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0160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规划.docx

《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规划.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规划.docx

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规划

教学内容:

第一节可持续发展与旅游景区规划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表述

现代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的提出源于环境恶化与资源枯竭等问题而引起的对传统发展方式的反思。

1987年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WECD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OurCommonFuture),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为: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满足其需求的发展",这个定义鲜明地表达了两个基本观点:

一是人类要发展,尤其是穷人要发展;二是发展有限度,不能危及后代人的发展。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

(1)强调首先要发展

“人类需求和欲望的满足是发展的主要目标”,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是人

类共同的、普遍的权利和要求。

这里的发展包括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在内的多种因素的共同发展。

(2)强调持续性

即生态经济发展的持续性。

一方面,经济增长必须在保持自然资源及其所提

供服务质量的前提下,使经济利益的增加达到最大限度。

另一方面,要求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利用必须限制在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

(3)强调公平性

可持续发展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求和给全体人民机会以满足他们要求较好

生活的愿望。

给世界以公平的分配和公平的发展权,要把消除贫困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特别的问题来考虑。

(4)强调共同性

观念源于人类生活在同一地球上,地球的完整性和人类的相互依赖性决定了人类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

«21世纪议程》概况

1、可持续旅游概念的提出

可持续旅游的提出直接受可持续理论的影响,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旅游领域

的具体运用

大众旅游浪潮中,旅游业急剧膨胀、繁荣背后引发的危机日益暴露,许多人对旅游业是"无烟工业"的提法表示质疑的反应。

旅游业作为以服务、精神消费为内容的高层次消费,对环境有很强的依赖,旅游天然地要求有好的环境。

因此,旅游具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应成为可持续发展理论实践的先行领域。

(二)可持续旅游的内涵

1990年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的’90全球可持续发展大会上,旅游组行动策划委员会提出了《旅游持续发展行动战略》草案,构筑了可持续旅游的基本理论框架,并阐述了可持续旅游发展的主要目的。

1995年4月24日-2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旅游组织和岛屿发展国际科学理事会,在西班牙加那利群

岛的兰沙罗特岛召开了"可持续旅游发展世界会议;大会通过了《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和《可持续旅游发展行动计划》,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观点作了精

辟说明,为可持续旅游提供了一整套行为规范,并制定了推广可持续旅游的具体操作程序,标志着可持续旅游研究已经进入了实践性阶段。

1996年9月,为了响应联合国《21世纪议程》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及其行动计划,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理事会、地球理事会联合制定了《关于旅行与旅游业

的21世纪议程:

迈向环境可持续发展》,并于1997年6月在联合国第九次特别会

议上发布。

1997年,世界旅游组织授权中国国家旅游局出版《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地方旅游规划指南》,用以指导各地旅游发展事业。

2、可持续旅游的内涵

国外权威的定义有两个:

1993年世界旅游组织出版了《旅游与环境》丛书,其中《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地方旅游规划指南》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给出的定义是:

"指在维持文化完整、保持生态环境的同时,满足人们对经济、社会和审美的要求。

它能为今天的主人和客

人们提供生计,又能保护和增进后代人的利益并为其提供同样的机会"。

这一定义

是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进一步总结,不仅指出了旅游业本身的特质,而且提出了"主人"和"客人"区际公平发展的思想,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国际认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995年《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中所指出的:

"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实质,就是要求

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即旅游、资源、人类生存环境

三者的统一,以形成一种旅游业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良性协调的发展模式。

可持续旅游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旅游业中的具体体现,与一般意义上的

可持续发展理论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主要有以下三层含义:

一是满足需要。

发展旅游业首先是通过适度利用环境资源,实现经济创收,满足东道社区的基本需要;在此基础上,再满足旅游者对更高生活质量的渴望,满足其发展与享乐等高层次需要。

二是环境限制。

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有限的。

可持续旅游的首要标志是旅

游开发与环境的协调。

因此,作为旅游环境系统与旅游开发中间环节的环境承载力,成为判断旅游业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

三是公平性。

强调本代人之间、各代人之间应公平分配有限的旅游资源。

3、可持续旅游的目标

1990年,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的1990年全球可持续发展大会旅游组行动策划

委员会会议上,提出了旅游业发展的目标:

(1)增进人们对旅游所产生的环境、经济效应的理解,强化其生态意识;

(2)促进旅游的公平发展;

(3)改善旅游接待地的生活质量;

(4)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经历;

(5)保护上述目标所依赖的环境质量。

(一)一种旅游景区规划理念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与理论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特别的针对性,一方面旅游业作为一项环境资源产业似乎是可持续发展关于环境与发展命题的原型和实例;另一方面,关于旅游业是项社会事业或者经济产业的争论充分生动地展现了旅游在可持续发展中的意义和作用。

因此,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理论应该成为旅游规划的核心指导思想,它对过去旅游规划思想和理论产生了革命性影响,但更重要的是为旅游规划过去的困惑指出正确道路和解决方法,旅游规划需要过去的产业思想,景观美学思想,更需要环境保护思想,文化完整性思想,代际之间、游客与接待区之间、旅游商家、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之间社会平等的思想。

(二)对旅游景区具体规划的指导

旅游可持续发展要求实现三个目标的协调和平衡,即旅游经济的可持续、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和社会文化的可持续。

这意味旅游规划要确保旅游业积极影响达到最大,负面消极影响降到最小。

因此旅游规划的目标首先是增加游客的满意度,以维持旅游市场的持续增长;其次是增加旅游收入,以加强和吸引旅游投资,保障旅游供给,维持旅游供给和需求的动态平衡;第三是保护旅游资源,以维持旅游资源在代内和代际的持续利用(包括自然的和文化的);最后是加强旅游社区和地区的

联系,以维持接待区和游客之间的社会协调。

(三)旅游景区规划中应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具体方法

要实现上述四个平衡的目标,仅用过去的形体规划方法是不够的,形体规划往往只是为宾馆和游览设施选择合适的场址,然后应用景观规划原理和工程设计标准进行开发建设。

这种规划方法无法面对大众旅游对旅游资源环境的挑战、对接待区社会文化的挑战,甚至无法面对旅游市场不断变化的挑战。

尽管其后来为了维持旅游供给与需求的匹配和平衡,发展演化为市场导向方法和产品导向方法,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市场挑战(市场导向方法),环境、文化挑战(产

品导向方法),并且在某些地方取得成功。

然而它们都只能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部分目标,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多元化目标,要求旅游规划在方法上更加综合和系统,它不仅要求对旅游功能系统结构要素进行综合,还要对其依存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系统进行综合。

因此它还需要用环境的方法和可持续的方法,也就是说用环境容量和社会经济容量的方法,以及社区参与的方法,旅游可持续发展对规划的要求较之以前的规划要求更具综合性,具有弹性,不仅要根据市场信息的变化和反馈进行调整,而目要根据环境和社会文化的响应进行调整。

因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方法实际上是个连续动态过程,既要求能处理不同空间尺度的连续一致性,又要求能处理近期、中期和远期等不同时间尺度的连续一致性。

总起来看,旅游可持续发展作为一先进的新旅游开发理念对传统旅游开发规划从规划思想、规划目标到规划方法等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都提出系统的挑战和要求,这是学科性的,也是世界性的,理应得到我国旅游规划界的积极响应。

目前指导我国旅游规划的理论主要源于四个学派:

首先是景观园林建筑学派可以说是我国旅游规划的先锋,对我国旅游规划贡献和影响最大,用该学科的方法完成的;

其次是生态学派,包括林学、生物学和自然地理学,全国各级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规划绝大部分主要来自该学科的理论指导;

此外是地学,包括地质学和自然地理学,它对我国自然旅游资源的调查和评价作出杰出贡献;

最后是历史、经济学,它们对我国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调查和评价以及人文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和方法指导。

旅游研究与上述四大学科有着渊源联系,仅就旅游规划而言,影响最大的是以形体规划见长的景观园林建筑学派,其次是以综合规划与空间规划见长的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地理学派。

第二节旅游对景区的影响

旅游景区是旅游的对象,是游客集中的地方。

由于旅游的开发,改变了景区内资源原有的利用方式,也改变了对景区施加影响的人的群体和规模。

这些改变必然引发景区一系列的变化,概括起来体现在三大方面:

对景区及周边社区的经济影响;对景区环境的影响;对景区与周边社区的社会文化影响。

一、对景区与周边社区的经济影响

1、旅游资源开发的正面经济效应

(1)促进旅游地经济发展

(4)平衡地区经济

旅游的经济效应

(2)提供劳动就业机会

(3)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2、旅游资源开发的负面经济效应

(1)过分依赖旅游业可能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

(2)旅游大量发展可能导致产业结构的不利改变

(3)旅游业发展可能导致旅游区物价和地价上涨

1、对景区经济效应的评价

旅游对景区经济效应的评价由以下三个指标衡量:

(1)景区旅游收入:

指景区在一定时间内,向旅游者销售的旅游产品、旅游商品和其他劳务中所获得的货币收入的总和。

它直接反映旅游目的地旅游经济运行状况。

(2)景区经营利润率:

指一定时期内景区内旅游企业利润总额与营业收入之比。

该指标用以衡量景区的盈利水平。

(3)投资收益率:

指一定时期内,由于旅游投资所带来的利润额与投资总额之比,即反映单位投资所获得的利润。

(2)居民就业乘数指增加单位旅游投入所创造的直接与间接就业人数之间的比率关系。

该乘数表明景区通过一定量的旅游收入,对当地经济系统产生的连锁反应所导致的最终就业机会的影响。

2、旅游对景区周边社区的经济效应的评价旅游对景区周边社区的经济效应主要用居民旅游收入乘数、旅游就业乘数乘数、政府旅游税收的增长来衡量。

(1)居民旅游收入乘数指增加单位旅游投入额与由此导致的该地区居民总收入增加额之间的比率关系。

该乘数表明景区的开发给当地居民收入的增加带来的影响。

(3)政府税收的增长是旅游景区开发所引发的旅游税收的增长,包括旅游企业上缴的税收与相关行业的企业上缴的税收。

政府增加的税收又通过政府的开支流入当地经济,并引发新的税源。

二、对景区环境的影响

1、正面的环境效应

(1)促进生物,尤其是珍稀濒危生物的保护

(2)促进水体保护和水体污染的治理

旅游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对水体保护和水体污染治理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

用。

如1993年杭州发起的“保护西湖绿色行动"。

(3)促进大气环境保护和治理

(4)促进地质地貌的保护

2、负面的环境效应

(1)土壤因践踏而板结

(2)水因垃圾与废水遭到污染

(3)植被遭受破坏

(4)动物受到干扰和捕猎

(5)大气因旅游交通与餐饮等而污染

(6)噪声

(7)对旅游地居民生活环境的干扰

旅游对自然环境的主要影响可以概括为如下表所示。

(1)旅游者的旅游活动

(2)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活动

(3)旅游设施建设活动。

(4)当地居民的态度

(5)旅游管理者的管理方式

三、对景区及周边社区的社会文化影响

1、旅游资源开发产生的正面社会文化效应

加强了旅游地同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文化交流,消除了一些社会、民族、种族等偏见,促进当地社会的发展,增强了相互理解。

旅游者以其自身的行为方式、生活习惯、价值观念介入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