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04回风顺槽作业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047783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5.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8204回风顺槽作业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8204回风顺槽作业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8204回风顺槽作业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8204回风顺槽作业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8204回风顺槽作业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8204回风顺槽作业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

《8204回风顺槽作业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204回风顺槽作业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8204回风顺槽作业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

4、煤矿采掘机械;

5、矿井质量标准化标准;

第二章地面位置及地质情况

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表1井上下对照关系情况表

水平

+950m水平

工程名称

8204回风顺槽

采区

8#煤2采区

井上、下标高/m

井上:

1250-1335

井下:

850-950

地面的相对位置建筑物、小井及其他

地表大部分为山梁、深沟。

井下相对位置对

掘进巷道的影响

西为本工作面;

北为矿界煤柱,东为8203运输顺槽;

南为82胶带下山

邻近巷道情况对

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

一、煤层情况及厚度

煤层:

本巷道所掘8#煤层,属太原组上部6号煤层之下,距6号煤层5.38-6.31m,平均5.70m,煤层厚度0.75-2.39m,平均1.87m,含0-1层夹矸,结构简单,可采性指数Km=1,变异系数为6%,属全区稳定可采之煤层。

但井田西南部呈逐渐变薄趋势。

煤层顶板多为泥岩,个别为泥质灰岩,底板多为中细砂岩。

二、煤质

煤质:

黑色、灰黑色,金属光泽,节理、层理发育,断面平整,细—中条带状结构、块状或层状构造。

煤层为特低灰-高灰、中高硫、特高热值之焦煤。

表2煤岩层赋存特征

项目

指数

备注

煤层厚度(最小~最大)平均/m

(1.9-2.1)2.0

煤层倾角(最小~最大)平均/(°

(4-12)8

煤层硬度f

2-3

煤层层理(发育程度)

中等

煤层节理(发育程度)

煤层自然发火类型

属Ⅲ类(不易自燃)

绝对瓦斯涌出量m3/min

22.02

属高瓦

斯矿井

相对瓦斯涌出量m3/t

15.66

煤尘爆炸性

具有爆炸危险性

表3煤层顶底板情况表

顶底板名称

岩石类别

岩性

顶板

泥岩

厚层状,致密,页理不发育的粘土岩

底板

砂岩

灰白色细砂岩夹黑色条带

附图28204回风顺槽综合柱状图

第三节地质构造

8204回风顺槽受区域构造影响,井田总体为一走向NNE、倾向NWW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平缓,一般4°

-12°

无明显的软弱层,岩石硬度较高,稳定性好。

根据矿井地质报告结合已揭露的地质条件看,该巷道在掘进过程中不会有大的陷落柱、断层,但不排除有小的断层及煤层局部变薄,掘进时密切关注顶板变化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改变支护方式,确保安全掘进。

第四节水文地质

该巷道沿8#煤层顶板掘进,在施工过程中可能有顶板砂岩裂隙水渗出,最大涌水量为3m3/h,正常涌水量为0~1m3/h。

可能发育小构造,须注意涌水变化。

综上所述,该巷道的水文地质类型属于中等类型,掘进时必须严格遵守《煤矿防治水相关规定》,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则,做好防水措施。

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第一节巷道布置

首先从82胶带下山方位角38°

开口施工胶带下山与轨道下山联络巷30米和轨道下山与回风下山联络巷20米,贯通回风下山后构筑通风设施。

然后从回风下山开口施工8204回风顺槽30米后施工8204回风绕道按方位角128°

施工15米后再按方位角218°

施工30米与回风下山贯通,贯通后形成掘进独立通风系统,最后继续施工8204回风顺槽1070米。

施工顺序:

胶带下山与轨道下山联络巷→轨道下山与回风下山联络巷→8204回风顺槽30米→8204回风绕道→8204回风顺槽

第二节矿压监测

一、锚杆锚固力、预紧力矩、锚索预紧力检测:

1、锚杆锚固力、预紧力矩检测:

1.1安全科按规定(每300根抽检一组,一组3根)采用锚杆拉拔计对施工巷道的锚杆进行锚固力检测使锚杆锚固力达到:

顶部锚杆不小于100kN/根,帮部锚杆不小于50kN/根,对不合格的锚杆要及时在其附近补打合格锚杆。

1.2安全员用力矩扳手对锚杆扭矩检测,使顶部锚杆预紧力矩必须达到100N·

m,帮部锚杆预紧力矩必须达到80N·

m。

对达不到要求的锚杆要及时进行补打或紧固。

2、锚索预紧力检测:

采用涨拉设备涨拉锚索,使其预紧力达到100kN及以上,涨拉时发现不合格锚索必须在其附近300mm范围内补打合格锚索。

3、顶板离层仪的日常监测:

该巷道每50米安装一组顶板离层指示仪,安全技术科要指定专人每10天对该巷道的顶板离层仪进行测读和记录。

第三节支护设计

一、巷道断面

1、胶带与轨道下山联络巷、轨道与回风下山联络巷及8204回风顺槽断面呈矩形,宽×

高=4200mm×

2200mm,掘进断面积9.24m2。

2、8204回风绕道断面呈矩形,宽×

高=3600mm×

2200mm,掘进断面积7.92m2。

附图3巷道支护断面图

二、支护形式

一)临时支护

采用吊环式前探梁临时支护:

2寸钢管前探梁及三对吊环联接器,前探梁长3.0m,3根分别用20螺母紧固于第三排及第一排顶锚杆尾部,前探梁用方木和木楔背紧背牢。

前探梁临时支护操作规程

1、首先检查吊环有无变形、开焊,钢管是否完好,并用力矩扳手检查悬挂吊环的锚杆,保证锚杆的预紧力矩不小于100N·

2、工作面每个循环结束后,首先进行敲帮问顶,处理工作面活矸,然后将四个吊环分别固定在间隔950mm的第三排及第一排锚杆上,然后将3根钢管插入吊环内。

3、接着把两根方木与钢管成#字型放在前探梁上摆正放平,方木间距为1000mm。

4、方木接顶,并用木楔打牢,其位置以不影响打设锚杆为

原则,同时要求在前探梁末端,也必须用方木或勾木将前探梁和顶板之间的空隙勾紧勾牢,上方木前必须将网铺设好。

5、在安设前探梁的过程中,必须有专人观察顶板的变化情况。

6、上方木前,必须将网和梯子梁按规定位置留设好。

7、每完成一个循环前探梁必须向前移一次。

附图4临时支护平、剖面图

二)临时支护与永久支护的关系,永久支护与工作面的最大、最小距离:

1、支设永久支护必须在临时支护下进行。

2、永久支护到工作面的最大空顶距为1.4m,最小空顶距为0.4m。

3、当顶板遇裂隙、构造,顶板破碎或顶板不完整时,永久支护到工作面的最大空顶距严禁超过1m。

三)永久支护

8204回风顺槽锚杆支护参数计算:

采用工程类比法和经验公式进行巷道支护设计。

支护参数计算如下:

(1)帮锚杆长度:

L=N(1.1+B/10)(3—1)

式中:

N—围岩稳定性影响系数,取1.0m;

B—巷道高度,2.2m。

由式(3—1)可得

L=1.0×

(1.1+2.2/10)=1.32m

取L=1.6m。

(2)顶锚杆长度:

L=N(1.1+B/10)(3—2)

B—巷道跨度,4.2m。

由式(3—2)可得

(1.1+4.2/10)=1.52m

取L=1.8m。

(3)锚杆直径:

锚杆直径的选取按下列公式计算:

D=L/110D-锚杆直径,L-锚杆长度。

(3—3)

由式(3—3)可得:

D=0.016/110=0.145m=14.5mm

取D=16㎜。

(4)锚杆间距:

锚杆间距的设计按下列公式计算:

d<0.5L,d-锚杆间距,L-最短锚杆长度。

(3—4)

由式(3—4)可得

D=0.5×

1.8=0.9m

取L=0.95m。

(5)锚杆排距:

锚杆排距的设计按下列公式计算:

D<0.5L,d-锚杆排距,L-最短锚杆长度。

(3—5)

由式(3—5)可得

取L=1.0m。

锚杆间距取0.95m,排距取1.0m,因考虑锚杆间、排距超过计算值,因此在巷道每3米打设一根锚索进行补强,锚索选用Ф15.24mm钢绞线,长度5000mm。

根据以上计算,顶部选用锚杆Ф16×

1800mm圆钢锚杆配合梯子梁和锚网支护,锚索补强,两帮选用锚杆Ф16×

1600mm圆钢锚杆配合梯子梁和锚网支护,

联络巷、8204回风顺槽开口30米及8204回风绕道采用锚杆+6#钢筋网联合支护,锚索补强。

8204回风顺槽采用锚杆+10#镀锌经纬网+梯子梁联合支护,锚索补强。

(1)、顶板支护:

采用圆钢钢锚杆树脂加长锚固。

杆体形式与规格:

杆体为Ф16圆钢锚杆,长度为1.8m,杆尾为Ф18螺母,采用Ф28mm钻头。

金属托板:

规格为120×

120×

8mm拱形高强度托板。

锚固方式:

树脂加长锚固,采用一支K2335和一支Z2360型树脂药卷锚固,锚固长度950mm。

钢筋网:

网孔100×

100mm钢筋网,规格4.4×

1.1m,钢筋为6#。

金属网:

网孔50×

50mm经纬金属网,规格4.4×

1.1m,铁丝为10#。

锚杆布置方式:

①联络巷及8204回风顺槽采用等间距布置,每排5根,间距950mm,排距1000mm,其中3根垂直顶板布置,两肩角锚杆与垂线呈15°

外斜布置,分距煤帮200mm。

②8204回风绕道采用等间距布置,每排5根,间距800mm,排距1000mm,其中3根垂直顶板布置,两肩角锚杆与垂线呈15°

锚索布置:

每3米在巷中顶锚杆之间布置1根,锚索托板为250×

250×

18mm钢托板,锚索为15.24mm,7股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长度为5000mm,树脂加长锚固,采用一支K2335和二支Z2360药卷锚固,锚固长度1550mm,锁具XXM15-1。

(2)、两帮支护

杆体为Ф16圆钢锚杆,长度为1.6m,杆尾为Ф18螺母,采用Ф28mm钻头。

采用一支Z2360型树脂药卷锚固,锚固长度600mm。

100mm钢筋网,规格2.0×

50mm经纬金属网,规格2.0×

联络巷、8204回风顺槽、8204回风绕道均采用等间距布置,每排3根,间距900mm,排距1000mm,帮上部锚杆上斜布置,安装角度15°

,距顶板200mm,帮下部锚杆呈水平布置,下部锚杆距底板200mm。

(3)、开口与交岔点支护

开口及贯通处各打设两根锚索,锚索间排距为1500mm,巷道与巷道交岔处中间打一根锚索。

表5支护材料规格表

名称

材料

规格

锚杆

圆钢

Ф16×

1800,杆尾螺纹M18

托板

金属

8mm

锚固剂

树脂锚固剂

Z2360K2335各一支

1600,杆尾螺纹M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