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具的非常有用的知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085311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3.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检具的非常有用的知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检具的非常有用的知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检具的非常有用的知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检具的非常有用的知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检具的非常有用的知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检具的非常有用的知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检具的非常有用的知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具的非常有用的知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检具的非常有用的知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检具分总成检具和零件检具

二 

 

零件供应商的责任

A. 

零件供应商对检具获得过程的所有要素应负直接的责任。

另外,零件供应商必须保存所有相关活动的文件。

B. 

供应商应保证检具符合下列条件:

1. 

时间进度要符合整个项目的时间节点。

2. 

与被测零件的使用功能相符合。

3. 

通过遵循定位基准方案,使检具符合被测零件的几何尺寸和公差图纸(GD&

T)。

3.1注意:

供应商必须核实检具上是否需要垫块。

(比如在有尼龙扣或没有尼龙扣的情况下)

4. 

在检具中必须包括所有关键产品特性(KPC:

合理的预期的变差可能足以影响产品安全性或政府标准或法规的符合性,或很可能足以影响顾客对产品满意程度的产品特性),产品质量特性(PQC:

指那些特殊特性:

客户满意与其整个公差围相符,但一旦超出规,客户损失将急剧上升。

公差围的变差略微影响客户满意,而一旦超出公差,将严重影响客户满意)的测量。

5. 

所有的KPC,PQC应该使用定量型数据采集装置,而且它们必须固定在检具上。

这些装置必须满足测量系统分析(MSA)的所有要求。

6. 

应具有辨别被测零件相对于名义值的变差的能力。

C. 

供应商应建立并保持用于测量系统控制的编制成文件的程序。

此文件应包括该检具的:

尺寸测量报告,使用三坐标测量仪(CMM)。

工程更改文件。

检具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

检具设计图。

供应商应维护更新检具设计和检具更改的记录。

无论检具是否受到影响,更改记录应反应产品设计更改级别。

供应商应及时解决设计上的问题。

设计和制造方应及时通知发生的问题。

任何相对原定检具费用的变化,必须得到主机厂采购部门的批准。

三、检具设计方案

设计概念是检具设计过程中的第一步。

设计概念的目的是建立和用文字描述检具的要求。

它保证设计的检具包括了零件所有KPC,PQC要求。

开始设计前,应召开一个设计概念的预备会议。

应参加的主要人员为:

供应商检具工程师、检具设计及制造方的代表、主机厂的SQE和检具工程师。

还可以邀请:

主机厂的产品工程师、尺寸工程工程师、制造工程师、采购员。

B. 

设计概念应包括详细的检具的草图和书面描述,以便能依此进行检具设计。

设计概念不必详细得如一个完成的设计,但应包括下列信息:

被测零件与检具基座的位置关系。

最好使用装车位置(被测零件在检具中的位置与其被装配在整车中的方向和位置一致),然而,其它位置可能更适应被测零件/检具的使用(即第一使用位置:

被测零件在量具中的位置与其在第一次装配中在装配模具中的方向和位置一致。

如在装配过程中,将支架焊接至门框上时,门框可能被水平放置的)。

如果相对装车位置有偏离,应以90°

为增量进行偏转。

定位基准方案应与几何尺寸及公差图纸一致。

可以使用附带基准垫块。

支撑被测零件的检具零件和装置。

建议的夹紧技术。

用于检测下列特性的检具零件和装置:

∙ 

关键产品特性(KPC),产品质量特性(PQC),过程监控点(PMP)

特性线

功能孔

过去经常发生过程变差较大的区域

所用的材料应依据检具的使用和环境,以确保在零件现行生产有效期的功能性、重复性和再现性。

7. 

相配或邻近零件的轮廓外形或线条特性。

C.设计概念应考虑操作者的人机工程学、被测零件的装和拆的容易度、三坐标检查和SPC的数据采集的可行性。

D. 

主机厂SQE和检具工程师将审核和批准在产品表面上选取用于采集SPC数据来监测KPC和PQC以及特性的X、Y、Z位置。

四、检具设计要求

A.检具图纸上必须依次列出如下信息:

零件号,零件名称,零件图纸号,零件图纸更改级别。

另外:

1.所有检具零件图必须用三视图绘出,并且必须标注完工表面和/或车身和/或工作参考线。

2.所有的剖面图应标明与量具设计图引出号相对应的剖面号及页号。

(如:

剖面C-C或100.0;

第1页〕

3.检具设计图必须包括在检具上的被测零件轮廓图(虚线)。

线条要足够粗以便于图纸的复印。

4. 

如可能,检具原材料(如:

角架、堆积块、铰链、导板、螺钉和键等)应尽可能选用可采购到的标准件。

5.检具设计必须由客户认可的软件生成.

B. 

定位基准的方案必须应用于检具设计图纸中和检具上,一般概念是:

将被测零件定位在由第一定位面,第二定位面,第三定位面(译注:

6点定位原则)组成的三维空间中。

C. 

定位基准孔的定位装置:

1.不作为定位方向的销子不能限制非规定定位基准的任何方向的被测零件的运动。

这种情况可使用导轨或可移动的检具零件来允许被测零件在非定位方向上的移动。

但是,只有使用高精度的导轨才能不影响规定的定位装置的定位精度。

2. 

对定性型检具的检验销需充分运用最大的允许公差,即用于检测被测零件的检具上的定位装置应按最大实体条件制造,其所对应的定位销可以装在一个导板或可移动的零件上以允许在非定位方向上的移动。

3. 

对定量型检具的所有基准定位销均不考虑其尺寸大小,并将被测零件准确地定位在规定的定位基准方向上。

实现这种情况的一种方法是使用弹簧座锥型销,该销安装于导轨或可移动的零件上,确保在非定位基准方向的运动。

D. 

应重视与点焊、缝焊或分型面邻近的定位基准。

如果这些定位基准

不能迁移的话,为便于检具的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则这些检具的基准零件必须与点焊、缝焊或分型面有一定的间隙(在定位基准上开槽或孔)。

E. 

检具设计中应确定在被测零件检测中应用的每一检具零件,包括测量销的尺寸。

此外,还应确定所有可拆卸及可互换的检具零件,并注明它们相关的功能。

可互换零件的要求有:

定位销衬套须用淬火钢制造;

有永久性的把手。

可互换零件须安放在固定于检具底板上储物盒中.

F. 

当使用高度量具进行被测零件评价时,应考虑在尺寸大于1.2m的基面上作定位切割线(如网格线)。

G. 

为了保证从制造到认证中尺寸测量的一致性,设计中应包括注明的坐标测量的基准起始点。

这些点可以是工装球、销子、零位块或基座上其他一些可以清楚识别的区域。

H. 

检具设计图中没有必要标注重复或左右的对称,在实际可行时,只要注明特有的、单侧的细部即可,并加上“除已指出部分外对中心轴对称”的附注。

N. 

对检具设计的任何更改,都应该用文字数字按顺序注明于附于第一页右上角的更改通知栏,并且在整个设计中合适之处圈出。

每一更改项都应有简短的参考适当EWO(EngineeringWorkOrder)工程工作顺序或工程更改的更改说明。

五、 

检具制造要求

所有定位基准、检测用零件、夹头和可互换件都应在检具上显见处注明。

操作指导和/或操作顺序应被牢固地附于量具上。

这些指导必须与检具设计图中的相同。

超过22公斤的检具上建议使用有眼螺栓作吊耳。

所有的焊接件都应作应力消除。

E.所有可活动件和可互换件,如把手和测量销,都应永久性地附于检具上。

建议使用自固装置或回缩型的连接缆。

将检具的所有非检验用表面都漆成适中的蓝色。

.检具的制造公差

、一般指导原则

a. 

所有用于被测零件定位的定位基准在检具上的位置公差都必须限制在±

0.10mm以。

b. 

检具的所有用于检测被测零件的部件包括检验销和衬套,以及用于电子测量器件的零件等,在检具上的位置公差都必须限制在±

0.10mm以。

c. 

用于检验产品表面轮廓特性,采用型面齐平/塞片检验的检具型块位置公差都应该限制在±

0.15mm以。

d. 

用于检验产品周边轮廓特性,采用周边齐平/塞片检验的检具型块位置公差都应该限制在±

e. 

模板在检具上的公差应限制在±

0.20mm以。

f. 

作为目测基准的公差应在±

0.50mm以。

当某一产品的特性偏离上述规时,检具的公差可采用1/10准则。

在产品图纸上针对某一特别产品特性标注公差的1/10可用作检具制造公差。

每个检具应附带一个金属标识牌以标明下列信息(当需要时进行更新):

被测零件名。

被测零件号。

工程更改级别。

车型、年型和用途。

生产厂名。

重量。

制造时间。

六、检具认可要求

在要求得到被测零件供应商批准之前,制造方应自行检验并以书面报告认证成品检具的质量。

保证书至少应包括对以下的容:

定位基准、检具的功能特性(比如数据采集装置、持平检测、支座点、检验销、定位销、匹配件的代表性结构球等)。

同时也包括可互换的定位基准垫块。

七、检具重复性与再现性要求

用于定位基准方案重复性的初步评价;

在进行检具重复性和再现性研究时,应选择数量足以评价3个定位基准面的每一个面的点。

在被测零件上选取的点应是尽可能远离定位基准的点。

有可能需要更多的测量点,这取决于被测零件的大小和被测零件的刚度。

B.均值和极差法是一种能决定测量系统重复性和再现性的数学方法。

均值和极差法研究检具重复性和再现性的判别标准指南:

误差<

10%测量系统可接受

误差≥10%,≤30%可能可接受,取决于实际应用的重要性、量具费用、修复费用等。

误差≥30%必须改进检具系统。

尽力找出问题并纠正。

当检具误差百分比在上述第2条所列围,如对是否需要改进检具存有疑问时,请与采购部门的SQE和检具工程师联系。

采用定量型数据收集的每一个关键产品特性(KPC)和产品质量特性(PQC)都需要进行独立的重复性和再现性评价。

当检具发生可能影响重复性和再现性的修改后,应进行一次检具重复性和再现性研究。

八 

、 

保养要求

A.依据QS9000要素4.11,为保证测量系统在现行生产的有效期的有效性,零件供应商应对检具进行定期的有计划的保养(按使用情况)。

无论正在进行的更改是否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