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术语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书法术语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法术语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指有较高艺术水平的书法作品。
古代将书写于缣楮纸帛而有法度的书法作品均称“法书”,或称“书”。
《书法三昧》:
“作字之要,下笔须沉着,虽一点一画之间,皆须三过其笔,方为法书。
”北宋王安石有“好事所传玩,空残法书帖”诗句。
今通称所作之书法作品为法书,还含有尊重作者之意。
□翰墨
义同”笔墨”。
原指文辞。
三国魏曹丕《典论·
论文》:
“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
”后世亦泛指书法和中国画。
《宋史·
米芾传》:
“特妙于翰墨,沈著飞翥,得王献之笔意。
”
□金石
古铜器、石刻的总称。
金,指鐘鼎铜器之类;
石,指碑碣石刻之类。
是撰文于金石上,记创造,勒箴铭,颂扬功德等而产生的一种鐫刻品。
《史记·
秦始皇本纪》:
“群臣相与诵皇帝功德,刻于金石,以为表经。
”钟鼎彝器始于殷商,石刻则创于秦代。
两汉金石□并盛,汉以后金少石多;
南北朝则造像勃兴,金器更少传世;
唐代碑碣尤盛。
至于辑历代金石文字,编为目录,则始于北宋欧阳修之《集古录》;
摹其形状集为图谱,则始于吕大临之《博古图》。
至明清金石考古之风尤盛,顾炎武,叶奕苞等,各有著述,或以石刻考辨今古文,或以金文发明六书指要,成为新兴的专门学科。
□真迹
真实可靠的手迹而不是出于他人的假托和伪造。
唐代张怀瓘《书断》:
“开元十六年五月,内出二王真迹,及张芝、张昶等书付集贤院。
”
□墨迹
用墨书写的手迹。
唐代张籍《和左司元郎中秋居》之二有“学书求墨迹,酿酒爱朝和”诗句。
《宋书·
范晔传》也有“上示以墨迹,晔乃具陈本末”的记载。
□拓本
从碑刻、铜器上墨拓下来的书迹或图像。
实物最早见于唐代。
方法用宣纸受湿蒙于器物碑刻上,椎之,使宜纸呈凹凸,蘸墨拓成。
古时用竖纹纸,油烟墨,拓后砑光,墨色乌黑有浮光的,称“乌金拓”;
用横纹纸,松烟墨,色青而浅,不和油腊的,称“蝉翼拓”。
又以朱红色拓出的称“朱拓”;
碑石初成,或刚出土时所拓的称“初拓”。
□刻石
专指镌刻于碑石和摩崖上的字画。
如秦代《会稽刻石》,东汉《石门颂》摩崖刻石。
桓谭《新论》:
“泰山之上,有刻石,凡八百余处,而可识者七十二。
□碑
刻石中的一类形制。
《后汉书·
窦宪传》注:
“方者谓之碑,圆者谓之碣。
”清代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
“《聘礼》郑注曰:
宫必有碑,所以识日景,分阴阳也;
凡碑引物者,宗庙则丽牲焉;
其林,宫庙以石,窆用木。
《礼记·
檀弓》:
‘公室视丰碑,三家视桓楹。
’(按丰碑斫大木为之,形如石碑)非石亦曰碑,假借之称也;
秦人但曰刻石,不曰碑,后此凡刻石,皆曰碑矣。
凡刻石先立石,故知竖石者,碑之本义。
”王注:
“古碑有三用:
宫中之碑,识日景也;
庙中之碑,以丽牲也;
墓所之碑,以下棺也。
秦之纪功德也,曰立石,曰刻石;
其言曰碑者汉以后之语也。
”树碑用以歌功颂德始于秦而盛于汉。
在晋代曾严禁立碑。
清代刘熙载《艺概·
书概》称:
“普义熙初,裴世期表言:
‘碑铭之作,以明示后昆,自非殊功异德,无以允应兹典。
俗敝伪兴,华烦已久,不加禁裁,其敝无已。
’则知当日视立碑为异数矣。
”故历来晋碑难得。
□碣
”如今存之石鼓文,镌刻于鼓形圆石上,内容为歌咏秦国君主游猎之事,故也称“猎碣”。
□碑额
碑刻术语。
碑头的通称。
《碑版广例》:
“碑首或刻螭、虎、龙、鹤以为饰,就刳其中为圭首,或无它饰,直为圭首,方锐圆椭,不一其制。
圭首有字称为额,额书篆字称为篆额,书隶字称为题额。
□篆额
汉代以后的各种碑刻之上端,称碑头或碑额,因碑额上所题字多用篆书,遂称“篆额”。
汉碑如《张迁碑》、《韩仁铭》等篆额,书风奇肆跌宕,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篆盖
唐代的墓志铭,通常有石盖,因盖上文字多用篆体,故名。
篆盖与篆额内容相仿而形制不同,但《金石综例》称:
“篆盖,即篆额。
□碑阴
古代碑刻,除正面碑文外,往往将门生、故吏或出资建树者的姓名镌刻于背面,故称。
□碑版
泛指碑志之属。
“开元二十五年羊愉撰景贤大师身塔记,末有碑版所详,不复多载语,后魏昌冯王新庙碑,有碑版湮灭语;
后人碑版名称,殆自此始。
参见“碑学”。
□碑学
①亦称“碑版学”。
研究考订碑刻起源、体制及新旧异同等学问。
②指清代阮元、包世臣提倡北碑后,学书崇尚碑刻风气大盛,遂有北派碑学、南派帖学之分。
□勒石
指将法书钩摹本背面加朱复印到石面上的工序。
唐代碑刻上常有专款记载勒石者,如《怀仁集王书圣教序》碑末有“诸葛神力勒石”字样。
□朱背
亦称“背朱”。
即“勒石”。
□摩崖
把文字直接书刻在山崖石壁上称“摩崖”。
如汉碑中之《石门颂》,魏碑中郑道昭之云峰山题诗、题名等。
《宣和书谱·
正书一》:
“遂良(褚遂良)喜作正书,其摩崖碑在西洛龙门。
□剥蚀
指古代碑刻年久风化石有剥落。
南宋陆游《老学庵笔记》:
“汉隶岁久,风雨剥蚀,故其字无复锋鋩。
□法帖
亦称“帖”。
指古代名人的墨迹和摹刻在石(或木)版上的法书(包括它的拓本)。
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命侍书学士王著编次摹刻秘阁所藏法书为十卷,每卷首刻有“法帖第×
”字样,总称《淳化秘阁法帖》。
“法帖”的名称,相传由此始行。
《法帖谱系》称:
“熙陵(宋太宗)留意翰墨,出御府历代所藏真迹,命王著摹刻禁中,厘为十卷,此历代法帖之祖。
□帖学
①损崇尚魏晋以下,如钟繇、王义之、颜真卿等书风体系的学派。
以区别于碑学。
②指研究考订法帖源流、版本优劣、字迹真伪的一种学问。
盛行于清代。
□南帖
碑帖术语。
清代阮元分书法为南北两派,以南朝碑碣绝少,而多为启牍之帖,故名。
参见“南北派”。
□书丹
指用朱砂直接将文字书写在碑石上。
《隶释》:
“《石经》,蔡邕书丹,使工镌刻。
”南宋姜夔《续书谱》:
“笔得墨则瘦,得朱则肥。
故书丹尤以瘦力奇,而圆熟美润常有余,燥劲老古常不足,朱使然也。
”后泛称书墓志铭为书丹。
□临摹
学习前人书法的一种方法。
置碑帖于一旁,仿照其笔画书写的称“临”;
以薄纸蒙碑帖上,依其形迹而复写的称“摹”,或称“影书”。
小学生习字,用描红本子,也属摹。
《丹铅总录》引岳珂语称:
“临摹两法本不同。
摹帖如梓人作室,梁栌欀桷,虽具准绳,而缔创既成,气象自有工拙;
临帖如双鹄并翔,青犬浮云,浩荡万里,各随所至而息。
”南宋美夔《续书谱》称:
“初学书不得不摹,亦以节度其手,易于成就。
”又称:
“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
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
临书易进,摹书易忘,经意与不经意也。
”临摹之外,尚有“钩”法,用油纸蒙碑帖或真迹上,以极细之笔画将油纸下字迹双钩下来,再用墨填满双钩内空处,称“钩填”。
□响拓
复制法书的一种方法。
由于法书墨迹因年代久远,纸色沉暗,字口难辨,故在模制时,须向光照明,以纸覆帖,钧勒其原字笔画,然后再以墨笔填充。
响拓亦曰“影书”、“影覆”。
宋代赵希鹄《洞天清录·
集古今石刻辨》记述较详。
□影书
见“临摹”、“响拓”。
□钩填
以较透明的纸蒙于法书上,先以细笔双钩,后用墨廓填,故称。
亦称“双钩廓填”。
南宋姜夔(续书谱)谓,“双钩之法,须得墨晕不出字外,或廓填其内”。
□洗碑
古碑因风化剥蚀或人为磨损,后人依据原有旧画加以剔刻,谓之“洗碑”。
但碑刻一旦被洗,字画精神难免大逊,如今存西安碑林的颜真卿书《颜家庙碑)即是被洗者。
□篆书
字体名。
1泛指汉代隶字以前的古代文字。
如小篆、籀文、金文、甲骨文等。
2指春秋战国时通行于秦国的籀文(如石鼓文);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小篆;
汉代的缪篆。
如王莽时六书,“三曰篆书,即小篆”。
□籀文
也叫“籀书”、“大篆”。
因见于《史籀篇》得名。
字体多重叠。
春秋战国间通行于秦国。
今存*石鼓文即其代表。
□甲骨文
亦称“契文”、“卜辞”、“龟甲文字”、“殷墟文字”、“贞卜文字”。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文字。
因多镌刻、书写于龟甲、兽骨之上,故名。
殷商时,常采用龟甲兽骨,写刻卜辞及与占卜有关的纪事文字。
甲骨文多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殷商都城遗址,也叫殷墟),光绪二十四年(1898)始被发现。
光绪三十年,孙詒让首先考释甲骨文,著成《契文举例》1928年后,经多次考古发掘,先后出土十余万片,为盘庚迁殷后至纣亡二百七十三年间之物。
单字总数约四千六百字,可识文字达一千七百字。
文字结构已由独体趋向合体,并有大批形声字;
但多数字的笔画和部位还没有定型。
文字象形简古,劲健挺秀,具有根高艺术性。
□契文
甲骨文之别称。
契通栔,因以契刀刻于龟甲、兽骨上,故名。
清代孙詒让著有《契文举例)二卷,为考释甲骨文之始。
□科斗文
亦称“科斗书”、“科斗篆”。
篆字(包括古、籀)手写体的俗称。
因以笔蘸墨或漆作书,笔道起笔处粗,收笔处细,状如蝌蚪,故名。
此名初见于汉末,卢植上书称“古文科斗,近于为实”。
郑康成《尚书赞》称:
“书初出屋壁,皆周时象形文字,今所谓科斗书。
”元代吾丘衍论证科斗书形体的形成是:
“上古无笔墨,以竹挺点漆书竹上,竹硬漆腻,画不能行,故头粗尾细,似其形耳。
□金文
亦称“钟鼎文”。
即古代青铜器上的文字。
因多铸或刻在金属器皿(如钟、鼎之类)上,故名。
书体由甲骨文演变而成,圆浑古朴,富有变化。
周代金文多为有关祀典、锡命、征伐、契约等记录。
殷商金文和甲骨文相近,铭辞字数亦少,不若周代有长达五百字者。
至秦统一六国,通行小篆,遂废。
清乾隆嘉庆(1736——1820)后文字训诂之学渐兴,金文考证不断深入,成为研究古代史的重要资料,也是习字者临习的重要字体一。
如《散氏盘》、《毛公鼎》、《史颂敦》等铭文,均系金文的代表作。
□大篆
狭义专指籀文。
广义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和春秋战国时通行于六国的文字。
□钟鼎文
即“金文”。
□小篆
也叫“秦篆”。
通行于秦代。
形体偏长,匀圆齐整,由大篆衍变而成。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叙》称:
“秦始皇帝初兼天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
(李)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爱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
”今存(琅琊台刻石)、《泰山刻石》残石,即小篆代表作。
□爰书
秦代小篆的别称。
宋代刘奉世称:
“爰书者,盖赵高作《爱历》教学隶书时,狱吏书体盖用此《记录囚犯供词的文书),故从俗呼为‘爰书’也。
□刻符
秦代一种有特殊用途的篆书体。
叙》:
“秦书有八体,三曰刻符。
用于符信。
”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