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41 溶解度曲线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285663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548.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41 溶解度曲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41 溶解度曲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41 溶解度曲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41 溶解度曲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41 溶解度曲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41 溶解度曲线Word文档格式.docx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41 溶解度曲线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41 溶解度曲线Word文档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41 溶解度曲线Word文档格式.docx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KNO3;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

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Ca(OH)2。

3、应用

(1)查找某一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

(2)比较某一温度下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

(3)选择使某种物质从溶液中结晶的方法。

☆方法点拨☆

1、掌握好溶解度曲线上的点和线的意义意义、作用,善于从溶解度曲线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2、归纳、整合好溶液的相关知识,并能结合溶解度曲线及设置的问题情景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考点延伸☆

1、(2018•盐城)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2℃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将甲溶液从t2℃时降温到t1℃时,一定有晶体析出

 D.将t2℃时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

2、(2018•铁岭)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  .

(2)t1℃时,将30g甲物质放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搅拌使其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为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将烧杯内的物质加热至t2℃,该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最简整数比为  .

【答案】

(1)t2℃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60g;

(2)饱和;

3:

8

【解析】

3、(2018•辽阳)甲、乙、丙三种同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

(2)使t3℃时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

(3)t1℃时,将50g水放入盛有30g丙物质的烧杯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4)将t3℃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为  (填字母).

A.甲>乙B.甲<乙C.甲=乙D.无法确定.

4、(2018•锦州)如图所示,依据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关系是  (用>、<或=表示.

(2)t3℃时,甲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之比为  (填最简比).

(3)甲中含有少量的乙,若要提纯甲,可采用  的方法.

(4)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质量的关系是  (用>、<或=表示).

5、(2018•本溪)如图所示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

(1)在  ℃时,B、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将t3℃时A物质饱和溶液降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3)若A中有少量B时,采取  的结晶方式提纯A.

(4)t3℃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用A、B、C表示).

 

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推理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

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酸雨中含有酸,所以引起酸雨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都是酸

B.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中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对物体做功,需要利物体施加力,所以只要物体受到了力,该力就一定对物体做功

D.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距离越远,所以如果小车不受阻力,它将一直运动下去

2.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B.锌和铜均是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则铜也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C.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CO2也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D.化合物都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3.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有四种化合物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参加反应的甲、乙物质的质量比为7:

D.生成的丙、丁分子个数比为1:

1

4.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不正确的是

A.氯离子结构示意图:

B.2个镁离子:

2Mg2+

C.氨气:

NH3D.过氧化氢中氧元素显负二价:

5.中华古代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下面理解合理的是()

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描述中只有化学变化

B.“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描述中只有物理变化

C.“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蕴含着物质无限可分的思想

D.“金即铜柔锡柔,合两柔则刚”说明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它的纯金属高

6.取石灰石与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的溶液A,向其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并用pH数字探测仪连续监测,得曲线如图(pH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A中的溶质有两种

B.A、B段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C.B、C段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呈无色

D.D、E两点溶液中的溶质种类相同

7.在已经调平的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等质量的烧杯,向烧杯中各加入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然后在左右两盘的烧杯中分别放入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

下列实验现象不可能观察到的是

A.天平指针开始偏向放铁粉的烧杯一边

B.只有铁粉有剩余

C.天平指针最终偏向放锌粉的烧杯一边

D.只有锌粉有剩余

8.除去下列混合物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物质

杂质(少量)

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

A

MnO2

KCl

加入硝酸银溶液后,过滤,洗涤,干燥

B

NaOH溶液

Ca(OH)2

加入适量的Na2CO3溶液后,过滤,蒸发结晶

C

FeSO4

CuSO4

加水溶解后,加入适量的Fe粉,再蒸发结晶

D

CuO

Cu

在氧气中充分加热

A.AB.BC.CD.D

9.地壳中含有丰富的氧、硅、铝、铁元素,其有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原子核内质子数为6

B.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

C.铝离子(Al3+)核外有三个电子层

D.铁原子的质量为55.85g

10.健康的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油脂是重要的营养物质,可大量摄入油脂

B.为保持肉制品鲜美,在香肠中加过量的亚硝酸钠

C.为预防甲状腺肿大,应在食盐中添加大量的碘元素

D.人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服用鸡蛋清可减轻毒性

11.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取、量取、溶解、转移

B.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以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度

C.氯化钠称量完毕放回砝码时,发现5g的砝码有缺损,则所配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15%

D.量取水时,用规格为50mL的量筒量取42.5mL蒸馏水

12.下列化肥分别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

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是

A.NH4ClB.KNO3C.NaNO3D.Ca3(PO4)2

13.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最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是指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D.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14.门捷列夫说:

“观察是第一步,没有观察就没有接踵而来的前进。

”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用石墨做导电性实验灯泡会亮,改用6B铅笔芯做实验灯泡不亮

B.用红磷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燃烧时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木炭还原氧化铜,试管内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

D.铁在纯氧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四氧化三铁

15.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8.4

3.2

4.0

2.8

反应后的质量(g)

X

1.6

8.8

A.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为2:

B.d一定是催化剂

C.上表中X=3.2

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二、填空题

16.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20℃时,分别取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放入三只烧杯中,然后向溶液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相应固体物质,再将温度升高到40℃,结果甲物质全部溶解,丙物质部分溶解,试回答下列问题:

(1)依次写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序号:

_____(用a、b、c填写);

(2)当温度在20℃~3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用a、b、c填写).

17.赤峰人民翘首以盼的高铁即将开工建设,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高铁车厢质轻、强度大,是利用_____制成(填“复合材料”或“无机非金属材料”)。

(2)铝热剂是修筑铁路时常用的焊接材料,其反应原理是,铝在一定的条件下与氧化铁反应,得到熔融的铁和另一种氧化物,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

(3)某品牌的空气净化剂含有过氧化钠(Na2O2),它可以使车厢里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碳酸钠和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高铁是以电能为动力来源的电动列车,它与以燃煤为动力来源的蒸汽列车相比,其优点是_____(要求只答一条)。

18.“少一些烟尘,多一片蓝天,建设文明城市,人人有责”。

(1)汽车尾气在装有催化剂的净化器中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①该反应中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②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煤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之一,可用来测定雨水的酸碱度,请你提出一条防止酸雨发生的建议:

三、简答题

19.下图为从含有和的废液中回收和溶液的流程,据图回答问题。

①中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

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反应。

③不考虑过程中铁元素的损耗,最终得到的溶液中铁元素的质量________(填“<”、“=”或“>”)废液中铁元素的质量。

④制备硫酸铜溶液可将铜粉与稀硫酸混合并通入氧气,其反应原理为:

2Cu+O2+2H2SO4=2CuSO4+2H2O。

现将3.2g铜粉与76g硫酸溶液混合并通入适量氧气,反应恰好完成,则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20.牡丹燕菜是河南十大名菜之一,历来被列为洛阳水席中的首菜,主主料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