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二期中考试题人教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310615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10.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必修二期中考试题人教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一历史必修二期中考试题人教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一历史必修二期中考试题人教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一历史必修二期中考试题人教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一历史必修二期中考试题人教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必修二期中考试题人教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

《高一历史必修二期中考试题人教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必修二期中考试题人教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历史必修二期中考试题人教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

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B.郑国渠C.灵渠D.芍陂

4.下列对于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公有制,土地属于全体国民所有

B.战国时期的改革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C.自耕农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土地制度的主要形式

D.均田制所体现的是一种土地国有,自唐代开始实行

5.在反映中国古代历史的影视片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大作坊里主要生产武器等军用品。

这种手工业的经营形态是()。

A.官营手工业B.田庄手工业C.家庭手工业D.个体小企业

6.《沈氏农书》中记载:

“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

”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

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B.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

C.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D.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

7.明朝中期,苏州东城“比屋皆工织作”,杭州城东北“机杼之声,比户相闻”,这反映了()。

A.民营丝织业的兴盛B.官营丝织业的兴盛

C.民营制瓷业的形成D.民营冶金业的兴盛

8.右图所示《晋商》一书所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A.隋唐时期,商业贸易蓬勃发展

B.宋元时期,商业发展进入高峰期

C.秦汉时期,商运比较活跃

D.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9.商人开店可以随处选择地点,城市内手工业作坊很多,街道两旁商店、客栈、货摊林立,熙熙攘攘,十分热闹。

营业时间不受限制,有“白市”、“夜市”和“晓市”,许多交易数额巨大,“动即千万”。

本段话描述的现象最早出现在()

A.汉代长安B.唐代洛阳C.北宋东京D.元朝大都

10.刘邦即位之初曾下令:

“贾人不得衣丝乘车”,其夫人吕后当政时强调:

“市井之子孙不得为官仕吏”。

这说明西汉初年对商人实行的政策是()。

A.休养生息B.限制商人C.禁止经商D.反腐倡廉

11.“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

材料反映了()。

A.商人的逐利投机行为B.男耕女织方式的瓦解

C.商人富裕祥和的生活D.作者的重农抑商思想

12.清政府曾经规定:

“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

”反映的实质

A.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清朝前期大机户兼并小机户

C.清政府限制手工工场规模D.封建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13.明清两代曾实行闭关政策,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一概禁绝外商来华贸易B.使中国与世界隔绝,落伍于世界潮流

C.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防范西方国家的侵略D.根本上是由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决定的

14.中国古代由对外开放转变为闭关锁国,对中国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是()。

A.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B.使君主专制统治达到顶峰

C.拉大了与西方的差距,使中国落后于西方

D.导致封建统治者妄自尊大

15.鸦片战争后,“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

这表明()。

①中国棉纺织业水平下降②资本主义制度优于封建制度

③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④手工生产难以与机器生产竞争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6.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这里的“柳”是指()。

A.增强封建统治的力量B.引进近代科学技术

C.抑制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D.出现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

17.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的条件是()。

①沿海地区自然经济日益解体②农民手工业者破产进入劳动力市场

③外国在中国开办企业的刺激④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诱导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8.甲午战争以后,国内出现了兴办近代民族工业的热潮。

其直接原因是()。

A.西方科技的传播B.重商思潮的影响

C.清政府放宽了限制D.改良思想的推动

19.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是指()。

A.西方国家扩大对中国的商品输出B.中国经济沦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

C.家庭手工业与小农生产逐渐分离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取代自然经济

20.1947年,上海五家专门印制钞票的印刷厂一分钟能印制1600万元的纸币,日夜赶制仍不能满足需要。

后来,国民政府只好发10万元的大钞。

这给民族工业带来的影响是()。

A.提供了更多的民族资本B.使民族工业得到恢复和发展

C.减轻了官僚资本的压迫D.使民族工业遭到了致命打击

2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对近代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从经济上看()。

A.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B.促进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发展和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C.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D.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难以独立发展

22.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解体促进了民族工业兴起。

这种促进作用不包括()。

A.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商品销售市场B.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C.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本原始积累D.刺激一些手工工场采用机器生产

23.1914~1920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的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同一时期进口货物的数量却大幅度减少。

导致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

A.五四运动B.中国民众的抵制日货运动C.第一次世界大战D.中国工人阶级的罢工斗争

24.学习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一课后,某班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研讨会上发言如下,其中观点不准确的是()。

A.列强的侵略是民族企业发展的最大阻碍

B.民族企业在诞生之日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

C.民族资产阶级在中国现代化进程和革命史上都有重要贡献

D.民族企业在近代中国的命运表明,只有实现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和政治民主后,它才能健康发展

25.“一五”计划中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构筑了牢不可破、巍然屹立的新生共和国的“钢筋铁骨”。

在这一计划中,工业建设方面的最大特点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B.优先发展轻工业C.轻重工业同时进行D.优先发展高科技产业

第Ⅱ卷(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以海外之有余,补内地之不足,内地无足轻重之物,载之番境皆为珍品。

是以沿海居民操作小巧技艺及女工针绣,皆于洋船行销,岁收入番岛银洋货物百十万入我中土……

——《中国古代经济史纲》

材料二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游手无赖亦为欲富所驱,尽入番岛,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

……即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

居者苦艺能之无用,行者叹至远之无方,故有四五千斤所造之洋船,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

……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论南洋事宜》

材料三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

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

——《海防纂要》卷七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概述对外贸易的有益之处。

(6分)

 

(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海禁政策的原因及其危害。

(14分)

2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早期中国民族企业表

材料二据统计,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全国有549家。

1894~1913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平均速度为15%。

这一时期创办了许多著名的民族工业企业。

材料三1912~1919年,中国的民族工业又得到了一次发展的机会,迎来了一个短暂的春天。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刚刚有所发展的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

(1)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在什么时候?

近代早期中国的民族工业的分布有何特点?

(2)材料二表明,在1895~1913年中国的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潮,请举两例加以说明(创办人、企业)。

(4分)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这个高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影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分)

28、(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天的故事》歌词中写道: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材料二1984年邓小平在《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中说:

“我们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

探究思考:

(1)材料一中的“老人”是谁?

“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

“春天”的内涵是什么?

(4分)

(2)从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考虑,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原因是什么?

(2分)

(3)材料二中“不是收,而放”是指这个圈后来又扩大了。

那又是怎样扩大的?

2013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答题卡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题:

27题:

28题

参考答案

1.B2.B3.A4.B5.A6.D7.A8.D9.C10.B

11.D12.D13.A14.C15.B16.D17.D18.C19.C20.D

21.A22.C23.C24.B25.A

(2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