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运行规范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345269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容器运行规范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电容器运行规范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电容器运行规范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电容器运行规范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电容器运行规范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容器运行规范Word文档格式.doc

《电容器运行规范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容器运行规范Word文档格式.doc(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容器运行规范Word文档格式.doc

7

第八章 

培训要求 

8

第九章 

技术管理 

9

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运行规范编制说明 

10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并联电容器的运行管理,使其达到标准化、制度化,保证设备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是依据国家有关标准、规程、制度及《国家电网公司变电站管理规范》,并结合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设备评估分析、生产运行情况分析以及设备运行经验而制定的。

第三条 

本规范对并联电容器运行管理中的验收、巡视和维护、缺陷管理、技术培训、技术管理等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第四条 

110kV并联电容器的运行管理工作。

~本规范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的6kV

第五条 

各网、省公司可根据本规范,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

引用标准

第六条 

以下为本规范引用的标准、规程和导则,但不限于此。

GB6915-1986 

高原电力电容器

GB3983.2-1989 

高电压并联电容器

GB11025-1989 

并联电容器用内部熔丝和内部过压力隔离器

GB15116.5-1994 

交流高压熔断器并联电容器外保护用熔断器

GB50227-1995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

GBJ147-19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DL402-1991 

交流高压断路器订货技术条件

DL442-1991 

高压并联电容器单台保护用熔断器订货技术条件

DL462-1992 

高压并联电容器用串联电抗器订货技术条件

DL/T604-1996 

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订货技术条件

DL/T628-1997 

集合式高压并联电容器订货技术条件

DL/T653-1998 

高压并联电容器用放电线圈订货技术条件

DL/T804-2002 

交流电力系统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使用导则

DL/T840-2003 

高压并联电容器使用技术条件

JB/T8958-1999 

自愈式高电压并联电容器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 

DL/T840-2003  高压并联电容器使用技术条件 

国家电网生(2003)387号 

 变电站管理规范(试行)

国家电网公司生产输电(2003)95号《电力生产设备评估管理办法》

国家电网公司《并联电容器技术标准》

国家电网公司《并联电容器技术监督规定》

国家电网公司《预防并联电容器事故措施》

设备验收

第七条 

电容器在安装投运前及检修后,应进行以下检查:

(一)套管导电杆应无弯曲或螺纹损坏;

(二)引出线端连接用的螺母、垫圈应齐全;

(三)外壳应无明显变形,外表无锈蚀,所有接缝不应有裂缝或渗油。

第八条 

成组安装的电力电容器,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三相电容量的差值宜调配到最小,电容器组容许的电容偏差为0~5%;

三相电容器组的任何两线路端子之间,其电容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应不超过1.02;

电容器组各串联段的最大与最小电容之比应不超过1.02。

设计有要求时,应符合设计的规定;

(二)电容器构架应保持在水平及垂直位置,固定应牢靠,油漆应完整;

(三)电容器的安装应使其铭牌面向通道一侧,并有顺序编号;

(四)电容器端子的连接线应符合设计要求,接线应对称一致,整齐美观,母线及分支线应标以相色;

(五)凡不与地绝缘的每个电容器的外壳及电容器的构架均应接地;

凡与地绝缘的电容器的外壳均应接到固定的电位上。

第九条 

电容器的布置和安装

(一)电容器装置的构架设计应便于维护和更换设备,分层布置不宜超过三层,每层不应超过两排,四周及层间不应设置隔板,以利通风散热;

(二)构架式安装的电容器装置的安装尺寸不应小于下列数值

名 

称 

电容器 

电容器底部距地面 

装置顶部

至屋顶净距

间距 

排间距离 

屋内 

屋外 

最小尺寸(mm) 

100 

200 

300 

1000

(三)电容器装置应设维护通道,其宽度(净距)不应小于1200mm,维护通道与电容器之间应设置网状遮拦。

电容器构架与墙或构架之间设置检修通道时,其宽度不应小于1000mm。

(四)单台电容器套管与母线应使用软导体连接,不得利用电容器套管支承母线。

单套管电容器组的接壳导线,应由接线端子的连接线引出。

第十条 

在电容器装置验收时,应进行以下检查:

(一)电容器组的布置与接线应正确,电容器组的保护回路应完整、传动试验正确;

(二)外壳应无凹凸或渗油现象,引出端子连接牢固,垫圈、螺母齐全;

(三)熔断器熔体的额定电流应符合设计规定;

(四)电容器外壳及构架的接地应可靠,其外部油漆应完整;

(五)电容器室内的通风装置应良好;

(六)电容器及其串联电抗器、放电线圈、电缆经试验合格、容量符合设计要求。

闭锁装置完好。

第十一条 

电容器组串联电抗器应进行下列外观检查:

支柱及线圈绝缘等应无严重损伤和裂纹;

线圈应无变形;

支柱绝缘子及其附件齐全。

在运到现场后,应按其用途放在户内、外平整、无积水的场地保管。

运输或吊装过程中,支柱或线圈不应遭受损伤和变形。

电抗器外露的金属部分应有良好的防腐蚀层,并符合户外防腐电工产品的涂漆标准,并符合相应技术文件的要求。

油浸铁芯电抗器无渗漏油及附属装置齐全完整。

第十二条 

串联电抗器应按其编号进行安装,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三相垂直排列时,中间一相线圈的绕向应与上下两相相反;

(二)垂直安装时各相中心线应一致;

(三)设备接线端子与母线的连接,在额定电流为1500A及以上时,应采用非磁性金属材料制成的螺栓。

而且所有磁性材料的部件应可靠固定。

第十三条 

串联电抗器在验收时,还应进行下列检查:

(一)支柱应完整、无裂纹,线圈应无变形;

(二)线圈外部的绝缘漆应完好;

(三)油浸铁芯电抗器的密封性能应足以保证最高运行温度下不出现渗漏;

(四)电抗器的风道应清洁无杂物。

第十四条 

电容器装置验收时,应提交下列资料和文件:

(一)设计的资料及文件,变更设计的证明文件;

(二)制造厂提供的产品说明书、试验记录、合格证件及安装图纸等技术文件;

(三)调整试验记录;

(四)备品、备件清单。

第十五条 

电容器组安装及检修后应进行以下预防性试验(包括交接试验)项目,试验结果应符合《预防性试验规程》中相关部分:

(一)极间(极对地)绝缘电阻;

(二)tgδ及电容值;

(三)低压端对地绝缘电阻。

设备运行维护项目、手段及要求

第十六条 

电容器装置必须按照有关消防规定设置消防设施,并设有总的消防通道。

第十七条 

电容器室不宜设置采光玻璃,门应向外开启。

相邻两电容器的门应能向两个方向开启。

第十八条 

电容器室的进、排风口应有防止风雨和小动物进入的措施。

第十九条 

运行中的电抗器室温度不应超过35℃,当室温超过35℃时,干式三相重迭安装的电抗器线圈表面温度不应超过85℃,单独安装不应超过75℃。

第二十条运行中的电抗器室不应堆放铁件、杂物,且通风口亦不应堵塞,门窗应严密。

第二十一条 

电容器组电抗器支持瓷瓶接地要求:

(一)重迭安装时,底层每只瓷瓶应单独接地,且不应形成闭合回路,其余瓷瓶不接地;

(二)三相单独安装时,底层每只瓷瓶应独立接地;

(三)支柱绝缘子的接地线不应形成闭合环路;

油浸式电抗器的运行执行电抗器设备运行管理规范。

第二十二条 

电容器组电缆投运前应定相,应检查电缆头接地良好,并有相色标志。

两根以上电缆两端应有明显的编号标志,带负荷后应测量负荷分配是否适当。

在运行中需加强监视,一般可用红外线测温仪测量温度,在检修时,应检查各接触面的表面情况。

停电超过一个星期不满一个月的电缆,在重新投入运行前,应用摇表测量绝缘电阻。

第二十三条 

电力电容器允许在额定电压±

5%波动范围内长期运行。

电力电容器过电压倍数及运行持续时间如下规定执行,尽量避免在低于额定电压下运行。

过电压倍数(Ug/Un) 

持续时间 

说明

1.05 

连续 

1.10 

每24h中8h 

1.15 

每24h中30min 

系统电压调整与波动

1.20 

5min 

轻荷载时电压升高

1.30 

1min 

第二十四条 

电力电容器允许在不超过额定电流的30%运况下长期运行。

三相不平衡电流不应超过±

5%。

第二十五条电力电容器运行室温度最高不允许超过40℃,外壳温度不允许超过50℃。

第二十六条电力电容器组必须有可靠的放电装置,并且正常投入运行。

高压电容器断电后在5s内应将剩余电压降到50伏以下。

第二十七条 

安装于室内电容器必须有良好的通风,进入电容器室应先开启通风装置。

第二十八条 

电力电容器组新装投运前,除各项试验合格并按一般巡视项目检查外,还应检查放电回路,保护回路、通风装置应完好。

构架式电容器装置每只电容器应编号,在上部三分之一处贴45℃~50℃试温蜡片。

在额定电压下合闸冲击三次,每次合闸间隔时间5分钟,应将电容器残留电压放完时方可进行下次合闸。

第二十九条装设自动投切装置的电容器组,应有防止保护跳闸时误投入电容器装置的闭锁回路,并应设置操作解除控制开关。

第三十条电容器熔断器熔丝的额定电流不小于电容器额定电流的1.43倍选择。

第三十一条 

投切电容器组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1.分组电容器投切时,不得发生谐振(尽量在轻载荷时切出);

对采用混装电抗器的电容器组应先投电抗值大的,后投电抗值小的,切时与之相反;

2.投切一组电容器引起母线电压变动不宜超过2.5%。

第三十二条 

在出现保护跳闸或因环境温度长时间超过允许温度,及电容器大量渗油时禁止合闸;

电容器温度低于下限温度时,避免投入操作。

第三十三条 

正常运行时,运行人员应进行的不停电维护项目:

(一)电容器外观、绝缘子、台架及外熔断器检查及更换;

(二)电容器不平衡电流的计算及测量;

(三)每季定期检查电容器组设备所有的接触点和连接点一次;

一. 

(四)在电容器运行后,每年测量一次谐波。

第三十四条 

电容器正常运行时,应保证每季度进行一次红外成像测温,运行人员每周进行一次测温,以便于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隐患,保证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第三十五条 

对于接入谐波源用户的变电站电容器组,每年应安排一次谐波测试,谐波超标时应采取相应的消谐措施。

设备巡视检查项目、手段及要求

第三十六条正常巡视周期

(一)多班制的变电站除交接班巡视外,每四小时巡视一次;

(二)两班制的变电站除交接班巡视外,每值各巡视一次;

(三)无人值班变电站每周定期巡视一次;

(四)当班值班长当值期间巡视一次;

(五)变电站站长每周巡视一次;

(六)每星期夜间熄灯巡视一次。

第三十七条特殊巡视周期

(一)环境温度超过规定温度时应采取降温措施,并应每2小时巡视一次;

(二)户外布置的电容器装置雨、雾、雪天气每两h巡视一次。

狂风、暴雨、雷电、冰雹之后应立即巡视一次;

(三)设备投入运行后的72h内,每2h巡视一次,无人值班的变电站每24h巡视一次。

(四)电容器断路器故障跳闸应立即对电容器的断路器、保护装置、电容器、电抗器、放电线圈、电缆等设备全面检查;

(五)系统接地,谐振异常运行时,应增加巡视次数;

(六)重要节假日或按上级指示增加巡视次数;

(七)每月结合运行分析进行一次鉴定性的巡视。

第三十八条 

正常巡视项目及标准

序号 

巡视内容及标准 

备注

检查瓷绝缘有无破损裂纹、放电痕迹,表面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