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之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题及答案解析23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289041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之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题及答案解析23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教师资格证之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题及答案解析23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教师资格证之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题及答案解析23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教师资格证之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题及答案解析23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教师资格证之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题及答案解析23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之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题及答案解析23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教师资格证之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题及答案解析23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之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题及答案解析23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资格证之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题及答案解析23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C

第4题:

目前对创造力和智力的关系较为一致的看法是(  )。

A.智力高者必定有高创造性

B.高创造性者智力未必高

C.高智力是高创造性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D.高智力是高创造性的充分必要条件

第5题:

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大致包括(  )。

A.父母、老师、同伴和亲戚

B.感知觉、注意、记忆和思维

C.社区、家庭、幼儿园和大众传媒

D.遗传、环境、教育和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D

第6题:

教育发展的方向是(  )。

A.全民教育

B.终身教育

C.教育民主化

D.教育现代化

第7题:

在教育史上,(  )是提倡爱的教育和实施爱的教育的典范。

A.裴斯泰洛齐

B.卢梭

C.洛克

D.福禄贝尔

第8题:

儿童的语言最初是(  )。

A.电报句式的

B.对话式的

C.复合式的

D.独白式的

第9题:

儿童思维发生的标志是(  )。

A.动作概括的形成

B.直观概括的形成

C.语词概括的形成

D.形象概括的形成

第10题:

儿童开始认生的年龄是(  )。

A.1~3个月

B.5~6个月

C.1岁左右

D.3岁以上

第11题:

3~6岁儿童注意的特点是(  )。

A.注意的稳定性好

B.无意注意占优势地位

C.有意后注意占优势地位

D.有意注意占优势地位

第12题:

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是(  )。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作品分析法

第13题:

美国心理学家哈洛关于恒河猴行为发展的实验,即所谓早期隔离或剥夺实验,此实验证明了对心理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因素是(  )。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个体的主观努力

第14题:

教育活动最基本的要素是(  )。

A.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物资

B.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

C.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物资

D.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活动的场所

第15题:

幼儿依靠头脑中的苹果梨子等形象来进行加法运算,这种思维方式为(  )。

A.具体形象思维

B.聚合式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直观行动思维

第16题:

儿童的各种心理过程和特性,初生时并不齐备,而是在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的。

这说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总趋势是(  )。

A.由笼统到分化

B.由具体到抽象

C.由被动到主动

D.由不齐全到齐全

第17题:

在儿童言语发展中,学前儿童掌握词类的顺序正确的是(  )。

A.名词-动词-形容词

B.动词-形容词-名词

C.形容词-动词-名词

D.名词-形容词-动词

第18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一般认为,婴儿对喂奶姿势的再认是第一个条件反射出现的标志

B.人工条件反射是在实验中经过专门提供的刺激反复作用而建立的条件反射

C.最初人王条件反射的建立晚于自然条件反射

D.新生儿的习惯化是不学而能的

第19题:

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中,有跃进倾向的年龄是(  )。

A.4岁

B.5岁

C.6岁

D.7岁

第20题:

(  )认为遗传对心理发展作用的大小依赖于环境的变化,而环境作用的发挥,也受到遗传因素的制约。

A.遗传决定论

B.相互作用论

C.二因素论

D.环境决定论

第21题:

“在做中学”的教学原则是(  )提出来的。

A.杜威

B.福禄贝尔

C.蒙台梭利

D.皮亚杰

第22题:

在下列描述中,对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年龄特征是绝对稳定的

B.年龄特征可以随意改变

C.稳定性和可变性是辩证统一的

D.年龄特征可跳跃发展

第23题:

认为后天教育经验的存在与否直接决定了儿童某种能力的发生与否,这种作用模式是(  )。

A.诱导

B.维持

C.递进

D.促进

第24题:

下列哪一条符合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

(  )

A.从局部动作发展到整体动作

B.从边缘部分到中央部分

C.从粗大动作发展到精细动作

D.从下部动作发展到上部动作

第25题:

心理学上是用哪个术语来说明儿童学习某种知识或行为比较容易,心理某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的?

A.发展快速期

B.发展高峰期

C.发展敏感期

D.发展潜力期

第26题:

(  )是教育幼儿的前提。

A.细心

B.耐心

C.爱心

D.童心

第27题:

促使儿童机械记忆向意义记忆转变的原因在于(  )。

A.思维

B.语言

C.表象

D.需要

第28题:

我国儿童心理学家林崇德对儿童数概念的形成研究表明,儿童数概念形成经历四个明显阶段,下列描述儿童数概念形成次序正确的是(  )。

A.口头数数-给物说数-按数取物-掌握数概念

B.给物数数-按数取物-口头数数-掌握数概念

C.按数取物-掌握数概念-口头数数-给物说数

D.接数取物-掌握数概念-给物说数-口头数数

第29题:

想象发展的初级阶段在(  )。

A.0~2岁

B.2~3岁

C.3~6岁

D.5~6岁

第30题:

出现喃喃语声的阶段在(  )。

A.0~2个月

B.3~4个月

C.4~8个月

D.9~12个月

简答题

第31题:

简述福禄贝尔的教育思想。

________

福禄贝尔的教育思想主要是:

  

(1)教育的目的在于唤醒人的内在精神本性。

  

(2)人的发展应该是循序渐进的。

在发展的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是前一个阶段的延续,前一个阶段并不阻碍后一个阶段,而是后一个阶段发展的基础。

  (3)儿童发展三段论,即由“自然儿童”出发,经由“人类儿童”,最终成为“神的儿童”。

  (4)儿童的四种本能。

第一为活动的本能;

第二为认识的本能;

第三为艺术的本能;

第四为宗教的本能。

  (5)教学即生活。

对待家庭与教学时,福禄贝尔强调只有当家庭与学校生活一致时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6)福禄贝尔的教育方法:

在游戏中获得发展。

详细解答:

第32题:

学前儿童思维具体形象性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学前儿童具体形象思维是运用已有的直观形象解决问题的思维,其特点是具体性、形象性,思维的内容是具体的,依靠形象来思维。

第33题:

如何科学地组织复习?

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因此,在指导儿童学习时,对他们学过的东西,要及时地安排复习,早复习效果比晚复习效果好。

同时应根据记忆的内容和儿童遗忘的程度合理地分配时间,一般认为,经常性分散复习比集中复习的效果要好。

另外,复习的形式应该多样化,多感官结合的复习方法也对儿童的学习有利。

第34题:

简述幼儿概念学习的特点。

(1)幼儿概念学习直接受他们概括水平的制约。

幼儿概念的内容比较贫乏,概括的特征很多是外部的非本质的,概念的内涵往往不精确。

  

(2)概念学习的个性化。

没有两个幼儿具有同样的认知能力和同样的经验,因此就不可能对同一事物、同一情境具有完全统一的理解。

  (3)概念学习的情绪化。

概念总是交织着情绪的。

所有概念都带有情绪色彩,不存在不同某一概念相结合的感情,也没有与概念不相关的感情色彩要素。

已经习得的概念比尚未学习的概念对幼儿有更大的情绪意义。

第35题:

儿童概括的发生发展可分为哪三个阶段?

儿童概括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以分三个阶段:

  

(1)直观的概括。

儿童最初根据物体的最鲜明、最突出的外部特征(主要是颜色特征)进行概括。

如儿童学会一个玩具的名称后,会把这一名称推广到主要是同一颜色的另一物体上去,而颜色是直观上最突出的特征。

  

(2)动作的概括。

儿童学会了用物体进行各种动作,逐渐掌握各种物体的用途。

例如,把船放下水去,扭动小井的摇把做提水桶的动作,在小亭子里找小狗等。

儿童的这些动作,变成了具体的理解的行动。

这种对实物包含着理解的行动是儿童概括方式的显著改造。

儿童不再根据颜色来概括各种不同的实物,而开始根据形状来概括。

  (3)语词的概括。

2岁左右,儿童开始能够按照物体的某些比较稳定的主要特征进行概括,舍弃那些可变的次要特征。

甚至当物体不在面前时,也能从概括的意义上选择代表这种物体的词。

只有当儿童能够借助语词概括物体的一些具有稳定性的一般特征时,也就是语词具有概括的意义时,才是概念性概括的产生。

因此,直观的概括是感知水平的概括,动作的概括是表象水平的概括,而语词的概括才是思维水平的概括。

论述题

第36题:

试分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共同主张。

建构主义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我们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由于我们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于是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便也不一样。

所以建构主义更关心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构建知识。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建构知识。

学习过程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建构:

一方面是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另一方面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并不是发展供日后提取出来以指导活动的图式或命题网络,相反,他们形成的概念的理解是丰富的、有着经验背景的,从而在面临新的情境时,能够灵活地建构起指导活动的图式。

第37题:

请结合实际谈谈小班幼儿活动室环境的布置。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是幼儿园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创设包括的内容很多,例如:

教室的结构和面积、室内采光、活动区的分布、教具的制作等。

活动室的环境布置包括墙饰和活动角的布置。

幼儿任何一方面的发展,都要通过自身与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