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教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下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291669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2.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教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物理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教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物理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教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物理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教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物理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教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理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教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下Word文档格式.docx

《物理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教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下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教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下Word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理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教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下Word文档格式.docx

问题提出

1透镜的

种类

问:

“在生活中你用过或见过哪些镜子?

调动学生将自己见到过的各种各样的镜子都写出来,并引导学生对这些镜子进行分类.

指出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生活中的能让光透过的这一类镜子即透镜.

发给学生各种类型的透镜.每个发给学生的透镜都要配有镜头纸,告诉学生用手摸透镜时要垫着镜头纸,但不能触摸透镜的光学面,以保护光学器材,养成爱护光学器材的好习惯.

总结并画出或投影出几种不同类型的透镜,说明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为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为凹透镜.

学生与老师一起讨论举出各种镜子:

穿衣镜,三棱镜,哈哈镜,交通镜,平光镜,老花镜、近视镜等.

学生讨论黑板上的例子可分为几种类型:

镜面是平的,是弯曲的,只能反射光的,能透光的.

学生分别说出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

由学生回答各种透镜的不同之处:

有的中间厚边缘薄,有的中间薄边缘.

学生体会近视眼镜中间较薄,边缘较厚,是凹透镜;

远视眼镜中间较厚,边缘较薄,是凸透镜.

结合教材中的讲解(可用投影片或课件辅助),使学生认识到透镜表面的形状特征,从而引出主光轴和光心的概念. 

讲述《哈特拉斯船长历险记》中的旅行家们为什么能冰透镜来生火?

引出下面要探究透镜对光的作用.

学生讨论说出几种不同的猜想,选择现有器材,自己设计方案验证自己的猜想.

学生探究实验过程

进行猜想

2实验探究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实验一:

用太阳光找凸透镜的焦点.

老师指出这一点我们叫它焦点.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叫焦距(注意提醒学生:

不要让太阳光直接通过透镜射到眼睛,以免损伤眼睛).再让学生将凸透镜换成凹透镜重复上面实验,还能否在纸上找到亮点.

每个同学一个凸透镜,正对着阳光,透镜另一侧放一张白纸或用书本的背面,移动透镜和纸的距离,在纸上找到一个最亮最小的圆光点

实验二:

观察手电筒光射向透镜后,透过透镜的光照范围

引导学生观察放入透镜后,透过透镜区域光的亮度和光照范围的变化.

提出:

放入凸透镜和凹透镜后,看到什么现象?

实验三:

用激光演示仪演示.

演示将一束平行光分别射到凸透镜和凹透镜时光线的传播情况,并说明:

平行光通过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到一点上,所以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平行光通过凹透镜折射后变得发散,所以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把实验中的现象画在黑板上.

使手电筒光射向相距小于10cm的光屏,依次把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和凹透镜放入手电筒和光屏之间.

讨论得出:

放入凸透镜后,光照范围变小、变亮,放入凹透镜,光照范围变大、变暗.

学生练习作图.

归纳总结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3.焦点和焦距

根据上面的作图,给出焦点和焦距的概念,并用字母表示出来.还要说明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

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帮助学生领会虚焦点的含义:

除让学生迎着光看外,可以借助光路图告诉学生刚才观察到的现象.实验演示每个透镜的焦点有两个.它们关于透镜的中心对称.再换用焦距不同的透镜重复实验,得出焦距越小的透镜,会聚或发散作用越明显.

课堂小结

透镜的类型,有关透镜的基本知识,透镜对光的作用.

第二节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仪器材料

光具座、蜡烛、凸透镜、光屏、火柴、多媒体.

(1)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           

(2)知道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倒正、大小与物体位置的关系,进一步理解虚像和实像概念. 

2.过程与方法

(1)能在探究实践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3)学习从物理现象中总结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物理学原理.

(2)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有主动与他人合作和交流的精神.

问题的

提出

1.凸透镜可以成像

2.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透镜及其对光线的作用,知道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那么如果将一个物体放在凸透镜前,会有什么现象呢?

引导学生用凸透镜观察:

课本上的字和讲台上的大屏幕后,接着问:

“凸透镜为什么会成不同特点的像?

成不同特点的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凸透镜成像有什么规律呢?

提练学生猜想中的知识点,确定本节探究活动.

在此给学生介绍物距(u)、像距(v)的意义.

学生回答现象并总结:

凸透镜可以成像.

学生进行猜想:

学生小组讨论:

如何设计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制定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计划

A.选用与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相关的器材.

制定计划

B.让发光体经凸透镜成放大缩小等大的像.

C.量出成像时的物距和像距.

D.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镜重复以上实验,分析焦距的长短与成像间的关系.

设计方案

实验探究

交流合作

“你如何设计方案来验证你自己的猜想?

部分学生介绍自己的设计,并说明原因.

强调为什么要共轴.

教师巡视,对学生的探究过程进行指导,及时对学生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

分析数据,比较物距和焦距的关系,得出成放大、倒立像的条件和缩小、倒立像的条件.

分析部分学生的数据中出现的错误,和学生一块探讨出现错误的可能情况.并改正.

学生讨论得到的放大的像和缩小的像的共同特点:

倒立,光屏可接到,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是实像.

提问;

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多远处在光屏上得不到像了?

如果把光屏取下,从光屏这一侧观看:

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结论:

看到一个放大、正立的像.这个像与在光屏上得到的像有什么区别?

正立、放大.光屏得得不到,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的.

强调和加深“实像与虚像”的意义:

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所成的像是

蜡烛射向凸透镜的光会聚而成的,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能用光屏接收,也能用眼睛看,是实像.而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在光屏上找不到像,人眼逆着光线看去,能看到成的是正立的像.它是光的反相延长线会聚成的像,是虚像.与平面镜成虚像类似.

学生小组讨论

选择现有器材,自己设计方案验证自己的猜想.

探究前的一些准备工作:

学生设计实验中要用到的表格.

2.粗测凸透镜的焦距.

(1)平行光会聚法

(2)远物成像法

3.认识光具座,将实验器材按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顺序放置.并注意调节它们的高度,使烛焰、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一条与光具座平行的直线上.

学生探究实验过程:

将蜡烛火焰与透镜的距离由远及近,即物距由大到小移动.观察成像特点.将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填入表格.分下面几种情况研究:

(1)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

(2)物距等于两倍焦距时.

(3)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两倍焦距.

(4)物距等于一倍焦距时.

(5)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

(6)在以上成实像和成虚像的情况下,轻轻吹蜡烛的火焰,使它向左侧或右侧偏斜,观察火焰的像是向左侧或右侧偏斜,找出物和像的左右、上下关系.

(7)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镜重复以上实验,分析焦距的长短与成像间的关系.

3.归纳

总结

将各小组学生实验中填完的表格用实物投影仪投影到屏幕上,对表格中的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最后投影出正确的结果.见下表.

各小组派一名代表总结本组的实验方案以及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4.归纳

凸透镜成像规律

透镜焦距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物距)

像到凸透镜

的距离(像距)

像的情况

正、倒

大小

虚实

u>

2f

2f>

v>

f

倒立

缩小

实像

f=

U=2f

v=2f

等大

u>

v>

放大

u<

同侧

正立

虚像

U=f

不成像

进一步总结得到:

一倍焦距是成虚像和实像的分界点;

二倍焦距是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I实像与物体在透镜两侧且倒立;

虚像与物体在透镜同侧且正立.

当成虚像时,物、像的左右一致,上下一致I当成实像时,物、像的左右相反,上下相反.

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如何得出的?

从哪几个角度入手进行研究的?

有什么共同的规律?

课堂

小结

反思

第三节生活中的透镜

授课地点

物理实验室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照相机的挂图、投影仪、放大镜、

复习提问

【问题】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什么?

(写成副板书,以便学生学习新知识时使用.)

【思考、回答】

①u>2f,2f>v>f,倒立、缩小、实像

②u=2f,v=2f,倒立、等大、实像

③2f>u>f,v>2f,倒立、放大、实像④u<

f正立、放大、虚像

⑤u=f,不成像

引入新课

【讲述】这节课我们将应用凸透镜成像的知识来认识一下生活中的透镜.

【提问】请大家想一想在我们身边跟凸透镜有关的仪器都有哪些?

【思考、回答】投影仪(幻灯机)、照相机、显微镜、望远镜、眼镜等.

1.投影仪

【讲述】

(结合实物介绍)

投影仪的主要构造有:

聚光镜、光源、镜头、反光镜、屏幕和投影片.聚光灯为一组凸透镜,其作用是将光线会聚到一起,增加投影片的亮度.

【板画】

【问题】

(去掉反光镜,让像直接成在天花板上.)

①使用投影仪时,那段距离是物距;

那段距离是像距?

物距与像距相比,谁大谁小?

②物、像哪个大、哪个小?

③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要满足以上物像大小的关系,物距、像距应有什么样的关系?

④为了能使人们看到正立的像,投影片应该如何放置?

⑤为了得到放大的像,我们能不能让u<

f?

⑥如果希望像变得大一些,而且还要保持清晰,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⑦安装上反光镜,请你们思考一下反光镜的作用?

【板书】总结投影仪成像

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是物距;

镜头到天花板的距离是像距,像距大于物距.

②投影仪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小的物体能够放大,像比物大.

③2f>u>f,v>2f(有可能出现u<

f)

④投影片应该倒立放置.

⑤不能.当u<

f时,成虚像,不能在屏幕上成像.

⑥减小物距,同时还要增大像距.

⑦反光镜的作用是改变光路,便于观察像.

2.照相机

(可以结合实物、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