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教案5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293829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司马光》教案5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司马光》教案5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司马光》教案5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司马光》教案5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司马光》教案5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司马光》教案5Word文档格式.docx

《《司马光》教案5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司马光》教案5Word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司马光》教案5Word文档格式.docx

故事导入

讲授新课

1.听读感知

听读课文,听准生字的音

生字书写

司庭登跌众弃持

观察分析生字

“跌持”为左右结构的字,写时要写的左窄右宽。

“登、弃”是上下结构。

“登”,上边部分“癶”旁,不要写错,看清笔画,下面的“豆”穿插进去,要写紧凑。

“庭”是半包围结构。

注意“广”作偏旁时,要写得宽大一些,横、撇要长一些。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会认的生字

sītí

nɡdēnɡdiēzhò

nɡqì

chí

jiē

司庭登跌众 

弃持 

皆 

 

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平舌音“司”

翘舌音“众、持”

后鼻音“庭、登”。

学生读准停顿:

司马光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你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

群儿:

很多孩子。

这里指小伙伴们。

戏:

玩耍。

  

于:

在。

庭:

院子里。

文中指后院里。

一儿:

有个小孩。

登瓮:

爬到缸沿上玩。

足跌:

一不小心,掉到缸里。

没水中:

眼看那孩子在水里快要没顶了。

众:

别的孩子们。

皆:

都。

弃去:

跑到外面。

持石:

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

击瓮:

使劲向水缸砸去。

破之:

水缸破了。

之,它,指水缸。

水迸:

水流了出来。

儿得活:

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

你可以根据词语说说每个句子的意思吗?

群儿戏于庭。

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里。

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

众皆弃去。

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

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

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

”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

儿得活。

被淹在水里的小孩得救了。

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时,为了使语句通顺、内容连贯,需要加入恰当的内容。

2.课文探究 

读了课文,你觉得司马光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课文中哪个地方写出了司马光很聪明?

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这么聪颖机智、沉着冷静的孩子,你们喜欢吗?

喜欢

喜欢就试着把这个故事背诵下来吧。

一起背一背,不能背诵的看着书朗读。

多种形式背诵。

三.拓展提高

你还了解司马光的哪些知识?

司马光,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

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字君实,号迂叟,自幼嗜学,尤喜《春秋左氏传》。

司马光的主要成就反映在学术上。

其中最大的贡献是主持编写《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史,全书共294卷,上起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到宋太祖赵匡胤灭后周以前,共1362年。

司马光共费时十九年,书名的意思是: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四.课堂练习

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tiě 

diē)没(mé

mo)水中。

众皆(kǎi 

jiē)弃去,光持(chí

)石击瓮破之,水迸(bè

nɡ 

nɡ),儿得活。

解释下面几句话的意思。

diē√ 

mo√ 

jiē√ 

chí

√ 

nɡ√ 

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

五.作业布置

课文填空

群儿()。

一儿(),足跌()。

众皆(),光(),水迸,儿()。

群儿戏于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学生动笔。

记字词。

理解词语。

学生分析寻找朗读

学生略读

学生练习

听读动笔。

多种方法。

分析思考。

突出重点

开阔视野

巩固提高

课堂小结

这一课,我们感悟了司马光的聪颖机智和遇事沉着冷静。

板书

司马光

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4.司马光》人教部编版

24《司马光》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一、教材特点

1.从思想内容上看

本文选自《宋史·

司马光传》,这是一则广为流传的小故事:

有一次,司马光和一群孩子在庭院嬉戏。

一个孩子爬上瓮,失足落入水中。

大家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拿石头砸瓮。

瓮破了,水一下子喷涌出来,落水的小孩得救了。

故事表现了司马光的聪明机智与沉着冷静。

(1)全文共两句话。

第一句介绍了司马光砸缸这件事发生的原因;

第二句介绍了众人的反应和司马光的做法,利用对比,体现了司马光的聪明机智与沉着冷静。

(2)题目简洁深刻。

以故事主人公司马光为题目,目的明确,直指故事人物,简洁明了。

2.从语言表达上看

本课在表达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本文是小学阶段安排的第一篇文言文。

课文全文共两句话,共三十个字,内容非常简短,一则广为流传的小故事。

(2)内容简洁,多处运用贴切动词。

如“戏”、“登”描写了孩子们尽情游戏,攀爬的样子;

“跌”、“没”让我们读到了一个孩子跌入水中、瞬间被水淹没的惊险场景;

“持”、“击”表现了危急时刻司马光的冷静和机智;

“迸”写出了水一下子从瓮中涌出的状态。

(3)借助与现代汉语意思基本一致的词语方便理解。

如“戏”是“游戏”的意思,“登”是“爬”的意思,“击”是“击打”的意思。

这些词语可以让学生感受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共同之处,消除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畏惧心理。

二、教材位置

1.人文专题位置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八组课文的人文主题是“美好品质”。

语文要素为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

学写一件简单的事。

《司马光》一课作为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重点让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不应追求逐字逐句的理解,更不应追求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教学时应避免拔高要求。

2.训练重点位置

(1)正确跟读课文,背诵课文。

作为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在朗读上存在难度,因此在课上需要老师进行范读和领读,注意字的读音和停顿。

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2)借助注释和生活经验,领会课文大意。

文言文中的难理解的生字,可以借助注释进行解释,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因此在授课时,可以结合课文及注释,依托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并结合课本插图,进行故事语言的组织和叙述。

(3)生字识字量较少,灵活识记。

本课生字共五个,分别是“司、跌、皆、弃、持”。

在这五个字中,“司”是半包围结构,在本课中以复姓“司马”的形式出现,可以结合一年级下册的《姓氏歌》进行巩固。

“跌、持”是左右结构,关注形旁,注意偏旁表义的特点。

“皆、弃”为上下结构的字,单独不好理解,可以借助词语进行理解。

如“皆大欢喜”、“放弃”。

(4)熟字结构众多,书写重点突出。

在本课需要会写的七个熟字中,既有半包围结构的“司、庭”,左右结构的“跌、持”,上下结构的“登、弃”,还有品字结构的“众”。

在书写指导时,重点指导“庭、登、持”三个字。

“庭”半包围结构,“广”要舒展,最后一笔捺要舒展,可稍超出第二笔横。

“登”上下结构,上宽下窄,上边部分的笔顺要注意。

“持”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右边“寺”注意横画的长短和多横等距。

(5)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

在默读的时候不发出声音,也尽量不指读。

同时带着“这个故事的时间是?

发生在哪里?

都有谁?

”这三个问题去默读,边读边思考,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

在默读时将不懂的地方及时做好标记,联系上下文思考或请教他人。

3.课后思考题

(1)跟着老师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

背诵课文。

这里向学生提出两项要求,一个是跟读课文,注意停顿,第二是在熟读的前提下背诵课文。

因此在课前,教师先进行朗读练习,在授课时先进行范读,给学生提供一个整体完整的阅读成果后,再逐句带领学生跟读。

在熟读的基础上,带来学生试着背诵课文,并强调在背诵时也要注意词句间的停顿。

(2)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不仅要对故事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还要重新组织语言,讲述故事。

因此可以借助学生已有阅读经验,将以前读过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进行比较。

借助课内注释,对不理解的词语解释后再次进行理解。

可以结合课中插图,对“庭、瓮”进行直观理解。

结合课文的两句话,先讲解第一句,再讲解第二句,按照一定顺序进行讲述。

(3)这篇课文和其他课文在语言上有什么不同?

和同学交流。

这一题是个开放性题目,只要找出不同点都值得肯定。

在学习完课文后,教师可借助此题引导学生结合之前的朗读、理解词语的体会,将课文和其他课文进行比较,发现语言上的差异。

在找出不同后,教师还可以进而引导学生结合本课的学习经验,交流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和记叙一件事情的顺序。

【教学目标】

1.复习《姓氏歌》引出复姓“司马”,根据课题认识并正确识记“司”,随文识记“跌、持、皆、弃”四个生字。

借助小视频学习并正确书写“庭”字。

2.回顾学过的课文,探讨本课与其他课文在语言上有什么不同。

3.通过教师范读、领读及借助停顿符号的方法练习朗读,读准字音并注意词句间的停顿,采用齐读、男女生合作读、合作展示等方法练习朗读,并试着背诵课文。

4.采用小组交流的方法,利用注释和观察课文插图的方法,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开展“讲故事我能行”活动,学生讲故事展示。

5.利用借助注释、观察插图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并适当总结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6.感受司马光爱护同伴,聪明机智的美好品质。

【重点难点】

重点:

1.随文正确识记并理解“跌、皆、弃、持”四个生字。

正确书写“庭”字。

2.在教师指导下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

展示多种方式朗读课文。

3.学会查找注释理解文意的方法。

难点:

1.借助注释和插图,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讲故事要有开头和结尾。

2.发现文言文和其他课文在语言上的不同。

【教学设计】

一、导入:

走进题目,了解人物

师:

同学们,这是我们一年级时学过的《姓氏歌》,一起读。

后面的这些姓氏都有两个字组成,叫做复姓,课文的主人公便是一位复姓“司马”的人。

他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他为人温和谦虚,做事用功刻苦,历来受人景仰。

他就是司马光。

看老师板书课题:

24司马光

齐读课题。

生: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02页,观察课本的题目和老师板书的有什么不同?

生1:

司有读音

这是我们新学习的生字,帮它加上拼音板书加。

生2:

光后面有个

这可是个大发现,以前的课题可没有这个标号,它代表什么?

生3:

本文选自《宋史.司马光传》

题目中的标号和注释中的序号对应,就知道了课文的出处。

这种方法就叫做:

借助注释(板书)一起读。

借助注释。

(指板书)它是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