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药剂学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剂学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D.一种制剂可有多种剂型
E.根据药典或药政管理部门批准的标准、为适应治疗、诊断或预防的需要而制成的药物应用形式的具体品种
二、填空题
1、药剂学的宗旨是制备安全、有效、稳定、使用方便的药物制剂。
2、药物剂型按分散系统分类可分为:
溶液型、胶体型、乳剂型、混悬型、气体分散体型、微粒分散型、固体分散型。
3.第一部《中国药典》为1953年版由卫生部编印发行。
三、名词解释
1、药剂学:
是将原料药制备成用于治疗、诊断、预防疾病所需药物制剂的一门学科。
即以药物制剂为中心研究其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
2、药物:
是指可用于诊断、治疗、预防各种疾病的活性物质,但不能直接用于患者,必须制备成适宜的“剂型”之后才能使用。
3、药典:
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一般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纂、出版,并有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
4、处方:
系指医疗和生产部门用于药剂调制的一种重要书面文件。
5、GMP: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适用于药品制剂生产的全过程和原料药生产中影响成品质量的关键工序。
6、GLP:
《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亦称为临床前研究工作的管理规范于1999年11月1日起施行。
第二章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
1.在苯甲酸钠的作用下,咖啡因溶解度由1:
50增大至1:
2,苯甲酸钠的作用是()
A.增溶剂B.助溶剂C.潜溶剂D.组成复方E.催化剂
2.下列溶剂中属于非极性溶剂的是()
A.水B.丙二醇C.液状石蜡D.二甲亚砜E.乙醇3.配制复方碘溶液的正确操作是()
A.先将碘化钾配制溶液,再加入碘使溶解,然后加水稀释至刻度
B.先将碘加入适量水中,然后加入碘化钾使形成复盐进行助溶,最后加水定容
C.先将碘和碘化钾充分混合,然后加入适量水使形成复盐进行,最后加水定容
D.先分别将碘和碘化钾各加入适量水溶解,然后混匀,最后加入水定容至刻度
4.下了哪种溶剂不能作为注射剂的溶剂()
A.注射用水B.注射用油C.乙醇D.二甲亚砜E.丙二醇
5.相似者相溶,“相似”指的是(D)
A.形态相似B.密度相似C.分子量相似D.极性相似E.熔点相似6、固体药物溶解速度公式为,其名称为
A.Newton式B.Arrhenius式C.Noyes-Whitney式D.Stokes式E.Young式
二.多项选择题:
1.影响药物溶解度的因素()
A.温度B.溶剂的极性C.溶剂量D.药物的晶型E.药物的分子量
2.难溶性药物微粉化的目的()
A.改善溶出度提高生物利用度B.改善药物在制剂中的分散性
C.有利于药物的稳定D.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
E.改善制剂的口感
3.对方程dC/dt=DS/Vh(Cs-C),叙述正确的是()
A.此方程为Arrhenius方程B.dC/dt为药物的溶出速度
C.药物的溶出速度与(Cs-C)成正比D.方程中dC/dt与K成正比
E.溶出介质的体积越大,药物的溶出速度越小
4.可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有()
A.微粉化B.加入助溶剂C.加入增溶剂D.制成固体分散体E.制成包合物
1.《中国药典》2010版中将制药用水分为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无菌注射用水。
2、生物膜溶解度参数δ的平均值为21.07±
0.82,很接近正辛醇的δ(21.07)。
3、0.9%氯化钠溶液或5%葡萄糖溶液渗透压摩尔浓度与人体血液相当。
1.介电常数(ε):
系指将相反电荷在溶液中分开的能力,它反映溶剂分子的极性大小。
2.溶解度:
系指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溶剂中达饱和时溶解的最大药量,是反映药物溶解性的重要标志。
3.助溶:
系指难溶性药物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在溶剂中形成可溶性络合物、复盐或缔合物等,以增加药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这种第三种物质称为助溶剂。
4.增溶:
是指某些表面活性剂增大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的作用。
5.等张溶液:
是指溶液的张力与红细胞张力相等,也就是药物溶液与细胞接触时使细胞功能和结构保持正常,红细胞在该溶液中不发生溶血。
6.等渗溶液:
系指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
四、简答题:
1.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有哪些?
①药物的分子结构②溶剂化作用与水合作用③晶型④溶剂化物⑤粒子大小⑥温度⑦PH与同离子效应⑧混合溶剂⑨添加剂:
助溶剂、增溶剂。
2.举例说明助溶的机制?
助溶剂可溶于水,多为低分子化合物,可与药物形成络合物。
如碘在水中溶解度为1:
2950,如加入适量的碘化钾,可明显增加碘在水中溶解度,能配成含碘5%的水溶液。
碘化钾为助溶剂,增加碘溶解度的基质是碘化钾与碘形成分子间的络合物KI3
3.分析影响固体药物在液体中溶出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①固体的粒径和表面积②温度③溶出介质的性质④溶出介质的体积⑤扩散系数⑥扩散层的厚度。
第三章表面活性剂
一.单项选择题:
1、司盘类表面活性剂的化学名称为()
A.山梨醇脂肪酸酯类B.硬脂酸甘油酯类C.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类
D.聚氧乙烯脂肪酸酯类E.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类
2、下列哪类表面活性剂的HLB值具有加和性()
A.阴离子表面活性剂B.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D.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E.以上均有
3、下列哪种表面活性剂不含聚氧乙烯基()
A.蔗糖硬脂酸酯B.聚山梨酯C.卖泽D.苄泽E.泊洛沙姆4、表面活性剂结构特点是()
A、含烃基的活性基团B、是高分子物质C、分子由亲水基和亲油基组成
D、结构中含有氨基和羟基E、含不解离醇羟基
5、下列关于表面活性剂应用的错误的叙述为()
A.润湿剂B.絮凝剂C.增溶剂D.乳化剂E.去污剂
6、可以作消毒剂的表面活性剂是()
A.苄泽B.卖泽C.普朗尼克D.SDSE.苯扎氯铵
7、与表面活性剂增溶作用直接相关的性质为()
A.表面活性B.HLB值C.具有昙点D.在溶液中形成胶束E.在溶液表面定向排列
8、下列哪种表面活性剂可用于静脉注射制剂()
A.司盘类B.吐温类C.硫酸化物D.泊洛沙姆188E.季铵盐类
9、下列哪种表面活性剂具有昙点()
A.卵磷脂B.十二烷基硫酸钠C.司盘60D.吐温80E.单硬脂酸甘油酯
10、下列关于表面活性剂的HLB值的正确叙述为()
A.表面活性剂的亲水性越强,其HLB值越大
B.表面活性剂的亲油性越强,其HLB值越大
C.表面活性剂的CMC越大,其HLB值越小
D.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HLB值具有加和性
E.表面活性剂的HLB值反映其在油相或水相中的溶解能力
11、下列哪一术语与表面活性剂特性无关()
A.CMCB.昙点C.Krafft点D.HLBE.β
12、下列关于吐温类表面活性剂的错误叙述是()
A.吐温类又称为聚山梨酯B.化学名称为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
C.吐温类是常用的助溶剂D.乳化能力强,为O/W型乳剂的乳化剂
E.其低浓度时在水中形成胶束,增溶作用不受溶液pH值的影响
13、下列关于司盘类表面活性剂的错误叙述是()
A.司盘又称为脂肪酸山梨坦B.是常用的O/W型乳剂的主要乳化剂
C.在酸、碱和酶的作用下容易水解D.其HLB在1.8~3.8之间
E.司盘类的化学名称为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
14、下列哪种物质属于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A.十六烷基硫酸钠B.司盘65C.泊洛沙姆D.苯扎氯铵E.蔗糖脂肪酸酯
15、下列关于表面活性剂的正确叙述为
A.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具有昙点B.表面活性剂的亲油性越强,其HLB越大
C.表面活性剂具有助溶作用D.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一般作消毒剂使用
E.卵磷脂为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1.表面活性剂分子是一种又亲水又亲油的两亲性分子。
2.十二烷基硫酸钠为32页型乳化剂,脂肪酸山梨坦为油包水型型乳化剂。
3.泊洛沙姆由聚氧乙烯和聚氧丙烯聚合而成。
4.Krafft点为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特征值。
5.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毒性最大,其次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毒性最小。
三、名词解释:
1、表面活性剂:
系指具有很强的表面活性、加入少量就能使液体的表面张力显著下降的物质。
HLB(亲水亲油平衡值):
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和亲油基团对油或水综合亲和力称为HLB。
3、昙点:
对于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进行加热升温时可导致表面活性析出、出现混浊,此现象为昙点。
4、Krafft点:
是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特征值,也是表面活性剂使用温度的下线。
5、CMC(临界胶束浓度):
表面活性分子缔合形成的胶束的最低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
四简单题
1.简述表面活性剂分类和各类的典型代表。
2.计算45%司盘60(HLB=4.7)和55%吐温60(HLB=14.9)组成的混合表面活性剂的HLB?
3.根据HLB值说明表面活性剂在药剂中的应用?
4.优良表面活性剂应具备的性质?
第四章微粒分散体系
一.单项选择题:
1.下面对微粒描述正确的是()
A.微粒粒径越大,表面张力越大,越不容易聚集
B.微粒粒径越小,表面张力越小,越不容易聚集
C.微粒粒径越小,表面张力越大,越容易聚集
D.微粒粒径越大,表面张力越小,越容易聚集
E.以上都不正确
2.絮凝和反絮凝现象从本质上说是由于微粒的()性质引起的
A.热力学性质B.运动学性质C.电学性质D.光学性质E.化学性质
3根据Stokes定律,混悬微粒的沉降速度与下列哪一个因素成正比()
A.混悬微粒的半径B.混悬微粒半径的平方C.混悬微粒的粒度
D.混悬微粒的粉碎度E.混悬微粒的分散度
4.胶体粒子的Zeta电势是指()
A.固体表面处与本体溶液之间的电位差
B.紧密层、扩散层分界处与本体溶液之间的电位差
C.扩散层处与本体溶液之间的电位差
D.固液之间可以相对移动处与本体溶液之间的电位差
E.紧密层、扩散层分界处与本体溶液之间的电位差
5.溶胶的光学性质是其高度分散性和不均匀性的反映,丁达尔效应是最显著的表现,在下列光学现象中,它指的是()
A.反射B.散射C.折射D.透射
7.微粒分散体系的粒径范围为()
A.小于10-9mB.10-9~10-7mC.10-7mD.10-9~10-4mE.10-9m8.微粒电泳的速度与()成正比
A.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