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黄一中级第一次统考Word下载.docx
《内黄一中级第一次统考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黄一中级第一次统考Word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实行神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制度
D.国家和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
2.国学大师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
“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当商之末而周之文、武亦称王,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
”为改变这种状况,周初统治者实行了
A.王位世袭制B.分封制C.嫡长子继承制D.郡县制
3.逸礼《王度记》曰:
“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
”从中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①西周推行的宗法等级关系②西周推行嫡长子继承制
③西周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④西周有着严格的礼乐定制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4.王夫之在论述古代两种政治制度的利弊得失时说:
“两端争胜而徒为无益之论者,辨封建者是也。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
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
”文中的“封建”这一制度最早出现于下列哪个朝代
A.商B.西周C.秦D.西汉
5.周武王死后,子成王诵继立,武王弟周公旦辅政。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载:
“昔周公吊(伤)二叔(指管叔、蔡叔,均为武王兄弟)之不咸(不仁义,叛乱),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这表明周公“封建亲戚”的目的是
A.维护嫡长子继承制B.削弱地方叛乱势力
C.巩固西周礼乐秩序D.维护中央朝廷权威
6.据成书于清代的《华西邹君记》记载,苏州有一邹姓富户立下遗嘱将名下一千亩土地交给儿子,其余三千亩捐给义庄,以接济族人。
这主要表明
A.重农思想影响工商业发展B.宗族制度在古代有重要意义
C.租佃经营成为主要的经营方式D.人们注重对私有财产的支配
7.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宗族网。
“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
”在这里,小宗相对于群弟而言,是()
A.诸侯B.大宗C.小宗D.卿大夫
8.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中有“宝玉抢读贾环四不象灯谜”的场景。
贾宝玉和贾环(宝玉之弟,为贾政的妾室所生)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在剧中两人的地位却有天壤之别。
从传统观念上看,导致两人地位悬殊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形成B.个人素质的差异
C.宗法制的影响D.封建家长的喜好
9.《资治通鉴》记载: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
史称“三家分晋”。
这一现象反映出
A.分封制度被破坏B.新的社会制度已经确立
C.等级制度被破坏D.贵族特权被废除
10.古书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该材料实质上反映了
A.各国纷纷变法图强B.社会性质发生变革
C.封建宗法制趋于瓦解D.边疆诸侯争霸中原
11.“古代的住宅,东偏是祠堂,即庙,西偏是家屋,即寝。
古代的家庭,最重要的,……,祭祖自属大事。
”材料揭示了( )
A.分封制的巩固B.宗法制的影响
C.宰相制的实行D.内朝制的推行
12.周朝规定同姓不婚。
贵族们力图通过婚姻关系的血缘纽带,与异姓贵族建立宗法伦理关系。
这样做,从政治角度看( )
A.有利于监督周王的权力B.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C.奠定了传统文化的基础D.维护了嫡长子继承制
13.《水经注•湘水》云:
“秦灭楚,立长沙郡。
”长沙郡下设湘、罗、益阳、阴山、零陵、衡山、宋、桂阳等9县。
从此,长沙开始纳入全国统一的政治体制,并第一次明确地以一行政区域载入史册。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郡守是长沙郡最高的行政长官
B.长沙郡守需要定期向皇帝汇报工作
C.郡守职位由皇帝直接任命
D.县令、县长也由皇帝直接任命
14.《赢政的道》一文中写道:
“始皇帝赢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
”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
A.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B.确定了后世2000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
C.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
D.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
15.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
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16.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
“有叛人而无叛吏……有叛国而无叛郡……有叛将而无叛州……”这一现象对应的朝代应该是()
A.西周、秦朝、三国B.汉朝、唐朝、明朝
C.秦朝、汉朝、唐朝D.战国、汉朝、宋朝
17.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出的主要信息是()
图一图二
A.分封现象至此不复出现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C.地方对中央威胁已经消除D.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加强
18.皇,古为上天,光明之意;
帝,生物之主,兴益之宗。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自以“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将皇帝为自己的帝号,这就是皇帝称谓的由来。
其首要目的是( )
A.宣扬托古改制B.突出个人功业
C.制造暴政依据D.标榜君权神授
19.“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的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惟一的君主。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共主说明周王实现了高度集权B.独主是指皇帝实行地方长官任命制
C.本质上都以血缘亲疏分配权力D.两者在统治方式上并无实质性区别
20.据《汉书》载:
“自周衰,官失而百职乱,战国并争,各变异。
”“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
”材料认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A.巩固了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度。
B.适应了封建大一统政治的需要
C.消除了分裂割据的经济基础D.适应了地主土地所有制的需要
21.《史记》记载,刘邦称帝之后以旧礼尊其父,有人劝说刘父:
“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
奈何令人主拜人臣!
如此则威重不行。
”此后其父以尊礼待刘邦。
从文中可以看出
A.宗法关系要服从于君权B.刘邦违背了纲常伦理
C.汉初宗法制趋于崩溃D.君臣关系等级森严
22.“周亚夫,汉文、景名将。
周勃次子,因兄胜之杀人被处死,故得嗣爵,封为条侯。
文帝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匈奴大举侵扰上郡、云中,京城长安告警。
周亚夫以河内太守被任为将军,出征驻屯细柳,因治军严谨有方,不久迁中尉,负责京城治安。
景帝时,周亚夫以太尉率军平七国之乱,五年后,被景帝迁为丞相。
”材料反映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是
A.君主专制在不断加强B.皇帝选官重视军功
C.由重血统向重才能转化D.君权相权不断协调
23.据《史记》记载,汉文帝佞臣邓通曾对丞相申屠嘉礼仪怠慢,申屠嘉严斥邓通,并招其至丞相府,依律欲斩之,后文帝求情方才得免。
这说明( )
A.汉初礼仪制度至上,无人可以违背B.汉初丞相位望隆重,皇帝也礼让三分
C.丞相中屠嘉专权,汉文帝大权旁落D.丞相申屠嘉刚直不阿,坚决维护法度
24.唐代规定:
一切政府法律,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
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法律地位。
材料主要反映了唐代( )
A.注重依法治国B.相权对皇权的制约
C.皇权不断加强D.宰相掌控了决策权
25.“唐太宗在未登极前,曾做过尚书令,及太宗即位,朝臣无敢再当尚书令之职,因此尚书省长官尚书令常虚悬其缺。
”这反映出唐代( )
A.宰相有职无权B.皇权至高无上
C.三省六部制不成熟D.尚书省地位下降
26.苏东坡在《论养士》中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进行了总结:
“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
”以下各项是对苏东坡这一总结的理解,其中不正确的是
A.夏商周时期只有贵族才有受教育及从政的资格
B.“以客出仕”成为战国时风行的做官之途径
C.汉代中央官员的选拔主要来自地方郡县长官
D.古代选官制度大致可分为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等阶段
27.清人王鸣盛论及汉代官制,“以尚书与三公对言,三公权不及尚书;
以尚书与中书对言,尚书又不及中书矣……要之士人必不如宦人之犹亲密”,这说明汉代
A.权力重心在中书B.三省已具雏形
C.外朝受内朝牵制D.皇权逐步加强
28.一个青年跑进大学求学,毕业后,派到地方服务。
待服务地方行政有了政绩,再经长官察选到中央,又须经过中央一番规定的考试,然后才始正式入仕。
那是当时入仕从政的唯一正途,政府的一切官吏,几乎全由此项途径出身。
这样的政府,我们再也不能叫它做贵族政府……我们只能叫它做读书人的政府,或称士人政府。
”对以上说法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A.材料体现的是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度下的选官制度
B.材料体现的是隋唐时期开始实施的科举制度
C.材料体现的是宋代以后普遍出现的平民政治
D.材料体现的是汉代察举制度选拨人才的程序
29.时人评说: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向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对这番话,下述理解与史实相符的是( )
A.汉代察举制度的流弊,推举出的文人及武将多不适任
B.唐代科举制度的弊端,考上秀才的寒门子弟才识平庸
C.宋代科举取士的结果,导致重文轻武,武将怯于外侮
D.明代八股取士的遗毒,造成文人武将都不能胜任其职
30.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钱穆认为此项制度的意义是
A.彻底结束了贵族政治B.平民有了提高地位的机会
C.门第观念在民间消失D.科举成为入位的唯一途径
31.“国初沿五代之制.量使以总国计,应四方供赋之人,朝廷不预,一归……,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
”(《宋史》)文中的“……”应为
A.通判B.中书门下C.枢密院D.三司
32.有学者认为,相对于汉唐两个朝代,宋代不是弱,也不是贫,而是无效率。
导致其“无效率”的主要原因是( )
A.事权的分割B.科举制的完善C.理学的兴起D.租佃制的发展
33.元代行省的设置,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等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江浙行省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
统治者这么划分的主要意图是( )
A.便于中央直接管理B.实行民族分化政策
C.推行汉蒙二元统治D.防止出现地方割据
34.元朝打破了自魏晋以来三省分掌全国政务的惯例,实行“国之政本”的中书省一省制。
对其作用表述有误的是
A.有效避免“政出多门,不相统一”
B.有利于克服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争权等弊端
C.有效避免宰相专权,架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