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东市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298006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9.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东市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城东市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城东市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城东市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城东市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东市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城东市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东市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东市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7)相关设计规范标准等

1.1.4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公益设施是城市功能的重要体现。

一个城市公益设施的数量和水平反映了这个城市经济文化水平,也体现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口密度大,菜市场作为一种公益设施,在广大人民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菜市场的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的日常生活质量。

2007年宁波市菜篮子工作目标要求《宁波市商贸流通服务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宁波市菜篮子工程“十一五”发展规划》为指导,以菜篮子“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以保障“两荤两素”供应安全为主体,以“菜篮子放心工程”为核心,通过全面构建七大体系,实现七大提升,形成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公众监督“三位一体”的管理框架,努力实现全市菜篮子商品供应率达到100%,质量安全达到95%以上,打造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充分体现宁波现代化港口城市菜篮子工程的特色和发展水平。

特别提出加强社区菜篮子便民店建设的规范性指导,改善居民新区的购物环境。

县政府对菜市场的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在《关于表彰2005年度宁波市商贸流通服务业先进集体的通报》中宁波市人民政府授予象山县人民政府菜市场改造特别奖。

象山县贸粮局积极争取县政府支持,落实了90余万元菜篮子工程建设资金,用于菜篮子基地、屠宰场、菜市场等业态的建设。

象山县城区总人口12万,面积10平方公里,现主要有汪家河、蓬莱两个菜市场,主要覆盖区域为城北和城南。

市场大都存在空间狭小、档次低、设施老化、道路窄、交通拥挤等问题。

面对城市步伐的加快,消费市场进一步加大,按照《关于印发宁波市菜市场建设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中菜市场以居住区、居住小区为基本单元,一般以1-3万人口,每千人250平方米建筑面积配置,菜市场服务半径500-1000米的标准,象山县县城现有的菜市场规模不能满足居民生活的需求。

尤其是城东区域的菜市场配套问题尤为突出。

为了提高菜市场建设水平,加快传统菜市场向现代流通业态升级,提升城市形象,促进长效管理,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城东市场的建设显得尤为迫切。

城东市场将作为服务人民群众、让市民百姓方便购买、放心消费的主要载体。

1.2项目概况

1.2.1拟建地点

本项目位于象山丹城丹峰路、兴盛路交叉路口。

东临东大河,北临丹峰路,西临兴盛路,南为河道。

1.2.2建设规模与建设内容

建设规模:

项目总占地面积21470平方米,建筑面积43447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9112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4335平方米。

建设内容:

建筑物地上主体三层,局部四层,地下一层。

一至二层布置为菜场;

三层布置为超市;

四层为综合管理用房;

地下一层为6级人防兼机动车库,地下夹层为6级人防兼非机动车库。

地面临路建“L”型广场,广场上布置机动车、非机动车车位。

1.2.3主要建设条件

本项目为象山县城东市场建设工程,地处象山县城区,周边供水、供电、通讯、交通等城市基础设施配套条件较好。

1.2.4项目建设进度

本项目计划于2007年10月开始,2008年12月完成,预计建设工期15个月。

1.2.5项目投资和筹资方案

本项目总投资为15656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4980万元,筹资方案为银行贷款。

1.2.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1-1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

1项目占地面积㎡21470

2建筑面积㎡43447

3建筑密度%43.4

4容积率1.36

5绿地率%16.7

6总机动车位辆241

7地面自行车位辆850

8投资估算万元15656

9年均营业收入万元3100

10年均利润总额万元1470

11年均净利润万元1102

12投资净利润率万元7.4%

13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10.31

14投资回收期(税后)%9.55

15借款偿还期年13(含两年建设期)

1.3结论与建议

本项目的实施是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需要,符合象山社会事业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有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项目的规划相关性及建设必要性

2.1项目的规划相关性

2.1.1《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把加快服务业发展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完善提升城市功能的重要途径。

围绕方便群众生活和提高生活质量,大力发展生产型服务业,充实提升生活性服务业,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按照便民利民原则,进一步完善落实商贸网点规划布局。

加快社区、集镇商贸中心和专业特色街建设,发展人性化消费服务。

培育提升各类市场,形成比较完备的市场体系。

加快社区服务的产业化、社会化进程,构建与现代城市发展相适应的社区服务业。

拓展社区服务领域,创新社区服务形式,加强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整合社区服务资源,积极构建覆盖全市、反应快速的社区服务网络.象山县城东市场的建设将提升社区服务功能,完善市场体系,满足人民需要。

2.1.2《象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象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指出我县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中也面临重大挑战,未来的建设突出以人为本,实施和谐惠民战略。

以民主法制健全、社会文明进步、人民安居乐业为基本目标,努力构建和谐社会,让改革开放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加快城镇化步伐,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大力宏扬象山精神,繁荣发展海洋文化,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原动力。

加快发展公共事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

加大城市绿化、亮化建设,提升城市形象;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等专项规划,凸现城市发展特色,提高城市发展品位。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和生活品质的要求提高,迫切需要加强公益设施建设,改善公共服务水平。

象山城东市场的建设充分考虑居民需求,讲究建筑美观,体现了县政府和谐惠民的发展战略,改善了菜市场服务水平,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2.2项目的建设必要性

2.2.1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象山县城东菜市场的建设规模、方案与居住人口、地域范围相适应,做到了合理布局。

城东市场的建立将覆盖文峰、塔山、东河等小区和周边村庄,解决周边小区居民的菜市场配套问题。

市场建立后在交通通达度,市场卫生,购物种类等方面得到提升,将全面改善覆盖区域菜市场购物环境和食品安全状况,使菜市场建设和管理工作适应市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达到“设施标准、制度落实、食品安全、环境整洁、群众满意、政府放心”的效果。

2.2.2完善城市功能

“安居乐业,衣食住行”是居民生活的基本要求,一个城市应该为市民提供优良的生活空间,所以一个城市必不可少良好的商贸、供给服务功能。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地位和功能也发生显著变化,由单一功能向复合功能转变,从低层次服务向高标准服务转换。

城市的发展,城市职责的增加,人口的增长,使这些基本功能的适应力也要增长。

城东市场的建立将加速象山县城的整体建设,极大提升城区城市功能,提优居住居民生活质量,提高街道现代服务业水平。

2.2.3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城市建设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

一个城市必须适应和遵循时代潮流和城市发展内在规律,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品位和档次提高,城市建设也发生显著变化。

公益设施的建设更是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共利益,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菜市场的建设也需要紧跟城市建设的步伐,不断提升档次,发展规模适宜、设施完整、环境良好的室内菜市场,逐步向净菜化、超市化、连锁化发展,消灭马路市场。

城东市场的建设也将作为提升主副食品零售终端服务功能的重要途径

2.2.4改善市容环境面貌

城市形象是人们对一个城市的一种共同心理感受,是公众对一个城市的内在实力、整体活力、精神面貌和发展前景等综合评价的总体印象,一个城市的形象,如同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企业的文化形象一样,都有其深刻的内涵。

一个城市的文化形象至少应具备以下特征:

城市建筑、布局融科技含量与文化内涵为一体的设计,展示现代化城市的风貌,城市公益设施上规模,满足广大人民需要。

菜市场是人们生活水平和道德文明的窗口,干净、整洁、高标准设计的菜市场不但能满足人们的购物需求,更将成为城市建设的亮点,与周围的城市建筑相配套,达到提升城市面貌的功能。

新的菜市场建设后,设计良好的市场将避免出现对周边区域的环境负面影响,减清城市环境负担,改善市容面貌。

3场址选择

3.1场址现状

3.1.1地点与地理位置

象山县地处121°

34'

-122°

20'

、北纬28°

45'

-29°

49'

之间,居浙江省中东部沿海,位于象山港与三门湾之间,两港相拥。

其地理位置北临象山港,与鄞州区、奉化市隔港相望;

东北遥对舟山市普陀区的六横岛和宁波市北仑区的梅山岛;

东濒大目洋;

南接猫头洋,隔三门湾与台州市的三门县相峙;

西连宁海县,象山半岛自宁海县紫溪、梅林至一市东延入海。

象山县三面环海,一面接陆,南北长90km,东西宽70km,由本土象山半岛及沿海608个岛礁组成,总面积6510k㎡,其中陆地面积1175k㎡、海域面积5335k㎡。

丹城为象山县县城,东临东海,北靠宁波北仑港,南面是中国著名的渔港——石浦港,西接沿海国道线。

象山县城东市场的建设场地位于象山丹城丹峰路、兴盛路交叉路口。

东临东大河,北临丹峰路,西为兴盛路,南为河道。

地理位置十分优越,通达度高,方便居民日常采购。

且市场覆盖范围广,解决了周边小区居民的菜市场配套问题。

3.1.2场地土地权属类别与占地面积

象山县城东市场的建设场地位于象山丹城丹峰路、兴盛路交叉路口,属于商业用地,土地所有权归国家所有,使用权为城东市场开发有限公司。

项目总占地面积21470㎡。

3.1.3现有场址利用情况

建设场地现为暂住房。

场址建设条件

3.2.1自然条件

1、气象

具有非常明显的亚热带季风性气候特征,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温暖湿润,雨量充沛,灾害性较多。

(1)气温

年平均气温18~17℃。

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5℃左右;

最热月,东部沿海地区为8月、北部沿海地区为7~8月、其余地区一般为7月,平均气温27~28℃。

极端最低气温为-7.5℃(1967年1月6日),极端最高气温为38.80℃(1971年8月20日)。

(2)日照

年日照总时数为1670~2048小时。

各月日照百分比中,6月最少,为22%~28%;

2、3月次之,为24%~29%;

8、12月最多,达49%~62%。

各地日照时数,南多北少。

(3)降水

年降水量平均在1250mm以上,4~9月较为集中,约占全年的60%,北部尤甚。

常出现“双峰”现象,即5~6月(梅雨)、8~9月(台风雨)各有一次降水高峰。

受伏旱影响,7月普遍少雨,北部仅占全年的9%、南部占70%。

(4)灾害性天气

一年四季均可能出现灾害性天气,主要有霜降、低温、风暴、干旱、台风、暴雨、寒潮、大雪等,其中台风、暴雨、干旱、低温成灾较为频繁。

解放后台风平均两年一次;

暴雨大多出现于6、8、9月,常引发山洪爆发,若宣泄不及,则洪、涝并发。

2、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