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硬件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
《计算机硬件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硬件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诺依曼”体系结构。
(2)“存储程序控制”原理的基本内容
①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
②将程序(数据和指令序列)预先存放在主存储器中(程序存储),使计算机在工作时能够自动高速地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并加以执行(程序控制)。
③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基本部件组成计算机硬件体系结构。
(3)计算机工作过程(见下图)
第一步:
将程序和数据通过输入设备送入存储器。
第二步:
启动运行后,计算机从存储器中取出程序指令送到控制器去识别,分析该指令要做什么事。
第三步:
控制器根据指令的含义发出相应的命令(如加法、减法),将存储单元中存放的操作数据取出送往运算器进行运算,再把运算结果送回存储器指定的单元中。
第四步:
当运算任务完成后,就可以根据指令将结果通过输出设备输出。
二、中央处理器
中央处理器又称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它由运算器、控制器和寄存器组成。
1、运算器(ALU)
运算器是负责对数据进行算术运算或逻辑运算的部件,由算术逻辑单元(ALU)、累加器、状态寄存器和通用寄存器组等组成。
算术逻辑单元用于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及移位、求补等操作;
累加器用于暂存被操作数和运算结果;
通用寄存器组是一组寄存器,运算时用于暂存操作数和数据地址;
状态寄存器也称标志寄存器,它用于存放算术逻辑单元工作中产生的状态信息。
2、控制器
控制器是计算机指令的执行部件,其工作是取指令、解释指令以及完成指令的执行。
控制器由指令指针寄存器(IP)、指令寄存器(IR)、控制逻辑电路和时钟控制电路等到组成。
指令指针寄存器用于产生及存放下一条待取指令的地址。
指令寄存器用于存放正在执行的指令。
三、存储系统
1、存储器的作用及分类
计算机的存储和程序控制两大特点决定了计算机一定要有存储器,存储器的作用是存储计算机工作中需要的程序和数据。
从不同角度可以对存储器进行不同的分类:
(1)按存储器的工作方式分类有:
随机读/写存储器、顺序读/写存储器和只读存储器;
(2)按存储介质的材料分类有:
半导体存储器、磁表面存储器、光存储器;
(3)按多层次存储系统的概念,计算机的存储系统由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软盘存储器、硬盘存储器、光盘存储器、磁带存储器、优盘存储器等组成。
2、主存储器
主存储器的作用是在计算机工作中存储正在运行的程序和程序所需要的数据。
主存储器一般采用半导体存储器,半导体存储器的参数主要有两个:
存储容量和工作频率。
与辅助存储器相比,其特点有:
容量小、读写速度快、价格高等。
主存储器可以由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随机读写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等组成。
(1)随机读写存储器(RAM)
特点:
断电后RAM中的内容全部丢失,既可以读又可以写,速度比Cache慢,但比辅存(辅助存储器)快。
RAM可分为静态RAM(SRAM)和动态RAM(DRAM)两种。
(2)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由于CPU工作的速度比RAM读写速度快,CPU读写RAM时需要花费时间等待RAM进行读写,造成CPU工作速度下降。
为了提高CPU读写程序和数据的速度,在RAM和CPU之间增加了高速缓存(Cache)部件。
(3)只读存储器(ROM)
数据不易丢失,即使计算机断电后ROM存储单元的内容依然保存,计算机运行时其内容只能读出不能写入。
只读存储器一般存储计算机系统中固定的程序和数据,如引导程序、监控程序等。
ROM分为不可擦写的只读存储器(PROM)和可擦写的只读存储器(EPROM)。
不可擦写的只读存储器的内容是生产中写入或生产后一次性写入;
可擦写只读存储器的内容可多次改写,按其擦除的方法对只读存储器分为紫外线擦除的只读存储器(EPROM)和用电擦除的只读存储器(EEPROM)。
3、辅助存储器
辅助存储器的作用是存储当前计算机运行中暂不使用的程序和数据。
与主存储器相比,它的特点是存储容量大、成本低、存取速度较慢、可以永久地脱机保存信息。
常用的辅助存储器有磁带存储器、软盘存储器、硬盘存储器和光盘存储器。
(1)磁带存储器
磁带存储器的特点是信息按顺序读写、不能随机读写、存储容量大、访问速度慢、成本低。
(2)软盘存储器
软盘存储器由软盘片和软盘驱动器组成。
软盘目前在使用的主要有3.5英寸盘。
软盘的每一面包含许多同心圆,称为磁道。
磁道由外到内顺序编号,最外面是0磁道,最里面是末磁道(3.5英寸软盘为第79磁道,5.25英寸软盘为第39磁道)。
磁道被从圆心发射出的若干条线分为若干个扇区(扇区编号从1开始,一般为15或18个扇区)。
软盘上的信息就是按磁道和扇区存放的,扇区是软盘的基本存储单位,每当磁盘读或写时,不论其中数据多少,总是读写一个完整的扇区。
软盘在使用前必须格式化,其作用是划分磁道和扇区,指明扇区的位置、大小,并写入地址标志。
写保护用于对盘片中的内容进行保护,5.25英寸软盘用胶纸贴住写保护口不透光时可禁止写入数据,3.5英寸软盘的写保护方式与5.25英寸软盘相反,当运动滑片使写保护口透光时便禁止写入数据,防止由于意外写操作而破坏原存储的信息。
簇则是磁盘分配存储空间的基本单位。
一个簇由若干个扇区组成,具体则由磁盘容量和存储格式决定。
如FAT32中1簇等于8个扇区。
一般1个扇区等于512字节。
每张盘片容量=盘片面数╳磁道数╳每道扇区数╳每扇区字节数
(3)硬盘存储器
硬盘是一种可移动磁头、固定盘片的磁盘存储器。
硬盘存储器容量=磁头数╳磁道数╳每道扇区数╳每扇区字节数
对硬盘分配存储空间时通常用柱面(cylinders)做单位。
硬盘是由若干片硬盘片组成的盘片组,人们把一个硬盘中所有面的同一条磁道称为一个柱面。
硬盘一般被固定在计算机机箱内,目前大量流行的移动硬盘采用USB接口技术,方便携带,容量大(一般在10G到100G之间),深受人们喜爱。
与软盘可比,其特点是:
容量大、速度快。
在使用前先进行格式化,在使用过程中要避免振动,以免损坏盘片造成整个硬盘报废。
(4)光盘存储器
光盘存储器是指利用光学方式进行读写信息的存储器。
光盘可以分为只读光盘(CD-ROM)、一次写入型光盘(WROM)和可擦写光盘。
光盘片的直径一般为5.25英寸,光盘信息记录密度比磁盘高。
目前一般用户使用的光盘是CD-ROM,单片存储容量约为650MB;
CD-ROM驱动器的速度通常以数据传输速率来衡量。
数据传输率以每秒150KB/s为一倍速,则四倍速光盘驱动器的数据传输速率为600KB/s。
(5)优盘存储器
优盘由于其存储容量大(一般为32M,64M,128M),价格低,使用USB(通用串行总线)接口,方便携带、体积小等优点受到人们的喜爱。
目前32M优盘不过几十元钱,逐渐成为人们装机必备之物。
四、输入输出系统
1、输入/输出控制方式
CPU控制输入输出设备工作有3种方式:
程序查询方式、中断方式、直接存储器访问方式。
(1)程序查询输入/输出方式
程序查询方式在程序控制下与外设之间交换数据。
其工作过程是首先应用程序向外设发出进行数据传输的控制信号,然后从外设读取外设状态,检查是否可以进行数据传送,若外设准备就绪,则进行数据传送;
否则反复读取并检查外设状态,直到外设准备就绪再进行数据传送。
注意:
使用程序查询方式,在外设没有准备就绪或外设正在进行其他工作时只能等待,不能进行其他工作。
程序查询方式主要用软件方法来实现,工作效率低。
(2)中断方式
①中断概念
中断是主机在执行程序过程中,遇到突发事件而中断程序的正常执行,转去对突发事件进行处理,待处理完成后返回原程序继续执行。
其中突发事件指程序执行中出现的除数为零、外部设备请求、断电等程序执行前不可预知的情况(即中断的条件)。
②中断的类型
中断分为软件中断(简称软中断)和硬件中断(简称硬中断)。
硬中断又分为内中断和外中断,外中断可分为可屏蔽中断和不可屏蔽中断。
③中断过程
指从外设发出中断请求到CPU对该中断请求处理完毕,返回原程序继续执行的过程。
中断过程是:
中断请求→中断响应→中断处理→中断返回。
计算机有多个中断源,有可能在同一时刻有多个中断源向CPU发出中断请求。
在这种情况下,CPU不可能同时响应多个中断,CPU按中断的优先级顺序进行中断响应。
(3)直接存储器访问(DMA)方式
DMA方式指高速外设(一般指磁盘存储器)与内存之间直接进行数据交换,不通过CPU并且CPU不参加数据交换的控制。
DMA方式下高速外设和内存之间进行数据传输需要使用总线。
总线的使用权一般情况下由CPU掌握,但在DMA工作期间总线使用权交给DMA控制器使用,数据交换完成后交还给CPU。
2、输入/输出设备
输入设备是外界向计算机传送信息的装置。
在计算机系统中,最常用的输入设备是键盘和鼠标,还有如光笔、数字化仪、数码照相机、图像扫描仪等。
输出设备的作用是将计算机中的数据传送到外部媒介,并转化成某种为人们所识别的形式。
在微型计算机中,最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和打印机,还有如绘图仪等。
(1)显示器
计算机的显示系统由显示器、显示卡及相应软件构成。
显示器和显示卡构成计算机显示系统的硬件部分。
①分类
按显示的内容可以分为字符显示器、图形显示器和图像显示器。
按显示的颜色分为单色显示器和彩色显示器。
按分辨率分为高分辩率、中分辩率和低分辩率显示器。
按使用的器件分为液晶显示器(LCD)和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RT)。
②显示器性能指标
●分辩率:
显示器的分辩率用屏幕上每列的像素数乘以每行的像素数来表示。
如:
800╳600、1024╳768等。
●点间距:
指显示器屏幕上像素间的距离。
点间距越小,可使分辩率越高,图像越清晰。
目前常用的有).28mm和0.26mm等。
●灰度级:
指像素的亮暗程度。
彩色显示器的灰度级指颜色的种类。
灰度级越多,图像层次越逼真清晰。
●屏幕尺寸:
用显示器屏幕对角线长度表示。
目前常用的是15英寸、17英寸、21英寸等。
●对比度:
又称反差,指图像(字符)和背景的浓度差。
●帧频:
字符(图像)每秒种在屏幕上出现的次数。
●行频:
是电子扫描束从屏幕左边到右边的扫描速度。
●扫描方式:
有逐行扫描和隔行扫描两种。
采用逐行扫描的图像稳定,使人眼不易疲劳。
(2)打印机
打印机是最常用的输出设备,一般分为针式打印机、喷墨打印机和激光打印机。
它们所采用的材料分别为色带、墨水和硒鼓。
打印机按数据传输方式分为串行打印机和并行打印机。
打印机按打印原理分为击打式和非击打式。
非击打式打印机有热敏打印机、喷墨打印机、激光打印机等。
①热敏打印机:
是利用打印头加热,在纸上形成字符或图形。
这种打印机一般用于笔记本计算机。
②激光打印机:
是利用激光扫描把打印的字符或图像在硒豉上形成静电潜象,然后转成磁信号,使磁粉吸附在纸上,经定影后输出。
激光打印机的特点是:
分辩率高,一般是300DPI(每英寸300个点)、600DPI、速度快(以页为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