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的特性及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最新版Word格式.docx
《乙烯的特性及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最新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乙烯的特性及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最新版Word格式.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可以下载修改后或直接打印使用。
特别警示
极易燃气体,有较强的麻醉作用;
火场温度下易发生危险的聚合反应。
理
化
特
性
无色气体,带有甜味。
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溶于乙醚、丙酮和苯。
分子量28.05,熔点-169.4℃,沸点-103.9℃,气体密度1.260g/L,相对密度(水=1)0.61,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0.98,临界压力5.04MPa,临界温度9.2℃,饱和蒸气压8100kPa(15℃),爆炸极限2.7%~36.0%(体积比),自燃温度425℃,最小点火能0.096mJ。
主要用途:
主要用于制聚乙烯、聚氯乙烯、醋酸等。
危
害
信
息
【燃烧和爆炸危险性】
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接触氧化剂,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活性反应】
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健康危害】
具有较强的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
吸入高浓度乙烯可立即引起意识丧失,液态乙烯可致皮肤冻伤。
慢性影响:
长期接触,可引起头昏、全身不适、乏力、思维不集中。
安
全
措
施
【一般要求】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具备应急处置知识。
密闭操作,严防泄漏,工作场所全面通风。
生产、使用及贮存场所应设置泄漏检测报警仪,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操作人员应该穿防静电工作服。
储罐等压力容器和设备应设置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并应装有带压力、液位、温度远传记录和报警功能的安全装置,输入、输出管线等设置紧急切断装置。
避免与氧化剂、卤素接触。
生产、储存区域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特殊要求】
【操作安全】
(1)乙烯作业场所的乙烯浓度必须定期测定,并及时公布于现场。
(2)生产区域内,严禁明火和可能产生明火、火花的作业(固定动火区必须距离生产区30m以上)。
生产需要或检修期间需动火时,必须办理动火审批手续。
乙烯设备、容器及管道在动火进行大、小修之前应作充氮吹扫。
所用氮气的纯度应大于98%,吹扫口化验乙烯含量低于0.5%时,才能动火修理,并应事先得到有关部门批准,设专人监护和采取必要的防火、防爆措施。
(3)乙烯管道、阀门和水封装置冻结时,只能用热水或蒸汽加热解冻,严禁使用明火烘烤。
乙烯系统运行时,不准敲击,不准带压修理和紧固,不得超压,严禁负压。
(4)充装时使用万向节管道充装系统,严防超装。
【储存安全】
(1)储存容器应有正确的标识。
保持容器密闭,储存于阴凉、通风的易燃气体专用库房,库房温度不宜超过30℃。
(2)远离热源、点火源和酸类、卤素、氧化剂。
储存区电路必须接地以避免产生电火花,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3)乙烯瓶与盛有易燃、易爆、可燃物质及氧化性气体的容器和气瓶的间距不应小于8m;
与空调装置、空气压缩机和通风设备等吸风口的间距不应小于20m;
与明火或普通电气设备的间距不应小于10m。
(4)对于储罐,定期校验安全阀、液位计、压力计等,并按标准要求定期对储罐进行耐压试验,同时对罐壁腐蚀情况进行一次系统测试。
(5)注意防雷、防静电,厂(车间)内的储罐应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的规定设置防雷设施。
(6)储存区应设置气体检测器以便及时发现物料的泄漏并采取措施。
储存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运输安全】
(1)运输车辆应有危险货物运输标志、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
未经公安机关批准,运输车辆不得进入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限制通行的区域。
(2)槽车运输时要用专用槽车。
槽车安装的阻火器(火星熄灭器)必须完好。
槽车和运输卡车要有导静电拖线;
槽车上要备有2只以上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和防爆工具;
要有遮阳措施,防止阳光直射。
(3)车辆运输钢瓶时,瓶口一律朝向车辆行驶方向的右方,堆放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直立排放时,车厢高度不得低于瓶高的2/3。
运输途中远离火种,不准在有明火地点或人多地段停车,停车时要有人看管。
发生泄漏或火灾要开到安全地方进行灭火或堵漏。
(4)乙烯采用管道输送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输气管道不应通过城市水源地、飞机场、军事设施、车站、码头。
因条件限制无法避开时,应采取保护措施并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
——输气管道沿线应设置里程桩、转角桩、标志桩和测试桩;
——输气管道采用地上敷设时,应在人员活动较多和易遭车辆、外来物撞击的地段,采取保护措施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
乙烯管道应敷设在非燃烧体的支架或栈桥上。
在已敷设的管道下面,不得修建与管道无关的建筑物和堆放易燃物品;
——输气管道管理单位应设专人定期对管道进行巡线检查,及时处理输气管道沿线的异常情况。
应
急
处
置
原
则
【急救措施】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皮肤接触:
如果发生冻伤:
将患部浸泡于保持在38~42℃的温水中复温。
不要涂擦。
不要使用热水或辐射热。
使用清洁、干燥的敷料包扎。
如有不适感,就医。
【灭火方法】
切断气源。
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
喷水冷却容器,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
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泄漏应急处置】
消除所有点火源。
根据气体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穿防静电服。
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
接触液体时,防止冻伤。
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若可能翻转容器,使之逸出气体而非液体。
喷雾状水抑制蒸气或改变蒸气云流向,避免水流接触泄漏物。
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
防止气体通过下水道、通风系统和密闭性空间扩散。
隔离泄漏区直至气体散尽。
作为一项紧急预防措施,泄漏隔离距离至少为100m。
如果为大量泄漏,下风向的初始疏散距离应至少为800m。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