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考纲解读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156046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9.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考纲解读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考生物考纲解读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考生物考纲解读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考生物考纲解读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考生物考纲解读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考纲解读Word格式.docx

《高考生物考纲解读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考纲解读Word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生物考纲解读Word格式.docx

(1)首先向学生介绍科学理论发现的一般过程。

科学理论的发现一般经历对现象的观察、归纳、分析、质疑、设计试验验证,做出结论的过程。

让学生具备较完整、系统的实验思想,能高屋建瓴地分析实验方面的问题。

(2)和学生一起总结出实验的一般套路。

“实验课题”、“实验原理”、“实验目的要求”、“实验材料用具”、“实验方法步骤”和“实验结论与讨论”。

例:

实验步骤一般包括:

分组、处理、相同适宜条件下培养、观察或测量,实验结论的做出必需与实验目的相呼应。

 

(3)教学时,把课本教学还原到科学理论获得的一般流程,包括对现象的观察、归纳、分析、质疑、设计试验验证,做出结论的过程。

(4)把实验复习贯穿到每一课时中,让学生多练手。

学生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个长期的过程使学生对实验理论和原则耳熟能详,以此获得研究生物学一般的方法和能力。

这需要老师们精心设计。

生物学高考复习要点提示(注:

红字为增加内容,蓝字为删减内容)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1.1了解核酸和蛋白质的化学元素组成;

为学生理解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打基础。

1.2通过实例分析理解蛋白质的化学组成:

氨基酸→多肽链→蛋白质及其多样性;

蛋白质的多种生物学功能:

组织蛋白、酶蛋白、运输蛋白、激素蛋白、抗体蛋白等。

通过书写分子简式了解氨基酸及其种类。

1.3理解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了解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2.1理解细胞中的糖类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脂肪和糖类的氧化供能特点。

2.2了解细胞中的脂类,磷脂与细胞各种膜结构的关系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3.1结合水和自由水的含量比与细胞代谢的关系

3.2无机盐在细胞中存在方式及其功能;

4实验内容

(1)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增加内容);

(2)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了解实验的原理,或运用原理对实验结果做出判断。

1-2细胞的结构

1了解细胞学说的建立,领会实证、技术与科学的关系

2通过实验观察,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1通过了解细胞膜结构的探索历程(增加内容),理解细胞膜的功能,及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3.2了解证明膜具流动性的实验:

人鼠细胞的融合实验

了解实验研究法:

固定观察法、活体观察法、离体培养法等等

4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4.1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具膜性结构的细胞器以及非膜性结构的细胞器

4.2参与能量转换的两种细胞器:

线粒体和叶绿体

线粒体在不同细胞内的分布与细胞的代谢强度之关系 

4.3理解细胞的生物膜系统,与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有关的膜结构: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5.1通过资料分析理解细胞核的功能;

理解细胞核膜的结构特点(双层膜和核孔)

5.2了解实验方法:

标记法、细胞核移植法、结扎法等

1-3细胞的代谢(注该部分内容较08年的要求删减的较多)

删减的内容

1生物固氮

共生固氮(根瘤菌及代谢特点)与自生固氮

生物固氮的意义(氮循环)和应用

2微生物与发酵工程

2.1微生物的类群:

细菌的结构和繁殖;

病毒的结构和增殖

2.2微生物的营养:

碳源、氮源、生长因子;

培养基的配制原则和种类

2.3微生物的代谢:

代谢产物(初级产物和次级产物);

2.4代谢的调节(酶合成的调节和酶活性的调节)

2.5微生物的生长:

群体生长规律的曲线(调整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

2.6发酵工程简介:

菌种选育、培养基的配置、灭菌、扩大培养和接种、发酵、分离提纯等。

3.代谢的概念及代谢类型的划分

3.1代谢概念的表解:

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关系

3.2生物界中的不同代谢类型:

需氧自养型;

需氧异养型;

厌氧异养型;

厌氧自养型

09年要求的内容

1物质出入的方式

1.1通过探究活动理解细胞吸水和失水的,

1.2理解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物质通过膜的主要方式跨膜运输被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非跨膜运输(内吞作用、外排作用)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2.1通过酶的探究过程,理解美的作用和本质

2.2通过探究实验理解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及需要适宜的条件

用曲线图分析影响酶活性的各种因素:

温度、pH、酶的浓度、反应物浓度

3ATP在代谢中的作用

3.1生物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ATP

3.2通过ATP分子简式的分析理解ATP分子中具有高能磷酸键,ATP与ADP的相互转化,ATP的形成途径及形成场所,以及ATP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4.1了解叶绿体的结构,及捕获光能的色素

4.2光合作用的发现及实验研究:

萨克斯实验、恩吉尔曼实验、同位素示踪法的应用

4.3熟识光合作用全过程的图解,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的进行部位、物质转变和能量转换的特点

5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5.1通过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得评价、补充和修改,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5.2理解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曲线图分析):

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和环境温度。

熟知相关的问题讨论与习题解析

5.4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原理在生产实践上的应用:

6细胞呼吸

6.1通过探究活动理解细胞呼吸的方式及过程,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

(进行场所、物质和能量转变特点、实质)

6.2通过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得评价、补充和修改,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1-4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1.1细胞不能无限长大(增加内容)

1.2了解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

2了解细胞的无丝分裂

2.1分裂间期的特点:

DNA分子的复制

2.2分裂期各时期的主要特点(以含有两对染色体的高等植物细胞为例)

2.3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之比较

2.4细胞有丝分裂图象的变式认识——二维坐标图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新加内容)

1理解细胞分化及意义

2理解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

3.1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

3.2细胞衰老的特征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新加内容)

4.1了解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4.2了解致癌因子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删除的内容

(1)无性生殖及其意义

几种常见的无性生殖方式:

分裂生殖、出芽生殖、孢子生殖、营养生殖等

无性生殖新技术及其应用:

快速繁殖,培育无病毒植物,人工种子;

克隆哺乳动物

(2)有性生殖及其意义:

既具双亲的遗传性,又因有基因重组而具更大的变异性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花粉粒和卵细胞的形成部位、双受精的概念)1.2有性生殖的概念及特征

(3)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

种子的形成和萌发

胚的发育和胚乳的发育过程及染色体组成

(4)植株的生长和发育

营养器官(根、叶、茎)和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及其关系

注:

动物的个体发育见选修3中的胚胎工程

要求的内容

1理解减数分裂和配子的形成过程

1.2以哺乳动物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为例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和过程,并能用文字、图解等多种形式正确描述减数分裂的过程,细胞分裂图象的变式及辨识

2理解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重要生物学意义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1.1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新加内容)

1.2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从F.Griffith到O.Avery

1.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放射性同位素35S和32P标记法的应用

1.4RNA也是遗传物质的实验

2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2.1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简介:

生命科学史上的划时代突破—沃森-克立克模型的建立

2.2DNA分子结构

(1)化学组成:

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长链→脱氧核糖核酸(DNA)

(2)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及变式理解;

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3基因的概念

3.1说明基因与DNA关系的事例

3.2理解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DNA片段

4DNA分子的复制

4.1概述DNA分子复制的概念、时期、过程要点及复制特点:

4.2实验分析与讨论——DNA的梯度离心实验

5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5.1理解遗传信息的转录

5.2理解遗传信息的翻译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1)紫茉莉质体遗传的实验研究

(2)细胞质遗传的特点:

母系遗传;

后代不出现孟德尔式的分离比

(3)性别决定

要求的内容

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1.1理解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

孟德尔通过长达8年的豌豆杂交实验,以他不同于前人的创造性的科学研究方法(包括单因子分析法、数学统计法、测交实验法等),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揭示了遗传的基本规律。

1.2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

2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

2.1基因的分离定律

2.1.1“豌豆的高茎和矮茎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图解”之分析

抓住“性状分离的实质是等位基因的分离”讨论:

1:

1、3:

1发生的条件及意义

2.1.2F1产生配子的种类、比值及意义

2.1.3F2表现型与基因型的种类及比值

2.1.4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连续自交后代的分离比:

2.1.5涉及被子植物个体发育中的遗传问题

胚和胚乳的基因型(正交和反交的差异);

果皮、种皮的性状与母本一致营养生殖(嫁接)中,接穗的性状不受砧木的影响(未进行遗传物质的交换)

2.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豌豆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图解”的分析:

联系“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特殊行为”;

深刻认识分离定律的重要性。

遗传图解(棋盘法、分枝法)的认识窍门:

2.3求解孟德尔遗传定律应用题的基本方法

解法要点1已知表现型求基因型是最基本的题型。

解法要点2基因分离规律是最基本的遗传规律。

因此,属于自由组合规律的遗传题,都可以用分离规律求解。

即涉及到两对(或更多对)等位基因的遗传,只要各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便可一对一对地先拆开进行分析,再综合起来。

即逐对分析、各个击破、有序组合。

3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3.1理解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新加内容)

3.2理解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4伴性遗传

4.1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4.2人类红绿色盲症:

分析伴X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