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洪茂涛).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08170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洪茂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洪茂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洪茂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洪茂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洪茂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洪茂涛).doc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洪茂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洪茂涛).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洪茂涛).doc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

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环峰第三小学洪茂涛

【摘要】核心素养强调的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更是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形成的品格和素养。

如何在教学中真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下面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浅谈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正文】“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领域最受关注的热词之一。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对于数学素养的解释,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严格的、统一的定义。

有人认为“数学素养”是人在先天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数学教育等影响,所获得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能力、数学观念和数学思维品质等融于身心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

与此同时,数学教育界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数学核心素养是什么?

都有哪些?

二是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该如何教学?

前者是理论性问题,后者是实践性问题。

贵州师范大学吕传汉教授提出了“三教”策略,即“教思考、教体验、教表达”,南京大学郑毓信教授从数学核心素养的角度,提出判断一堂数学课的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准:

无论教学中采取了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或模式,应更加关注自己的教学是否真正促进了学生更为积极地去进行思考,并能逐步学会想得更清晰、更全面、更深、更合理。

东北师范大学史宁中教授认为: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教师要抓住知识的本质,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掌握所学知识技能的同时,感悟知识的本质,积累思维和实践的经验,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小学阶段是学生系统学习数学的开始阶段,数学是一门思想性、逻辑性、抽象性很强的学科,要学好数学,对一个学生来说,能力比知识更重要,方法比结论更重要。

而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能满足于教给学生知识,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如何在教学中真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下面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浅谈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

(一)注重数感和数学意识的培养。

学龄前儿童在生活中通过简单的数数、识数等活动已有了最初步的对数的感知,小学数学教学就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逐步扩大认数的范围,发展学生的数感。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指出:

“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测的印象,原因之一是数学教学脱离实际。

”所以,数感的培养也离不开生活,它不是通过传授而能得到培养的,数感的建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同时也要有一个层次性、阶段性的标准,什么年龄就应具备什么程度的数感。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可塑性强的特征,结合相应的生活实例,综合几个领域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感,发展他们的数学意识,这将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受益终生。

1.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现实和数学现实。

生活中的现实题材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已有的、与题材相关的生活经验,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建构数学知识,培养数感。

比如,认识万以内的数时,教材呈现体育馆场景图,并配以文字说明“这座体育馆大约能坐一万人”,使学生一开始就对一万产生比较强烈的感受。

“数学现实”指的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解题策略以及有关的数学知识结构。

2.让学生充分经历自主建构的过程。

“认数”的很多内容最终都会被学生熟记,但不应让学生死记硬背直至熟练,而要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合适的情境中自主建构,内化认识。

比如,三年级(下册)认识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教材让学生利用认识一个物体(图形)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活动经验和数学认识,联系具体情境,通过操作学具、合作讨论等方式,自主建构“把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怎样用分数表示,扩展了分数的内涵。

3.让学生借助数学模型来理解数的意义。

学生对数的意义的理解往往需要以具体的表象为支撑。

建立“十”的概念,教材不仅让学生经历用10根小棒捆成一捆表示“10个一是十”,还反复出现一捆小棒,帮助学生强化“十”的概念;理解“百”的含义,用10捆小棒表示“10个十是一百”;理解“千”,则用10板小方块(每板100个小方块)组成一个大正方体,表示“10个一百是一千”;理解“万”和“亿”,则用计数器上的数珠在相应的数位上来表示相应的数。

小棒、方块、计数器等,是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形成数的大小概念的模型,也是形成数感的重要“原型”。

因此,小学数学教学要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生活情景,直接从生活中提取素材,进行数学分析,寻求数学解决。

只有这样的数学才有无限的生命力,并逐渐形成学生的数学意识。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

1.数形结合,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数是形的抽象,形是数的表现,“数形结合”能帮助学生生成正确的数学表象,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

数形结合,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就是进行数学思维的培养,也就是培养用数学的方式思考问题并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比如认识重量单位和长度单位的教学,内容都是抽象的概念,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启发学生用手指比一比、量一量相关物体的长度,由此感受到一厘米、一分米、一米的大体长度;用手掂一掂相应的物体重量,如一枚硬币、一袋盐、一个鸡蛋等感受一克、一千克的实际重量。

2.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教学中还应经常为学生创设一些来自源于生活经验的数学情境,培养用数学的方式思考问题并选择合适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比如调查各小组同学放学回家方式的统计活动:

可以让各小组同学自己商量决定用已掌握的哪种统计方式进行数据的收集和记录,如画“正”字、画勾、画图形等等,并且安排好由谁完成收集记录原始数据,谁来完成统计表的数据汇总以及绘制统计图。

经历了系统的统计活动后,学生便会养成运用已有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习惯,这样的教学若持之以恒,学生定会在潜意识里形成用数学的方式思考问题,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数学素养也会在这基础上逐步发展和提高。

3.加强训练,形成学生的探究能力。

数学探究能力是数学素养最核心的成份和最本质的特征,数学探究能力的提高是通过数学思维方法的训练来完成的。

例如,我在教学行程问题:

“小英和小红同时从家里向学校走来,小英每分钟走65米,小红每分钟走75米,经过15分钟,他们同时到校。

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

”时,先出示题目的内容示意图,并让学生根据图意表演,然后出示线段图,让学生多角度充分感知图意,从中积累反映“相向”、“同时”、“相遇”、“速度”、“速度和”、“时间”、“总路程”等概念的表象,理解表象间的相互关系,为思考解题思路奠定基础。

然后,再对表象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综合,从中找出决定整体特征的本质联系。

即:

路程=速度×时间,这里的速度和是指张华和李成速度之和。

这样,解题方法自然在分析过程中归纳出来。

(三)积极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

估算是对事物的整体把握,是对事物数量的直觉判断。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的估算能力有着广泛的作用。

如果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积极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这将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有助于数学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有助于学生对日常数量关系的灵活处理,形成各种解题策路,进而形成科学的数学视觉。

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实际熟悉一些常见的计量单位真正了解其长短,大小和轻重等,并在头脑中建立起相应的表象(如1米大约多长,1平方米大约多大,1千克、1百克、50克大约多重等),还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四则计算结果的规律。

比如加法运算的和不小于任一加数,减法运算的差(或减数)不大于被减数;乘法运算中如有一个因数小于,则积小于另一个小于1的数(零除外),则商大于被减数;某数除以一个大于1的数,则商小于被除数等等。

小学数学中的估算主要是围绕着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进行的,学会这四种基本的估算方法,是提高估算能力的基础。

当然,这几种基本估算方法往往是交叉综合运用的,而不是截然分开的。

我们只要积极帮助学生积累经验,注重对周围、身边的事例进行观察、比较,鼓励学生大胆估计、反复实践,帮助学生总结归纳,使学生分析问题有根有据,而不是盲目地猜测,学生的估算能力一定会进一步提高,从而形成科学的直觉。

(四)注重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

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十分有益的。

教师要想培养学生实际的本领,必须带领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长知识、长才干,学会识别、学会适应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例如:

在学完《长方体和正方体》后,我设计了这样一节实践活动课《建沙池》:

1.布置任务:

学校要在操场修建一个跳远沙池,请你们思考:

要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

如何解决这些方面的问题?

小组合作探究后拿出一个较好的实施方案。

2.实践探究:

学生分小组在操场上实地观察、探讨、制定方案、测量、计算相关数据。

3.汇报交流:

学生根据现场情况,分析研究得出需要解决的问题有许多。

如沙池建多大(占地面积)?

它的长、宽、深各是多少?

挖沙池的土有多少?

怎么处理?

在沙池挖好后四周用砖砌上,要多少砖?

在沙池的四周和底面抹上水泥,一共需要多少水泥?

填满这个沙池要准备多少黄沙?

等等。

这些问题通过学生现场观察、测量、相互交流探究均能得出正确的解决方法。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把数学知识与平时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既可使学生的观察、操作、思考有了现实的依据,又可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得到全面、综合、灵活地运用,同时可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并深切感知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学习的动力和自信心。

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十分有益的。

(五)培养学生数学的情感体验。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以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为出发点,把对情感态度的培养作为教学的总体目标之一提出来了,这就告诫我们广大的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考虑认知因素,还要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它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用“心”施教,要积极创设条件,使学生的情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陶冶,从而进一步努力使数学教学实现认知与情感的和谐统一。

数学,其独特的科学价值与文化价值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情感态度具有潜在的陶冶作用。

包括思想品德和情感体验两个方面。

具体内容有以下四个方面。

1.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爱国主义、爱科学的教育。

2.学生对数学、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和动机。

包括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对数学学习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等。

3.学生的自信心和意志力的培养。

     

4.学习数学的态度和习惯。

包括:

探索创新、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与实事求是态度及习惯。

总之,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需要我们的关注发生转向,即如何从关注知识点的落实转向到素养的养成?

如何从关注“教什么”转向到关注学生学会什么?

需要我们更多地思考如何让知识成为素养,让知识变成智慧。

小学数学的教学不仅仅要求教师教导小学生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更要在教育当中渗透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让小学生在学习当中能够切实掌握数学的核心素养内涵,充分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为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马云鹏.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与价值[J].小学数学教育,2015(5).

[3]刘文红.培养应用意识发展数学思维[J].教育实践与研究:

小学版,2008

(2).

[4]周小菊.浅谈低年级数感的建立[J].现代教育教研,2011(9).

[5]宫振胜.《谈核心素养最应该聚焦的是思维素养》[J].辽宁教育.2016(06)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