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安全检查表Word文档格式.doc
《电力企业安全检查表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企业安全检查表Word文档格式.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
1000人以上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委员会。
安全生产委员会由本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安全总监)、相关负责人、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相关机构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工会代表以及从业人员代表组成。
3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组织、指导、协调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任务的贯彻落实,研究和审查本单位有关安全生产的重大事项,协调本单位各相关机构安全生产工作有关事宜。
安全生产委员会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会议,会议应当有书面记录。
4
职责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并对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各级人员应掌握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职责。
5
安全投入
安全生产费用提取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确保本单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安全生产资金投入纳入年度生产经营计划和财务预算,不得挪作他用,并建立安全生产专项资金使用台账(按照上年度本企业营业收入的2%提取)。
6
相关保险
缴纳足额的保险费(工伤保险、安全生产责任险或风险抵押金),并保障员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7
教育培训
教育培训管理
建立安全教育培训的管理制度,确定安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定期识别安全教育培训需求,制定各类人员的培训计划;
按计划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对安全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做好培训记录,并建立档案。
8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教育培训
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须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并应按规定进行再培训。
9
特种作业人员教育培训
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应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10
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救援
规章制度
按照相关规定建立和发布健全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至少包含下列内容: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生产值班制度、操作票制度、工作许可制度、操作监护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安全目标管理制度、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管理制度、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建设项目安全“三同时”管理制度、危险物品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相关方及外用工(单位)管理制度、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安全检查及隐患治理制度、应急管理制度、事故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考核及奖惩制度、检修现场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交通安全管理制度、防汛抗台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投入管理制度、工作票制度、动火管理制度、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等。
规章制度要根据企业实际和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适时修订。
11
操作规程
基于岗位风险辨识,编制完善、适用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应编制运行规程、检修规程、设备试验规程、系统图册、相关设备操作规程等有关安全生产规程),向员工下发或在相应岗位悬挂安全操作规程,员工应掌握相关内容;
员工操作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
12
应急人员、装备及演练
建立事故应急救援制度,按相关规定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建立与本单位安全生产特点相适应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指定专兼职应急救援人员。
按规定制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重点作业岗位有应急处置方案或措施,根据有关规定将应急预案报当地主管部门备案,定期评审应急预案,并进行修订和完善。
按应急预案的要求,建立应急设施,配备应急装备,储备应急物资,对应急设施、装备和物资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可靠。
13
职业健康
职业健康管理及申报
建立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按有关要求,为员工提供符合职业健康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对从事可能导致职业危害的从业人员,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按规定及时、如实地向当地主管部门申报生产过程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
14
隐患排查和治理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并运用隐患自查自改信息化手段,认真落实整改,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实现闭环管理。
15
生产设备设施
设备设施管理
建立新、改、扩建工程安全“三同时”的管理制度;
安全设备设施应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安全预评价报告、安全设施设计、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经审查后备查。
16
制定并落实设备责任制,保证设备分工合理、责任到岗;
加强设备档案管理,分类建立完善设备台帐、技术资料和图纸等资料台账。
完善设备检修安全技术措施,做好监护、验收等工作;
按规定时间、内容及线路对设备进行巡回检查,随时掌握设备运行情况;
按规定时间和方法做好设备定期轮换和试验工作,做好相关记录。
制定并落实设备检修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严格检修现场隔离和定置管理,检修现场应分区域管理,检修物品实行定置管理。
不准使用报废的设备或规定淘汰的设备。
要有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使用规定,做好定期维护保养使用管理。
17
设备设施风险控制
制定并落实电气设备及系统风险控制、热控、自动化设备及系统风险控制、锅炉设备及系统风险控制、汽轮机设备及系统风险控制、压力容器爆炸风险控制等风险控制措施。
18
设备设施防汛、防灾
建立、健全防汛、防范台风、暴雨、泥石流和地震等自然灾害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落实责任制;
完善防范自然灾害影响工作机制,组织机构健全,及时研究解决影响防震减灾工作的突出问题,强化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和培训,定期组织预案演练。
制定汛期、汛前、汛后检查大纲,检查项目齐全,检查总结及整改记录完整;
汛期坚守岗位,加强重点巡查,做好记录;
完善厂区防台、防汛设施,保证厂房、泵房以及零米以下部位的永久性防汛设施处于良好状态。
19
作业安全
生产现场管理
建(构)筑物布局合理,易燃易爆设施、危险品库房与办公楼、宿舍楼等距离符合安全要求;
生产厂房内外保持清洁完整,无积水、油、杂物,门口、通道、楼梯、平台等处无杂物阻塞;
防雷建筑物及区域的防雷装置应符合有关要求,并按规定定期检测。
20
楼板、升降口、吊装孔、地面闸门井、雨水井、污水井、坑池、沟等处的栏杆、盖板、护板等设施齐全,符合国家标准及现场安全要求;
电气高压试验现场应装设遮拦或围栏,设醒目安全警示牌;
热水井、污水井具有防人员坠落措施;
梯台的结构和材质良好,钢直梯护圈和踢脚板等防护功能齐全,符合国家安全生产要求;
机器的转动部分防护罩或其他防护设备(如栅栏)齐全、完整,露出的轴端设有护盖;
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接地装置齐全、完好;
生产现场紧急疏散通道必须保持畅通。
21
生产厂房内外工作场所常用照明应保证足够亮度,仪表盘、楼梯、通道以及机械转动部分和高温表面等地方光亮充足;
控制室、主厂房、母线室、开关室、升压站及卸煤机、翻车机房、油区、楼梯、通道等场所事故照明配置合理,自动投入安全可靠;
常用照明与事故照明定期切换并有记录;
应急照明齐全,符合相关规定。
高温管道、容器等设备保温齐全、完整,表面温度符合要求。
22
电源箱箱体接地良好,接地线应选用足够截面的多股线,箱门完好,开关外壳、消弧罩齐全,引入、引出电缆孔洞封堵严密,室外电源箱防雨设施良好;
临时用电电源线路敷设符合规程要求,不得在有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架设临时线,不得将导线缠绕在护栏、管道及脚手架上或不加绝缘子捆绑在护栏、管道及脚手架上;
临时用电导线架空高度满足要求:
室内大于2.5米、室外大于4米、跨越道路大于6米(指最大弧垂);
原则上不允许地面敷设,若采取地面敷设时应采取可靠、有效的防护措施;
临时线不得接在刀闸或开关上口,使用的插头、开关、保护设备等符合要求。
23
作业行为管理
对动火作业、有限空间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起重作业、焊接作业和其他危险作业等危险性较高的作业活动建立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实施作业许可管理,严格履行审批手续。
作业许可应包含危害因素分析和安全措施等内容。
在空气不畅、容易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可能造成窒息、中毒的密室、洞室、井坑、管道、容器等场所进行作业的,应采取通风、检测、专人监护等防护措施,并配备相应的防护用品。
进行危险性较高的作业时,应当安排专人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安全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场内机动车辆使用要有专门安全规定,驾驶人员持证上岗。
对特殊季节如高温施工、寒冬施工要有防护措施和应急方案。
24
标志标识
设备名称、编号、手轮开关方向标志及阀位指示应齐全、清晰、规范;
管道介质名称、色标或色环及流向标志齐全、清楚、正确;
安全标志标识应齐全、规范,符合国家规定,满足有关安全设施配置标准要求;
安全标志标识应设在醒目位置,局部信息标志应设在所涉及的相应危险地点或设备附件的醒目处;
应急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疏散场地标识应明显。
25
相关方管理
企业应完善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安全管理制度,确认相关方具有相应安全生产资质,审查相关方是否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作业任务要求;
与相关方签订安全生产协议,明确双方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
审查相关方制定的作业任务安全生产工作方案;
企业和相关方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安全交底和安全规程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现场作业;
企业应根据相关方作业行为定期识别作业风险,督促相关方落实安全措施;
企业应对两个及以上的相关方在同一作业区域内作业进行协调,组织制定并监督落实防范措施。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