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生产技术部工作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311655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生产技术部工作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煤矿生产技术部工作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煤矿生产技术部工作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煤矿生产技术部工作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煤矿生产技术部工作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煤矿生产技术部工作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

《煤矿生产技术部工作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生产技术部工作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煤矿生产技术部工作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

其次规范并修编了我矿的各种施工作业规程、技术措施及各种图纸资料,严格执行作业规程的修编、会审,要求“一工程一措施”,增补了技术资料管理漏洞,完善并规范了月度规程及措施会审制度,健全了单项工程开、竣工验收制度,单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制度、顶板分析会制度、隐患排查分析会及周、月度生产技术例会制度。

建立施工规程及措施管理台账,并将各类规程及措施归档。

在开展好各项技术工作的同时,加强与基层单位的工作联系和沟通,及时提供基层单位所需的各种技术资料,对矿井建设一、

  二、三期验收资料进行了汇编,组卷,存档,制定了《青岗坪煤矿20XX年度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记起每季度的修编,并组织全矿采、掘、机、运、通各单位学习。

  2、质量标准化建设体系按照新的规范进行了的完善,坚持采、掘、机、运、通等各专业质量旬检查、旬检的管理办法,与安监科组织各采掘单位及辅助单位每月上、中、下旬组织三次质量标准化检查,

  并及时通报检查结果,在检查中互相取长补短,促进质量标准化建设步伐,共组织各类质量标准化检查33次,使我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3、在矿井生产计划、采掘接续及设计方面,做到每月及时编制月度生产接续及作业计划。

为更好的做好矿井设计,生产技术科相关技术人员现场考察,收集查看资料,分析对比,提出设计方案,在总工程师及各个矿领导的指导下,共完成矿井设计5个:

42103工作面安装、42104工作面拆除、一采区东翼采空区导水通道、一采区4#车场、42106工作面。

通过现场把关,现场指导,42104工作面拆除、42103工作面安装、一采区东翼采空区导水通道掘进、一采区4#车场掘进工作顺利完成,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4、20XX年矿井防治水为我矿工作重中之重,生产技术科地测组加强了矿井地质及防治水管理工作,提供准确地质资料,彻底消除了水害安全隐患。

  

(1)雨季三防及防治水制度由总工办牵头编制矿井防治水制度汇编,并成立专门的矿井防治水机构,并以公司文件下发。

  

(2)完成了42103工作面的探煤情况汇总,对回采工作面进行探顶底煤,充分掌握回采期间的煤层实际情况,为后期回采掌握更为充分真实的地质资料。

对工作面内可能存在的构造进行分析,为综采工作面的防治水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3)一采区4#车场,掘进过程中岩性由岩巷—半煤岩—煤巷,在掘进过程中,及时收集记录巷道的地质资料,为42106掘进打好地质资料基础。

  (4)每月都对各回采工作面进行了地质及水文地质预报,目前已下发11份地质及水害和地质预报。

每月月初对本月采掘计划内的工作面进行了防治水隐患排查分析;

月底对本月的水情水害情况进行了总结。

  (5)每月不定时的对全矿各个涌水点进行水情观测,及时观测涌水点水量变化,建立完善了涌水台帐,并分析变化的原因,及时为矿井的水害防治提供准确的依据。

  (6)加强对42101、42102、42104回采工作面老塘出水的观察、分析、记录。

编制42103工作面防治水应急预案。

  (7)随着42106掘进工作的开展,评估了42104老空积水对42106掘进及回采的影响,编制了疏放42104采空积水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

  (8)加强对42103工作面回采期间防治水水工作,对有水患的区域提前预测预报,制定防治水专项措施。

  (9)青岗坪煤矿井下排水系统改造:

  井下排水系统(清水部分):

  1)42101采空区涌水从运输顺槽密闭墙流出→42102回风顺槽联络巷水沟→一采区辅助运输巷里端水沟→42102回风顺槽联络巷水沟→42104运输顺槽密闭墙翻水池→进入42104运输顺槽→一采区东翼采空区导水通道→42102采空区(进行沉淀)→一采区疏水巷→井底强排水泵房→井底水仓外仓→地面

  2)42104采空区涌水(进行沉淀)经42104运输顺槽→一采区东翼采空区导水通道→42102采空区(进行沉淀)→一采区疏水巷→井底强排水泵房→井底水仓外仓→地面

  3)42102采空区涌水(进行沉淀)→一采区疏水巷→井底强排水泵房→井底水仓外仓→地面

  井下排水系统(污水部分):

  42103工作面涌水经回风顺槽用管路排出→一采区辅助运输巷外端水沟→一采区联络巷水沟→井底大巷水沟→井底水仓水沟→沉淀池(进行沉淀)→井底水仓内仓、外仓→地面污水处理厂

  5、认真做好矿井测量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为矿井准确施工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生产技术科测量组人员定期对测量仪器进行校验,以减少因仪器误差而导致的测量误差。

为避免因矿井自燃条件和其他各种因素对导线点的影响,坚持从基准点导点对施工巷道的导线点不断进行复测,对以破坏的导线点进行重新放样砸点,以保证在掘巷道的准确性。

除此,由于井下巷道压力比较大,测量组对井下巷道布臵了顶板沉降和巷道收敛观测点,并根据规范对各处点进行测量观察并完善台账,为我矿巷道的支护提供指导性依据。

此外,测量组还对地面建筑物布臵了沉降观测点,按照规程规定对建筑物进行测量并建立台账。

特别是今年在施工强排水硐室时,测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室坚持每天安排技术人员配合工区对强排硐室基准线进行校验,并给出各个关键部位的基准线。

  6、煤炭生产管理

  作为管理全矿煤炭生产的科室,在日常的生产管理过程中,生产技术科始终坚持珍惜资源,减少浪费,确保工作面回采率达到要求,面对严峻的安全形势以及井下复杂的生产条件,全科人员,特别是生产调度室人员,科学调度,合理安排,对工作面的每一个生产细节进行跟踪,及时调度及督促现场生产环节,不但实现了稳产,而且最大限度的回收了煤炭资源。

由于42103工作面煤质较硬,出现放煤困难、上、下隅角悬顶等问题,生产技术科于7、8、9月份组织人员进行跟班,召开各种专项会议,期间采用了预裂爆破等措施,保证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9月末42103工作面上、下出口底板标高基本持平,老塘出水不易排出,积聚在工作面,生产过程中积水由前后部刮板输送机随煤炭一同拉出,严重影响煤质,由生产技术科牵头,在矿领导的带领下,采取了不同措施:

波浪式采煤,加高后溜,改变42103工作面排水系统,经过两个月的努力,42103工作面排放水达到预期效果。

  7、掘进管理

  20XX年掘进任务较少,前半年主要协助进行420XX工作面安装、42104工作面回撤、强排水泵房浇筑支护及巷道修护工作。

下半年,根据矿井接续计划,编制了一采区4#车场设计、规程及42106工作面设计、规程,并于10月份开始掘进。

  

(1)在强排水泵房浇筑期间,不断优化不同断面的浇筑工艺,采用木模板加钢管扣件式脚手架组合制模,高质量的完成了井下强排水泵房的大硐室浇筑。

  

(2)协助完成了42104工作面的回撤与42103工作面的安装工作,在此期间培养了一批综采工种,为青岗坪煤矿成立综采工区提供了人员保障。

  (3)完成了一采区辅运大巷至一采区辅助运输巷延伸间多处巷道、特殊硐室的近千米的修护工作,优化修护质量控制。

  (4)编制一采区4号车场与42106工作面掘进作业规程2本。

  (5)一采区4#车场掘进设计标高把控要求比较严格,巷道断面多,巷道拐线施工频繁,并有3处过巷施工,综掘工区每班安排技术员跟班,严格把控,按照图纸设计施工。

  二、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问题,以及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生产技术科现有人员大部分比较年轻,在生产技术与管理经验上存有不足,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以下为主要存在问题:

  1、生产技术科人员流动性比较大。

  2、技术工作超前性不够。

基础技术工作比较薄弱。

体现在日常技术工作不规范;

工作面设计内容程序不够规范;

作业规程的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

基础技术资料收集、整理不全面、不及时,  

图纸管理不规范;

超前指导性不够。

  3、技术管理制度有待进行一步健全和完善。

  4、对新技术、新科技运用上存在不足,不能很好运用现在的科技手段服务于技术工作。

  篇二:

煤矿技术工作总结

  **煤矿技术工作总结

  四季度,**公司技术部门紧密围绕“技术服务于生产、技术保障安全、技术创造效益”的原则开展各项技术工作,主要工作如下:

  一、四季度主要工作:

  

(一)采掘方面

  四季度,公司计划生产原煤155900吨、掘进进尺2455米,实际生产原煤166524吨,进尺2574米,分别完成计划的106.81%和104.86%。

全年完成原煤生产66.4万吨,进尺10640米。

  1、对井下原有工程方案,我们以地质资料为依据,重新进行了方案可行性认证。

先后对**0704工程方案、**0601工程方案、北翼开拓方案进行了更进一步的调整和修改,使工程设计更科学、更合理、更实用、更具有经济效益。

通过后期的工程验证,我们的工程方案调整都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为公司创造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保证公司全年生产任务的完成。

**0704综采工作面通过认证和方案修改,延长工作面服务周期两个月,多出原煤近5万吨。

  2、本着“不丢煤少丢煤,少掘岩巷不掘废巷”的原则,科学设计采区,合理布置工作面。

四季度在**区域布置并回收边角工作3个,回收边角原煤近4万吨;

**区域通过对原9号煤回采区域进行认证和布置探巷,现在掘出回采储量近2万吨;

*****综采工作面切眼以里,为保证不丢煤少丢煤,通过采用条带式开采方法,多回收原煤近5万吨。

四季度没出现一米废巷。

  3、根据现有的地质资料和巷道揭露煤层情况,分别对井下各可采煤层底板等高线重新进行修改和调整。

增强了煤层底板等高线的实

  用性和指导性。

  4、组织编排了公司《20XX年采掘计划》,并报**审批。

  

(二)一通三防

  1、组织开展了瓦斯治理示范矿井建设活动,并经**市煤管局验收通过。

提高了矿井瓦斯管理水平。

  2、对**0705炮采工作面等瓦斯治理的重点部位、重点工作面进行重点管理。

通过组织现场会和专题会的形式,集思广益确定合理的治理和管理方案,确保了通防安全。

  3、针对瓦斯员力量不足的实际,经领导同意,对瓦斯员进行了补充并已经安排了培训。

组织了瓦检工的技术比武,提高了瓦检工的业务素质。

  (三)防治水

  1、组织重新编制、修订了矿井地质报告和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2、组织对现有采掘工作面进行了超前物探。

  (四)通讯

  1、组织制定了井下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建设方案,并组织实施安装,于11月中旬完成安装。

  2、组织安装井下广播系统,现在经调试后已经投入使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技术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采掘衔接依然紧张,致使部分工作面设计、施工组织不规范。

  2、技术力量任然比较薄弱。

缺乏专门的规划设计人员,没有矿

  压管理人员,防治水专业人员业务还有待提高。

专业技术人员专业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3、技术工作超前性不够。

基础技术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