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质量管理Word文件下载.docx
《食品质量管理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质量管理Word文件下载.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尽管本章只包含这些基本的原则,但在接下来的章节中,对于农产品/食品质量管理活动中
的一些特殊问题,将有更详细的分析。
3.1管理职能和决策
管理的职能是系统内(也即组织或机构内)的计划、控制、领导和组织。
下面,将逐一解释机
构的职能、决策的原则、影响决策过程的因素、决策模型和一些管理概念。
3.1.1组织
组织可被定义为为实现共同目标而一起工作的人的集合。
在组织中,人们可以完成单干无法
完成的任务。
组织的基本目标是生产产品或服务以满足客户的需要。
毫不含糊地关注“产品质量”
和“客户满意度”,这种做法被越来越多地看做是一个组织力量的源泉和竞争优势所在
(Schermerhorn,1999)。
组织通常被认为是开放的系统,需要不断地将资源输人转化为成品或服务形式的产品输出,
并在此过程中与环境互动(图3—1)。
因此,环境是一个重要的角色,它一方面是资源的输入方,
另一方面是产品或服务的使用方。
在客户和其他利益集团眼中,一个组织或机构存在的价值在于
能够实现附加值。
一个组织的绩效可从效力和效率两个方面进行评价,如图3—2所示。
效力是对输出的评价,
运用拓展的质量三角(图1—2),效力可反映输出产品的质量满足客户需求的程度。
效率是对资源
消耗的评价,为实现目标必须对其进行评价。
效力和效率两方面都取得成功将使组织获得高的生产力,这种生产力的提高同时与资源的输
入和产品的输出相关。
在这种情况下,客户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同时资源被最优化使用。
全面质量管理(totalqualitymanagement,TQM)被认为是能够保证较高生产力的一个管理概
念。
它的要素主要包括以消费者为中心、涉及整个组织的质量行为和不断的改进。
通过比较可知,
传统的组织层次划分不利于质量管理。
因此,需要改变这些组织的结构以贯彻TQM概念。
这一概
念将会在第8章详细讨论。
图3—3展示了对组织结构的“颠倒的”看法。
这种新的组织结构观
通常这4种职能在管理活动中同时出现(He11riegel,1992),现在我们分开来解释。
(1)计划意味着要设立目标,包括将来达到怎样的水平,并决定如何去实现。
管理者通常为以
下的3个原因而做计划:
①为组织设立目标,如增加利润、市场份额,或是为了社会责任;
②理顺并运用组织的资源以实现目标;
⑧确定为实现目标必须采取哪些行动。
(2)控制指个人、团队或组织对任务执行情况有意识地监控和纠错的过程。
控制过程包括:
设
立标准;
根据这些标准评判绩效;
采取纠偏措施改正任何偏差;
必要时调整标准。
(3)领导即指挥和影响他人,包括交流和激励他人执行任务,这对于实现组织的目标至关重要。
与领导学直接相关的是那些有关人类行为和动机的知识。
(4)组织是在员工中创建关系结构的过程,即建立组织结构和一套规章和程序,用以调节人的
行为。
组织过程保障人们能够执行既定计划,并实现全部的目标。
有效的组织使管理者能够更好
地调节人力和物质资源,
管理过程发生在一个组织或机构的内部。
在执行这些过程的同时,机构自身也在变化。
事实
上,组织过程改变了机构的结构,而领导过程改变了人。
Kampfraath和Marcelis(1984)提出,一个组织或机构应该被看做是实施管理过程的前提条件
(图3-5),是中长期的管理“基础设施”,有着自己的变化规律和生命周期。
机构的组织结构不同,其管理过程的实施以及最后的管理决策都会有差异。
例如,如果质量部门只对产品经理汇报,那
么它对市场部门质量决策的影响就微乎其微。
然而,如果质量部门能够作为管理队伍的一员直接
对总裁汇报,就不会碰到这样的问题。
让我们把管理过程与河流的流动做比较,河岸好比是机构,决定了件。
因此,有能力的管理
者不但能够做到自己制定决策,还要能够通过形成良好的组织模式,影响机构中他人的决策行为。
最后,必须提及,管理不单是管理层的责任。
事实上,机构中的每一个人都在决策,在行使
一项或几项管理的职能。
例如,在一些自我管理的团队中,团队成员能够自行完成许多管理性质
的工作。
3.1.3决策
所有的4项管理职能(计划、控制、领导和组织)均包含了决策行为。
决策是定义问题、并从
备选答案中做出选择的过程。
这个过程基于对信息的收集和运用。
所收集信息的复杂性、执行过
程和所使用方法的不确定性使得决策过程纷繁复杂。
例如,一个正确的决策如果没有被正确地执
行将一无是处。
决策可分为程序化决策或非程序化决策两种。
程序化决策针对常规的情形,或多
或少地有点结构化(structured)存;
当生产过程中温度超过某一特定值时决定降低温度。
许多针
对例行活动和基本操作的商业决策是程序化的决策。
非程序化决策针对异常的情形,相对来讲是未结构化的、未定义的,并(或)对该组织非常重
要。
由于这些异常的问题以前从未出现过,不存在解决它们的标准化程序。
这些问题充满了复杂
性或不确定性,而对组织又如此重要,以至于决策时需要对其量体裁衣,对症下药(Si—ITlOn,
1960)。
非程序化决策的例子包括:
决定建造一座新工厂;
决定与另一家公司结成战略联盟;
或决
定开发一种新产品。
如果不考虑一个决策是程序化决策还是非程序化决策,决策过程通常包含了以下几个必需的
步骤(Schermerhorn,1999),见图3-6。
(1)确认和定义问题:
确认和定义问题由收集、加工和思考信息开始。
起初通常是出现各种各
样的问题和现象,现实状况和理想情况间存在差异。
对问题的分析是决策中的关键步骤,它将决
定决策过程的发展方向和最终的结果。
在此步骤中,要避免只对某种现象给予特殊的关注,而忽
略了真正的问题。
(2)提出和评价可能的解决方案:
这一步骤包括确定各种解决问题取的各种方案的优缺点被一
一考虑。
选择的余地越大,越有可能获得好——~的懈决方案。
此阶段的常见失误包括:
过快地
确定某个方案(即贸然断定);
或者确定了一个虽然便利但后患无穷的备选方案。
(3)选择一个方案:
该步骤决定选择哪一个方案。
针对具体的情况,必须恰当地解决如何选择
以及由谁来选择的问题。
在某些情况下,依据成本一收益准则,可选到最优的备选方案,而在其
他情况下,则可能要使用到更多的附加准则,如:
相关利益集团的兴趣和道德准则。
不管用何种
方法,一旦提出并评价了各种备选方案,就必须做出最终的选择。
该步骤是决策产生过程的终止
点。
(4)实施该方案:
必须依据优选方案建立合适的行动计划,并无保留地付诸实施。
在这个阶段,
大方向最终确立,各种问题解决措施开始启动。
人们不仅要利用脑力和创造力决策,还需要依靠
员工的能力和意志去实施决策。
此阶段遇到的困难通常涉及员工的参与程度不够或不能招募到合
适的人选。
(5)评价结果:
若不对结果进行评价,决策过程将是不完善的。
如果预期的结果没有出现,决
策过程必须重新开始以修正方案。
此外,在任何评价过程中,对于选定的方案,要通盘考虑积极
和消极两方面的后果。
如果发现初始方案不够完善,就必须回退到前面的步骤,以提出经改进的
新方案。
一种“组织和个体的学习(organizational和indivaduallearning)”的提法直接与决策的
制定过程相关联。
Senge(1990)描述了这种学习型组织:
“一个依靠人、准则和一定的组织结构体
系,能够在经验教训中不断提高自身绩效的组织。
”
对决策过程的结果柞系统的评估和分析,同时带有个人的色彩,即是个体的学习。
Senge(1990)
强调了拥有这种能力的重要性:
学习并使组织中所有的成员都能从中受益。
少有些特殊的目标,不得不制定决策。
有两个因素对决策过程有很大的影响,一一是信息的
可用性,二是各种利益的平衡(图3—7)。
理论上讲,一.开始备选方案的数目是无穷多的。
而信息的缺乏导致不确定性增加,利益冲
突的存在导致限制因素的出现。
因为这两方面的原因,必须排除一些备选方案,制定决策的空间
也因此而减少。
然而,剩余的方案可能会变得更为可取。
决策过程游走于两极之间,一极是完全依赖于信息的用性以及对信息的分析,另一极则完全
依据各种利害关系以及冲突的平衡。
大多数决策过程要综合考虑包括信息和利害关系在内的多种
混合因素。
下面对两个主要的影响因素:
信息和利害关系将做详细的讨论。
(1)信息:
信息的可用性是影响决策制定过程的很重要的因素。
理想的情况是:
拥有制定决策
所需的所有确凿信息。
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仅能获得不完整的或模棱两可的信息。
这会影响
到信息的确定度水平,并因此而减少了决策制定的空间。
关于信息的可用性,须区分以下3种情
况:
确定的、有风险的和不确定的(Radford,1975;
He11riegel1992)。
见.图3—8。
①若对问题本身、各种备选方案以及它们各自的结果都有了充分的了解,决策的制定便是确
定的事情。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可以预测甚至控制事件及其结果。
然而,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
总是微乎其微。
③若对问题本身、各种备选方案以及它们各自结果的了解不完全并有可能不正确,
决策的制定便是不确定的事情。
⑧若得到的信息虽不完整但可信,决策的制定便隐含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能确切知
道各种备选方案的未来结果,它们受偶然因素的制约。
然而,决策者依然有足够的信息对各种备
选方案的可行性做出判断。
风险意味着:
问题本身、各种备选方案以及它们各自的结果存一个不
确定度区间内分布,这个区间一端是已知的、明确的(确定),另一端是未知的、模糊的(不确定)。
为了获得准确、及时和完整的相关信息,许多机构求助于管理信息系统来管理海量信息。
管
理信息系统(MIS)可从内部和外部资源获取数据,这些来自过去、现在以及计划中的数据经组织整
理后,被加工成可用的信息。
然后,这些信息对机构中所有阶层的人开放。
由于人们的需求不同,
信息系统必须将这些数据整理成有用并可用的形式(Gate—wood,1995)。
利用决策支持系统(DSS)的特殊软件,用户能够直接与计算机对话,这对于面向复杂问题的决
策制定很有帮助(Sehermerhorn,1999)。
依靠决策支持系统,管理者可以预测各种备选方案的可
能结果,因而能够更好地处理不确定事件。
决策支持系统还可与人工智能相结合,使计算机尽可
能像人类一样“思考”。
这种结合导致了专家系统的产生和发展。
通过运用所收集到的成百上千
条“if—then”规则,专家系统可以模拟人的决策过程以解决复杂的问题(Gatewood,1995)。
(2)利害关系:
利害关系是第二个影响决策制定过程的因素,它同样减少了决策制定的空间。
制定决策时,主要考虑人或利益集团的利害关系,而忽略其他的利害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