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中职学校教学管理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
《湖北省中职学校教学管理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中职学校教学管理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学校根据办学规模和实际需要,可设立教务管理部门、实训管理部门、专业部(系)、教研室等中层机构。
办学规模较小的学校,可将上述职能并入相应中层机构。
各中层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
1.教务管理部门。
负责全校教学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考试考核等管理工作;
制定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指导和教学质量监控;
编制校历、教学进程表和课程总表;
学生毕业资格审定及毕业证书的发放与管理;
教学指导委员会日常事务等。
2.实训管理部门。
负责学校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制定;
编写实训指导书;
制定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制度;
建设和维护管理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
负责学校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检查、协调、评估和交流工作;
负责实践教学资料的信息收集、整理、统计分析及数据上报工作。
3.专业部(系)。
负责学校相关专业建设和教学具体事务,制定专业发展规划、课程设置和专业教学计划;
负责本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参与教师聘用与考评等;
负责本专业教研组的工作;
协助学校教务部门、教研室做好本专业的教学和科研事务管理和检查工作。
专业部(系)设立教研组。
负责组织实施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组织教师的业务学习;
组织分析教材,研究教法;
定期交流教学经验,组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及相互听课等教研活动等。
4.教研室。
负责制定全校教科研计划;
组织校本研究和校本教材开发;
组织探索和推动课程改革;
组织和督促开展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组织科研课题申报工作等。
第六条工作计划管理。
工作计划分为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中层管理和研究机构工作计划。
其内容主要包括学期工作目标、主要措施、重点工作、阶段性工作及其人员、时间、任务安排等。
(一)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由教务部门商学校有关部门编制,经学校批准后于新学期开始时印发至各有关部门。
教务部门、实训部门、专业部(系)、教研室应按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于开学初分别制定本部门的学期工作计划,经分管校长批准后执行。
(二)学校应对教学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学期结束时由各计划拟定部门对计划执行情况作出书面总结,并报学校备案。
第三章教学文件管理
第七条教学计划管理。
教学计划分指导性教学计划和实施性教学计划,是学校最基本的教学文件,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
(一)指导性教学计划由教育部或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和颁发;
对于无指导性教学计划的专业,学校应按有关文件要求,吸纳有关行业、企业专家和用人单位的意见,进行专业岗位工作分析和教学分析后制定。
(二)实施性教学计划由学校按照指导性教学计划及有关行业和职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制定。
实施性教学计划通常由说明和表格两部分组成。
说明部分包括专业名称、招生对象与学制、培养目标、人才规格、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等。
表格部分包括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按周)、课程教学时间安排表(教学进程表)和实践教学时间安排表等。
实施性教学计划必须在新生入学前完备。
第八条教学大纲管理。
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规定某一门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的重要教学文件,是课程教学质量标准和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
教育行政部门和行业部门已有统颁教学大纲的,学校要认真执行,无统颁教学大纲的,由学校组织教师自行编写。
(一)教学大纲按课程编写。
主要包括:
课程名称、课程性质与任务,教学目标、课时分配、教学内容与要求、实验(实习)内容、教学实施、考核与评价等。
学校教务部门在下达教学任务的同时,应向教师提供该课程的教学大纲。
(二)教学大纲应及时修订,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第九条教材管理。
学校应按照教学计划选用教材。
(一)教材应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配套。
学校选用教材必须真实反映教学大纲的内容和要求,有利于教师备课和教学,适用于学生阅读和自学,并建立严格规范的教材选用、采购、财务等管理制度。
(二)德育课、文化基础课应选用教育部规定教材。
专业课程应以国家规划教材或省统编教材为主,鼓励编写校本教材,并按国家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规定和程序,经批准(备案)后方可使用。
校本教材应遵守国家知识产权有关法律法规。
(三)选用、采购教材应由教研组集体讨论研究,提出备选意见,由学校教务部门审查汇总,经校长办公会议批准后选用和采购。
严禁学校使用盗版教材。
第四章教学事务管理
第十条教学常规管理。
教学常规管理由学校教务部门负责。
教务部门要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要求,编制校历、教学进程表、教学任务分配表、课程表、教学日志,定期组织教学例会。
(一)校历。
校历是学校安排教学工作和其他工作的基本依据,一般采用表格形式按学期编制。
其主要内容有:
学期及寒暑假起讫时间;
学期教学周数和考试周数及具体起讫时间;
法定节、假日及其他全校性活动的日程安排等。
(二)教学进程表。
教学进程表是每学期全校各班级按周次编排各班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公益劳动、考试、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和假期等具体安排。
(三)教学任务分配表。
教学任务分配表是任课教师、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的上课依据。
学校教务部门应根据教学进程表和教学计划规定开设的课程,会同实训处、专业部(系)拟定。
(四)课程表。
课程表是学校每周教学工作和其它各项活动的日程安排,分为学校课程总表、班级课程表和任课教师课程表。
课程表由教务部门编制,在开学前发至班级和任课教师。
(五)教学日志。
教学日志是检查学生出勤情况、任课教师执行学期授课计划的原始记录,由教学管理人员定期检查和反馈。
内容包括:
授课日期、周次、节次、课程名称、授课教师、教学内容摘要、课堂纪律及出勤情况等。
(六)教学例会。
包括教务例会、教研组长会议和教师及学生座谈会,主要是布置和检查各项教学工作,及时分析、研究和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落实整改措施。
第十一条教学档案。
教学档案主要包括教学文书、教学业务档案、教师业务档案、学生学习档案。
学校应指定专人负责档案管理工作,并按学年或学期分类归档。
(一)教学文书档案。
由学校教务部门负责收集、建档和保管。
上级及学校有关教学工作的决议、通报、通知、批复、制度等文件;
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和总结;
教务管理部门、实训管理部门、专业部(系)、教研室的工作计划、总结和会议记录;
教学质量检查和教学评估的总结;
学校教学工作的各种上报材料;
教学改革方案和总结;
其他有保留价值的教学管理资料。
(二)教学业务档案。
由学校教务部门负责收集,按专业、年级建档。
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及其执行情况说明表;
教材使用情况说明表;
校历表、教学进程表、课程表、选修课安排表、教学日志;
学期教学进度检查表;
考试试题、标准答案、学生考试样卷和成绩质量分析等;
各门课程的学生成绩和学分记载表;
实习(实训)、社会调查的计划、大纲及指导书、任务书,能反映实践教学情况的有关资料等;
学生专业技能考核情况记载表;
专业调查研究论证报告;
毕业生情况调查表及分析报告等。
(三)教师业务档案。
教师业务档案是教师业务水平、工作能力和主要教学实绩的真实记录。
应按人建档(含楚天技能名师、长期外聘教师、兼职教师)。
教师基本情况登记表;
教师的教学经验总结、论文、专著、编写的教材、教科研成果等;
有关教师教学质量、业务水平的考核评估材料及奖惩材料;
教师业务、技术培训等材料;
教师学历证书、任职资格、专业技术等级、职业资格等级证书、普通话等级及外语等级证书复印件等;
其它反映教师工作业绩、能力的材料。
(四)学生学籍管理。
全校学生总名册;
学籍卡;
招生办公室批准的录取名册;
休学、复学、退学等文件;
在校学生人数异动统计表等。
第五章课堂教学管理
第十二条课堂教学管理。
课堂教学管理是教学管理工作中最基本的管理活动。
课堂教学实施前应根据教学大纲,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备课)。
(一)教学设计(备课)。
教师要研究大纲、熟悉教材,了解学生学习基础和思想状况,根据学期授课计划,设计出每堂课的全部教学活动,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法,积极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二)撰写教案。
教案主要包括课题、授课班级、授课课时、授课形式、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更新、补充、删节内容、授课主要内容、板书设计;
教学程序与时间分配、师生互动设计、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实验(实践)设计、课堂小结和作业安排等。
实习课程教案应有实习课题、职业技能训练目标、有关工艺规范要求、安全要求、形成职业技能的要领及注意事项、教学过程、课内外训练作业、教学场所及设施要求等。
任课教师在学期开课前必须备有两周以上的教案,平时应提前写好一周教案。
不准无教案或用旧教案授课。
新聘教师的教案须经指导教师审核。
学校教务部门应定期检查教师教案。
(三)集体备课。
既要尊重教师个性,发挥教师的独创精神,又要发挥专业学科团队优势,集思广益,取长补短。
(四)推进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
教师要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制作多媒体课件,使用国家和省数字化教育资源,推行仿真模拟教学和案例教学。
第十三条教学实施。
各学科教师授课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教师授课要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加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注重情感培养和行为养成,提高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运用信息、沟通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师课堂授课要力求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方法得当,语言艺术,板书合理,气氛活跃,组织有序。
第十四条教学反馈。
作业、辅导答疑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教学反馈的重要形式,是教师优化教学过程、巩固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
(一)作业。
作业的形式应多样化,做到书面作业、口头作业、操作作业、实践作业相结合,学生独立作业与教师指导作业、小组团队作业相结合。
作业内容应符合教学目标要求和专业特点,具有一定探究性,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所学知识,提高动手能力。
有条件的学校应延长实验(实训)室、图书馆等场所开放时间,为学生完成作业(作品、产品)提供帮助。
教师应及时批改或评判作业,并有批改记录和成绩记载。
对作业中的共性问题要集中讲评。
学校教务部门或专业部(系)对教师批改作业要定期抽查。
(二)辅导答疑。
辅导答疑分为课内和课外两种形式。
课内辅导答疑要求教师即时回答;
课外辅导答疑要制定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