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桐子产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285541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桐子产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桐子产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桐子产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桐子产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桐子产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桐子产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

《山桐子产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桐子产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桐子产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

新建山桐子基地1242万元,山桐子示范点192万元

项目资金筹措:

整合资金242万元、农户以劳折资1192万元

项目设计单位:

某县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

项目实施单位:

三锅乡、房石镇、曲河乡、前进乡、乐安寺乡、关庄镇、红光乡、苏河乡、石坝乡、凉水镇、大院乡、搂子乡、马鹿乡、七佛乡、建峰乡、白家乡

项目监督单位:

某县财政局

项目报告编写:

审核:

某县2011年山桐子产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前言

为进一步加快林业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强力推进山区林业综合开发。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林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利用区域优良的植物资源,变植物资源优势为区域经济资本。

因此,县委、政府提出了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以山桐子产业基地建设为基础加快生物油产业发展,并将山桐子人工栽培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特提出我县2011年山桐子产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一、发展现状

山桐子是分布在某县低山、低中山部的野生乡土油材兼用速生树种。

毛叶山桐子(俗称水冬瓜),是大风子科山桐子属的变种。

属落叶乔木,生长快,树干通直,材质光滑细嫩,纹理美观,不易变形,经久耐用,具有结实量高、出油多的特点,果实各部分皆含油。

经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和四川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共同组成某县毛叶山桐子资源科学考察小组,分别派出了植物、生态、土壤、造林、资源、加工利用等方面的专家的调查,xx的农户有食用山桐子油的习惯,全县36个乡镇和5个林场现有野生毛叶山桐子12万余株,在曲河乡银洞村调查发现1000亩以上成片山桐子与落叶阔叶树混交林。

在建峰乡建峰村道班开展的人工栽植,目前还保留8株,说明可以人工栽植。

在大力培育和开发优良乡土能源树种的政策引导下,某县已引进四川阳明集团农业公司实施50万亩山桐子种植基地及生化加工项目,并在黄坪和凉水两乡镇开展了栽植示范等工作。

山桐子的开发于2004年被国家科技部列为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国科发计字【2004】140号),并于2006年通过四川省科技厅鉴定。

二、充分认识发展山桐子产业基地建设的重大意义

我县的山桐子为毛叶山桐子,是大风子科山桐子属的变种。

毛叶山桐子(俗称水冬瓜),属落叶乔木,生长快,结实量大,其果实油可食用或工业用,在当今生物能源开发的热潮中,山桐子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的能源事业和山区农户增收致富做出贡献。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自然条件,蕴育了丰富的山桐子种质资源,是四川山桐子种质资源聚集区之一,也是我国山桐子种质资源及品种的分布区域。

根据山桐子资源调查情况,全县现有山桐子8.6万余株,其中已挂果5.04万株,鲜果年产量41.5万公斤,未挂果幼树3.56万株。

其主要分布于田坎、四旁,其中大量树木逐年被农民砍伐,保存量逐渐减少,破坏相当严重,没有得到有效保护。

因此,加快山桐子基地建设有利于西部大开发和能源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构建区域特色经济和和谐社会,有利于促进区域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山桐子具有适应范围广、生长快、抗逆性强等特点,是良好的用材与经济兼用的造林树种,同时也是一种生物能源材料。

近年来加工企业以山桐子为原料进行生物油的产业开发需求增加,但是由于资源缺乏,人工规模种植少,制约了加工企业的发展。

利用我县四旁“三荒地”和低产低效商品林改造营造毛叶山桐子林,每亩初期投入400元。

通过应用丰产栽培技术,可以提早和提高毛叶山桐子的产籽时间和产籽量,第五年毛叶山桐子单株挂果5公斤计算,亩平将产毛叶山桐子165公斤,以后每年每亩以160公斤以上的速度增加,到盛产期即栽种后的第15年,亩产毛叶山桐子将达1.65吨左右,20年后将逐步稳定在2吨左右,毛叶山桐子按每公斤干果0.6元计算,亩产值将达1000元以上,发展30万亩,林农可实现年均销售收入达3.0亿元,税利0.9亿元左右,而且挂果盛期长达50~70年。

我县优势在资源、特色也在资源,尤其是开发利用生态经济型的特色资源具有非常明显的比较优势,在确保生态优先、环境友好的前提下,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是促进我县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

因此,通过毛叶山桐子基地建设,带动农民通过造林种植来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实现环境的绿化、美化和经济收入的增加,并通过龙头加工企业的发展,促进我县社会经济的健康持续增长。

三、山桐子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遵循生态经济学原理,依托xx野生山桐子植物资源优势,建立规范化的种植基地,紧紧围绕四川盆周山区的林业产业化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服务;

以相关产业政策为导向,紧紧围绕产业结构调整、生态工程建设、综合农林业开发,以科技为支撑,建成一个管理科学、质量优良、综合效益显著的毛叶山桐子基地和产业化示范基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林民增收。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坚持科学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发展方向,在立足资源保护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依托,基地为重点,效益为中心,发挥资源特色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充分利用现有科技成果,挖掘潜力,提高技术含量。

2、山桐子基地建设充分利用荒山荒地、河谷两岸的陡坡耕地,结合退耕还林工程等形式,完成整体规模化建设。

3、坚持区域集中布局,便于生产、管理和服务。

4、坚持政府推动、企业运作、市场拉动,确保林农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税的原则。

5、坚持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原则。

6、坚持产业化发展与政策、财政支持相结合的原则。

7、坚持注重基础,讲求效益,科学管理,合理利用的原则。

四、建设任务及内容

(一)工作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生态建设为核心,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项目带动、聚集资金、整体打造、集中成片、综合示范”的原则,围绕核桃产业发展,通过中央财政资金的引导,建立多渠道的投入机制,不断提高林业产业发展水平,有效促进农户增收。

繁荣县域经济为总体目标,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创新发展方式,大力推进优势林业产业基地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建设,重点突出林业产业基地建设,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把某县建设成为区域优势明显、综合效益高、示范带动强的林业产业基地重点县、林业产业强县,促进农民致富、财政增收、地方增效。

(二)任务目标

1、新造山桐子产业基地1.8万亩(其中:

三锅乡0.15万亩、房石镇0.1万亩、曲河乡0.1万亩、前进乡0.1万亩、乐安寺乡0.1万亩、关庄镇0.1万亩、红光乡0.15万亩、苏河乡0.2万亩、石坝乡0.1万亩、凉水镇0.09万亩、大院乡0.1万亩、楼子乡0.15万亩、马鹿乡0.06万亩、七佛乡0.1万亩、建峰乡0.1万亩、白家乡0.1万亩。

2、新建山桐子示范点栽植山桐子两年生以上大苗2000亩,其中:

三锅乡500亩、红光乡500亩、凉水镇100亩、楼子乡500亩、马鹿乡400亩。

(三)造林技术措施

1、山桐子造林规划

(1)施工设计

施工设计应在毛叶山桐子基地建设总体规划设计方案基础上进行,以小班为单位,建立造林专业队,落实整地方式,造林密度,栽植规格,栽培技术和保护措施、苗木供应、施工顺序、时间、劳动力安排、经费预算等均要做出全面详尽安排。

施工设计应在造林前编制说明书和图表。

(2)培育壮苗

一是苗圃地的选择,要求能排能灌、土壤肥力中上等土地,坡度在5度以下;

二是苗圃选在造林地区的中心或靠近造林地;

三是苗圃地交通方便,有利相关物质和苗木的运输;

(3)造林地选择

山桐子原料林基地建设应根据毛叶山桐子树特性,本着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造林地。

本项目造林地选择须具备下列条件:

土地条件:

土层厚度在30厘米以上的酸性或弱酸性山地黄壤土均可栽植。

海拔高度:

最适宜海拔高度是600~1600米之间。

坡度:

不超过35度。

(4)造林密度和方法

毛叶山桐子树原料标准林基地建设造林平均密度设计为山桐子产业基地55株/亩,即株行距为4m×

3m;

示范点44株/亩,即株行距为4m×

4m,实行“品”字型错窝栽植,以利水土保持。

(5)造林季节

毛叶山桐子造林以2月下旬至3月中旬为宜,选择中、低山的半阳坡或阳坡土壤肥力良好的山场地块作为造林地。

栽植时可与杉、松类树种营造混交林,造林后的幼苗在每年6月和9月进行抚育,连续幼林抚育3年。

在不同立地条件下,山桐子的生长适应性不同,地形、海拔对其生长影响不大。

以初雨季节和毛叶山桐子树落叶后为主,选择阴天或雨后进行栽植将大大提高造林成效。

(6)种苗质量要求

基地新造苗木采用国标|、‖级良种嫁接苗。

示范点苗木采用两年生以上、地径不低于2厘米,树高1.5米以上,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苗。

(7)造林整地

整地时要清除林地上的杂草和根,将砍除物堆放在穴面上并用土盖好,利于保水和增加穴内土壤肥力,避免由此引起的火灾。

山桐子造林地应尽可能实行大穴整地,规格为60×

60×

40㎝。

整地时应按设计方案,在栽植穴内施入测土配方肥,并与土壤充分拌匀后填于穴底。

穴面稍低于周围地面,以利于保水。

整地时间一般在雨季前整地。

2、栽后管理

加强幼林培育和成林的丰产管理工作,建设成快速成林、提早丰产的山桐子原料林基地。

(1)灌溉

林地土壤的水分状况是影响造林成活率的重要因素。

在新造林的第一年内,如遇久旱无雨,土地干燥时,应适时进行灌溉。

(2)除草松土

新造山桐子原料林,林地光照充足,杂草灌木容易滋生,如不及时铲除,不仅消耗毛叶山桐子林的水分和养分,而且直接妨碍山桐子的生长。

因此,在山桐子林郁闭前,每年春季和秋季结合施肥各锄抚一次,并将杂草覆盖穴面并盖上细土。

五、项目建设进度

一、新建山桐子基地(示范点)

1、作业设计:

2011年2月20日至3月31日。

2、种苗招标:

2011年4-6月完成新造林的种苗招标工作。

3、整地:

2011年9月15日至2011年10月5日。

4、打窝:

2011年10月5日至10月15日。

5、栽植(含施底肥):

2011年10月15日至11月15日。

6、检查验收:

2011年12月10日至12月30日。

六、投资概算与效益分析

(一)建设标准

1、山桐子基地

按690元/亩投资标准建设,其中:

(1)苗木费:

按55株/亩、2元/株测算,每亩需投资110元。

(2)肥料费:

施农家肥,按55株/亩计算,每株施农家肥7.2公斤计算,需投入400公斤/亩。

0.45元/公斤测算,每亩需投资180元。

(3)劳务费:

按5个工日/亩、80元/工日测算,每亩需投资400元。

2、山桐子示范点

按960元/亩投资标准建设,其中:

按44株/亩计,按每5元/株计,每亩需投资220元。

(2)劳务费:

按平均每亩5个工计,按每个工日80元计算,每亩需投资400元。

(3)肥料费:

按平均每亩180元计算。

(4)管护费:

按平均每亩每年2个工计,按每个工日80元计算,每亩需管护费160元。

(二)投资概算

某县2011年山桐子产业基地建设预计总投资1434万元。

其中:

1、新建山桐子基地18000亩,按690元/亩投资标准建设,共投资1242万元。

苗木费198万元,肥料费324万元,劳务费720万元。

2、新建山桐子示范点2000亩,按960元/亩投资标准建设,共投资192万元。

苗木费44万元,肥料费36万元,劳务费80万元,管护费32万元。

(三)资金筹措

其资金筹措如下:

1、整合资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