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人深省的六个诚信小故事.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05352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人深省的六个诚信小故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发人深省的六个诚信小故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发人深省的六个诚信小故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发人深省的六个诚信小故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人深省的六个诚信小故事.doc

《发人深省的六个诚信小故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人深省的六个诚信小故事.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发人深省的六个诚信小故事.doc

发人深省的六个诚信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千金不昧》

清朝时,苏州吴县有个叫蔡林的商人,以重承诺,讲信义著称。

有位朋友把千金寄存在他家,没有留下任何凭证。

不久,这位朋友病故了,蔡林就把朋友的儿子叫来,交还这笔重金。

朋友的儿子不愿平白无故地接受这千金之资,便说:

“家父生前从未对我提及这件事情。

”蔡林听了,笑了笑说:

“字据在我心里,不在纸上,这是因为你父亲了解我的缘故,所以他没告诉你。

第二个故事——《韩信报恩》

汉朝的开国功臣韩信,处幼时家里很贫穷,常常衣食无着,他跟着哥哥嫂嫂住在一起,靠吃剩饭剩菜过日子。

小韩信白天帮哥哥干活,晚上刻苦读书,刻薄的嫂嫂还是非常讨厌他读书,认为读书耗费了灯油,又没有用处。

于是韩信只好流落街头,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

有一位为别人当用人的老婆婆很同情他,支持他读书,还每天给他饭吃。

面对老婆婆的一片诚心,韩信很感激,他对老人说:

“我长大了一定要报答你。

”老婆婆笑着说:

“等你长大后我就入土了。

”后来韩信成为著名的将领,被刘邦封为楚王,他仍然惦记着这位曾经给他帮助的老人。

他于是找到这位老人,将老人接到自己的宫殿里,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对待她。

第三个故事——《还钱》

18世纪英国的一位有钱的绅士,一天深夜他走在回家的路上,被一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小男孩儿拦住了。

“先生,请您买一包火柴吧”,小男孩儿说道。

“我不买”。

绅士回答说。

说着绅士躲开男孩儿继续走,“先生,请您买一包吧,我今天还什么东西也没有吃呢”小男孩儿追上来说。

绅士看到躲不开男孩儿,便说:

“可是我没有零钱呀”,“先生,你先拿上火柴,我去给你换零钱”。

说完男孩儿拿着绅士给的一个英镑快步跑走了,绅士等了很久,男孩儿仍然没有回来,绅士无奈地回家了。

 

第二天,绅士正在自己的办公室工作,仆人说来了一个男孩儿要求面见绅士。

于是男孩儿被叫了进来,这个男孩儿比卖火柴的男孩儿矮了一些,穿的更破烂。

“先生,对不起了,我的哥哥让我给您把零钱送来了”“你的哥哥呢?

”绅士道。

“我的哥哥在换完零钱回来找你的路上被马车撞成重伤了,在家躺着呢”,绅士深深地被小男孩儿的诚信所感动。

“走!

我们去看你的哥哥!

”去了男孩儿的家一看,家里只有两个男孩的继母在招呼受到重伤的男孩儿。

一见绅士,男孩连忙说:

“对不起,我没有给您按时把零钱送回去,失信了!

”绅士却被男孩的诚信深深打动了。

当他了解到两个男孩儿的亲父母都双亡时,毅然决定把他们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承担起来。

 

学生点评:

这个故事很感人,这个小男孩家里很穷,他需要钱来维持生活,但他没有动摇。

在他受伤后仍然想着自己曾答应过他人的事情,在自己不能做到的情况下,委托他的弟弟去做。

很了不起!

第四个故事——《曹操断发》

曹操是三国时期的著名人物,有一次,曹操领军打仗。

行军路上,发现老百姓因为害怕士兵,逃到外边,不敢回来收割麦子。

曹操派人告诉村民说:

“现在正是麦收时节,军中只要有践踏麦田的,就斩首示众。

老百姓们开始都不相信,躲在暗处观察曹操带领的军队的行动。

经过麦田的官兵,都小心地走过麦田,没一个敢践踏麦子的。

忽然,田野飞出一只鸟,曹操的马受了惊,一下蹿入麦田,曹操立即叫来随行的官员,治自己践踏麦田的罪行。

官员说:

“怎么能给丞相治罪?

曹操说:

“我亲口说的话,怎能不遵守呢?

”随即抽出腰间的佩剑,想要自刎。

众人连忙拦住。

这时,大臣郭嘉走上前说:

“古书《春秋》上说,法不加于尊。

丞相统领大军,重任在身,怎么能自杀呢?

曹操沉思了好长时间,才说:

“既然古书《春秋》上有‘法不加于尊’的说法,我又肩负着天子交给我的重要任务,那就暂且免去一死。

但是我不能说话不算话,我犯了错误也应该受罚。

”于是,曹操用剑断自己的头发,扔在地上,说:

“那么,我就割掉头发代替我的头吧。

接着又派人传令三军:

“丞相践踏麦田,本该斩首示众,现在割掉头发代替。

第五个故事——《立木为信》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

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

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

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

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

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

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

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第六个故事——《烽火戏诸侯》

故事发生在2700多年前的西周,也是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

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

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

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

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