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大学-第三届党史知识竞赛试题A卷.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32452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71.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大学-第三届党史知识竞赛试题A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工业大学-第三届党史知识竞赛试题A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工业大学-第三届党史知识竞赛试题A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工业大学-第三届党史知识竞赛试题A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工业大学-第三届党史知识竞赛试题A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业大学-第三届党史知识竞赛试题A卷.docx

《工业大学-第三届党史知识竞赛试题A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大学-第三届党史知识竞赛试题A卷.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业大学-第三届党史知识竞赛试题A卷.docx

北京工业大学党史知识竞赛初赛(A卷)

北京工业大学党史知识竞赛(初赛)A卷

2017年4月5日

学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

考试时间:

45分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考试方式:

闭卷试卷满分:

100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

1.()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解决了在农村进行战争的环境中如何将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建设成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这个根本性问题。

A、古田会议B、八七会议

C、党的六大D、遵义会议

2.1929年12月和1930年2月,先后爆发了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成立了红七军和红八军,两军总指挥是_____、政治委员是_____,从而创立了左右江根据地。

()

A、张云逸韦拔群B、俞作豫雷经天

C、李明瑞邓小平C、彭德怀滕代远

3.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D、中共四大

4.毛泽东提出著名论断“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是在()。

A、古田会议上B、三湾改编时

C、八七会议上D、遵义会议上

5.在1945年的重庆谈判和1946年的政协会议上,国共两党斗争激烈,国民党指出:

你先交出军队,我再给你民主。

共产党提出:

什么时候中国有了新民主主义的联合政府,解放区的军队就立即交给它。

这反映出当时两党斗争的焦点是()。

A、战争与和平问题B、军队和政权问题

C、建立民主制度的方式问题D、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问题

6.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

“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

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描述的是()。

A、千里挺进大别山     B、百万雄师过大江C、挺进大西南D、挥师大西北

7.文献记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在西柏坡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打趣地说:

“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

”这是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A、粉碎了胡宗南对延安的进攻B、实现了挺进中原地区的计划

C、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D、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

8.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奴役中华民族屈辱历史的标志是()。

A、五四运动的爆发B、红军长征的胜利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D、香港回归

9.1945年8月,毛泽东指出:

抗日战争的阶段过去了,新的情况任务是国内斗争。

”你认为此斗争主要集中在()。

A、国共两党内部的派系斗争B、内战与和平之争

C、建立什么样的国家之争D、是否争取外援之争

10.1945年8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

“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

”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

A、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B、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

C、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D、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

11.国民党民主派柳亚子先生赋诗称颂毛泽东赴的某一行动是“霖雨苍生”、“弥天大勇”。

毛泽东的这一行动是()。

A、秋收起义B、井冈山会师C、长征D、重庆谈判

12.“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切悬盼之至。

蒋中正,八月十四日。

”其中的“先生”是指()。

A、蒋介石B、毛泽东C、周恩来D、王若飞

13.抗战胜利后共产党同国民党进行的重庆谈判是一场政治斗争。

下面对这场斗争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国民党进行谈判是政治欺骗B、中国人民希望谈判成功

C、共产党不应该同骗子谈判D、谈判有一定成果

14.对于重庆谈判,有人说成功了,有人说失败了。

下列哪一史实说明重庆谈判的失败。

()

A、签订《双十协定》  B、在重庆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C、全面内战的爆发  D、对解放区发起重点进攻

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由之路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改革开放

C、相信人民、依靠人民D、公平公正

16.下列描述符合平津战役特点的是()。

A、“千里跃进,逐鹿中原”B、“攻占锦州,关门打狗”

C、“分割包围,翁中捉鳖”D、“百万雄师,三路渡江”

17.小刚同学在探究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这一主题时,搜集到右图这一图片。

请你判断图片反应的史实是()。

A、重庆谈判

B、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C、三大战役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8.山东蓬莱农民唐和恩使用过的竹棍上,刻着他在解放战争时支援前线所经过的战线,包括山东、安徽、江苏三省有关的城镇和村庄的地名。

由此可判断,他支援过下列哪次战役。

()

A、台儿庄战役B、淮海战役C、辽沈战役D、平津战役

19.为使课堂内容生动丰富,老师要求每学习完一个单元后,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互相推荐影视作品。

学习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这一单元后,他们推荐的下列四部作品有错误的是()。

A、《重庆谈判》B、《大决战》C、《渡江侦察记》D、《西安事变》

20.关于朝鲜战争中,中国抗美援朝的表述正确的是()。

A、是美国全球霸权政策引起的B、中国人民志愿军解放了朝鲜

C、属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问题D、《朝鲜停战协定》使朝鲜南北开始分裂

21.下列诗句描写抗美援朝的是()。

A、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狮过大江B、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C、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D、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22.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于()年。

A、1951年B、1952年C、1953年D、1950年

2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核心是()。

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D、实事求是、独立民主、群众路线

24.邓小平()年在接见美国和加拿大客人时,首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A、1979B、1987C、1992D、1996

25.()是9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和取得显著成就的重要标志。

A、海南洋浦的开发B、上海浦东的开发

C、北京中关村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建立D、深圳的开放

26.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在党的()上提出来的。

A、十四大B、十五大C、十六大D、十三大

27.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真正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关键是()。

A、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B、科教兴农

C、增加对农业的投入D、重农抑商

28.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是() 。

A、一大 二大 三大B、二大 三大 五大 

C、一大 二大 四大D、一大 四大 七大 

29.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

这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需要上百年的时间。

A、社会主义阶段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共产主义阶段D、社会主义中级阶段

30.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A、社会主义法律规范B、中国的法律规范

C、现行的法律规范D、社会的道德规范

31.七七事变之所以成为全国抗战开始的标志,是因为当时()。

A、国民政府正式对日本宣战B、中国军队首次对日作战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D、日本全面侵华,中国人民广泛抗日

32.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

①徐州会战   ②太原会战    ③凇沪会战    ④武汉会战

A、①②③④B、③②①④     C、③①②④D、①④②③

33.在中国近代史上,日本在中国曾制造过两次大屠杀()。

A、大连、南京B、大连、旅顺      

C、旅顺、南京D、旅顺、上海

34.抗战初期,国民政府抗战比较积极的最主要原因是()。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国人民的推动

B、日本的全面侵华危及国民政府的统治

C、英美同日本的矛盾急剧恶化

D、英美等国对国民政府的支持

3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日本不断扩大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B、中共制定了正确的方针

C、国民政府对日本的态度发生了变化D、卢沟桥事变的爆发

36.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多次会战,其最重要意义在于()。

A、消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B、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侵略计划

C、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D、掌握了抗日战争的主动性

37.从西安事变的发生时间看,西安事变又可称为()。

A、双十二事变B、双十事变C、七七事变D、双五事变

38.南京大屠杀发生的时间及遇害同胞的数量分别是()。

A、1931年12月 30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经验 > 美容化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