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曾曝光的最高机密 四轮定位工序详解文档格式.docx
《未曾曝光的最高机密 四轮定位工序详解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未曾曝光的最高机密 四轮定位工序详解文档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时6小时35分钟,我一直泡在这家4S店,为的就是要找到一份有关四轮定位的“绝密文件”,你或许会质疑这样的做法究竟意义几何(毕竟之前范鑫已经对四轮定位的参数进行了解读)。
也许各位对四轮定位的行情都很熟络,但是你知道4S店和汽配城里“四轮定位”的价格竟然会相差十余倍吗?
二者差在哪里?
如果我告诉你,很少有人正确且全面的为你做过四轮定位,你会怎么想?
为了摸清这一切,我甚至......我承认,有些“内幕”都是在饭桌上套出来的。
高桥凉介一语道破了拓海的这辆AE86到底有多强,也让拓海知道了他的醉猫老爸在底盘调校上的深厚功力,用一个月的时间使得一辆AE86的底盘能达到无可挑剔的均衡,这在修理范畴的汽车售后领域是不能想象的。
四轮定位仪的运用不仅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有助于提升操作的精准度,那么,四轮定位仪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指导维修技师对底盘进行调整的呢?
从这个大家伙的外观来看,似乎跟在学校里见过的那个教具不是一回事。
(事后了解到,虽然外观迥异,但原理却相近,只不过,进化后的四轮定位仪操作起来更简便)
四轮定位仪设备介绍
什么情况下要做四轮定位?
1、
车辆的行驶性能受到了影响(驾驶者感受最为直接的是跑偏,打方向不自动回轮也算一个)
2、
因事故造成底盘及悬架的损伤
3、
轮胎出现磨损异常(但也要考虑到是否是因胎压不正常才导致了异常磨损,一般情况下,胎压过高会加剧胎面中央的磨损,而胎压过低会加剧胎面两侧的磨损;
如果一侧出现偏磨,则有可能是外倾角出现偏差;
因前束导致的异常磨损在下面会提及)
4、
车桥以及悬架的零件被拆下过
究竟为什么要进行四轮定位的调整,相信你一定能说出个把原因来,车辆在行驶中跑偏了,大家都知道要去做四轮定位,因为这影响了你的驾驶感受。
不跑偏就代表没问题吗?
无论答案是与否,都多少有些片面,底盘的数据悄无声息地发生了变化,则一定会改变行驶特性,只不过跑偏是一种现象,这种现象可以被大多数人感知到。
对于那些隐性的变化则需要你有着更为细腻的心思才能察觉到,但似乎大多数人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轮胎的磨损情况可以较为真实的反应出一些细微的变化,例如,单一轮胎内外侧磨损不均则有可能是外倾值出现异常变化所致(当然,日常驾驶习惯也要被考虑其中),而如果胎面出现了有规则的起伏状(锯齿形磨损),这种情况多半会伴有不正常的胎噪产生,则可认定为前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偏差,需要尽快到4S店检修,至于轮胎是否需要更换,那可要视磨损情况而定了,如果轮胎磨损过于严重,四轮定位做出的数据也会不准确,在后面定位前轮胎的检查部分我们会说到。
作为正常的损耗部件,悬架部分的修理在所难免,缓冲胶套的老化所产生的异响比较常见,在更换相关部件后,原则上,也是需要做四轮定位的,这样的说法可能会引起来自八方的反对声音,的确,这并不符合大多数人的观念,几乎没有人因为更换悬架零件就嚷嚷着要做四轮定位的,这样的做法也不会得到理解,为什么我换了个控制臂就需要做定位?
原因是,在我们进行悬架的拆装时,相对的安装位置多少都会发生变化,就是这无法被估量的安装误差,就有可能导致定位数据出现异常,所以为了扼杀一切,原则上是需要做定位的。
不过,在安装的过程中,维修技师基本都会将螺丝紧固在原先的印记上(螺丝被拆下时会留有印记),以最大程度的减少因拆装造成定位数据的变化。
拆装哪些部件后需要进行四轮定位的调整
前悬挂
后悬挂(独立悬挂)
车轮轴承座
转向横拉杆
上摆臂
转向机
下摆臂(下三角臂或梯形臂)
副车架
值得一提的是,新车是不适宜做四轮定位的,因为底盘有个沉降的过程,就好像发动机需要磨合一样,底盘的“磨合期”约为2000公里。
实路试车
在进行这次四轮定位的演示前,我还有幸参与到了实路试车环节,这可与平常我们的试车评测不是一回事。
车主在送修时会把他的感受反馈给维修技师,在确定要做四轮定位前,试车人员要对车辆进行实路试车以确定接下来的修理方向。
“方向盘很‘拽手’,要是不拉住方向,车轮就向右偏了,这车的前束一定有问题”,试车的唐师傅对我们说。
四轮定位前的检查
1、轮胎(花纹深度和胎压)
四轮定位的数据是建立在一个相对标准的条件下形成的,所以在进行四轮定位的校准时也要遵循原先的校准条件。
为了保证前后轴处于同一个水平面上,在轮胎方面要很讲究,首先,四个车轮的尺寸要一样;
此外,细微的差异也要顾及,例如胎压,根据标准将轮胎胎压调整到位(胎压标准详见油箱盖内侧);
还有更细微的检查,胎面的花纹深度需要进行测量,同轴上的轮胎花纹深度最大偏差不能超过2mm,如果不符合条件,需视情况更换相关轮胎。
新一代的四轮定位系统会更聪明,维修技师通过将这些测量的数据录入系统,它便可根据相应的数值进行计算以补偿这些外因造成的误差。
2、悬挂(目测悬挂状态)
车轮的良好状态并不代表着一个完美的四轮定位调校的开始,你还要确保底盘也处于一个健康的状态,这更多的是在说事故车,有些时候,车辆在撞击后,底盘难免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甚至出现变形、折断的情况,更换的底盘部件不会产生有太多问题,反而是那些表面上看不出任何端倪的部件最容易导致四轮定位出现偏差,所以,带领我完成这个任务的陈师傅总把“能看出来的都不算是毛病”这句话挂在嘴边。
3、空载状态下需要满足的条件(保持应有的空载状态)
这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在哪做都一样,似乎没有人关注它。
停放在举升器上的车辆应处于空载状态,备胎以及随车工具要放在属于各自的位置上,这一点很容易理解,也很容易做到。
而苛刻的要求在于油箱的储油量以及玻璃水壶内的储液量也被标榜了起来,需要达到90%以上,你要问为什么?
我只能告诉你厂家也是在这种条件下进行设定的,但你要问我为什么你在买车时油箱总是空的,难道在做完调校后又被抽了出去吗?
这我还真没办法回答,或许这对于新一代的四轮定位系统来说也可以完成数值的补偿吧。
车辆的停放
能做一次四轮定位真够不容易的。
把车开上举升器并准确停放在相应的位置在我看来是个不太容易的事,首先,不仅车身要正,还要使前后车轮处于电子转角盘以及后滑板的中央,这看上去并不比Mini的意大利任务容易。
卡具及传感器的安装
卡具相当于是传感器固定在车轮上的转换接口,用于与车轮相固定,为了应对不同轮辋的大小,卡具固定臂可进行相应调整。
卡具共有三根固定臂,每个固定臂末端都有一个卡爪来扒住轮辋边缘以确保3点确定一个平面,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发现,无论如何调整,总会有一个卡爪无法像另外两个一样老实的贴附在轮辋边缘,这就成不了一个平面,陈师傅对我提出的这个质疑并不在乎,真不负责任~好歹也是在制作选题啊,呃~(请诸位记住这个画面,它很重要,在后面我们会提及如何解决这个误差)
四个传感器分别固定在车轮上,通过它来测量出车轮所在的位置和角度,并通过网线传输至电脑进行分析。
这是它的过人之处,但仪器毕竟是仪器,它需要让我来告诉它在监测哪个车轮。
车型信息的选择
不仅如此,我还要在系统内找到相应的车型以调取相关数据信息,这便是作为衡量这辆车底盘数据正确如否的依据,所以,车型的选择不能错。
这在汽配城做定位时尤其要注意,为了应对上门的生意,它们的系统内预存了大量的不同品牌不同车型的底盘信息,找到相对应的车型年款后,做出来的效果才贴谱。
那在4S店做定位,车型就不会选错吗?
这同样不可避免,特别是那些合资品牌,车辆在进行投产时大多针对底盘进行过本土化的设定,而在4S店所投放的检测设备中,内置会存有海外原厂数据,这当然不能被用于经本土化调校的车型。
最易忽视的“偏位补偿”
你还记得刚才的那一幕吗?
我对三点确定一个平面发出的质疑,下面就要对此进行解决,系统内把这一程序称之为“偏位补偿”。
到目前为止,这才是到了大动作的时候,也让我见识了这台举升器有多强悍。
从电脑屏幕的显示来看,直觉告诉我,红色花瓣状的四个车轮代表着不合格,正当我还在对这静止的画面进行着分析,陈师傅已经把位于举升器中央滑轨处的千斤顶(二次举升机)推到后桥附近,滑轮与滑轨间的摩擦发出了沉闷且油润的声音,听上去还挺舒服的。
与我们常见的千斤顶的工作原理不同,这个千斤顶动力源来自压缩空气,别小瞧空气这个介质,2、3吨的重量在它面前如同鸿毛。
把车身后部进行举升直至后车轮抬离地面,根据电脑屏幕的指示按行驶前行方向旋转车轮,原先的红色会因角度的变化而转为绿色,由于每一次旋转都会给传感器带来震动,导致其偏离水平位置,所以,每一个花瓣由红变绿后都要对传感器进行锁定,听上去很复杂,落实到操作上仅是按下一个按键而已,待全部变绿后说明这个车轮的偏位补偿已完毕,可进行下一车轮的校正工作。
同样的方式将车身前部举升至前轮离开地面,通过旋转车轮来弥补因卡具造成的计算误差。
由于检测车辆为前驱车,为了避免在旋转一侧车轮时另一侧车轮因差速器作用而带着传感器一并发生旋转造成数据的变动以及设备和车身的损伤,因此要提前将固定传感器的锁定销松开。
调整完毕后,电脑屏幕上会显示偏位补偿的结果。
偏位补偿是四轮定位的一个必要项目,它直接影响到最后的测量精度,所以一定不可跳步,但这也是经常被一些无良商家忽略不计的,这样做出来的定位你说能好吗?
调整完毕后将二次举升器落下,举升机也降回到低位,为了使悬架恢复到正常的位置,需要按压车身前后位置。
此外,为了正确地、安全地进行后续工作,需要拉紧手刹并安装刹车锁。
调整前检测
过了这么久,进行了这么多的工作,下面进行调整前的检测,真是应了“三分调七分准备”这句话,本质上,还是准备工作,还是为了更为精准地对车轮的状态进行确定。
看到这个画面我一下想起了《宝贝计划》中最后包租公开锁的一幕(使车轮对正,信号来自安装在前轮的传感器),随后,我饶有兴致地放下手中的相机来实地感受了一把,最大的感觉是“这是个细活儿”。
手臂的动作幅度会敏感的反应在屏幕中那个白色的箭头上,而绿色的范围又相对较小,就这么个小动作,我全身都在跟着较劲。
这只是热身,后面还有更高难度的,“向左20度转向”,看着这个要求,顿时我就化了。
有了原先的经验,每动一下胳膊都会很谨慎,就在神经紧绷的时候,屏幕突然显示“1、3号传感器断开”。
设备被我玩坏了!
无辜的眼神游离于陈师傅、屏幕和传感器之间,相比之下,陈师傅倒是很淡定,他指了指我那扭曲得已不成形的腿说:
“把腿挪开点,挡信号了。
”之后还要“向右20度转向”,我已趋于崩溃。
之后还有一个类似幅度的打轮操作,按照屏幕提示,将方向盘打到指定位置,这次系统要得到等值单独前束位置。
在各种打轮之后,事情还没完,在显示出等值单独前束值后确定方向盘处于正中位置,之后要做的还是打轮,这一次,那个略有些神经质(总无缘故出现传感器断开的,瞬间又恢复正常)的检测系统要确定转向中心和最大总转角。
不同的是,因为在车轮出现大幅度偏转时传感器会与车身相互干涉,所以,要先取下前轮的两个传感器,把信号的测量工作交给下方的转角盘,在传感器和转角盘之间有数据线连接,数据通过传感器与系统之间的线路进行传递。
繁冗的程序不仅没有让打轮变得更有难度,反而简单了不少,因为我只要将方向分别向两侧打死并停留片刻,系统便可进行识别。
但随后的对正方向盘依旧够纠结的,在完成最后一步打方向后,需要对方向盘进行固定。
『关于如何去看懂这份检测报告,我们在第五页会有详细的说明』
点击进行下一步,一份检测报告弹了出来,这就是之前一系列繁冗操作的结果,看着真叫人欣慰。
不用说,上面红绿相间的数字表示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