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工作资料 要背的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299640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60.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工作资料 要背的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护理工作资料 要背的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护理工作资料 要背的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护理工作资料 要背的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护理工作资料 要背的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护理工作资料 要背的Word下载.docx

《护理工作资料 要背的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工作资料 要背的Word下载.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护理工作资料 要背的Word下载.docx

二、氯氮平用药后的观察要点:

1.病人主诉2.药物不良反应的表现:

直立性低血压(临床表现:

头昏,头晕、视力模糊,站立不稳等;

预防直立性低血压:

嘱患者起床、走动、改变体位时动作宜慢)、流延、粒细胞缺乏症(临床表现:

患者可有头晕、乏力、头痛、四肢无力、食欲不振、低热、;

可有易感染倾向,如易患疖痈、肺炎、尿路感染等。

)、心悸、便秘等

3.血常规及血药浓度

三、碳酸锂用药后观察要点

1.病人的主诉2.药物不良反应的表现a早期不良反应:

无力,疲乏,嗜睡,手指震颤,厌食、上腹不适,恶心,呕吐,腹泻,多尿,口干等b后期不良反应:

持续多尿,烦渴,体重增加,甲状腺肿大及功能减退,粗大震颤,类似低钾血症的心电图改变,肾功能损害等c中毒症状:

发热,共济失调,肌阵挛,肢体运动协调障碍,言语不清和意识模糊,重者昏迷、死亡3.血锂浓度

重点药物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或意外情况的处理措施

一、氯氮平

1.直立性低血压:

立即帮助病人取平卧位或头低足高位并测量血压,必要时给与病人吸氧,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用药

2.流延:

及时更换床单位,嘱病人备毛巾垫于颌下,经常更换保持清洁

3.粒细胞缺乏症:

嘱病人注意休息,预防感染,根据严重程度遵医嘱减药或停药,必要时给病人升白细胞药物

4.心悸:

嘱病人注意休息,勿剧烈运动,必要时遵医嘱用药处理

5.便秘:

嘱病人多饮水,多吃水果及含纤维丰富的蔬菜,适当增加运动量,如病人3天未解大便遵医嘱给与通便药,必要时可用开塞露纳肛或灌肠

二、碳酸锂

1.早期不良反应:

遵医嘱减药,指导病人多饮盐开水

2.后期不良反应;

遵医嘱停药,以后从小剂量开始

3.中毒症状:

立即停用锂盐,遵医嘱给与大量生理盐水或高渗钠盐加速锂的排泄,或进行人工血液透析

关键流程交接程序注:

关键流程是指门急诊重危病人住入病房的交接过程(在预案及处理流程红色标准册内)

急诊护士提前10分钟电话通知病区护士,简要告知患者病情----病区护士通知值班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准备床单位、急救器械等-----由急诊医师、护士携带重危病人急诊转入病区护理记录单,门诊病历卡护送病人(已带好腕带)至病区---急诊护士协助病区护士妥善安置患者---病区护士测量生命体征并核对患者身份---急诊医师、护士介绍并雇请及注意事项并签名---病区护士确认后再记录单上签名。

关键流程病人身份识别具体措施(在预案及处理流程标准册内)

病区护士除查看腕带外,还需通过以下任何一种以上的具体措施来识别病人身份

1询问病人(意识清醒)

2询问陪同工作人员及陪同家属

3查看门诊病历卡

4查看重危病人急诊转入病区护理记录单

★输血管理制度

1.输血前持医生填写的输血申请单,抽取血标本,做血型鉴定及配血试验(必须知道病房送到化验室,化验室送到龙华医院血库)

2.采血时必须一人一管,严禁两人同时采血

3.取血时必须认真做好三查十三对(必须知道化验室先到xx医院血库领血,再通知病房到化验室领血)

三查:

①查血液标签有物破损、模糊,②查血袋装置有无破漏,③查血液有无变色、凝块、气泡、颗粒、絮状物

十三对:

受血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包含RH因子),

供血者姓名、血型(包含RH因子),血袋号,血液种类,血量、有效期、交叉配血试验结果。

输血完毕应保留血袋24小时,已备必要时核查

4.核对完毕后在交叉配血试验单上、血袋上、医嘱单上签核对人姓名

5.血液自血库取出后切勿震荡,以免红细胞破坏引起溶血,库血不能加温,以免血浆蛋白凝固变形引起反应,可在室温中放置15—20分钟再输入,防止时间不应超过30分钟,以免引起细菌感染

6.输血前要两名护士按病例再次核对等以上内容

7.输血时:

要两名护士持病例到床旁再次核对等以上内容及标准输血器具,并双人在交叉配血单上签名。

8.输血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血液内不得随意加入高渗、低渗等其他药物,以防血液凝集或溶解。

输血速度一般40—60滴/分。

最初15分钟内必须缓慢滴注,注意观察体温,尤其是有无过敏反应发生(喉痒、风疹块、胸闷、气急等)

9.输注两个单位以上血液时,间隔必须输入少量等渗盐水

10.输入过程中严密观察有无局部疼痛,有无输血反应。

如有严重反应的现象,应立即停止输血,并保留余雪以备检验分析

11.输血完毕后,在废弃血袋外套2只黄袋送回化验室签收,化验室至少保存24小时后按血袋消毒规则处理。

如出现输血反应:

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循环负荷过重、细菌污染反应(寒战高热DIC)疾病感染等按输液输血不良反应急处理流程进行处理

★分级护理常规

特级护理管理

护理指征:

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者。

护理要求:

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2.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并实施安全护理措施。

5.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6.实施床旁交接班。

Ⅰ级护理管理

护理指证:

精神症状不稳定,如严重“三防”病人;

伴有躯体疾病需密切观察者;

木僵、拒食者;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者。

护理要求:

1.每半小时巡视1次,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5.实施床旁交接班。

6.提供相关的健康指导

Ⅱ级护理管理

病情稳定仍需加强观察者;

生活部分自理者

1.每1小时巡视1次,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护理措施。

5.组织病人开展各项集体、工娱疗活动。

6.提供相关的健康指导。

Ⅲ级护理管理

生活完全自理、病情稳定者;

康复等待出院者

1.每2小时巡视1次,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6.提供相关的健康指导及出院指导。

★护理差错事故报告制度(在各项护理管理制度标准册中)

1.一旦发生差错(意外事件),当班者应立即通知病房负责医生和护士长,及时正确执行医嘱,做出相应的紧急护理措施。

值班状态向值班医生和值班护士长汇报,病区在3天组织分析其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填写差错(意外事件)登记单,上交护理部

2.若发生严重差错(意外事件)及事故,护士长及病区负责医生及时通知上级部门(护理部、医务科、院办等相关部门参与处理工作。

严重差错及重大意外事件病区应组织专题讨论(病房医生、护士、护理部共同参与)同时填写重大事件讨论登记表交护理部。

如为事故应有医务科组织全院专题讨论,护理部一起参加,共同分析原因并制订整改措施

3.护理部每月上旬在护士长例会上进行汇总,提出意见

4..每季度对全院护士进行差错(意外事件)专题讲评

★核心制度:

1.分级护理制度(分级护理常规)2.查对制度3.交接班制度4.护理病例书写规范与管理制度5.护理差错报告和管理制度

★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制度

一、范围

本制度适用在我院诊疗期间的少数民族患者及不同宗教信仰患者。

二、措施

(一)医生在病史询问过程中确认患者系少数民族或宗教信仰者后,应主动了解其在生活和饮食方面的禁忌,询问患者的需求,并在病历中做好相应记录。

(二)在诊疗过程中,相关医务人员应做好交接工作,并通过各种途径进一步了解该民族的风俗习惯。

(三)食堂应提供患者适宜的饮食。

涉及饮食禁忌的,科室应提前通知食堂。

(四)患者在院期间进行的宗教和民族活动,凡属国家法律允许的,医务人员要尊重和保护,在条件许可时,应主动提供相应的服务。

不得嘲笑、歧视和在公共场所议论。

(五)当患者的宗教和民族活动已经影响医院工作秩序和其他患者的就医环境时,医务人员因做好劝导工作,劝导过程注意方式方法,避免粗暴干涉。

★维护与尊重患者权益内容和要求

1.医护人员应关心患者、尊重患者的权利,保护患者隐私。

2.保护患者隐私时医护人员应尽的责任,隐私范围同侵权责任法中规范的民事权益。

3.泄露患者隐私或未经患者同意公开其病历资料,造成患者损害者,将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4.保护患者隐私的具体措施包括:

(1)患者入院时,告知患者《入院告知书》相关内容,使患者充分知晓。

(2)进行护理操作、治疗时需保护患者的隐私,必要时用屏风与分隔帘遮挡。

(3)医护人员不得同与患者治疗无关的任何人员(包括医务人员),及在与患者治疗、护理无关的任何场合与地点,谈论患者的病情。

(4)保护好患者的医疗就诊资料,除患者的主治医生外,不得让任何人随意翻阅患者病历资料。

(5)医护人员不得向任何机构或个人提供患者的相关资料与信息。

★化验标本采集规范

1.采集标本前,采样人员根据检验项目的要求,确认采样计划并进行适当的准备工作。

包括核对医嘱,打印条形码,选择合适的标本容器,黏贴条形码及指导病人做好采样前的准备工作等

2.认真核对病人、标本容器和检验申请是否一致,严防差错

3.选择正确的解剖部位,采用适当的技术和设备来采集标本,注意避免自身正常菌群的污染

4采用真空管采血,收集够量的标本

5.在每份容器上贴上条形码标识,标识中包含有病人的基本信息与检验项目

6.将标本放置于密封容器中

7.采集样品所采用材料需按照废弃物处理程序处置

8.病人自行留取标本时,护理人员给与指导

★化验标本运送规范

1.采集到的标本应有条形码识别系统唯一的识别标志

2.标本应在规定的时限内及时送达检验,避免因暂存环境与时间的延缓而影响标本的真实性,不得将明知是可能失失真的检验标本送验。

3.为确保生物安全性与严防医院感染,盛放标本运送的工具应该加盖密闭,不得敞开运送

4.具有高危传染性标本以及急诊抢救病人的标本,在采集后应专人用专门盛具及时送检

5.各类标本在采集、暂存与运送过程中发生标本洒漏、标本容器破损等紧急意外事件,应及时处理

6.标本送达检验室后,运送人员须与检验室标本接收人员对标本进行核收登记并签名

跌倒评估报告认定制度

1.对有潜在性跌到/坠床危险的病人(年龄大于65岁,意识不清,肢体活动不便,既往有跌倒史以及使用大剂量抗精神科药物),护士要根据住院患者跌倒/坠床评估监测表及时进行评估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