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行业风险分析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357261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力发电行业风险分析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风力发电行业风险分析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风力发电行业风险分析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风力发电行业风险分析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风力发电行业风险分析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风力发电行业风险分析文档格式.doc

《风力发电行业风险分析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力发电行业风险分析文档格式.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风力发电行业风险分析文档格式.doc

风力发电量的增长速度也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2002年的最低为16.10%,之后五年内的平均增长速度达到48.5%,2007年我国风电发电量的同比增长速度高达104.66%,发电量比2006年增加了一倍还多。

风电发电量是按照2006年底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形成的发电能力,以及全国平均风电等效满负荷2000小时估算的。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统计快报显示风力全年发电量是5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1.34%,稍高于中国风能协会的统计数据。

2007年,电力生产依然快速增长,全年发电量完成325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4%。

按照56亿千瓦计算,2007年我国的风电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比例仅为0.17%,比2006年的0.095%有大幅提高,但是比例仍然很小。

中国风能协会

图21998-2007年中国风能发电量及增长情况

(三)中国风电装机容量连续两年翻番

1997~2007年,我国风电机组从397台增加到6469台,风电装机容量从146.7MW增加到5906MW。

图31997-2007年我国风电装机数量增长情况

2007年中国除台湾省外新增风电机组3155台,装机容量3304MW。

与2006年当年新增装机1337MW相比,2007年当年新增装机增长率为147.1%。

2007年中国除台湾省外累计风电机组6469台,装机容量5906MW,风电场158个。

分布在21个省(市、区、特别行政区),比前一年增加了北、天津、山西、河南、湖北、湖南等六个省市。

与2006年累计装机2599MW相比,2007年累计装机增长率为128.08%。

图41997-2007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增长情况

(四)区域风电产业发展差异加大

风电产业是资源型行业,产业的发展受到资源分布的影响,我国风电产业的区域集中度比较高。

“三北”地区是我国风能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风电装机规模排名前九位的省市均分布在“三北”地区。

排名前三位的省市依次为内蒙古、吉林和辽宁,三个省市的合计装机容量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45.56%;

包括河北、黑龙江在内的前五个省市的合计装机容量占全部装机容量的60.79%;

装机规模排名前十位的省市的合计装机容量所占比例达到88.50%。

这些省市的风能开发较早,近几年在我国优惠风电政策的鼓励下,风电产业得到较大幅度的发展,形成了较大的规模,在全国的竞争中优势明显。

表12007年底我国各省区(不含台湾省)风电装机容量情况

省份

装机台数

装机容量(kW)

份额(%)

全国(除台湾省)

6469

5906360

100

内蒙古

1736

1563190

26.47

吉林

624

612260

10.37

辽宁

621

515310

8.72

CR3

2981

2690760

45.56

河北

514

491450

8.32

黑龙江

430

408250

6.91

CR5

3925

3590460

60.79

宁夏

384

355200

6.01

山东

315

350200

5.93

甘肃

428

338300

5.73

新疆

418

299310

5.07

江苏

188

293750

4.97

CR10

5658

5227220

88.50

广东

471

287390

4.87

福建

178

237750

4.03

北京

33

49500

0.84

浙江

69

47350

0.80

上海

18

24400

0.41

湖北

16

13600

0.23

海南

8700

0.15

山西

4

5000

0.08

河南

2

3000

0.05

湖南

1

1650

0.03

天津

1500

香港

800

0.01

资料来源:

2007年分省的风电装机格局发生了微小的的变化,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其中内蒙古装机容量由2006年的51万千瓦增加到150万kW,占全国总装机的份额也从1/5增加到1/4。

吉林省和辽宁省的风电装机容量均超过河北省,位列第二位和第三位,占全国风电总装机的份额分别为10.37%和8.72%。

其次是河北、黑龙江、宁夏、山东和甘肃,装机容量都超过了30万kW。

累计装机容量超过20万kW的省份由2006年的6个上升到2007年的12个,江苏、广东等省跻身累计装机容量超过20万kW大省之列。

2007年,中国风电装机分布在22个省(市、区、特别行政区),比2006年增加了北、天津、山西、河南、湖北、湖南等六个省市。

二、风力发电行业运行风险分析

(一)宏观环境风险

近几年,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尤其是重工业的快速发展,造成电力需求居高不下。

在我国目前的电源供给结构中,火电发电和装机所占的比例均达到70%以上,而且负荷增长迅速,环境影响特别是减排二氧化碳的压力越来越大,风能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我国资源丰富,能够大规模开发,风电成本逐年下降,前景广阔。

开发风电是有效增加能源供应能力,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由于其在减轻环境污染、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突出作用,已公认为是重要的接续能源和战略替代能源,并将在未来能源供给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我国陆上实际可开发风能资源储量为2.53亿千瓦,近海风场的可开发风能资源是陆上3倍,则总的可开发风能资源约10亿千瓦。

如果风能的开发形成较大的规模,将在我国的电源供给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随着《可再生能源法》的实施,国家出台配套的实施细则,如对风电上网电价高出当地平均上网电价的部分在全国电网分摊,或建立新能源发展基金进行补贴;

要求风电设备的本地化率在70%以上;

实行配额制,要求各大发电公司发电装机中有一定比例的风电等洁净能源。

上述细则出台后,给风电产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为了调整目前不合理的电源结构,实现电源供应多样化,保障电源安全,缓解环境污染防护的压力,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政府大力提倡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2007年颁布了《可再生能源发展中长期发展规划》,2008年又相继颁布了《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用于鼓励和规范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提出了未来五年到十年中,我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些目标所采取的保障措施。

可见,风电产业的发展对于增加电力供应,调整电源结构,控制环境污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国政府非常重视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并为其发展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保障措施。

综合而言,我国风电投资和运营行业的宏观环境风险较低。

(二)上下游风险

综合考虑我国风电设备国产化的进程加快以及过度竞争对风电机组质量的影响,我国风力发电行业的上游风险较低。

此外,我国的电网规划和建设将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有很大的改善,风电发展和电网建设不谐调的情况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存在,因此,下游具有较高的风险。

1,上游风险

我国风电设备国产化率的要求逐渐提高。

2003年不低于50%,2004年上升为70%,2006年的新规则规定,风电运营商与设备制造商绑定投标,以确保项目真正达到70%国产化率要求,投资商在中标后不得再进行设备招标另选制造商。

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关于风电建设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强调风电设备国产化率要达到70%以上,不满足设备国产化率要求的风电场不允许建设,进口设备海关要照章纳税。

这些都明确表明了国家要鼓励国产风电设备制造业的发展。

为了突破风电设备国产化的瓶颈,多年来,国家投入了相当多的资金和人力,通过“九五”、“十五”的技术攻关、产业化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我国风电技术和装备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在国家风电设备国产化政策的有力推动下,风电设备零部件制造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具备了齿轮箱、叶片、电机等关键零部件制造能力,外商已开始在我国采购风电设备零部件。

掌握了部分关键技术,具备了600千瓦和750千瓦风电机组的批量生产能力,并培育出了一批风电机组总装企业。

特别是加快了重要技术和装备的引进消化吸收工作,促进了关键技术装备本地化。

截止到2007年9月,新疆金风公司与德国公司合作研制的1.2兆瓦直驱型风电机组的国产化率已达到40%;

沈阳工业大学与有关企业合作研制出了1兆瓦和1.5兆瓦变桨变速恒频风电机组,国产化率达到了85%。

随着国家风电设备国产化政策的大力推行以及国产企业的技术引进和资本投入的加快,国产设备比例也随之大幅提高。

风机的价格有回落的空间,届时风电场的建设成本将会降低,风机的供应也将更有保障,这对风电投资企业而言是一个利好。

但是随着大量的企业进入风电设备行业,该行业的市场竞争将会进一步加剧,过度的竞争会影响生产设备的质量和运行的稳定性,不利于风电机组的运营。

2,下游风险

由于风力发电会降低电网负荷预测精度,从而影响电网的调度和运行方式;

影响电网的频率控制;

影响电网的电压调整;

影响电网的潮流分布;

影响电网的电能质量;

影响电网的故障水平和稳定性等。

所以风力发电上网对电网的规划和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我国风电发展与电网规划和建设不协调。

风能资源一般都远离负荷中心,如果电网建设跟不上,风电就难以发展,因而国外都把风电发展纳入电网规划,要求电网超前建设,为风电接入创造条件。

同时,对风电不稳定性造成的电网成本增加,允许在价格分摊中解决。

我国薄弱的电网结构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作为风电发展的障碍而存在,绝大部分的电网无法承担风电上网而带来的冲击。

昂贵的电网接入系统,在风电场的建设投资中占有很高的比重。

尽管我国的相关政策要求电网企业制定可再生能源发电配套电网设施建设规划,并纳入国家和省级电网发展规划。

但是电网规划和建设的速度远不及风电装机发展的速度,从而影响到风力发电的发展。

(三)政策风险

风电成本高,国外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