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C卷模拟Word文档格式.docx
《人教版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C卷模拟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C卷模拟Word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①在童话故事里,公认的大团圆结局就是公主和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孩子们看到这一幕,往往就知道故事结束了,该睡觉了。
可是,如果公主和王子没有在一起呢?
②在第九届中国儿童戏剧节近期上演的剧目中,有不少由经典童话改编而来,《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小飞侠彼得·
潘》《彼得兔和他的朋友们》《小王子》……其中有两部比较特别,分别是有着“中国版灰姑娘”之称的《叶限姑娘》和改编自安徒生童话的《小美人鱼》。
③在原著故事里,“灰姑娘”的成功靠的是“神力”的帮助和王子的垂怜,纯属运气好,和她个人努力没有什么关系。
而在《叶限姑娘》剧中,编剧孙梦竹把情节改为,叶限在自身难保的情况下救助了有“神力”的小鱼,所以后来能得到小鱼的帮助。
而更进一步的,孙梦竹提出了一个现代审美的问题:
对一个女孩来说,嫁给王子就是终极幸福吗?
④“我认为不是,任何一个人的终极幸福都不应依托在别人身上,而应该回归到自我。
”所以,孙梦竹把故事的结尾改为:
叶限向着远方走去,她的朋友小鱼相随左右,溅起点点水花。
“这个结尾接受起来或许稍显沉重,但打破了‘公主梦’,让孩子们体悟到自己才是自己的终极支撑,对当今时代的孩子们来说,或许更有价值。
”
⑤如果说《叶限姑娘》还算是一个开放式结尾,那《小美人鱼》,原著堪称安徒生童话中最让人伤感的故事之一,化为海上泡沫的小美人鱼,似乎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悲剧形象。
⑥儿童剧版《小美人鱼》由中国儿艺和丹麦艺术家联手打造,情节基本忠于原著,但在结尾,小美人鱼是为了获得一个永恒的灵魂而付出自己的生命,和王子已经没有必然联系。
关于王子是不是“渣男”尚无定论,但孩子从这部剧中了解了生命的另一种价值,除了爱情,我们还有更珍贵的灵魂。
⑦丹麦戏剧中心首席执行官亨利·
科勒说:
“对于每个丹麦人来说,安徒生都是他们童年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不避讳给孩子们讲述悲伤的故事。
孩子们需要了解这些内容,从而感受到生命不一样的层次和方面。
⑧在著名文艺评论家钟艺兵看来,貌似“悲伤”的故事,内核并不一定都是“悲剧”。
《小美人鱼》《叶限姑娘》就传达了一种现代的生命观和价值观。
⑨如果说童话故事尚且还能以不真实感来自我安慰,那现实主义题材的儿童剧,就更毫无遮拦地直戳人心。
⑩比如,改编自曹文轩作品《山羊不吃天堂草》的同名儿童剧,被定义为国内首部“成长戏剧”,关注少年的心灵成长历程。
来自盐淮穷困山区的少年明子来到城市,跟着师傅学木匠手艺。
在城市中,明子遇见了因患腿疾、坐着轮椅的同龄少女紫薇、遇见了形形色色的雇主……而打工的同伴们,有的因病回乡,有的道德沦丧……童工、城乡矛盾、道德迷失……这些沉重而真实的话题,该不该搬上儿童剧的舞台?
⑾钟艺兵说:
“孩子需要真善美的教育,但如果只告诉他们真善美,当他们接触社会后,发现真实的社会和自己知道的不一样,那谈何融入社会?
而且现在媒介发达,孩子很容易看到不是真善美的东西,文艺作品也不必忌讳,儿童剧的题材应该广泛多样。
⑿不一定是大团圆结局,不一定是英雄的赞歌,不一定是唱唱跳跳的娱乐,儿童剧展现给孩子的不能仅仅是美好的幻象,当是一个多元的世界。
毕竟,孩子会长大,毕竟,大文学家罗曼·
罗兰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⒀有一部罗马尼亚木偶剧,或许可以阐释“悲剧”的价值所在。
《想要见到太阳的雪人》,听名字就是个悲伤的故事:
雪人在阳光下渐渐融化,他想求太阳不要把自己晒化。
在寻找太阳的旅途中,他得到了一群动物的帮助。
终于到达终点了,雪人却没有开口为自己请求什么,而是请太阳帮助他的动物朋友们……雪人最终融化了,但太阳告诉他,来年冬天,你就又回来啦!
⒁融化是必然的,但还会回来。
看剧的孩子们可能还不明白成年人生活的艰难,但在他幼年的心里,将埋下一个信念:
悲伤的故事会结束,美好的事物终将归来。
2.下列哪一项最适合做本文的标题?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述理由。
A.童话塑造孩子的生命观
B.故事让孩子看清生活的真相
C.孩子为什么需要看“悲剧”
3.你觉得下面这则材料放在文章第几段的后面最合适?
请简要阐述理由。
(材料):
此前,中国儿艺上演过同为安徒生经典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不幸的故事中蕴含着希望:
虽然人群漠视、冲撞、指责她,却有怕老婆的面包师傅呵护小女孩的自尊;
虽然已经饥寒交迫,小女孩却将自己唯一的面包施舍给了乞丐;
虽然最后被洗劫一空,直至生命垂危,但擦亮的火柴却给她带来天堂的希望。
“小女孩最终冻死了,这样的故事会引发孩子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对扼杀美好的环境有自己的态度,这也是对孩子的陶冶和教育。
”钟艺兵说。
4.请你从阅读过的文学作品中选择一个人物(上述文章中的人物除外),借这一人物谈谈你对“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这句话的理解。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小题
米粽之忆
雷抒雁
①一想到端午节就要到了,心里就不免浸淫出一些温馨的情绪来,一整夜一整夜都会沉进回忆里,想的都是家乡和儿时的那些事情。
②想得最多的,自然是母亲。
端午的先几天,母亲就赶夜给我做红布肚兜。
又一针针用五彩丝线在那红布上刺绣一些蛤蟆、蜈蚣、蜘蛛,以及蛇蝎之类的小动物。
那时,并不知绣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只是觉得五颜六色,绣的好看;
妈妈那时年轻,手巧眼也明亮,一边绣着一边还低声唱着歌儿,我只是趴在一旁,不眨眼地看着,一声不吱地听着。
③接着是包粽子。
早一个月,妈妈就到远处的苇塘里打下一把把宽宽的苇叶,阴干在屋里。
又从路旁的马兰草上剪下一根根长长的草叶。
红枣大米红红白白,泡在瓷盆里;
包粽时,便一张张捋平苇叶,包上糯米和红枣,菱形的粽子包好之后,再抽出泡在水里的马兰草叶一头用牙咬住,另一头去捆那米粽。
那时,妈妈年轻,手脚灵活,干什么活儿都利索。
④端午的头天晚上,开始煮粽子。
只一阵时间,满屋里都是米的清香,枣的清香,以及苇叶、马兰草甜丝丝的青草香。
从米粽一下锅,我就像只小苍蝇,总围着锅台转,怎么也轰不走。
妈妈说:
睡觉去吧,粽子得煮一夜,明早吃才香哩!
我说:
不睡,我不困么。
⑤咕咕嘟嘟,粽子在锅里快乐唱歌;
经不住这歌声和香味的催促,我的眼皮开始打架。
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母亲抱到炕上,一睁眼,却天亮了。
枕头边是母亲放在碗里的一只粽子,香喷喷的味道直往鼻子里钻,也不管没有洗手洗脸,端起碗就吃。
我想我这一生再也没有吃过那么香的粽子,妈妈包的粽子。
⑥这时,父亲已站在门前,手里握着一把镰刀,要到野外割艾草去。
我便三下五除二,穿衣登鞋,要跟父亲“趟露水”去。
⑦端午时节,已是仲夏季节,草木茂盛,到处是浓密的树叶,高深的青草。
鸟儿藏在树林深处,不管有没有人走过,依旧长一声短一声地鸣叫。
麦子已一片一片黄熟,心急的人家已开始开镰割麦了。
在阡陌上行走,不一会露水就打湿了鞋袜,打湿了裤脚。
不管!
那时,父亲在前边割艾草,闻着那带有苦味的草香,我便想起了妈妈给爷爷熬药的味道来。
⑧一大捆艾草,父亲选了一些插在门楣上;
剩余的,爷爷会把它拧成草绳。
夏天蚊子多,点燃草绳,闻着苦艾燃烧的味道,蚊子就不敢飞过来了。
⑨哎,一说到这些事,我就忍不住想掉眼泪。
全是60年以前的事了。
我的爷爷,那个默默劳作一生的人1962年就去世了;
我的父亲去世25年了,而母亲离开我也已近10年了。
端午节其实也是个祭祀的日子,写这篇小文,想想那些逝去的亲人,也算是一个纪念吧。
⑩我面前现在正放着几个米粽,是从超市购来的。
我不想急急忙忙打开它,那形状使我想起既往的端午节,想起永远不会再有的妈妈给我煮的红枣米粽,香喷喷的,让人止不住要落泪……
(选自《今晚报》,有删除)
5.文题“米粽之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6.文中作者围绕“米粽”回忆里那几件往事?
7.本文的语言富有表现力,请你联系上下文,品析文中第⑤段划线句子。
咕咕嘟嘟,粽子在锅里快乐唱歌。
8.读完全文说说你对文章第⑩段划线句“让人止不住要落泪”这句话的理解。
9.请结合全文的语句分析母亲的性格特点。
三、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
“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
“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
“尔安敢轻吾射!
“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乙)南阳县有杨二相公者,精于拳勇。
能以两肩负两船而起,旗丁数百以篙刺之,篙所触处,寸寸折裂。
以此名重一时,率其徒行教常州。
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
忽一日,有卖蒜叟,龙钟伛偻,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之。
众大骇,走告杨。
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
“叟能如是乎?
”叟曰:
“君能打墙,不能打人。
”杨愈怒骂曰:
“老奴能受我打乎?
打死勿怨!
”叟笑曰:
“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
”乃广约众人,写立誓券。
令杨养息三日,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
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
老人寂然无声。
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
“晚生知罪了。
”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
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选自清·
袁枚《子不语正编》)
10.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陷入尺许/杂然相许
B.睨之/旁睨而揶揄之
C.公亦以此自矜/以一死成君之名
D.而钱不湿/负蒜而归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康肃忿然曰:
(2)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
1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两个文段开头都表现了年轻一方的本领高超,目的是为了烘托两位老人技高一筹。
B.乙文的卖蒜叟在比试后“徐徐负蒜而归”是因为他已被杨二相公所伤,在假装若无其事。
C.甲文详写卖油翁“酌油”的情节是为了突出卖油翁技艺高超,充分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D.两个文段都说明了“人外有人,即使自己有擅长的本领也不能骄傲自满”的道理。
四、句子默写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沁园春·
雪》)
(2)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秋词》)
(3)_______________,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范仲淹《苏幕遮》)
(4)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5)___________________,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晏殊《破阵子》)(6)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____________,今日是也。
(《唐雎不辱使命》)
(7)今曹操已拥百万之众,_______________。
此诚不可与争锋。
(陈寿《隆中对》)
(8)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________。
(欧阳修《醉翁亭记》)
五、诗歌鉴赏
1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题目。
树
一棵树,一棵树
彼此孤离地兀立着
风与空气
告诉着它们的距离
但是在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