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抢险方法教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351743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4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汛抢险方法教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防汛抢险方法教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防汛抢险方法教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防汛抢险方法教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防汛抢险方法教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防汛抢险方法教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防汛抢险方法教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汛抢险方法教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防汛抢险方法教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游68处决口流量估算1900立方米每秒(左岸决口30处,右岸38处)。

郯城南部、苍山南部、临沂与苍山交界的东半部是重灾区,全区成灾面积371万亩,倒塌房屋21.4万间,死92人,伤475人,死牲畜312头,河道决口漫溢2400处,冲毁水利工程2429处。

二洪水分类及暴雨洪水的成因

2.1洪水分类

洪水灾害的形成受气候、下垫面等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因素的影响。

洪水可分为河流洪水、湖泊洪水和风暴潮洪水等。

其中河流洪水依照成因的不同,又可分作以下几种类型:

2.1.1暴雨洪水

暴雨洪水是最常见威胁最大的洪水。

它是由较大强度的降雨形成的,简称雨洪。

我国受暴雨洪水威胁的主要地区有73.8万km2,耕地面积3333万余公顷,分布在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辽河等七大江河下游和东南沿海地区。

河流洪水的主要特点是峰高量大,持续时间长,灾害波及范围广。

近代的几次著名水灾,如长江1931年和1954年大水、珠江1915年大水、海河1963年大水、淮河1975年大水等,都是这种类型的洪水。

2.1.2山洪

山洪是山区溪沟中发生的暴涨暴落的洪水。

由于山区地面和河床坡降都较陡,降雨后产流和汇流都较快,形成急剧涨落的洪峰。

所以山洪具有突发性、水量集中、破坏力强等特点,但一般灾害波及范围较小。

这种洪水如形成固体径流,则称作泥石流。

2.1.3融雪洪水

主要发生在高纬度积雪地区或高山积雪地区。

2.1.4冰凌洪水

主要发生在黄河、松花江等北方江河上。

由于某些河段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在气温上升,河流开冻时,低纬度的上游河段先行开冻,而高纬度的下游段仍封冻,上游河水和冰块堆积在下游河床,形成冰坝,也容易造成灾害。

在河流封冻时也有可能产生冰凌洪水。

2.1.5溃坝洪水

大坝或其他挡水建筑物发生瞬时溃决,水体突然涌出,造成下游地区灾害。

这种溃坝洪水虽然范围不太大,但破坏力很大。

此外,在山区河流上,在地震发生时,有时山体崩滑,阻塞河流,形成堰塞湖。

一旦堰塞湖溃决,也形成类似的洪水。

这种堰塞湖溃决形成的地震次生水灾的损失,往往比地震本身所造成的损失还要大。

我国幅员辽阔,除沙漠、戈壁和极端干旱区及高寒山区外,大约2/3的国土面积存在着不同类型和不同危害程度的洪水灾害。

如果沿着400mm降雨等值线从东北向西南划一条斜钱,将国土分作东西两部分,那么东部地区是我国防洪的重点地区。

2.2暴雨洪水成因

我国的暴雨洪水频繁发生,主要出现在夏季,其次是春秋季节,冬季出现暴雨的机会很少,这与我国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密切相关。

我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南部,东临太平洋,跨高、中、低三个纬度区,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点,冬季吹北风,空气干燥全国大部地区气候干旱;

夏季吹南风,空气潮湿,雨季多发生在这个时期。

概括地讲,我国暴雨洪水频繁发生主要是受季风气候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降雨时间集中,强度大。

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气候控制,全年的降水量大部分集中在夏季湿润高温时期,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6月~9月雨量占正常年降水量的60%~80%。

黄河中下游地区、海河、辽河流域,大部分集中在7月和8月,而且往往又集中在几次暴雨过程中。

(2)季风雨带的季节性位移导致降雨地域的阶段性稳定。

夏季风始于5月,由南向北推进,在北进过程中有三个相对稳定阶段和两次跃进阶段,相应有三个雨季,即华南雨季(南方各省,4月~6月)、江淮梅雨季(长江中下游各省,6月中旬至7月中旬)、华北东北雨季(华北及东北各省,7月中下旬至8月),此时季风达到最强盛。

9月以后,季风减弱并南撤,雨带也逐渐南退,10月以后,季风退出我国大陆,雨季结束。

(3)夏秋频繁的台风活动。

直接由台风形成的暴雨洪水主要分布在我国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苏、辽宁各省沿海地区和台湾、海南等省。

台风在东南沿海登陆后,一般转向北上,风速逐渐减缓形成低压,若与北方冷空气结合,就可能形成大范围的暴雨洪水,在北方的暴雨洪水中占有很大比重。

三堤防查险

3.1巡查方法

巡查的范围主要是临河堤坡、背河堤坡、堤顶和距背河堤脚50m~100m范围内的地面,对有积水坑塘或堤基情况复杂的堤段,还需扩大巡查范围。

巡查人员还需随身分别携带探水杆、草捆、铁锨、手灯等工具。

(1)巡查临河堤坡。

临河堤肩、堤半坡、沿水边各1人。

(2)巡查背河堤坡。

背河堤肩、堤半坡、背河堤脚各1人。

(3)巡查背河堤脚外50m~100m范围内的地面及积水坑塘。

(4)堤防发现险情后,应指定专人定点观测或适当增加巡查次数,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并向上级报告。

(5)巡查的路线,一般情况下可去时查临河堤坡,返回时查背河堤坡。

当巡查到两个责任段接头处时,两组应交叉巡查10m~20m。

3.2工作制度

(1)巡察制度。

(2)交接班制度。

(3)值班制度。

(4)汇报制度。

(5)加强纪律教育。

(6)奖惩制度。

3.3注意事项

(1)巡查工作要做到统一领导,分段分项负责。

要确定检查内容、时间(或次数),把任务分解到班组,落实到人。

(2)巡查次数要根据水情及时调整。

(3)巡查、休息、接班时间,由带领巡查的负责人统一掌握,执行任务途中不得休息,不到规定时间不得离开岗位。

(4)巡查时必须带铁锨、口哨、探水杆等工具。

夜间巡查,一人持手电筒在前,一人拿探水杆探水,一人观测水的动静。

(5)各责任段的巡查小组到交界处必须越界巡查10m~20m。

(6)巡查中发现可疑象征,应派专人进一步详细检查。

(7)巡查人员要挑选有防汛抢险经验的人担任,编好班组,全汛期不变。

(8)巡查人员必须注意“五时”,做到“五到”、“三清”、“三快”。

“五时”

①黎明时(人最疲乏)

②吃饭时(思想易松劲)

③换班时(巡查容易间断)

④黑夜时(看不清容易忽视)

⑤狂风暴雨时(出险不容易判别)

“五到”

①眼到②手到③耳到

④脚到⑤工具料物随人到

“三清”

①出现险情要仔细鉴别险情并查清原因。

②报告险情要说清出险时间、地点(堤防桩号)、险象、位置等。

③报警信号和规定要记清。

“三快”

①发现险情要快

②报告险情要快

③抢护要快。

3.4报警

(1)警号规定:

口哨、锣鼓、电话、手机、对讲机等

(2)出险标志:

红旗、夜间红灯、点火等约定标志。

(3)注意事项

①吹口哨报警,由查水人员掌握。

敲锣(鼓)、点火报警,手机、对讲机报警,由带领巡查的值班干部掌握,或指定专人负责。

鸣枪报警由单位负责人掌握。

②发出警号的同时,应立即组织抢护,并火速报告上级指挥部。

③防汛指挥部接到报警信号后,应迅速增援。

但原岗位必须继续巡查,不得停止和间断。

④所有警号、标志应向沿河群众广泛宣传。

四堤防抢险

4.1堤防漫溢抢险

4.1.1出险原因分析

①上游发生超标准洪水。

②施工中堤防没有达到设计高程。

③施工碾压不实或堤基中有软弱层,造成堤防大量沉陷。

④河道内存在有阻水障碍物。

⑤有的因河道严重淤积,过水断面减小,抬高了水位。

⑥风浪或主流坐弯,以及地震、潮汐等壅高了水位等。

4.1.2抢护原则

为防止洪水漫溢冲毁堤防或波浪漫顶冲蚀堤防,应在堤顶抢修子埝,并要在洪水位升高前筑成。

4.1.3抢护方法

4.1.3.1纯土子埝

4.1.3.2土袋子埝

土袋子埝适用于风浪较大,取土较困难的堤段。

一般用草袋、麻袋或土工编织袋,装土七、八成满后,将袋口缝严,以利铺砌。

土袋主要起防冲作用,当土质不好时,可全部用土袋修筑子埝。

在个别堤段即将漫溢一时来不及远处取土时,在堤顶较宽的情况下,可临时在背水堤肩取土筑埝(图3),这是一种不得已的防漫溢措施,不可轻易使用。

4.1.3.3桩柳或桩板子埝

当土质较差,取土困难,又缺乏土袋时,可就地取材,修筑桩柳或桩板子埝。

4.1.3.4柳石(淤)枕子埝

4.1.4注意事项

①修筑子埝前应根据预报估算洪水到来的时间和最高洪水位,并做好抢修子埝的施工计划,务必抢在洪水到来之前完成子埝。

②抢修子埝,要保证质量。

③抢修子埝要全线同步施工。

④抢修完成的子埝,一般质量差,应派专人严密巡查,加强防守。

4.2渗水抢险

在高水位的情况下,由于渗流压力的作用,堤基和堤身的一部分土体空隙含水饱和。

在堤身横断面内这一部分土体断面称为“浸润面”,浸润面的自由水面线称为“浸润线”(图26)。

浸润线与背水坡的交点称为出逸点。

在高水位情况下,背水坡出逸点以下及堤脚附近出现土体湿润或发软、有水渗出的现象,称为“渗水”,又叫“洇水”或“散浸”,是堤防较常见的险情之一。

4.2.1出险原因分析

①水位超过设计标准,且持续时间较长。

②堤防断面不足,背水坡坡度陡,浸润线在背水坡出逸。

③堤身土质多砂,透水性强,又无防渗斜墙或其他有效的控制渗流的工程措施。

④修堤时,土料中有杂质,有干土块或冻土块,碾压不实,两施工段接头质量不好。

⑤堤身内有隐患,如蚁洞、暗沟、獾狐洞、蛇洞等。

⑥堤防与涵闸等建筑物的结合部,填筑不密实。

⑦堤基渗水性强,未作防渗或截渗处理。

4.2.2抢护原则

以“临河截渗,背河导渗”为原则。

①临河堤坡用粘性土壤修筑前戗,也可用蓬布、土工膜隔渗,可以减少进入堤身的入渗水量。

②背河堤坡用透水性较大的砂石、土工织物或柴草等反滤,有控制地只让清水流出,不让土粒流失,从而降低浸润线,保持堤身稳定。

切忌在堤背用粘性土压渗。

如堤身因浸水时间长而且渗出的是清水,水情预报水位不再上涨,注意险情变化,可暂不处理。

若遇堤身渗水严重或已开始渗出浑水,必须迅速处理,防止险情扩大。

4.2.3抢护方法

4.2.3.1临河截渗法

此法通过增加阻水层,可减小渗水量,降低浸润线,达到控制渗水险情和稳定堤身的目的。

一般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凡堤防临水侧水深不大,风浪较小,附近有粘性土且取土较易的堤段;

堤背抢护困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自我管理与提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