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说明》题型示例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318594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37.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试说明》题型示例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考试说明》题型示例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考试说明》题型示例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考试说明》题型示例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考试说明》题型示例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试说明》题型示例文档格式.docx

《《考试说明》题型示例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试说明》题型示例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试说明》题型示例文档格式.docx

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唯命是从

4.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

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5.图5是一幅驳斥清末“民智未开”观点的漫画。

它试图传达的观念是

A.反满兴汉 

B.官逼民反 

C.政治民主 

D.暴力革命

6.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份材料一分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

下表显示了四川学者吴虞1918年在成都和1923年在北京市的消费情况。

根据傅斯年的观点,此表可以证明

类别

成都(%)

北京(%)

衣食住宿

68

23

书籍教育

32

娱乐享受

9

45

A.当时的北京的城市化水平比成都高B.近代中国东西部商业发展不平衡

C.吴虞在北京后消费结构有所变化D.当时成都的享受型消费场所过少

7.美国史学家班克罗夫特叙及“列克星顿的枪声”时,绘声绘色地描述了殖民地民兵同英军的对峙交火,十分肯定地指出,随着指挥官一声令下,英军士兵首先向民兵开了枪。

随之,“各殖民地带着同样的冲动,飞快地拿起了武器;

他们同仇敌忾,互相发誓要‘准备应对这一极端事件’,整个大陆万众一心,高呼‘不自由,毋宁死’”。

对这一颇具文学色彩的描述,下列怀疑合理的是

①列克星顿之战确有其事吗?

②各殖民地居民对英国的敌视态度是一致的吗?

③能肯定是英军首先开枪吗?

④“不自由,毋宁死”是“万众一心”的声音吗?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下图是17世纪以来出现的一系列重要文献。

它们

①反映了近代以来国际争端频繁 

②得到了各国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

③展现了人类追求和平的持续努力 

④成为了解决国际争端的法律依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右图显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欧洲国家经济援助状况。

这一状况反映了

A.受援国已经成为援助国的经济附庸

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国际化空前加强

C.意识形态成为能否提供援助的前提

D.援助的多寡取决于是否为战时盟国

10.下图是某国两个城市的人口总数变化示意图。

这两个城市最可能是

A.北京、上海

B.东京、大阪

C.利物浦、曼彻斯特

D.莫斯科、圣彼得

11.(3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科一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

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

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

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30名。

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l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

“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摘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材料二自中世纪晚期开始,乡村手工业特别是毛纺织业在英格兰东部、西部和约克郡地区快速发展。

商人发放原材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这种新型的“乡村制造业活动”被称为“原工业化”。

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厂”,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

l6世纪初,纽贝里的一家毛纺织“工厂”雇用了ll40名工人,其中近三分之二为妇女和儿童。

海外市场的需求大大地刺激了此类“工厂”的发展,英国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毛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l700年毛纺织品占国内出口商品的70%。

棉纺织业作为新兴行业随之兴起,其他行业也迅速扩张。

机械化逐渐成为新的生产方式的重要特征,并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

——摘编自[英]E.E.里奇等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等

材料三包含着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的雇佣劳动是很古老的;

它个别地和分散地同奴隶制度并存了几百年。

但是只有在历史前提已经具备时,这一萌芽才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恩格斯:

《反杜林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l9世纪中期以前英国工业发展的阶段及阶段性

特征。

(16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对恩格斯所说“历史前提”的认识。

(13分)

(要求:

以对“历史前提”的认识为中心;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12.(30分)历史叙述、历史解释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5

(1)经济全球化呈现出“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

参照图5,结合所学知识叙述这一趋势。

(10)

材料二

图6近代中国出现的新事物(部分)

材料三将零散而混乱的过去信息整理成有条理的历史知识是历史解释的基本任务;

探讨因果是历史解释的重要形式。

(据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

(2)根据材料三对历史解释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图6所示近代中国新事物的出现。

(10分)

材料四“中体西用”后来久被指为包庇封建,其实,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

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表2

事件

观点

戊戌变法

康有为的托古改制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不仅没有减轻变法的压力,反而加速了变法的失败。

辛亥革命

如果不是武昌起义爆发,新政将按计划进行,中国最终将成为一个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国家。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情绪主义”的产物,导致了各种思想混乱。

(3)概括材料四陈旭麓是如何评价“中体西用”的,指出这一评价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6分)按照这一原则,任选表2中的一种观点进行评价(4分)

13.(36分)水是生命之源,它孕育了人类文明,启迪着人类智慧,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进程。

材料一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老子》)

材料二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

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

(《荀子》)

(1)材料一、二分别体现了道家和儒家的什么思想?

(2分)简述道家和儒家产生的时代背景。

(4分)

材料三“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所谓的“南北通州”是指北京通州和江苏南通,它们均与大运河关系密切。

但在近代以后,随着运河漕运的停止,北通州及运河沿线大多数城市衰落,南通州却未停止发展的脚步。

1898年南通大生纱厂创办,并获得20年方圆百里内独办企业的特权,税收负担较轻。

此后建立的大生港承担了航运功能。

到20世纪20年代大生资本集团形成,包括棉花种植、碾米、造船、纺织机器制造、发电等企业及银行。

其间,南通还创办了师范、农科、

商业、纺织等学校,兴建了博物苑、剧院、公园等公共设施。

(2)阅读材料三和图1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南通经济发展的原因。

材料四自19世纪初,关于宪法是否明确授权联邦政府帮助地方治理河道的问题,美国国会一直存在争论,1817年和1822年,美国总统两次否决了联邦政府资助地方改善交通的议案,1824年最高法院法官认定,宪法允许联邦政府资助和承担河道改良项目,但联邦政府的权限从改良河道扩大到流域治理、防洪灌溉,又经历了一个多世纪。

其间,仍有很多议员认为,联邦政府建设防洪工程过多干预了各州的权力。

1935年全国内发生洪灾,100多项防洪议案提交到国会,1936年总统签署《防洪法》,授权联邦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建设防洪工程,地方需要提供相应的建设土地和空间。

(3)结合所学知识,从美国政治权力分配的角度,对材料四进行解读。

(12分)

要求:

提取信息充分;

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

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表3“水与人类文明进步”关键词表

三峡水利工程

筒车

新航路开辟

轮船招商局

第聂伯河水电站

海上马车夫

北洋水师

罗盘针

水力织布机

海上丝绸(陶瓷)之路

(4)阅读表3,从“水与人类文明进步”的某个侧面,选出3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

再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关键词,运用这4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

主题立意明确;

关键词选择准确;

文字说明逻辑清晰;

史论结合。

1、C【说明】本题以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为切入点,考查西周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和地位。

要求考生正确理解西周分封制与秦汉中央集权制的本质差异,理解西周对于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影响。

题目重点考查考生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认识,强调人文意识的培养,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学科综合能力和较高的学科素养。

2、C【说明】本题是一道史学方法题,考查历史论据与历史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

试题以《授时历》《西游记》、唐代宰相、南宋扬州城市人口的情况为据推导出中国古代科技水平、明代文学、唐代宰相的来源、南宋的城市代水平的普遍性结论,选项A、B、D都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即“使用单一或不充分的论据得出普遍性的结论”。

历史学习中,强调史论结合,还要注意史论结合的准确性和契合度。

3、B【说明】本题以清代官员处理政务的态度和方式为命题切入点,通过引入诗歌创设命题情境。

要求考生正确理解清代君主专制主义空前强化的时代背景以及由此造成的政治体制的僵化和官场上的形式主义。

题目重点考查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对信息进行准确解读的能力。

试题还体现出以历史细节折射历史大势的特点。

4、D【说明】本题以概括把握一定时期历史发展主题,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立意,以鸦片战争后六十年的历史发展主题为考查内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把握历史发展阶段特征、归纳比较能力。

要考生调动这一时空范围内的重大事件去验证选项的四个不同观点,同时考生还应具备较高的抽象概括和比较的历史思维能力。

对历史主题的考查,可以测试考生运用一定史观重组史料,把握历史发展趋势的能力,既考查了历史学科主干知识,又专利审查了历史学习方法和过程,还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凸显历史主题作为史观运用和历史学习方法的课程资源价值。

5、C【说明】本题以正确认识百姓参与民主政治的能力立意,以清末出现的《政府与百姓》漫画设计试题情境,考查考生组织和应用相关学科知识,对提供的新材料、新情境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并将所学知识与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的能力。

在设问上,本题使用了“试图”的提示语,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其它语言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