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质量问题的法律应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265881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种子质量问题的法律应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种子质量问题的法律应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种子质量问题的法律应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种子质量问题的法律应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种子质量问题的法律应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种子质量问题的法律应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种子质量问题的法律应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种子质量问题的法律应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种子质量问题的法律应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1.1种子质量检测的法律应对。

《种子法》对种子质量的检测标准、检测机构、检测人员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国家已经制定了GB/T3543.1~7—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和GB4404、4407、16715等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

农业部公布了多个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和农作物种子检验员。

各省也公布了一批种子质量检测机构和农作物种子检验员。

在实践中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承担种子检测的机构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否则,即使其具备相应的检测条件和检验能力,其检验结论也是无效的。

例如,在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与通辽市金山种子公司纠纷一案中,法院委托具备玉米种子质量检测条件和检验能力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对诉前保全的实物证据代号“0201”玉米杂交种进行检测,认定送检样品就是“登海1号”。

但由于该中心不具备鉴定资质,法院不予采信其检测结论。

二是即使具备鉴定资质,如果没有相应的检测条件,也不能承担某项检验业务。

例如,要检测某送检品种是否“农大108”玉米杂交种,受检机构就必须具有或者能够获得“农大108”玉米杂交种及其父、母本的标准品种,否则,因为没有对照品种而无法进行种子真实性检测。

三是要由执《种子检验员证》的农作物种子检验员实施检测。

四是在实施种子检验时必须严格按照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实施检验,依据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出具检验报告。

1.2田间现场鉴定的法律应对。

《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办法》对实施田间现场鉴定的组织机构、鉴定人员、鉴定条件、考虑因素、作出鉴定结论的基础和原则、现场鉴定书的内容等作了具体规定。

田间现场鉴定的主要任务是对导致田间出苗、植株生长、作物产量、产品品质等受到影响的原因作出分析判定。

鉴定时应当通知申请人、种子经营者和种子生产者到场,避免暗箱操作。

鉴定的范围主要是劣种子,不能鉴别假种子,因为在田间现场没有种植标准品种作对照的情形下,无法对种子的真实性进行判定。

田间现场鉴定的出苗率不能代替种子的发芽率。

1.3对鉴定结论的审查判断。

鉴定结论是确认种子质量问题的关键证据,是司法机关、种子执法机关处理种子质量问题所依赖的主要证据。

鉴定结论是农作物种子检验员或者农业专家,运用科学方法或手段,对种子质量问题进行鉴定分析研究后作出的判断,在通常情况下较为可信。

但是,由于受技术手段、业务水平、人际关系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鉴定结论也有可能是错误的。

因此,对鉴定结论必须认真审查。

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审查鉴定结论:

一是审查鉴定人的资格和参加鉴定的人数;

二是审查鉴定人与本案有无利害关系或者影响公正鉴定的关系;

三是审查鉴定结论所依据的材料是否充分可靠;

四是审查鉴定结论是否符合科学原理;

五是审查鉴定结论是否符合法定形式;

六是审查抽样人的资格,抽样程序、方法、数量;

七是审查与其他证据是否不一致。

2种子质量问题的法律责任及其法律应对。

种子质量问题产生的法律责任,可分为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

2.1种子质量问题的刑事责任及其法律应对。

2.1.1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种子生产者、种子经营者在种子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种子冒充合格种子,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行为。

“在种子中掺杂、掺假”,是指在种子中掺入杂质或者异物,致使种子质量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或者种子包装明示质量标准规定的质量要求,降低、失去应有使用性能的行为。

“以假充真”,是指以不具有某种使用性能的种子冒充具有该种使用性能的种子的行为。

“以次充好”,是指以低等级、低档次种子冒充高等级、高档次种子。

“不合格种子”,是指不符合法定标准或者承诺标准的质量要求的种子。

“销售金额”,是指种子生产者、种子经营者出售假劣种子后所得和应得的全部违法收入。

假劣种子尚未销售,货值金额达到销售金额五万元的三倍以上的,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未遂)定罪处罚。

货值金额以违法生产、销售的伪劣种子的标价计算;

没有标价的,按照同类合格种子的市场中间价格计算。

货值金额难以确定的,按照《扣押、追缴、没收物品估价管理办法》的规定,委托指定的估价机构确定。

多次实施生产、销售伪劣种子行为,未经处理的,伪劣种子的销售金额或者货值金额累计计算。

2.1.2销售伪劣种子罪。

销售伪劣种子罪,是指销售明知是假的或者失去使用效能的种子,或者种子生产者、种子经营者以不合格的种子冒充合格的种子,使生产遭受较大损失的行为。

“使生产遭受较大损失”,一般以二万元为起点;

“重大损失”,一般以十万元为起点;

“特别重大损失”,一般以五十万元为起点。

2.1.3种子质量问题刑事责任的法律应对。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犯罪对象只能是销售假、劣种子,否则,不构成本罪。

销售金额必须达到5万元以上才能构成犯罪。

销售伪劣种子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致使生产遭受较大损失的行为。

销售假、劣种子的行为必须造成了生产遭受较大损失的结果才能构成本罪。

如果只有销售行为而没有危害结果,或者虽有危害结果,但致使生产损失没有达到“损失较大”的程度,也不能构成犯罪。

损失结果的计算应当科学;

产量损失应当依据测产而不是估产结果计算;

计算产量损失时应当即与当地该种农作物的前三年的平均单产作纵向比较,又与当地当年该种农作物的平均单产作横向比较。

两罪在主观方面都表现为直接故意,在不明知的情况下销售了假、劣种子,不构成犯罪。

2.2种子质量问题的行政责任及其法律应对。

在《种子法》中涉及种子质量问题行政责任的有两条,即第五十九条规定的生产、经营假、劣种子的行为和第六十四条规定的违反审定制度的行为。

种子执法机关依据《种子法》的规定,对种子经营者、种子生产者予以行政处罚的具体行政行为,必须合法。

合法的具体行政行为应当同时具备下列六个条件:

一是主要证据确实、充分。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是一切执法机关执法的一项基本原则。

这里的主要证据,是指能够证明种子生产者、种子经营者生产、经营了假、劣种子的证据。

如种子买卖合同、销售发票、种子实物、种子质检报告等。

二是适用《种子法》的规定正确。

三是符合法定程序。

行政处罚的法定程序主要有:

告知、回避、职能分离、听取当事人陈述和申辩、听证、说明理由、制作记录、时效和行政救济。

四是不存在超越职权的问题。

种子执法机关不得行使法律、法规没有授予的权力。

也就是说,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不得作出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不得作出吊销种子生产许可证、种子经营许可证的处罚;

罚款不得超出法定幅度。

五是不存在滥用职权的问题。

滥用职权是指种子执法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虽然在其自由裁量权限内,但是,违反了法律、法规的目的和原则,并且极不合理。

例如,对生产、经营少量假、劣种子的作出吊销种子生产许可证、种子经营许可证或者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则属滥用职权。

六是不存在不履行法定职责的问题。

种子执法机关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缺少其中任何—个条件,都属不合法的具体行政行为。

对种子执法机关所作出的不合法的具体行政行为,种子经营者、种子生产者应当及时提出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3种子质量问题民事责任的法律应对。

《种子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种子使用者因种子质量问题遭受损失的,出售种子的经营者应当予以赔偿,赔偿额包括购种价款、有关费用和可得利益损失。

”这是法律对种子经营者向种子使用者承担民事责任的条件和范围作出的原则性规定。

2.3.1因种子质量问题承担的民事责任及其法律应对。

《种子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了种子经营者向种子使用者承担的民事责任是赔偿责任。

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条件:

一是种子经营者向种子使用者出售了种子;

二是出售的种子不符合种子质量行业标准或者承诺标准;

三是种子使用者遭受了损失;

四是种子使用者遭受的损失与种子经营者向其出售的种子具有直接因果关系。

种子质量问题是种子使用者要求种子经营者赔偿损失的前提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种子使用者要求种子经营者赔偿损失,上述四个要件缺一不可。

种子质量问题可能造成农作物减产甚至绝产,但又不一定。

例如,种子经营者错把优质高产品种的种子装入劣质低产品种种子的包装袋内出售,出售的种子虽属假种子,但未给种子使用者造成损失,故不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3容易与种子质量问题混淆的几个问题的法律应对。

3.1农作物生长发育质量问题的法律应对。

农作物生长发育质量问题,是指农作物生长发育不良。

种子质量、栽培技术、环境条件等多种问题都可以引起农作物生长发育质量问题。

种子经营者仅对因种子质量问题造成农作物生长发育质量问题致使种子使用者遭受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种子使用者不能证明农作物生长发育质量问题是由种子质量问题引起的,种子经营者对其损失就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3.2品种缺点问题的法律应对。

品种缺点问题,是指品种含有不符合人类要求的性状。

任何品种都有缺点。

受科学技术水平和科研条件限制,不可能在育种阶段和审定阶段发现和克服农作物品种的全部不良性状。

任何一个品种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否则,育种工作将走到终点。

品种缺点问题,应当由育种家通过育种途径解决,不应由种子经营者承担赔偿责任。

解决种子缺点问题,要靠逐步建立“缺陷种子召回制度”,发现销售的种子有问题的,要及时更换;

实行品种退出机制,发现经审定通过的品种已不适合农业生产需要或有难以克服缺点的,要及时退出。

3.3品种特性问题的法律应对。

品种特性问题,是指品种的抗逆性、优质性、丰产性等生物学特性不符合人类的要求。

解决品种特性问题,是育种家的工作。

育种家选育的品种存在或者在推广经营过程中发现某种特性表现不良或者缺少应当具有的特性,应当不予审定通过或者退出推广、经营;

而不能由种子经营者承担品种特性问题造成损失的赔偿责任。

应对品种特性问题时应当注意:

抗逆性鉴定、品质检测结果以品种审定委员会指定的测试机构的结果为准。

专家鉴定组制作的《田间现场鉴定书》及其鉴定结论,不能成为因品种特性问题要求种子经营者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依据。

3.4诉讼欺诈问题的法律应对。

诉讼欺诈,是指行为人(主要是种子使用者)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向种子执法机关投诉为手段,做虚假的陈述,提出虚假的证据或者串通证人提供伪造的证据,使法院或者种子执法机关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判决或者裁决,从而获得财产上不法利益或者低毁种子经营者、种子生产者名誉的行为。

诉讼欺诈是一种犯罪行为。

遇到此种情形,种子经营者应当要求人民法院或者种子执法机关对诉讼欺诈行为人予以罚款和拘留;

构成犯罪的,应向公安机关报案,依法追究诉讼欺诈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