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膜防水屋面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oc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355243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70.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涂膜防水屋面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涂膜防水屋面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涂膜防水屋面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涂膜防水屋面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涂膜防水屋面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涂膜防水屋面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ocWord文档格式.docx

《涂膜防水屋面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oc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涂膜防水屋面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ocWord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涂膜防水屋面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ocWord文档格式.docx

(8)返修:

对工程不符合标准规定的部位采取整修等措施。

(9)返工:

对不合格的工程部位采取的重新制作、重新施工等措施。

6.3基本规定

(1)涂膜应根据防水涂料的品种分层分遍涂布,不得一次涂成;

应待先涂的涂层干燥成膜后,方可涂后一遍涂料。

(2)需铺设胎体增强材料时,屋面坡度小于15%时,可平行屋面铺设;

屋面坡度大于15%时,应垂直于屋脊铺设。

(3)胎体长边搭接宽度不应小于50m,短边搭接宽度不应小于70mm。

(4)采用二层胎体增强材料,上下层不得相互垂直铺设,搭接缝应错开,其间距不应小于幅宽的1/3。

(5)应按照不同屋面防水等级,选定相应的防水涂料及其涂膜厚度。

6.4施工准备

6.4.1技术准备

(1)施工前,施工单位应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涂膜防水屋面施工图进行会审,详细了解、掌握施工图中的各种细部构造及有关设计要求。

(2)依据本施工工艺标准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订施工技术方案或施工技术措施。

(3)施工前,必须根据设计要求试验确定每道涂料的涂布厚度和遍数。

(4)施工时,应建立各道工序的自检和专职人员检查制度,并有完整的检查记录。

每道工序完成后,应经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5)涂膜防水屋面工程应由经资质审查合格的防水专业队伍进行施工,作业人员应持有工程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上岗证。

6.4.2材料要求

(1)所采用的防水涂料、胎体增强材料、密封材料等应有产品合格证书和性能检测报告,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技术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材料进场后,应按本施工工艺标准表6.4.2—1、表6.4.2—2、表6.4.2—3、表6.4.2—4、表6.4.2—5和表6.4.2—6的规定进行抽样复检,并提出试验报告。

不合格的材料,不得在涂膜防水屋面工程中使用。

适用于涂膜防水层的防水涂料分成两类: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和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

1)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的质量指标:

常用的品种有(水乳型、溶剂型)氯丁橡胶改性沥青防水涂料、SBS(APP)改性沥青防水涂料、聚氨酯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再生胶改性沥青防水涂料等。

其质量应符合表6.4.2—1的要求。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质量要求表6.4.2-1

项目

质量要求

固体含量(%)

≥43

耐热度(80℃,5h)

无流淌、起泡和滑动

柔性(-10℃)

3mm厚,绕φ20mm圆棒,无裂纹、断裂

续表

不透水性

压力(MPa)

≥0.1

保持时间(min)

≥30不渗透

延伸(20±

2℃拉伸)(mm)

≥4.5

2)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的质量指标:

常用的品种有聚氨酯防水涂料(单双组分)、丙烯酸酯防水涂料、硅橡胶防水涂料、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等。

其质量应符合表6.4.2-2的要求。

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质量要求表6.4.2-2

反应固化型(Ⅰ类)

挥发固化型(Ⅱ类)

聚和物水泥防水涂料

固体含量(%)

≥94

≥65

拉伸强度(MPa)

≥1.65

≥1.5

≥1.2

断裂延伸率(%)

≥350

≥300

≥200

柔性(℃)

-30,弯折无裂纹

-20,弯折无裂纹

-10,绕φ10mm棒无裂纹

不透

水性

≥0.3

≥30

注:

Ⅰ类为反应固化型;

Ⅱ类为挥发固化型。

(2)胎体增强材料的质量指标:

常用的品种有聚酯无纺布、化纤无纺布、玻璃纤维网格布等。

其质量应符合表6.4.2-3的要求。

胎体增强材料质量要求表6.4.2-3

外观

均匀,无团状,平整无折皱

拉力(宽50mm)(N)

纵向

≥150

≥45

≥90

横向

≥100

≥35

≥50

延伸率(%)

≥10

≥20

≥3

≥25

注:

Ⅰ类为聚酯无纺布;

Ⅱ类为化纤无纺布;

Ⅲ类为玻璃纤维网格布。

(3)密封材料质量指标

1)改性石油沥青密封材料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6.4.2-4的要求。

改性石油沥青密封材料物理性能表6.4.2-4

性能要求

耐热度

温度(℃)

70

80

下垂值(mm)

≤4.0

低温柔性

-20

-10

粘结状态

无裂纹和剥离现象

拉伸粘结性(%)

≥125

浸水后拉伸粘结性(%)

挥发性(%)

≤2.8

施工度(mm)

≥22.0

≥20.0

注:

改性石油沥青密封材料按耐热度和低温柔性分为Ⅰ类和Ⅱ类。

2)合成高分子密封材料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6.4.2-5的要求

合成高分子密封材料的物理性能6.4.2-5

25LM

20HM

20LM

12.5E

12.5P

7.5P

拉伸模量

(MPa)

23℃

≤0.4和

≤0.6

>0.4或>0.6

≤0.4或

-

-20℃

定性粘结性

无破坏

浸水后定伸粘结性

热压、冷拉后粘结性

拉伸压缩后粘结性

浸水后断裂延伸率(%)

(4)抽样方法:

涂膜防水工程材料施工现场抽样复验应

符合表6.4.2-6的要求。

涂膜防水工程材料现场抽样方法与项目表6.4.2-6

材料名称

现场抽样数量

外观质量检验

物理性能检验

1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

每10t为一批,不足10t按一批抽样

包装完好无损,且标明涂料名称、生产日期、生产厂名、产品有效期、无沉淀、凝胶、分层

固体含量,耐热度,柔性,不透水性,延伸

2

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

包装完好无损,且标明涂料名称、生产日期、生产厂名、产品有效期

固体含量,拉伸强度,断裂延伸率,柔性,不透水性,

3

胎体增强材料

每3000m2为一批,不足3000m2按一批抽样

均匀、无团状、平整、无折皱

拉力,延伸率

6.4.3主要机具

主要机具见表6.4.3。

主要机具表6.4.3

溶剂型

水乳型

聚氨酯防水涂料

聚合物水泥、丙烯酸、硅橡胶防水涂料

扫帚、圆滚刷、腻子刀、钢丝刷、油漆刷、拌料桶(塑料或铁桶)、手提式电动搅拌器、剪刀、消防器

机具与溶剂型相同(毋需消防器材)

扫帚、圆滚刷、刮板、腻子刀、钢丝刷、油漆刷、称料桶、拌料桶、磅称、手提式电动搅拌器、消防器材等

扫帚、抹布、凿子、锤子、钢丝刷、腻子刀、台称、水桶、称料桶、拌料桶、手提式电动搅拌器、剪刀、圆滚刷、油漆刷等

6.4.4作业条件

(1)找平层应平整、坚实、无空鼓、无起砂、无裂缝、无松

动掉灰。

(2)找平层与突出屋面结构(女儿墙、山墙、天窗壁、变形缝、烟囱等)的交接处以及基层的转角处应做成圆弧形,圆弧半径≥50mm。

内部排水的水落口周围,基层应做成略低的凹坑。

(3)找平层表面应干净、干燥(水乳型防水涂料对基层含水率无严格要求)。

含水率测定方法如下:

可用高频水分测定仪测定,或采用1.5~2.Omm厚的1.Om×

1.Om橡胶板覆盖基层表面,3~4h后观察其基层与橡胶板接触面,若无水印,即表明基层含水率符合施工要求。

(4)施工前,应将伸出屋面的管道、设备及预埋件安装完毕。

(5)涂膜防水屋面严禁在雨天、雪天和五级风及以上时施工。

施工环境气温应符合表6.4.4的要求。

涂膜防水屋面施工标准气温表6.4.4

施工环境气温

溶剂型不低于一5℃,水乳型不低于5℃

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

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

6.5材料和质量要点

6.5.1材料的关键要求

(1)防水涂料主要经检验其固体含量、耐热度、柔性、不透水性和延伸率性能。

1)固体含量:

根据防水涂料的特性,表6.4.2-1和表6.4.2-2中列出了两类防水涂料的固体含量要求。

如果固体含量达不到表中规定,涂膜的厚度就难以得到保证。

2)耐热度:

在夏季最高气温条件下,屋面的表面温度表面可达70~80℃。

若涂料的耐热度小于80℃,同时保持不了5h,涂膜即会发生流淌、起泡或滑动,若防水涂料达不到表6.4.2—1中列出的耐热度指标,即可判定该防水涂料的耐热度为不合格。

3)柔性:

为使防水涂料对施工温度具有一定的适应性,根据防水涂料的特性,表6.4.2—1和表6.4.2—2中列出了对两类防水涂料的柔性要求。

4)不透水性:

根据防水涂料的特性,表6.4.2—1和表6.4.2-2中列出了对防水涂料的不透水性要求,如能达到表中规定的质量要求,完工后的防水层就不会产生直接渗漏。

5)延伸率:

主要是使两类防水涂料具有一定的适应基层变形的能力,保证防水效果。

(2)胎体增强材料应主要检验其拉力、延伸率和外观(有无团状、折皱及平整性)。

6.5.2技术关键要求

(1)所有节点防水施工时,均应先填密封材料。

(2)涂膜防水层应根据防水涂料的品种分遍分层涂布,不得一次涂成。

(3)应在先涂布的涂层干燥或固化成膜(不粘脚)后,方可涂布后一遍涂料。

(4)涂膜防水层的施工顺序应按“先高后低,先远后近”的原则进行,同一屋面上先涂布阴阳角和排水较集中的水落口、天沟、檐口、天窗下等节点部位,再进行大面积涂布。

(5)各遍涂层之间的涂布方向应相互垂直。

涂层间每遍涂布的退槎和接槎应控制在50~1OOmm。

(6)涂膜收头应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密实或用密封材料封严。

(7)变形缝内应填充聚苯板,上面铺设衬垫材料后再用卷材封盖,顶部宜加混凝土盖板或金属盖板;

变形缝的泛水高度不应小于250mm;

防水涂料应涂至变形缝两侧砌体的上部。

(8)水落口杯与基层交接部位应作密封处理,水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