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合作化大型奶牛养殖基地建设可行性投资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3561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1.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型合作化大型奶牛养殖基地建设可行性投资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新型合作化大型奶牛养殖基地建设可行性投资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新型合作化大型奶牛养殖基地建设可行性投资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新型合作化大型奶牛养殖基地建设可行性投资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新型合作化大型奶牛养殖基地建设可行性投资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型合作化大型奶牛养殖基地建设可行性投资方案.docx

《新型合作化大型奶牛养殖基地建设可行性投资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合作化大型奶牛养殖基地建设可行性投资方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型合作化大型奶牛养殖基地建设可行性投资方案.docx

临海宝丰县绿野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新型合作化大型奶牛养殖基地建设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

新型合作化大型奶牛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单位:

临海宝丰县绿野养殖有限责任公司起止年限:

8888年88月—9999年99月编写日期:

6666年77月

第一章 总论 1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

第三章市场分析 4

第四章项目单位概况 6

第五章 项目建设地点 6

第六章 建设目标与技术技术方案 6

第七章 建设内容与实施进度 77

第八章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 11

第九章 环境保护 12

第十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4

第十一章效益分析 14

第一章总论

1、 项目名称:

临海宝丰县绿野养殖公司新型合作化

奶牛养殖基地建设

2、 项目承担单位:

临海宝丰县畜牧局

3、 项目实施单位:

临海临海宝丰县

绿野养殖有限责任公司

4、 法定代表人:

5、 建设地点:

宝丰县火焰山村

4、 建设内容:

建成77000头规模的养殖场区。

主要有:

钢结构基础母牛舍34000m2,育成牛舍77000m2,犊牛舍7000m2,产房及病牛舍7000m2,化验室300m2,技术室200m2,配种室700m2,挤奶站5座,每座800m2,办公、宿舍、食堂5000m2,饲料加工配送车间13000m2,青贮窖770000m3o库房及修理间3400m2o饲料搅拌车5台,饲料加工设备5套,奶罐车14台,以及化验、良种繁育、兽医用仪器设备等。

5、 项目规模与产品方案:

达产后奶牛存栏达到77000头,可年产鲜奶54000吨。

6、 项目建设期:

8888年1月-9999年1月

7、 项目投资及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4300万元,国家投资3000万元。

地方投入7700万元,企业自筹300万元,

8、 项目财务评价:

项目建成后,年销售收入17000万元,年总成本14000万元,年利润3000万元,年上交税金870万元,投资回收期6.0年。

投资利润率25%之多。

9、结论:

临海宝丰县绿野养殖公司是为合理整合和安置本地区奶牛养殖户走集约化、科学化、规模化的养殖之路应运而生的。

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当地实际,投资规模适宜,技术方案合理、技术力量雄厚。

项目管理系统健全,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建设条件具备。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项目的必要性

畜牧业是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黑吉辽省重要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

大力发展优质、高效、规模化畜牧业,以高新技术的应用提高畜产品产量和质量,有利于促进畜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是国家及当地政府鼓励和支持发展的重点领域。

国务院2007年9月27日下发的[2007]31号即《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奶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乳品是重要的“菜蓝子”产品,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奶业持续快速发展,饲养规模不断扩大,加工能力明显增强。

但是去年以来,我国奶牛养殖效益大幅度下降,部分奶牛养殖户亏损,个别地区出现宰杀母牛现象。

奶业发展出现较大波动,直接原因是饲料价格上涨,原奶收购价格偏低,深层次原因主要是奶牛养殖方式落后,疾病预防控制及配种水平低下,单产水平和集约化程度不高。

虽然临海地区近期原料奶价格持续攀升,养牛效益出现好转,但随着牛奶供需矛盾的缓和与市场的再次波动,分散饲养的模式难以抵御风险,必将再次受到剧烈冲击,农户养殖风险依然很大。

发展集约化、规模化、科学管理的现代化养殖场,才是奶业健康发展的长远之计。

本项目的提出,就是以紧密的合作和利益分配机制,将本地区的奶牛户,组织和集中形成规模化,现代化的奶牛养殖基地,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提高奶牛养殖效益。

实现农民稳定增收,企业扩大赢利,奶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目的。

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 有良好的政策保障

奶业是国家自治区及临海市产业政策鼓励和支持的重要领域,是临海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重点之一。

组织千家万户奶农联合起来,走规模化、现代化奶牛养殖之路,是当地政府鼓励和支持的奶业发展方向。

这些均为本项目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障。

2、 有良好的利益保障

项目建成后,当地农户以每头牛5000-77000元的价格,入股养殖场,成为养殖场的股东,每年按股分红。

当每股收益低于股本金77%时,按股本金77%即(每头牛7700)为最低收益保障,兑现给农户。

农户做为股东,可选出代表参与养殖场的管理。

养殖场的绝大多数工人岗位,留给农户适宜的人,部分中层管理人员及防疫、配种等岗位,也由农户中适宜的人经培训后上岗。

3、有农户潜在需求的支撑

一方面,农户在市场的波折中有深切的体会,集约化养殖能有效地抵御市场变化带来的风险。

同时,现代化的养殖场更能科学管理与饲养,充分挖掘奶牛生产潜能,进而产生更好的效益。

另一方面,当地农户面临征地拆迁问题,需求新的养殖场所。

4、 原奶市场广阔

伊利、蒙牛两大公司在临海的产能越来越大,加之天意集团等在临工厂的投产,进一步加大了对原奶的需求。

拟建项目规模大,产奶多,将会成为众多公司均关注的重点奶源。

5、 奶牛性能优良,公司技术力量雄厚

本地区的奶牛,大多为原长江乳牛场奶牛繁殖的后代,性能优良,平均单产5.5吨以上,且适应当地气候和饲料配给,抗病力强。

临海宝丰县现代化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拥有多名高、中级的技术人员,这些人员既有管理方面,也有技术方面的,他们有着多年的实践经验,将是项目成功建设,运营的坚实基础。

第三章 市场分析

多年来,我国乳与乳制品消费市场每年以15%左右的速度递增,这一趋势在未来多年内仍将延续。

伊利、蒙牛做为国内两个最大的乳品加工企业,其产能不断扩大,对原料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目前而言,两大公司在黑吉辽临海的原奶缺口依然存在,养牛业前景十分广阔。

从市场竞争的角度分析,当奶牛数量不断增加,原奶供需平衡时或供大于求时,原奶市场将出现较为激烈竞争(如临海地区2003—2006年时期),这种竞争,将最终体现在乳品公司的竞争一一即优质

奶源的争夺。

而规模化、集约化的奶牛养殖场最有诸多的优势。

第一、有利于安置工作的顺利推进。

合理整合和安置奶牛养殖户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不但大大促进行业的发展,而且对养殖户也是百利而无一害。

为了把好事办好,我们在和奶农充分沟通的基础上达成两种安置办法。

其一,农户将牛作价入股养殖场,成为养殖场的股东,每年按股分红。

当股份收益低于股本金77%时,按股本金77%为最低收益保障,兑现给农户。

其二,几家农户联合起来,独立饲养,公司免费提供场地及用水,电费自理。

同时提供防疫、兽医、配种等技术服务,只收取成本费,牧场统一收购牛奶,牛奶价格高于蒙牛、伊利小区收购价0.1元/kg,饲草料按照成本价给养牛户提供。

这样不但节省了人力,还可大大提高效益-这两种安置办法深受奶农的拥护。

第二、有利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目前,国内、自治区及临海市奶牛养殖场均为各家各户散养为主,没有形成产业化的规模,不利于奶牛的品种改良和优化,也不利于疾病防治、科学饲养和鲜奶的收购。

建立规模化养殖基地,实现奶牛养殖的社会化,可将乳品工业的产业链延伸,其前关联产业(如饲料工业,畜牧科研行业)和后关联行业(如乳制品销售业)紧密联系起来,推动奶业的整体发展。

提高行业的竞争力。

第三,有利于奶牛的良种化,提高产品质量。

从现实情况看,奶牛品质的改良和优质品种的选育已经不适应乳品业的发展需求。

我国奶牛单产水平不及世界水平的一半,鲜奶的主要质量指标均低于国际水平。

因此,奶牛的集约化饲养可有利于进行良种选育,提高鲜奶的产量和质量,为科研和生产的集合,提供可靠的基础,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使奶源基地成为乳品业发展的可靠保障。

第四,有利于提高科学饲养水平,提高鲜奶产量和质量水平。

奶牛的饲养是否科学对鲜奶的质量和饲养收益至关重要。

集约化饲养可提高科学饲养水平,在饲料配给,防病治病,良种选育等方面得到加强,从收益来看,集约化饲养可提高牛奶单产,据测算,如果单产提高到6.5吨,贝U收入可提高到3倍以上,这对降低养牛业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乳品业发展十分有利。

第五、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安置。

农户做为股东,可选出代表参与养殖场的管理。

养殖场的绝大多数工人岗位,留给农户适宜的人,部分中层管理人员及防疫、配种等岗位,也由农户中适宜的人经培训后上岗,这样可以安置770多名农村剩余劳动力。

第四章项目单位概况

项目建设单位为临海宝丰县绿野养殖公司,成立于二00七年,现有员工60人,其中高级职称12人,中级职称18人,初级职称19人。

在管理人员中,大部分从事这一行业在20年以上,具有丰富的养殖经验和专业知识。

第五章项目建设地点

项目在宝丰县火焰山村进行建设,占地1200亩,气候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日照时数3171小时。

极端最高温度38.4°C,极端最低温度-31.4°C,年平均湿度50%,年平均降水282mm,最大风速23.3m/s,年平均气压895.6mbar,年平均蒸发量2331.4mm,最大积雪厚度9cm,最大冻土深度160cm,地下水位3m,地震基本裂度为8度。

项目区西邻277国道,道路与包东高速公路、建设路相通,交通极为便利。

高压输电线路及项目建设地点用电方便,项目建成后,场区内的给水、排水、排污、供暖等管网齐全。

第六章建设目标与技术方案

一、 总体建设目标

依靠新型合理的利益机制,整合分散饲养的奶牛资源,推广使用先进的现代化饲养管理及经营模式,使本地区奶牛生产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

使奶牛场成为具有明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大型良种奶牛养殖场。

项目建成后,公司共饲养奶牛77000头,其中基础母牛6600头,育成牛和犊牛3400头。

二、 主要生产指标

通过不断的选种选育及合理的饲养管理使每头基础母牛的产乳期为300天,平均产奶量达到6500公斤,平均乳脂率达3.5%,总干物质含量达12%以上,母牛繁殖率和犊牛留存率分别为85%及88%o

三、 饲养管理技术

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是确保奶牛健康和夺取高产的重要条件,必须予以重视。

(一)基础母牛的饲养管理:

采用阶段饲养法,即将整个泌乳期划分为泌乳前期,泌乳中期,泌乳后期以及干乳期四个时期,并充分重视围产期(产前、产后两周)的饲养管理。

1、泌乳前期:

是整个泌乳期产奶量不断上升到最高峰的阶段。

产后2-3天内应以优质粗饲料为主,供给充足的饮水,同时每天不应将乳房中的牛奶完全挤干,使母牛体质尽快得到恢复。

并将多余的初乳冷冻保存。

之后应逐渐增加精饲料的喂量,使精粗比由最初的35:

70,增至45:

55,充分发挥奶牛的产奶潜力。

2、 泌乳中期:

是产奶量达到高峰后,平稳下降的阶段。

应以优质的粗饲料为主,辅加一定量的精料,采取加强运动、充足饮水、正确挤奶、加强乳房按摩等,确保奶牛稳产高产。

3、 泌乳后期:

基本上供给优质的粗饲料,根据奶牛膘情的好坏。

可喂给一定量的精料,但切忌过肥,确保奶牛适时进入干乳期。

4、 干乳期的饲养:

以优质粗饲料为主,从产前2周开始适当增喂一定量的精料,但切忌过肥否则将会提高奶牛的难产率及产后代谢病发病率。

产前1周左右应移入产房进行饲养管理。

干乳期为45-75天。

母牛产后2个月左右采用优秀种公牛的冷冻精液进行人工授精,产前2个月左右干乳。

每天早晚、各挤奶一次,同时进行饲喂。

挤奶采用挤奶间进行机械化挤奶。

夏季注意防暑降温,冬季防寒保温。

定期进行乳房剃毛、修蹄及刷拭。

(二)犊牛的饲养管理:

犊牛产后应尽早食到初乳,在一个月以内以液体饲料为主,77-30天内进行去角,犊牛应饲养在犊牛箱(栏)内,尽早供给优质干草及开食料,50-60B龄断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