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第七版教案完整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344300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8.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化学》第七版教案完整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生物化学》第七版教案完整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生物化学》第七版教案完整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生物化学》第七版教案完整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生物化学》第七版教案完整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化学》第七版教案完整Word格式.docx

《《生物化学》第七版教案完整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化学》第七版教案完整Word格式.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化学》第七版教案完整Word格式.docx

单位

基础医学院

生物化学教研室

唐微

生物化学

日期

20XX年9月

授课章节

授课对象

学时

时间

授课地点

教材

教学

目的

重点

难点

方法

教具

授课

提纲

一、中心法则、复制的概念,复制的基本规律

1.中心法则(centraldogma):

遗传信息传递的规律。

2.复制的概念:

以D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称DNA的复制,碱基互补配对规律是DNA复制的分子基础。

3.复制的基本规律:

(1)半保留复制

半保留复制:

DNA生物合成时,母链DNA解开为两股单链,各自为模板按碱基互补配对规律,合成与模板互补的子链。

子代细胞的DNA,一股单链从亲代完整地接受过来,另一条单链则完全重新合成,两个子细胞的DNA都和亲代DNA碱基序列一致,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

实验依据:

1958年,M.Messelson和F.W.Stahl用实验证明半保留复制。

意义:

半保留复制的阐明,对了解DNA的功能和物种的延续性有重大意义。

接半保留复制的方式,子代保留了亲代DNA的全部遗传信息,体现代与代之间DNA碱基序列的一致性。

(2)半不连续复制

DNA双螺旋的两股单链走向相反,一链为5’至3’方向,另一条链为3’至5’方向,复制时所形成的复制叉上的两股母链也是走向相反,因此复制时,沿母链的3’至5’是连续合成的而沿母链5’至3’方向为不连续合成的。

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不连续复制。

二、DNA复制的酶学

1.DNA复制的化学反应

复制是在酶的参与下的核苷酸聚合过程,需要多种生物分子的共同参与。

(dNMP)n+dNTP→(dNMP)n+1+PPi

2.DNA复制所需要的原料

底物:

dATP、dGTP、dCTP、dTTP;

聚合酶:

依赖DNA的DNA聚合酶,简称为DNA-pol;

模板:

解开成单链的DNA母链;

引物:

一小段RNA;

其它酶和蛋白质因子。

3.DNA聚合酶类型及特点:

DNA聚合酶具有5’→3’的聚合性质,作用:

DNA的延伸;

5’→3’的核酸的内切酶性质,作用:

切除错误DNA片段;

3’→5’的核酸外切酶性质,作用:

即时校对。

4.参与复制中的几何酶及其它酶。

引发酶:

合成一段RNA引物,供DNA复制的起始;

解旋酶:

将两螺旋DNA解开成单链,有利于复制;

单链结合蛋白:

将解开的双链结合,防止重新退火;

DNA连接酶:

将DNA片段连接起来;

拓扑酶:

使打结的双链断裂后重新连接,消去超螺旋。

三、DNA生物合成过程

1、复制的起始;

DNA的复制有固定的起始点,一般从富含AT较多的地方开始复制。

先是DNA解链酶将双链DNA解开成双链,然后单链结合蛋白结合上去,防止双链重新退火变成双链。

同时,引发酶合成一段与DNA复制点碱基序列配对的RNA,提供OH基团,为合成作准备。

2、复制的延长;

在DNA聚合酶的催化下,按照碱基因互补配对规律逐加入底物,链逐渐延长。

3、复制的终止;

到达复制子末端后,水解引物,DNA聚合酶填补缺口,DNA连接酶连接,完成DNA的复制。

4、真核生物DNA复制后末端的补平;

真核生物的DNA复制完成后,5‘端由于没有引物,这时候由端粒酶补平。

端粒酶是种反转录酶,自身带模板,在DNA的末端逐渐加上碱基,形成完整的DNA分子。

5、滚环复制和D环复制。

四、逆转录

1、逆转录概念、逆转录酶的特点;

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称逆转录。

逆转录酶:

依赖RNA的DNA聚合酶。

2、逆转录的基本过程。

五、DNA损伤(突变)与修复

1、突变的意义

(1)突变是进化、分化的分子基础;

(2)只有基因型改变的突变;

(3)致死性的突变;

(4)突变是某些疾病的发病基础。

2、引发突变的因素

引起突变的因素主要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化学诱变剂等。

物理因素:

紫外线和各种辐射,其中紫外引起DNA链上相邻的两个嘧啶碱基发生共价结合,生成嘧啶二聚体或称TT、CC二聚体。

3、突变的分子改变类型;

(1)错配

(2)缺失、插入和移框

(3)DNA分子重排

4、DNA损伤的修复类型。

(1)光修复

通过光修复酶使嘧啶二聚体解聚,DNA恢复正常。

(2)切除修复

将损伤的DNA单链直接水解,然后以相对的DNA单链的正常部分作模板而修复损伤的DNA。

(3)重组修复

损伤面太大,又不能及时修复的DNA可先进行复制,然后把正常的DNA补到缺口,这样各部都有一条正常链,以之为模板合成双链DNA。

(4)SOS修复

DNA损伤太多、难以继续复制而诱发出的一系列复制修复过程。

思考题

1.什么是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

2.DNA复制遵循什么原则?

3.DNA聚合酶有什么性质,其作用是什么?

4.参与DNA复制的几何酶有哪些,各起什么作用?

5.什么是半不连续复制和半保留复制,各自的实验依据是什么?

6.DNA复制的基本过程是什么?

7.什么是冈奇片段?

8.什么是复制叉(replicationfork)、复制体(replicasome)、复制子(replicon)?

9.什么是逆转录,其基本过程是什么?

10.什么是突变,哪些因素引起DNA突变?

11.突变的分子改变类型有哪些?

12.DNA损伤有几种类型,其修复过程如何?

授课特点

1.首先把前面所学的第一篇和第二篇的内容进行概要复习,再通过图片和实例切入到本篇所要学习的内容,承上启下;

2.先介绍本篇和本章内容概要,教学目标和要求,使学生明了本篇和本章应该学习哪些内容和重点内容;

3.就相应内容联系临床和生活实例,提高学习兴趣;

4.采用启发式教学,适当提问,启迪学生思维;

5.介绍学习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第三篇基因信息传递·

第十一章转录

20XX级本科

临床专业1、2、3班

4

2008.10.19/26

5315、5506、2301教室

《生物化学》·

第七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1、掌握:

复制与转录的区别与联系,RNA聚合酶的组成、结构,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启动子的组成特点,真核生物的转录后加工。

2、熟悉:

顺式作用元件、反式作用因子,转录的基本过程。

3、了解:

RNA转录因子的结合及启动。

1.重点:

复制与转录的区别与联系,原核生物RNA聚合酶的组成及各亚基的功能,真核生物RNA聚合酶的种类及产物,原核生物转录终止子的类型及结构。

2.难点: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启动子的组成及特点。

大课讲授,适当结合临床

多媒体教学课件

概述,遗传传递的中心法则、转录的概念等5mins

第一节转录的模板及引物

1.转录模板10mins

2.RNA聚合酶25mins

第二节转录过程

1.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及其启动子20min

2.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及其启动15mins

小结5mins

第三节转录的基本过程

1.原核生物转录的基本过程20mins

2.真核生物转达录的基本过程15mins

第四节真核生物转录后修饰

1.真核生物mRNA转录后加工15mins

2.tRNA转录后加工15mins

3.rRNA转录后加工10mins

总结5mins

一、中心法则、转录的概念、转录的基本规律

遗传信息传递的基本规律。

2.转录的概念:

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称转录,碱基互补配对规律是也是转录的分子基础。

3.转录的基本规律:

不对称转录,它包括发下两个主面含义。

(1)转录时只有一条链作模板进行转录;

(2)模板并非永远在同一条链上。

二、转录的化学反应及其原料

1.转录的化学反应:

(NMP)n+NTP→(NMP)n+1+PPi

2.RNA转录所需要的原料等:

ATP、GTP、CTP、TTP;

依赖DNA的RNA聚合酶,简称为RNA-pol;

3.转录的基本过程:

与DNA链合成一样,RNA链的合成也是从5’向3’端进行的,此过程由RNA聚合酶(RNApolymerase)催化。

RNA聚合酶首先在启动子部位(promoter)与DNA结合,形成转录泡(transcriptionbubble),并开始转录。

在原核生物中只有一种RNA聚合酶完成所有RNA的转录;

而在真核生物中,有3种不同的RNA聚合酶控制不同类型RNA的合成。

RNA合成也同样遵循碱基配对的规则,只是U代替了T。

4.原核生物RNA聚合酶:

RNA聚合酶具有5’→3’的聚合性质。

包括核心酶和全酶,核心酶由α2ββ’构成,核心酶加上σ因子为全酶,即σα2ββ’,其中σ亚基识别转录起始点,α亚基决定哪些基因被转录,β’亚基与模板结合,β亚基具有催化功能。

5.RNA合成的一般特点:

RNA的合成与DNA合成从总体上看来非常相似,但有以下三方面明显不同:

①所用的原料为核苷三磷酸,而在DNA合成时则为脱氧核苷三磷酸;

②只有一条DNA链被用作模板,而DNA合成时两条链分别用作模板;

③RNA链的合成不需要引物,而DNA合成一定要引物的引导。

转录合成的RNA链,除了U替换为T外,与用作模板的DNA链互补,而与另一条非模板链相同。

如果转录的RNA是mRNA,其信息最后通过密码子决定蛋白质的合成。

通常将用作模板进行RNA转录的DNA链称作为模板链(templatestrand);

而另一条则称为非模板链(nontemplatestrand).

二、原核生物RNA的合成

通常把转录后形成一个RNA分子的一段DNA序列称为一个转录单位(transcriptunit)。

一个转录单位可能刚好是一个基因,也可能含有多个基因。

在细菌等原核生物中一个转录单位通常含有多个基因,而真核生物中则大多含有一个基因。

RNA的转录可以分为三步:

1.RNA链的起始;

2.RNA链的延长;

3.RNA链的终止及新链的释放。

RNA链转录的起始首先是RNA聚合酶在δ因子的作用下与DNA上的启动子部位结合,并在RNA聚合没的催化下使DNA的双链解离,形成转录泡,为RNA合成提供单链模板,并按碱基配对原则,结合核苷酸,在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脂键,使其相连,形成RNA新链。

δ因子在RNA链伸长到8~9个核酸后,就被释放,然后由核心酶催化RNA的延伸。

链的延伸

RNA链的延伸是在δ因子释放之后,在RNA聚合酶四聚体核心酶的催化下进行。

因RNA聚合酶同时具有解开DNA双链并使其重新闭合的功能。

随着RNA的延伸,RNA聚合酶使DNA双链不断解开和重新闭合。

RNA转录泡的大小约为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