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碳相图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054027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0.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碳相图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铁碳相图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铁碳相图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铁碳相图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铁碳相图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铁碳相图Word下载.docx

《铁碳相图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碳相图Word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铁碳相图Word下载.docx

二是以间隙固溶体形式存在。

二、铁碳合金中的基本相

相:

指系统中具有同一聚集状态、同一化学成分、同一结构并以界面隔开的均匀组成部分。

铁碳合金系统中,铁和碳相互作用形成的相有两种:

固溶体和金属化合物。

固溶体是铁素体和奥氏体;

金属化合物是渗碳体。

这也是碳在合金中的两种存在形式。

1.铁素体

碳溶于α-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铁素体,用α或者F表示,为体心立方晶格结构。

塑性好,强度硬度低。

2.奥氏体

碳溶于γ-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奥氏体,用γ或者A表示,为面心立方晶格结构。

塑性好,强度硬度略高于铁素体,无磁性。

3.渗碳体Fe3C:

晶体结构复杂,含碳量6.69%,熔点高,硬而脆,几乎没有塑性。

渗碳体对合金性能的影响:

(1)渗碳体的存在能提高合金的硬度、耐磨性,使合金的塑性和韧性降低。

(2)对强度的影响与渗碳体的形态和分布有关:

以层片状或粒状均匀分布在组织中,能提高合金的强度;

以连续网状、粗大的片状或作为基体出现时,急剧降低合金的强度、塑性韧性。

二、两相机械混合物

珠光体:

铁素体与渗碳体的两相混合物,强度、硬度及塑性适中。

莱氏体:

奥氏体与渗碳体的混合物;

室温下为珠光体与渗碳体的混合物,又硬又脆。

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珠光体和莱氏体为铁碳合金中的基本组织,是铁碳合金中的组织组成物。

组织组成物:

指构成显微组织的独立部分,可以是单相,也可以是两相或多相混合物。

显微组织:

指在金相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金属及合金内部的微观形貌,包括相和晶粒的形态、大小、分布等。

第二节铁碳合金相图

一、相图中的点(14个)

1.组元的熔点:

A(0,1538)铁的熔点;

D(6.69,1227)Fe3C的熔点

2.同素异构转变点:

N(0,1394)δ-Feγ-Fe;

G(0,912)γ-Feα-Fe

3.碳在铁中最大溶解度点:

P(0.0218,727),碳在α-Fe中的最大溶解度

E(2.11,1148),碳在γ-Fe中的最大溶解度

H(0.09,1495),碳在δ-Fe中的最大溶解度

Q(0.0008,RT),室温下碳在α-Fe中的溶解度

2.三相共存点:

S(共析点,0.77,727),(A+F+Fe3C)

C(共晶点,4.3,1148),(A+L+Fe3C)

J(包晶点,0.17,1495)(+A+L)

3.其它点

∙B(0.53,1495),发生包晶反应时液相的成分

∙F(6.69,1148),渗碳体

∙K(6.69,727),渗碳体

二、相图中的线

1.液相线(ABCD):

结晶时液相的成分,在其上体系为液相;

2.固相线(AHJECF):

结晶时固相的成分,其下为固相。

3.恒温转变的线:

HJB包晶线、ECF共晶线、PSK共析线。

PSK线,共析线。

在此线上的合金都要发生共析反应。

冷却时,奥氏体转变为珠光体的温度;

加热时,珠光体转变为奥氏体的温度;

PSK线又称A1线。

4.固溶度线

ES线:

碳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线,随温度温度,溶解度;

0.77%~2.11%C。

冷却时,从奥氏体中开始析出二次渗碳体的温度;

加热时,二次渗碳体完全溶入奥氏体中的温度。

ES线又叫作Acm线。

PQ线:

碳在铁素体中的溶解度;

随温度,最大溶解度;

0.0008%~0.0218%C;

冷却时,从铁素体中开始析出三次渗碳体的温度;

加热时,三次渗碳体完全溶入铁素体的温度。

5.同素异构转变线:

NH和NJ,GS和GP。

GS线:

冷却时,由奥氏体向铁素体转变的开始温度;

加热时,铁素体完全转变为奥氏体的温度,GS线又叫作A3线。

三、相图中的相区

1.单相区(4个+1个):

L、δ、A、F、(+Fe3C)

2.两相区(7个):

L+δ、L+Fe3C、L+A、δ+A、A+F、A+Fe3C、F+Fe3C。

四、基本转变类型

1.匀晶反应

Lδ:

由液相中直接结晶出δ相。

合金的成分线与AB线相交,Wc:

0~0.53%。

LA:

由液相中直接结晶出A相。

合金的成分线与BC线相交,Wc:

0.53%~4.3%。

LFe3C:

由液相中直接结晶出Fe3C相。

合金的成分线与CD线相交,Wc:

4.3%~6.69%

2.包晶反应

含义:

具有J点成分的铁碳合金冷却至14950C,液相和δ相在转生变过程中恰好全部消耗完,成了单一的J点成分的A相。

•包晶点:

J(0.17,1495)

•产物:

单相奥氏体(A)

•发生包晶反应的合金成分:

0.09%--0.53%C。

即合金的成分线与HJB线相交。

3.共晶反应

由C点成分的液相在11480C下,同时生成具有E点成分的A相和Fe3C。

•发生共晶反应的成分范围:

2.11%—6.69%C,合金成分线与ECF线相交)。

•产物:

A和Fe3C的两相混合物,称为莱氏体,用Ld表示,其组织形态是以Fe3C为基体,A呈粒状或杆状分布在Fe3C基体上。

•共晶点:

C(4.3,1148)

4.共析反应

As

0.77

•含义:

在7270C下,由S点成分的A相同时生成P点成分的F相和Fe3C相

•合金范围:

0.0218~6.69%C,合金成分线与PSK线相交。

F和Fe3C的两相混合物,称为珠光体,用P表示,形态呈层片状。

•共析点:

S(0.77,727),具有S点成分的A相冷却至7270C时,发生共析转变,生成珠光体。

五种渗碳体的异同(Fe3CI、Fe3CⅡ、Fe3CIⅡ、共晶Fe3C、共析Fe3C):

它们只是形成条件、形态与分布不同,对铁碳合金性能有所不同,就其本身来说,并无本质区别,都是同一种物质,即Fe3C,6.69%C。

五、铁碳合金分类

工业纯铁、钢(亚共析、共析、过共析钢)、铸铁(亚共晶、共晶、过共晶白口铸铁)

六、典型铁碳合金的结晶过程分析

分析方法和步骤:

•在相图的横坐标上找出给定的成分点,过该点作成分线;

•在成分线与相图的各条线的交点作标记(一般用1、2、3、4…….)

•写出每两个点之间或者重要点上发生的转变(由液相分析至室温)。

•室温下该成分线所在的相区,合金室温下就具有那个相;

组织组成物则取决于冷却过程中发生的转变。

1.Wc=0.77%的铁碳合金结晶过程分析

合金在1点温度以上为液相L;

在1~2温度之间,发生匀晶反应,从液相中析出奥氏体相;

在2~3点温度之间,为单相奥氏体,只有温度的降低;

在3点(S点)时到达共析温度(7270C,奥氏体发生共析反应,生成珠光体组织;

3点以下直到室温,合金温度降低,为珠光体组织。

所以,Wc=0.77%的铁碳合金

•室温下的相:

F+Fe3C

•组织组成物:

P(珠光体)(100%)

•组织形貌:

F和Fe3C层片状混合物

2.Wc=0.4%的铁碳合金结晶过程分析

在1~2点温度之间,发生匀晶转变,从液相中结晶出δ铁素体相;

在2点1495℃,液相L与δ相发生包晶反应,生成奥氏体A,液相有剩余;

在2~3点温度之间,剩余的液相向A相转变;

在3~4点温度之间,为单相奥氏体,合金温度降低;

在4~5点温度之间,同素异构转变,A向F(先共析铁素体)转变,为(F+A)两相;

在5点727℃,未转变成F的A发生共析反应,生成珠光体(P)组织;

从5点直到室温,组织为(F+P),合金温度降低,没有组织转变。

F和P

块状F和片状P

3.过共析钢(1.2%C)

合金在BC线温度以上为液相L;

在BC线~JE线温度之间,发生匀晶反应,从液相中析出奥氏体相;

在JE线~ES线温度之间,为单相奥氏体,合金温度降低;

在ES线~PSK线温度之间,从奥氏体中析出二次渗碳体相(先共析渗碳体),合金为A+Fe3CⅡ两相;

在PSK线上727℃时,未转变的奥氏体发生共析反应,转变为珠光体组织;

从727℃直到室温,合金温度降低,没有发生组织转变。

室温下的相:

室温组织:

珠光体+二次渗碳体。

组织形态:

片状P和二次渗碳体呈网状分布在A晶界。

在过共析钢中,当碳含量小于0.9%时,二次渗碳体呈片状分布在A晶界;

当碳含量大于0.9%时,二次渗碳体成为网状沿晶界分布。

室温下组织组成物的质量百分数的计算:

4.白口铸铁的平衡结晶过程(略)

七.Fe-Fe3C相图的应用

(一)、碳对铁碳合金平衡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1.含碳量对合金平衡组织的影响

Fe3C的形态:

2.含碳量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铁素体(F):

软而韧,硬度极低;

渗碳体(Fe3C):

硬而脆。

所以,

(1)含碳量增加,硬度增加;

塑性韧性降低。

(2)含碳量增加,强度先增后降(0.9%最高):

当碳含量在小于0.9%时,渗碳体含量越多,分布越均匀,铁碳合金强度越高;

当碳含量超过0.9%时,渗碳体在钢的组织中呈网状分布在晶界,而在白口铸铁的组织中作为基体存在,使强度降低。

3.含碳量对工艺性能的影响

切削加工性能:

一般认为中碳钢的塑性比较适中,硬度在HB200左右,切削加工性能最好。

含碳量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其切削加工性能。

可锻性:

低碳钢比高碳钢好。

由于钢加热呈单相奥氏体状态时,塑性好、强度低,便于塑性变形,所以一般锻造都是在单相奥氏体状态下进行。

铸造工艺性能:

铸铁的流动性比钢好,易于铸造,特别是靠近共晶成分的铸铁,其结晶温度低,流动性也好,更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

从相图的角度来看,凝固温度区间越大,越容易形成分散缩孔和偏析,铸造工艺性能越差。

可焊性:

一般,含碳量越低,钢的焊接性能越好,所以低碳钢比高碳钢更容易焊接。

(二)、Fe—Fe3C相图的应用

1.为制定热加工工艺提供依据。

(1)制定热处理工艺的依据

(2)为制定热加工工艺提供依据,包括铸造、锻造、焊接、热处理。

铸造方面铸造合金成分的确定和浇注温度的确定。

锻造方面确定始锻温度和终锻温度。

焊接方面分析热影响区的组织。

热处理方面确定热处理加热的温度。

2.为选材提供成分依据。

工业纯铁:

室温下退火态的组织由等轴晶粒组成;

强度低,塑性、韧性好;

作为功能材料使用,如变压器的铁芯等。

含碳量在0.15-0.25%的亚共析钢:

属低碳钢,为工程结构用钢。

这类钢主要用于房屋,桥梁、船舶、车辆、矿井或油井井架等大型工程结构件,一般不进行热处理,直接在热轧或正火状态下使用。

含碳量在0.30-0.50%的亚共析钢,属中碳钢,为机械结构用钢。

主要用于制造各种机械零部件,如轴类、齿轮等。

它要求有较高的强度,塑性、韧性和疲劳强度等综合力学性能。

这类钢通常在淬火、高温回火状态下使用,常称之为调质钢。

含碳量在0.6~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军事政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