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复习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17103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76.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灸学》复习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针灸学》复习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针灸学》复习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针灸学》复习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针灸学》复习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针灸学》复习题及答案解析.docx

《《针灸学》复习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灸学》复习题及答案解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针灸学》复习题及答案解析.docx

《针灸学》复习题及答案解析

《针灸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经络

答案:

经络:

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路径,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

2.运针

答案:

运针:

毫针进针后,为使患者产生针刺感应,或进一步调整针感的强弱,以及使针感向某一方向扩散、传导而采取的操作方法,亦称"行针”。

3.—夫法

答案:

一夫法:

是当患者第2~5指并拢时,中指近侧指骨间关节横纹水平的四指宽度为3

寸,此法又称“横指同身寸”。

4.腧穴

答案:

腧穴:

人体脏腑经脉之气在运行过程中输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

5.八会穴

答案:

八会穴:

人体的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的精气汇聚之处。

6.骨度分寸法

答案:

骨度分寸法:

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来测量身体各部的长短,并以该尺寸按比例折算,作为定穴的标准。

7.一源三歧

答案:

一源三歧:

八脉中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称为“一源三歧”。

8.得气

答案:

得气:

亦称“针感”。

当针刺入腧穴后,通过使用捻转提插等手法,使针刺部位产生经气感应,谓之得气。

9.横指同身寸:

答案:

横指同身寸:

是当患者第2~5指并拢时,中指近侧指骨间关节横纹水平的四指宽度为3寸,此法又称“一夫法”。

10.间接灸:

答案:

间接灸:

又称“隔物灸、间隔灸”,即在艾柱与皮肤之间垫上某种物品而施灸的一种

方法。

二、填空题

1.擅长矫正胎位的是、治痰要穴是。

答案:

至阴、丰隆

2.十二经脉在体表左右对称分布,纵观全身,其中六条阴经分布于、。

答案:

四肢的内侧、胸腹

3.行针的基本手法包括、。

答案:

提插法、捻转法

4.针灸治疗的作用包括疏通经络、、。

答案:

调和阴阳、扶正祛邪

5.悬灸按其操作可分为温和灸、、。

答案:

回旋灸、雀啄灸

6.退热要穴为穴;去湿要穴为穴。

答案:

大椎;阴陵泉

7.肝经与肺经的终止穴分别为穴、穴。

答案:

期门;少商

8.针灸治疗原则中清热温寒具体操作原则为和。

答案:

热则疾之、寒则留之

9.治疗中风闭证宜选穴、穴和十二井穴、太冲、劳宫。

答案:

丰隆;水沟

10.六腑下合穴中大肠、小肠下合于经,三焦下合于经。

答案:

胃经、膀胱经

11.腧穴分为、、三大类。

答案:

经穴、奇穴、阿是穴

12.依据本经子母补泻法,喘咳实证取穴,虚证取穴。

答案:

尺泽;太渊

13.退热要穴是、通乳要穴是、祛湿要穴是。

答案:

大椎、少泽、阴陵泉

14.十二经脉在体表左右对称分布,纵贯全身,其中六条阳经主要分布于、、和躯干。

答案:

四肢的外侧、头面

三、判断改错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X并改正)

1•三阴交穴为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交会穴,其滋阴作用较强,因此阴虚

火旺,胎动不安者,可以用其滋阴降火。

()

改错:

答案:

X可以t不可

2•三棱针点刺法多用于局部瘀血、血肿或水肿、顽癣等病症。

()

改错:

答案:

X点刺T散刺

3.内关位于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

改错:

答案:

X3寸t2寸

4•头部腧穴常采用平刺的方法,其要求针身与皮肤表面呈5°左右。

()

改错:

答案:

X5°t15°

5•原络配穴属于表里经配穴法。

()

改错:

答案:

V

6•孕妇牙痛时可取合谷、内庭、地仓、颊车等穴。

()

改错:

答案:

X删去“合谷”

7.商阳穴位于拇指桡侧指甲角旁0.1寸。

()

改错:

答案:

X商阳T少商,或将拇指t食指

&针刺下关穴时,宜取张口位。

()改错:

答案:

X张口位t闭口位

9•对于顽固性疼痛或痉挛性病症,留针可达数小时。

()

改错:

答案:

V

10•提捏进针法适用于皮肤松弛部位腧穴的进针。

()

改错:

答案:

X皮肤松弛T皮肉浅薄,或提捏进针T舒张进针

11.血海穴位于髌底外侧端上2寸。

()

改正:

答案:

X外侧T内侧

12.通乳要穴是少冲。

()

改正:

答案:

X少冲f少泽

13.《十四经发挥》为滑寿所著,他首次将十二经脉与任、督二脉合称为十四经脉。

改正:

答案:

V

14.针刺风池穴,针尖微上,向鼻尖方向斜刺0.8〜1.2寸。

()

改正:

答案:

X上一下

15.治疗瘰疬、肺痨及初起的肿疡等症可用隔姜灸。

()改正:

答案:

X隔姜灸f隔蒜灸

16.足三阴经在下肢的排列是:

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改正:

答案:

X下肢f下肢内踝上八寸以下

17.晕针时应将针全部取出,使患者平卧,垫高头部,松开衣带。

()改正:

答案:

X垫高头部f头低脚高

18.凡新病,阳证宜浅刺,而久病,阴证宜深刺。

()改正:

答案:

V

三、单项选择题

1.适于取头的一侧、面颊及耳前后腧穴的最佳体位是()。

A.仰卧位B.侧卧位C.俯卧位D.仰靠坐位E.侧伏坐位

答案:

D

A.在下腹部,

前正中线上,

当脐中下

3寸B.

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

4

C.在下腹部,

前正中线上,

当脐中下

5寸D.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

3

E.在上腹部,

前正中线上,

当脐中上

4寸

答案:

B8.十二经脉中经脉循行到达头部的是()。

A.胃经胆经肝经B.胃经脾经肾经C.肝经脾经胃经

D.胃经肝经肾经E.脾经肝经肾经

答案:

A9.八会穴中“筋会”是()。

A.阳陵泉B.

合谷C.肩髃D.

阴陵泉

E.

环跳

答案:

A

10.位于神阙穴旁开

2寸的腧穴是()。

A.大横B.

带脉C.归来D.

梁门

E.

天枢

答案:

E

11.下列十二经脉循行走向错误的是()。

A.肺经---大肠经

B.三焦经胆经C.

胃经---

--脾经

D.小肠经----膀胱经E.肾经----心经

答案:

E

12.下列腧穴归经错误的()。

A.

列缺—肺经B.委中—膀胱经C.

天枢—胃经

D.

太冲—胆经E.曲池—大肠经

答案

D

13.

下列不归属任脉的腧穴是(

)。

A.

中极B.关元C.

气海

D.中脘E.

水沟

答案

E

14.

下列灸法中不属于艾条灸的是(

)。

A.

温和灸B.回旋灸C.

无瘢痕灸

D.雀啄灸E.

实按灸

答案

C

15.

取环跳穴最佳体位是()。

A.平卧,双下肢平伸B.侧卧,屈上腿伸下腿C.侧卧,双下肢弯曲

D.侧卧,屈下腿伸上腿E.侧卧,双下肢平伸

答案:

B16.适宜取前头部、颜面和颈前部位腧穴最佳的体位是()。

A.仰卧位B.侧卧位C.仰靠坐位D.俯卧位E.侧伏坐位

答案:

C

17.足三阴经在小腿下部及足背部按前、中、后的排列顺序应是()。

A.太阴、厥阴、少阴B.厥阴、太阴、少阴C.厥阴、少阴、太阴

D.太阴、少阴、厥阴E.少阴、厥阴、太阴

答案:

B18.下列具有心胃同治特点的腧穴是()。

A.内关B.神门C.外关D.足三里E.中脘

答案:

A

19•特定穴中,治疗急性病症应首选()。

E.络穴

E.90

A.原穴B.俞穴C.八会穴D.郄穴

答案:

D

20.横刺法要求针身与皮肤表面所呈角度为()。

A.15°B.30°C.45°D.60

答案:

A

21•“一夫法”又称为()。

A.拇指同身寸B.食指同身寸C.中指同身寸D.横指同身寸E.小指同身寸答案:

D

22.华佗夹脊穴位于()。

A.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1.5寸

B.第一胸椎至第四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1.5寸

C.第一颈椎至第五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

D.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

E.第一胸椎至第五骶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

答案:

D

23.足三阴经在内踝上8寸以下的分布顺序是()。

答案:

C

32.常用于治疗虚脱的灸法是()。

A.隔姜灸B

.隔盐灸

C

.隔附子灸

D

.隔蒜灸

E

.白芥子灸

答案:

B

33.原络配穴法是(

)。

A.前后配穴B.

表里经配穴

C.

上下配穴

D.

左右配穴

E.

本经配穴

答案:

B

34.痛经治疗中选取次髎穴是(

)。

A.近部取穴B.

远部取穴

C.

辨证取穴

D.

对症取穴

E.

辨经取穴

答案:

D

四、多项选择题

1.腧穴一般分为(

)。

A.经穴B.

五输穴

C.

奇穴

D.

络穴

E.

阿是穴

答案:

ACE

2.治疗外感头痛的基本处方是(

)。

A.百会B.

太阳C.

内庭

D.

风池

E.

列缺

答案:

ABDE3.骨度分寸法中距离为12寸的是()。

A.前发际正中到后发际正中B.歧骨至脐中C.前额两发际

D.腋前纹头至肘横纹E.肘横纹至腕横纹

答案:

AE4.灸法的主要作用是()。

A.防病保健B.温经散寒C.扶阳固脱D.引热外行E.消瘀散结答案:

ABCDE

5.下列关于晕针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起出B.

C.给予温开水或糖水D.注意保暖

E.严重者可刺水沟、素髎、内关等穴

答案:

ACDE

答案:

AC

7.针灸治疗的主要作用有()。

A.活血化瘀

B.

调和阴阳C.疏通经络

D.消肿止痛E.扶正祛邪

答案:

BCE8.下列属于特定穴的是()。

A.原穴B.络穴C.奇穴D.答案:

ABDE

9.骨度分寸法中两点间距离为9寸的是(

募穴E.八会穴

)。

A.前发际正中到后发际正中B.

D.腋前纹头至肘横纹E.

歧骨至脐中

肘横纹至腕横纹

C.前额两发际

答案:

CD

10.下列关于晕针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起出B.

C.给予温开水或糖水D.

)。

使患者平卧,垫高头部,松开衣带注意保暖

E.严重者可刺水沟、素髎、内关等穴答案:

ACDE11.头面部的腧穴中应张口取穴的是(

A.耳门B.听宫

答案:

ABC

12.根据骨度分寸,其中间距

A.前发际至印堂穴

D.内踝高点至三阴交穴

答案:

ABCDE

13.选择体位的原则有(

A.尽可能采取卧位B

C.听会

)。

D.下关E.迎香

3寸的有(

.后发际至大椎穴C.外踝高点至悬钟穴E.肩胛骨内缘至后正中线

)。

)。

.方便医生施术C

D.尽量采取一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