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全学年地理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084454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全学年地理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中全学年地理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中全学年地理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中全学年地理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中全学年地理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全学年地理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

《初中全学年地理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全学年地理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全学年地理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

7.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

随着地球不停地自转,地球表面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和时间的差异。

8.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

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66.5o的夹角,而且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由于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

9. 

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

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

其分界线分别为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

10. 

五带的特点:

热带-终年炎热,有阳光直射现象;

温带-四季分明;

寒带-终年寒冷,有极昼、极夜现象.

11. 

地图三要素:

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12. 

比例尺有三种表达形式:

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

13. 

比例尺大小与图幅内容详略关系:

在地图上所画地区的范围越小,要表示的内容越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应越大;

反之,选用的比例尺越小.

14. 

在地图上一般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要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网定向。

15. 

海拔(绝对高度):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16. 

等高线:

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17. 

等深线:

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等深线.

18. 

在绘制等高线地图时,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就密集;

坡缓的地方,等高线就稀疏。

19.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高度、山顶、山脊、山谷、陡崖、等高线疏密与坡度陡缓.

20. 

全球海陆面积比例:

海洋占71%,陆地占29%。

海陆分布特点。

21.七大洲(由大到小):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四大洋(由大到小):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2.各洲界限:

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黑海和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

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南北美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23.五种基本陆地地形:

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

24.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25. 

区别天气和气候。

在卫星云图上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白色越浓,雨越大。

认识常见的天气符号。

26. 

气温的日变化: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气温年较差:

一年中最热月的平均气温与最冷月的平均气温的差。

27. 

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

纬度因素,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海陆因素,同纬度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冬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气温;

地形因素,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摄氏度。

28. 

雨、雪、冰雹统称降水,测量降水的工具是雨量器,降水的单位是毫米。

29. 

影响降水的因素:

纬度因素,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海陆因素,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地形因素,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30. 

影响气候的因素:

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

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气候特点是:

终年高温多雨。

31. 

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是非洲。

世界的三大人种是:

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

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英语,使用人数最多的是汉语。

32. 

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聚落分为乡村和城市两类。

33. 

世界上面积前六位的国家是:

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世界上人口前两位的国家是中国、印度。

34.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划分是根据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

欧洲、北美洲、大洋洲。

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总部设在美国纽约,五个常任理事国是:

美国、俄罗斯、中国、法国、英国。

35. 

世界第一大洲是亚洲,亚洲的地形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起伏大。

河流呈放射状向四周流。

亚洲气候的主要特点:

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着,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八年级:

36. 

从东西两半球看,中国位于东半球;

从南北两半球看,中国位于北半球。

从世界大洲和大洋的位置看,中国是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国家。

我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37. 

我国陆地面积达960万平方千米,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第三位。

38. 

我国领土的四端:

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oN多);

最南端——在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oN附近)

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

39. 

我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渤海是深入我国大陆内的内海。

40. 

陆上相邻的国家有14个。

东是朝鲜,北有俄罗斯、蒙古,南有缅甸、老挝、越南,西(略)

41. 

同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

42. 

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

43. 

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记住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和位置分布。

44.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人口基数大,增长快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突出特点),人口分布特点:

东南多,西北少。

45. 

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给国家、社会、家庭、资源利用、生态环境都增加了沉重的负担。

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环境的条件相适应,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46. 

我国由56个民族组成。

在我国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

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统称少数民族。

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47. 

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大杂居、小聚居。

48. 

我国地势特征: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49. 

我国地形特征:

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50. 

三级阶梯分界线是:

一二级: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二三级: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51. 

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52. 

东西走向的山脉:

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53. 

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54. 

弧形山脉:

喜马拉雅山

55. 

南北走向:

横断山脉

56. 

第一阶梯——我国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

57. 

我国有四大高原:

一青藏高原:

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高原、我国面积最大的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二内蒙古高原:

是我国的第二大高原、地面坦荡;

三黄土高原: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四云贵高原:

峰岭众多,地面崎岖,多山间盆地(当地人称为“坝子”)。

58. 

我国有四大盆地:

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其中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盆地内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

59. 

我国的三大的平原: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北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地表以肥沃的黑土着称,地势坦荡,低地多沼泽。

华北平原地势平坦。

黄河是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

长江中下游平原,有“水乡”和“鱼米之乡”之称。

60. 

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

南北气温相差很大.夏季气温分布特点:

南北普遍高温(除青藏高原等地外)。

61. 

根据积温的多少,我国自北向南划分为五个温度带:

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还有一个高原气候区。

62.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63. 

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把我国划分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四类地区。

64. 

根据受夏季风影响是否明显,把我国划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既有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也有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

65.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1月0°

C等温线、800mm年等降水量线、亚热带与暖温带、湿润与半湿润区、旱地与水田分界线。

66. 

我国主要的气候特征:

季风气候显着;

气候复杂多样.

67. 

长江是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注入东海,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尼罗河、亚马孙河,居第三位。

68. 

划分长江上、中、下游的地点是:

宜昌(湖北)、湖口(江西)。

长江流经的地形区:

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69. 

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所以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

70. 

长江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

干流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

长江三峡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

这里水能资源极其丰富,主要的水利枢纽有三峡、葛洲坝等。

长江中下游主要的支流是汉江,六大支流:

岷江、嘉陵江、汉江、乌江、湘江、赣江。

71. 

人们把长江誉为“黄金水道”,运量大、投资省、成本低。

72. 

黄河:

是我国的第二长河。

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

73. 

划分黄河上、中、下游的河口(内蒙古)、孟津(河南)。

74. 

黄河流经的地形区有: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75. 

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被称为“塞上江南”。

76. 

黄河“地上河”的成因:

出了黄土高原,黄河流入下游平原地区。

由于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流速变慢了下来,大量的泥沙沉积于河底,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

黄河之害,在于下游决口改道。

77. 

治理黄河的措施:

上游修建水库,中游造林种草开展水土保持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