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层党组织如何服务群众的问题:.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31928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基层党组织如何服务群众的问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于基层党组织如何服务群众的问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于基层党组织如何服务群众的问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关于基层党组织如何服务群众的问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关于基层党组织如何服务群众的问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基层党组织如何服务群众的问题:.doc

《关于基层党组织如何服务群众的问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基层党组织如何服务群众的问题:.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基层党组织如何服务群众的问题:.doc

更新“机关党组织服务功能”理念是搞好这一创新载体的基础

邓小平同志讲:

“领导是什么,领导就是服务”,指出了:

领导的权力是一种责任,尽责的标志是做好服务。

树立正确的服务观,是“强化机关党组织的服务功能”这一创新载体的基础。

1、树立“全局性”的服务观念:

全局性服务观念就是以服务本部门的中心工作为核心,站在全局的高度,高屋建瓴,统筹规划;思考问题上体现超前性,以敏锐的洞察力从复杂多变的形势中科学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准确把握发展规律,超前思考,把工作做在前头;具体工作上体现求实性,以群众的需求为第一信号,深入群众,关注群众的冷暖,倾听群众的呼声,思为群众所思,行为群众所望。

2、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观念。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即以尊重人的价值为前提,以培养人的能力为要求,以发挥人的智慧为目的,以完善人的性格为根本。

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服务。

3、树立服务对象最大化的观念。

要把对多数服务与对个别服务相结合、对他人服务与对自己服务相结合、对内服务于对外服务相结合,使服务对象最大化。

(二)明确“机关党组织服务功能”的内容是做好这一创新载体的核心

1、提供指向性服务,增加机关党组织对党员群众的引导力。

机关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为党员和群众送思想、送作风、送形象,为群众把握方向、指导工作、整合资源、提供信息和物质支持,让党员群众感受到你的指引力。

2、提供用人性服务,扩大机关党组织让党员群众展示才能的舞台。

青岛海尔集团管理策略:

“你能翻多大的跟头,企业就给你搭建多大的舞台。

机关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为党员和群众搭建参与党的工作和社会活动的舞台,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使党组织成为党性锻炼的大熔炉、体现党的温暖的大家庭;为群众提供公开公正平等的岗位成才的机会。

3、提供管理性服务,以优化党员群众的工作环境。

某著名企业家讲:

“作为领导,能够给予人才满足的物质待遇是永远办不到的,但是完全可以为人才提供竞争、成才和施展才化的环境。

机关党组织要善于运用法规和制度进行管理服务,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监督的作用,具有依法执政和求真务实的能力。

机关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在明确工作程序和规则的基础上,依法为群众服务,为群众提供法律支持和保障,维护群众的各项合法权益。

以党员大会、职工大会、群众大会等形式,让党员群众参与涉及切身利益的事务决策,营造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环境。

为此,机关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为党员群众送法律、送政策、送民主管理和监督环境,让党员群众能够积极参与监督和管理。

4、提供解难性服务,以搭建机关党组织与党员群众的情感桥梁。

主要是为党员群众在思想理论上答疑解惑、在生产生活上排忧解难。

特别是党员群众在思想上遇到困惑时,机关党组织的主要领导应及时出面,排解疑惑,提供理解性服务。

使组织与党员、群众产生共鸣,为党员群众送去组织的温暖。

5、提供谋利性服务,以突出机关党组织对党员群众物质利益上的关心。

(三)创新“机关党组织服务功能”的实现途径是做好这一创新载体的路径保障

1、从群众最欢迎的地方作起

确立群众欢迎的服务标准、服务承诺,出台可操作性的服务政策、规定和意见,从机制、制度和作风上保证服务的可行性。

2、从群众最关注的问题抓起

3、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

4、完善服务措施:

(1)加强组织文化建设,树立组织文化理念,提升服务群众的理论素养。

(2)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增强党员干部的履职能力,提升服务力。

党的组织和党员干部应提高服务群众的工作能力,提高化解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容易形成群体性,进而引发群体性矛盾。

要用经济和法律的手段来解决利益得失的矛盾,用民主方法来解决思想认识的是非矛盾,形成服务制度,以保证党内的服务能力的提高。

(3)强化服务效能,增加服务群众绩效的透明度,避免文字成绩或者成绩总结化。

(4)建立党委成员责任追究制,确保集体决定,全员负责,增强党委的管理控制力,强化服务功能。

创建服务型机关、服务型组织、服务型党员队伍。

总之,领导权力、责任与服务是“三位一体”的。

权力是用来尽责的,而尽责的标志是做好服务。

权力资源的变化,引起思想上的变化

1、服务基础被弱化的思想滋生

在基层党建研讨班上,几个单位的副书记都提到:

现在不知道自己该管什么,管到什么程度,机关党委的工作该如何开展、拿什么服务群众等疑惑。

原因之一是:

行政首长负责制,书记没有人、才、物上的实际权力,服务基础弱化。

2、服务的责任意识减退

有的书记说:

该管的不多管,不该管的坚决不管等,把单位的业务工作与党的组织工作分开看,分着干。

为大局服务的责任意识减退。

(二)服务群众的意识狭隘

1、服务对象的界定存在狭隘性

党组织服务的对象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里当然包括党员干部利益。

过去,在服务对象上,常常置党员干部的利益于群众之外。

对他们要求奉献多、贡献大,服务少。

2、服务观上存在片面性

服务观上更多的是重对上服从轻对下服务,重工作任务轻人性化关怀,对党员要求尽义务多,保障权利少,服务少,关怀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经验 > 美容化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