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录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280473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编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编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编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编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编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编录Word文档格式.docx

《编录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编录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编录Word文档格式.docx

2)编录工作的基本要求

因为大多数铀矿床的矿化具有不均匀性和矿化现象难于用肉眼观察等特点,所以要求地质编录与放射性物探编录必须互相配合,要求它们的起始点、基准线和编录范围一致。

编录工作要做到系统、统一、及时、完整、正确,否则会造成资料的混乱和影响资料的综合整理。

(1)统一编录格式

①统一比例尺、图例和图式工作前统一各种图的比例尺。

图例和图式一般按照室内综合整理规范来做,如规范中的图例不够用则可自行增补,但必须统一。

图例一经确定,未经上级同意不得随意变更。

②统一记录表格各项原始记录、登记表格,应按有关规范附表内容编制。

③统一岩石、矿物定名工作初期,可凭肉眼观察对岩石、矿物做出标准描述和初步定名,以便统一使用。

随着工作的进展,对岩石矿物进行鉴定分析、正确命名。

对原有编录资料的岩石名称,如不便按照鉴定名称进行修改,应对其加注说明。

④统一地层(岩体)时代的划分工作初期应广泛搜集资料,对区内的地层(岩体)进行研究对比,初步统一划分时代。

根据进一步工作所取得的化石鉴定、岩矿分析和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资料,修改地层时代。

⑤统一矿层、矿体编号矿层编号原则上应按由老到新或由上而下的顺序统一编定。

矿体(带)可按区段、中段、矿体规模或发现先后顺序系统地连续编号。

一个矿区只宜使用一种编号。

⑥统一探矿工程编号各项探矿工程应按种类统一编号。

如矿区较大时,可分区编号(分区界线应明确规定)。

工程编号应力求简明,以不重复、便于查找为原则。

一经确定编号,不要轻易变更。

若有变更时,必须注明原编号。

⑦统一座标系统同一个矿区内的各项工程,各种图件都应采用统一的测量座标(地理座标或假定座标)系统。

对转入勘探的矿点,应尽早采用地理座标,相邻矿区采用的座标系统应一致。

(2)编录必须及时进行

无论是原始编录还是综合编录,都要随工程进度及时进行,以便及时取得资料,提高认识,指导勘探工作。

尤其是原始编录,如果不及时进行,往往就会因工程继续施工而失去编录的机会。

如坑道掌子面编录,一般按一定间距进行,当坑道掘进到规定掌子面编录的位置时,如不及时编录就会漏掉掌子面的编录资料,无法弥补。

探井和坑道不及时编录,也会因深度太大或支架遮掩等原因而影响观察。

(3)文字记录与素描必须正确、客观如实、重点突出

文字记录与素描图必须在现场进行,不能在坑口回忆或者在现场搜集些简单数据,回室内编制。

素描图不能掺杂主观偏见,否则会歪曲本来的地质现象。

素描图应有针对性,即要求重点突出,反映素描对象的主要特征。

(4)文字描述与相应的图件必须内容格式一致

编录的文字描述应与相应的图件、素描等相符,并要求格式一致,文字描述系统、简明和字迹清楚。

4.2原始地质编录

探矿工程的原始地质编录,系指剥土、坑探(槽、井、硐探)、钻探工程的地质观察的文字记录、素描和图表等。

它们是地质工作的原始资料,是地质及矿化现象的真实反映,是研究地质矿产的基础。

因此,原始编录必须做到真实、全面、重点突出,对地质现象不得随意取舍。

文字描述应与地质素描紧密结合,一般按岩石、构造、围岩蚀变和矿化特征等的顺序进行描述。

也可按地质现象在工程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描述。

文字描述可参考以下内容:

⑴岩石描述内容一般包括岩石名称、颜色、矿物成分、结构构造、与其他岩石的关系、接触面产状等。

对变质岩应尽可能说明其变质程度和性质。

描述的重点应放在不同岩石的铀矿化富集的影响方面。

⑵构造在单个工程中通常只能见到一些局部性的构造现象。

但矿床构造的研究又必须从这些局部构造现象入手。

褶皱构造主要观察、描述地层产状的变化;

断层构造则应主要描述它们形态、位移方向、断距大小、构造充填物特征、破碎带宽度、相互关系等。

特别要注意研究构造对铀矿化的控制作用。

⑶围岩蚀变围岩蚀变描述的主要内容有:

围岩蚀变类型、特征、发育强度、蚀变岩石的分布规律、蚀变矿物共生组合、生成顺序、围岩蚀变与铀矿化的关系等。

⑷矿化铀矿化是编录描述的主要对象。

其描述内容主要包括:

矿石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矿物共生组合、矿化分布特征和控矿因素等。

在描述中应充分利用放射性物探资料,说明矿化分布特点和矿体的形态、产状特征。

为了满足矿床综合研究的需要,编录工作总的要求是,探矿工程中所能见到的地质矿化现象都应进行全面的观察描述。

剥土编录是探矿工程中最简单的一种,根据剥露面的产状可分为两种方法:

⑴当剥露面陡倾斜时,可在半腰上挂皮尺作为编录的基线,类似按探槽壁的编录方法进行编录素描。

⑵当剥露面平缓时,则可将基线皮尺布置在剥露面中部,基线皮尺不必与地层或构造线走向平行。

各地质界线的出露位置可在垂直于基线尺的方向上水平量距,制成水平投影素描图。

也可按剥露面坡度倾斜量距,制成倾斜面素描图。

剥土编录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编录前,对整个剥土作概略的地质观察和物探听测,了解地质构造特征、矿化和异常分布情况,确定编录的重点地段和具体方法。

开始编录时,先在剥土两端打桩、挂皮尺作为编录的基线和编录的起止点,然后沿剥土(平行底部)用罗盘测量其方位。

编录应沿剥土长度方向进行,仔细观测记录各种地质矿化现象。

在编录过程中测量地层、构造或岩体(脉)的产状,根据需要采集研究标本;

同时进行放射性(伽玛或能谱)测量,根据放射性强度确定铀矿化范围并进行系统的刻槽取样。

剥土编录常用比例尺为l:

50和l:

100。

完整的编录图应有图名、图例、线条比例尺、剖面方位、简明文字描述、样品与分析结果表和图签等。

剥土工程地质素描图格式和内容示于图4-1。

图4-1剥土工程地质素描示意图

探槽编录通常将槽壁和槽底上的地质现象绘制成平面展开图,编录常用比例尺为l:

50。

地质情况简单、矿化较均匀时,探槽可只编录一壁一底;

如果地质情况复杂,矿化特征变化较大,须编录两壁一底。

常用制图法有两种:

(1)坡度展开法按实际坡度画探槽壁,用投影法画探槽底,壁与底的夹角作探槽坡度角。

如果探槽过长或槽底有几个不同坡度,可用分段法素描。

这种方法符合实际情况,能直接反映坡度,在野外常被采用(图3-2)。

(2)平行展开法底与壁平行展开,坡度角用文字注明,或者在图下画一坡度变化示意图。

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在较陡山坡上的探槽编录。

图4-2探槽工程地质素描示意图

探槽编录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编录前,应对整个探槽作概略的地质观察和放射性物探听测,了解地质构造特征、矿化和异常分布情况,确定编录的重点地段和具体方法。

开始编录时,先在探槽两端打桩、编号,作为测量的座标点和编录的起止点,然后沿槽壁平行槽底拉测绳,并用罗盘测量其方位(方位变化大时应分段测量)和倾角,作为地质、物探编录的基线,沿基线测绘槽壁形状。

编录应沿探槽长度方向进行,仔细观测各种地质矿化现象。

槽底的编录,一般采用水平投影法。

如槽底的地质特征有特殊地质意义,也可对槽底直接素描。

在编录过程中根据需要采集研究标本。

编录的内容一般包括:

描绘浮土与基岩的界线,测量地层、构造或岩体(脉)的产状要素;

详细研究并描述记录岩性、构造及矿化特征,根据需要采集研究标本(标注取样位置及编号);

同时进行放射性(伽玛或能谱)测量,根据放射性强度确定铀矿化范围并进行系统的刻槽取样(还可沿基准线作放射性测量曲线)等。

编录图应有图名、图例、线条比例尺、剖面方位、简明文字描述、样品与分析结果表和图签等,有时还要给出平面位置图。

图3-2是以坡度展开法为例展示探槽工程地质素描图的格式和内容。

探井按断面形状分为矩形(包括浅井、深井、竖井、天井、暗井和斜井等)和圆形井(包括圆竖井、小圆井等)两类。

断面形状不同,素描图的展开方法也不同。

现以浅井和小圆井为例阐述这两类探井编录的基本特点和方法。

1)浅井编录

浅井有四壁一底,当地质情况简单、矿化分布较均匀时,可只编录相邻两壁;

如果地质情况复杂,矿化分布不均匀或矿化特征变化较大时,则应编录四壁。

井壁素描图的展开方法,是沿井筒任意两壁的交线切开,将四壁平行展绘于图纸上,称四壁平行展开法。

图4-3浅井工程地质素描示意图(展开法)

浅井编录一般由井口任一对角线的两端向井下挂皮尺作为基线,再在井壁上画出不同深度的水平线作为观测控制线,进行素描和描述。

探井探描图的格式示于图3-3。

文字描述内容较多时,可另起一页。

以上方法对深井、竖井、天井和暗井等工程均适用。

当井筒深度较大时,可用同规格的图纸进行分段编录,最后装订成册。

图例放在首页。

2)小圆井编录

小圆井呈圆筒状,其编录基线的布置和井壁素描图的展开方法与浅井略有区别。

编录时,首先用罗盘定出井口东西、南北两条直径线的位置,并用木桩固定。

在井口正北方位点上向井下垂直挂皮尺作为基线,其他三个方位垂挂白线绳作为辅助基线。

再在井壁上画出不同深度的水平弧线与各方辅助基线相交,构成编录控制网。

图4-4小圆井展开图

井壁以正北方位的基线为中线,沿正南方位辅助基线切开展绘到图上。

各条基线在图上的距离为圆井周长的四分之一。

然后按基线上的深度和水平控制线,由浅入深地逐步进行地质素描和描述。

小圆井展开图示于图4-4。

小圆井的编录方法亦适用于圆形竖井。

应当注意,无论哪一种探井,每一次的编录间隔不得超过2m,深度间隔也不宜过大,太大则不利于地质观察和素描。

坑道有平窿、石门、穿脉、沿脉等水平坑道和斜井、上山、下山等倾斜工程,它们的编录方法和要求基本一致,一般编录两壁一顶。

当地质情况简单,又为非矿化地段时,可编一壁一顶。

但编哪一壁,同一矿区应有统一规定。

坑道素描图的展开方法有压平法、旋转法和两壁摊开法三种,后两种方法现已很少应用,故此不予介绍。

压平法又称压塌法,是将坑道两壁向内扣倒,顶板自然下落,形如向下把坑道压平,故称压平法(亦称透视展开法)。

这种展开图的特点是两壁的下边朝外,上边朝里,顶板在两壁之间,构成坑道俯视图,示于图4-5。

此法的优点是顶、壁上地质现象彼此衔接,利于阅读和检查,因此是坑道编录中常用的方法。

但利用该资料编制地质剖面图时不太方便。

编录的基点以矿山测量为准,编录丈量与测量的距离误差不得超过0.5%。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地质或生产上的需要,坑道方向常有改变,当坑道方位角的改变超过10°

时,应采取分段编录或开口式编录(当坑道弯曲度小于10°

时可不作修正)。

分段编录即从拐弯处将坑道断开进行素描。

开口式编录是在素描图上将坑道拐弯处的中线拉直并断开,顶板图廓则在拐弯内侧构成三角形开口,开口角度与坑道方位改变的角度相等。

素描图下方的线状比例尺不变,坑道方位则分段标明(见图4-5)。

沿脉坑道是沿矿体走向掘进,仅编顶、壁素描图还不能反映矿体横断面上的变化特点。

因此,沿脉坑道还需编录掌子面,即在矿化地段每掘进2m左右编录一次(编录地段应为取样地段)。

在无矿地段掌子面的编录可适当放稀到每掘进4~6m编录一次。

掌子面素描图绘于顶、壁素描图下方的相应位置,并以细线或虚线标明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