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岛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03583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5.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青岛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山东青岛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山东青岛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山东青岛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山东青岛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青岛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山东青岛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青岛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青岛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山东青岛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青岛市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1.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青岛欢迎你,五湖四海的朋友!

让我们带上惬意的微笑,迎着和煦的微风,一起遥望无垠的大海,一起畅游秀美的崂山,一起欣赏绚丽的霓虹……2018,让我们相约青岛!

A.qièxīgēnxúnB.qièxùyínxuàn

C.xièxùgēnxúnD.xièxīyínxuàn

【答案】B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在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惬意”中“惬”应读作“qiè”,“和煦”中“煦”应读作“xù”,“无垠”中“垠”应读作“yín”,“绚丽”中“绚”应读作“xuàn”。

故选B。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画说青岛》这套书追溯了青岛的百年历史,是“画”与“说”相德益彰的佳作。

B.邓稼先历尽心血,潜心研究,为我国核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将被我们永远铭记。

C.家风家规是先辈馈赠给我们的无价珍宝,蕴含着许多人生真缔,值得世代传承。

D.日落时分,绯红的晚霞中渔船归航,澄澈的海天间鸥鸟飞翔,别有一番韵味。

【答案】D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A“相德益彰”应改为“相得益彰”。

B“历尽心血”应改为“沥尽心血”。

C“真缔”应改为“真谛”。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驻青高校开展、筹备、策划的“我为峰会添光彩”活动,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响应。

B.我国高铁建设已取得丰硕成果,但因市场规模巨大,还不能完全满足载客、物流货运。

C.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给人民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

D.在“经典咏流传”吟诵活动中,同学们提高了学习古诗词的热情,也增长了知识面。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

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

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A项词语顺序颠倒,改为“筹备、策划、开展”;B项成分残缺,在句子末尾加上“的需求”;D项搭配不当,“增长了知识面”,应该将“增长”改为“拓宽”。

故选C。

点睛:

病句的类型主要有: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

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

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4.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意思是陶渊明并不在意衣裳被夕露沾湿,他要按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

B.“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中的这句诗,不只是诗人要攀登泰山绝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C.《过零丁洋》一诗,写诗人看着寥落的群星,面对飘飞的柳絮,望着漂荡的浮萍,想到国势危亡,不禁为报国无门而悲伤沮丧。

D.“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中的“客”指漂泊在外、旅居他乡的游子,与《约客》一诗题目中的“客”含义不同。

【答案】C

【解析】

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涵义的理解。

选项C中诗句“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是以“风飘絮”比喻国势如同风中柳絮一般十分危急,以“雨打萍”来自喻自己家破人亡的凄凉状态,而不是看到了真实的群星、柳絮、浮萍,因此C项错误。

5.根据提示默写。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

(《论语》)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行路难》李白)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塞上燕脂凝夜紫。

(《雁门太守行》李贺)

④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词》刘禹锡)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⑥问渠那得清如许?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书有感》朱熹)

⑦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爱这土地》艾青)

【答案】

(1).①温故而知新

(2).②直挂云帆济沧海(3).③角声满天秋色里(4).④便引诗情到碧霄(5).⑤会挽雕弓如满月(6).⑥为有源头活水来(7).⑦断肠人在天涯(8).⑧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解析】

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的能力。

复习古诗名句,首先是要熟练背诵古诗名篇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

默写时,要注意“济、霄、雕、涯”几个易错的字形。

写完之后,要重新读一下诗句,看有没有张冠李戴的现象发生。

语言运用

6.请从下面给出的四个语句中,选择合适的句子,将四副对联补充完整,使之符合节日和对联的特点。

只填序号即可。

①银花火树开元夜②避恶遍插茱萸枝

③几处笙歌留朗月④角粽投江祭诗魂

【答案】

(1)①

(2)④(3)③(4)②

【解析】

考查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形式与内涵的了解,以及修辞手法的日常运用。

(1)“银花火树”指的是元宵节的烟火。

(2)“角粽投江”是为了凭吊屈原,指的是端午节。

(3)“几处笙歌”对“万家箫管”。

(4)“插茱萸枝”是重阳节的习俗。

7.在下面文段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每处不超过10个字。

要熬一锅好粥,首先要有“好米”,米好,是粥好的前提;有了“好米”,还须用“文火”,即要用比较弱的火用心来熬;除此之外,①___,一锅好粥,少说也得熬一个小时。

②__,要遵循“好米、文火、持续”三大法则。

③____,用心细读,持之以恒地读,才能把书的精髓融入到一个人的血脉之中,让人享用不尽,受益无穷。

【答案】

(1).①熬粥还要持续

(2).②读书如熬粥(3).③只要做到读经典好书

【解析】

解答此题,需要将文段至少读两遍,分析其中的脉络与思路。

第一遍阅读,应明确这两段分别写“熬粥”和“读书”,重点关注“好米、文火、持续”三个词语;第二遍阅读,再分析前后句,找出其中的文脉思路,组织语言来填写。

第①处谈熬粥的第三个法则,答案中的关键词语是“持续”;第②处承上启下,由上段写“熬粥”过渡到下段写“读书”,标准答案应该是“读书也如熬粥”或者“读书也如此”;第③处谈读书的第一个法则,也就是“好米”,当然,这里必须将“好米”说成“好书、优秀作品、经典名著”等。

名著阅读

1824年5月7日,在维也纳举行《D调弥撒曲》和《第九交响曲》的第一次演奏会,获得空前的成功。

情况之热烈,几乎含有暴动的性质。

当贝多芬出场时,受到群众五次鼓掌的欢迎;在此讲究礼节的国家,对皇族的出场,习惯也只用三次的鼓掌礼……可是胜利是暂时的,对贝多芬毫无盈利。

音乐会不曾给他挣什么钱。

物质生活的窘迫依然如故。

他贫病交迫,孤独无依,可是战胜了——战胜了人类的平庸,战胜了他自己的命运,战胜了他的痛苦。

8.下列填入空格正确的一项是()

选文出自的著作《名人传》,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

A.罗曼·罗兰音乐上的成功没有改善贝多芬的生活,但他依然战胜了苦难

B.歌德维也纳演奏会上观众的狂热使贝多芬不再孤独和痛苦

C.罗曼·罗兰维也纳演奏会上观众的狂热使贝多芬不再孤独和痛苦

D.歌德音乐上的成功没有改善贝多芬的生活,但他依然战胜了苦难

9.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名人传》的作者是20世纪上半叶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

B.作品中所写的三位伟人除贝多芬外,还有米开朗琪罗和列夫·托尔斯泰。

C.在这部小说中,作者展开想象,设计了曲折的情节,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D.《名人传》叙述了三位伟人苦难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精神。

【答案】8.A9.C

【解析】

【8题详解】

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文学名著基本情况的掌握,包括作者内容等等,同时还考查了对于段落文字的概括能力。

名人传的作者是罗曼·罗兰,且根据最后一句话我们可以得知音乐会并没有改善贝多芬的生活,可是他还是战胜了平庸、命运和痛苦。

因此,该题选A。

【9题详解】

C“展开想象,设计了曲折的情节”错误,《名人传》作为一部纪传性质的著作,不可能凭空想象来捏造内容。

文言文阅读

贾诩字文和,武威人也。

少时人莫知,唯汉阳阎忠异.之,谓诩有良、平①之奇。

以疾病去官,道.遇叛敌,同行数十人皆为所执。

诩曰:

“我段公外孙也,汝勿杀我,我家必厚赎之。

”时太尉段颖,昔久为边将,威震西土,故诩假以惧敌。

叛敌果不敢害,与盟.而送之。

诩实非段颖外孙,权以济事,咸此类也。

后李傕②等与诩议,欲迎天子③置之.营中,诩曰:

“不可。

挟天子,非义也。

”傕不听。

或谓诩曰:

“此中不可久处,君胡不去?

”诩曰:

“吾受国恩,义.不可背。

卿自行,我不能也。

天子既东,而傕来追,王师败绩。

司徒赵温为傕嫌,欲杀之。

诩谓傕曰:

“此乃天子大臣,卿奈何害之?

”傕乃止。

文帝④即位,以诩为太尉。

年七十七,薨,谥曰肃侯。

(取材于《后汉书》《三国志》)

【注】①良、平:

指汉代张良、陈平。

②傕:

音jué,用于人名。

③天子:

指汉献帝。

④文帝:

指魏文帝。

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唯汉阳阎忠异之异:

诧异

B.道遇叛敌道:

在路上

C.与盟而送之盟:

盟誓,结盟

D.吾受国恩,义不可背义:

坚守道义

11.下列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欲迎天子置之营中

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B.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C.何陋之有《陋室铭》)

D.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12.下列句子与“司徒赵温为傕嫌”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太丘舍去,去后乃至(《陈太丘与友期》)

B.中轩敞者为舱(《核舟记》)

C.山峦为晴雪所洗(《满井游记》)

D.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1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贾诩年轻时并不出名,只有阎忠认为他有张良、陈平那样的才华。

B.贾诩是段颖的外孙,而段颖当时很有威名,因此叛敌不敢加害贾诩。

C.李傕等人与贾诩商议,想要挟持天子,但贾诩不同意这种做法。

D.魏文帝即位后,贾诩官至太尉,七十七岁时死去,谥号为肃侯。

14.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谓诩曰:

“此中不可久处,君胡不去?

(2)天子既东,而傕来追,王师败绩。

【答案】10.A11.D12.C13.B

14.

(1)有人对贾诩说:

“这个地方不可长久地待下去,您为什么不离开呢?

(2)天子已经向东而去,可是李傕率军追赶攻打,天子的军队就大败了。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词语具体含义的理解,其中A项“唯汉阳阎忠异之”,翻译过来的意思是“只有汉阳的阎忠认为他不同寻常”,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异,因此选A。

【11题详解】

考查对虚词“之”字用法的辨析。

例句“欲迎天子置之营中”,翻译过来是说李傕想要迎接天子把他放在军营里,这里的“之”是代词,代指汉献帝刘协。

选项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的“之”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选项B“览物之情”的“之”是结构助词,的;选项C“何陋之有”的“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选项D“策之不以其道”的“之”是代词,代指马。

因此,例句和选项D同为代词,应该选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