生命的希望,用坚强臂膀托举明天的太阳;解放军来了,用生命履行使命,用职责实现诺言;解放军来了,用生命扛起使命,用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解放军是人民最坚固的屏障,挡住灾难和战争。

  

(二)我们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2020年7月13日23时8分,对中国安能抢险队员来说,这注定是一个难忘的历史时刻!

为了实现鄱阳问桂道圩堤合龙,他们已经连续奋战83个小时,汗水泥巴混在一起,十几个小时下来体力已经严重透支,换班时,每个人几乎都是在拖着两条腿向前挪动,浑身上下都是湿漉漉的。

他们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守护人民,守护家园。

  (三)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人。

解放军官兵冒雨奋战在安徽,为了在洪峰来临之前进一步加固加高大堤,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战士们与时间赛跑,日夜鏖战、连续战斗,当地群众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7月13日在安徽省无为市无为长江大堤外护圩上村民们自发将煮熟的茶叶蛋剥好,送到来驰援的武警官兵手中,表达内心对子弟兵的感谢。

他们的手上都磨出了茧子,我们帮他们把鸡蛋壳剥了。

来到抗洪地域后官兵们借住在当地学校里奋战几天后,有的官兵衣服破损由于任务紧急换下来的衣服来不及清洗就留在了宿舍内,当官兵们在大堤上奋战时,学校老师来到官兵们的住宿点为官兵们缝起了衣服,细心的群众拍下了这一幕,看到这暖心的瞬间,官兵们动力满满。

哪里有灾难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人民子弟兵和人民群众的鱼水情深温暖了所有人。

  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

坚如磐石的军民团结,是人民军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

“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我党我军的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灾难、重大险情、重大挑战,都是靠军民携手、军地协力战胜的。

防汛救灾斗争,任务艰巨繁重。

但只要保持军政军民团结的光荣传统和特有优势,我们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战胜不了的洪魔。

军民同心就有其利断金的力量,军地协同就有所向披靡的信心。

参加抗洪救灾的官兵应始终牢记人民子弟兵的光荣称号,越是危急关头越要与群众心手相连、患难与共,越是危急时刻越要与群众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坚决打赢防汛救灾这场硬仗。

2021年专题党课讲稿文:

从百年奋斗史中汲取奋勇争先的前进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的讲话中指出:

“全党同志都要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保持‘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昂扬斗志,埋头苦干、攻坚克难,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_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一路攻坚克难,浴血奋战,艰苦创业,无私奉献,谱写了气吞山河的英雄壮歌,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先后开创了开天辟地的救国大业、改天换地的兴国大业、翻天覆地的富国大业和惊天动地的强国大业。

新的历史时期,要继续强化思想武装、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人民立场、发扬奋斗精神,不断从党的奋斗历史中汲取奋勇争先的前进力量,开启新的奋斗征程,谱写新的绚丽篇章。

  强化思想武装,确保奋斗方向不跑偏

  一部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党的创新理论发展史,也是一部不断用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强化思想武装的历史。

_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中国实际,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

  指导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科学理论是实践的指南。

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只有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性发展,才能确保正确的努力方向。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与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是新时代接续奋斗的指路明灯和强大精神力量。

  强化思想理论武装,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思想理论水平。

要始终保持政治上和思想上的清醒认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用马克思主义最新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努力在新的起点上开创新的局面,创造新的业绩。

  坚定理想信念,锚定奋斗目标不动摇

  一部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坚定理想信念的历史,也是朝着党的远大理想不断调整阶段性目标,并为之奋斗的历史。

只有将党的长远奋斗目标和近期奋斗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将党的奋斗目标和每一个人的奋斗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找到前进的内在动力。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是实现奋斗目标的强大精神动力。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继续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继续奋斗15年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