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培训-李莉_精品文档PPT推荐.ppt
《血栓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培训-李莉_精品文档PPT推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栓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培训-李莉_精品文档PPT推荐.ppt(6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T-是体内主要的抗凝物质,其抗凝作用占生理抗凝作用的其抗凝作用占生理抗凝作用的70%80%。
AT-是是肝素依赖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肝素依赖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分子中有肝素结合位点和凝血酶结合位点。
抗凝机制: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
形成1:
1复合物灭活活性因子;
除IIa外,IXa、Xa、XIa、XIIa*肝素作用于AT的赖氨酸残基从而大大增加AT的抗凝血酶活性2、PC系统:
包括包括蛋白C、蛋白S、血栓调节蛋白(TM)及活化蛋白C抑制物。
PC和PS均由肝脏合成,是依赖维生素是依赖维生素K的抗凝物质的抗凝物质。
凝血酶与凝血酶与TM以以1:
1比例结合形成复合物比例结合形成复合物,后者使PC释放出小肽小肽,生成活化蛋白C(APC)。
APC在PS的辅助下,形成形成FPS-APC-磷脂复合物磷脂复合物,该复合物可以灭活灭活Fa、Fa;
抑制Fa与血小板膜磷脂的结合;
激活纤溶系统;
增强激活纤溶系统;
增强AT-与凝血酶与凝血酶的结合。
的结合。
体液抗凝作用体液抗凝作用肝素辅因子肝素辅因子aaaaaKAT-肝素肝素TFPICa2+a/TMaaTF/aAPC+PSPC激活纤溶激活纤溶TFPI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M血栓调节蛋白血栓调节蛋白(肝脏和内皮细胞合成)抗血液凝固系统抗血液凝固系统抗凝血系统相关实验室检查抗凝血系统相关实验室检查AT:
发色底物法。
过量凝血酶与AT形成1:
1复合物剩余凝血酶作用于发色底物。
3、纤溶系统、纤溶系统作用:
纤维蛋白溶解过程为一系列蛋白酶催化的连锁反应,分为两个阶段:
1、纤溶酶原(PLG)被激活变为纤溶酶(PL)2、纤溶酶水解纤维蛋白(原)及其他蛋白纤溶酶原激活途径纤溶酶原激活途径纤维蛋白(原)降解机制纤维蛋白(原)降解机制D二聚体的多种类型二聚体的多种类型DDDDEDDDYEDDEYYDDEDXDEDDEDXYEDDDDDXDEDDDDEYXDEDDDEDXXEDDDDEEYXYEDDDDEDXXD纤溶系统相关实验室检查纤溶系统相关实验室检查FDPs、DD:
免疫比浊法抗FDPs/抗DD单克隆抗体包被的胶乳颗粒影响因素影响因素:
1、循环中存在DD、DD/E等分子量不同的片段2、各品牌试剂抗DD单抗-不同分子量的Fb碎片-结果可比性差要求要求:
同一实验室;
连续检测检测结果的临床应用检测结果的临床应用PT监测口服抗凝剂(华法林,监测口服抗凝剂(华法林,INR)华法林有没有溶栓的作用?
华法林有没有溶栓的作用?
口服抗凝剂治疗的检测范围口服抗凝剂治疗的检测范围APTT用于肝素治疗的监护用于肝素治疗的监护1、APTT对血浆肝素的浓度很敏感,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实验室监护指标。
2、一般在肝素治疗期间,APTT维持在正常对照的1.53.0倍为宜。
注意事项:
1、APTT测定结果必须与肝素治疗范围的血浆浓度呈线性关系,否则不宜使用。
2、肝素可致血小板减少。
监测溶栓治疗的应用监测溶栓治疗的应用出血发生率:
出血发生率:
5%30%,严重出血发生率,严重出血发生率1%2%急救急救:
停止溶栓,即用Fg/PCC制品或抗纤溶药等联合应用:
联合应用:
Fg、TT、FDPs三项指标三项指标纤维蛋白原的临床应用纤维蛋白原的临床应用纤维蛋白原增多:
1、Fg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其增加往往是机体的一种非特异性反应。
a感染性疾病:
b无菌性炎症:
C外科手术、放射治疗、月经期及妊娠期2、心脑血管疾病:
大都存在着Fg的异常增高,Fg能增强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性。
3、恶性肿瘤:
Fg呈高浓度水平,且较一般疾病显著增高。
Fg属粘附蛋白家族,与恶性肿瘤的转移密切相关,其在肿瘤的转移过程中可作为不同粘附分子的配体,即起桥梁作用。
4、肾病综合征:
Fg含量增高为其重要特征,纤维蛋白在肾小球的沉积是肾病患者最常见的病理变化,35%的病例会发生血栓形成。
32恶性肿瘤转移时导致高凝状态的机制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包裹肿瘤细胞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包裹肿瘤细胞D-二聚体二聚体FFFIB纤维蛋白原的临床应用纤维蛋白原的临床应用纤维蛋白原降低:
1、DIC中晚期、原发性纤溶、重症肝炎、肝硬化。
2、作为蛇毒治疗(抗栓酶、去纤酶)和溶栓治疗(UK、t-PA)的监测指标。
FIB在1.21.5g/L,治疗安全有效。
凝血酶时间的临床应用凝血酶时间的临床应用凝血酶时间(TT)延长见于血浆纤维蛋白原减低或结构异常;
临床应用肝素,或在肝病、肾病及系统性红斑狼疮时的肝素样抗凝物质增多;
纤溶蛋白溶解系统功能亢进。
抗凝血酶的临床应用1、器官衰竭时AT合成降低:
由于肝脏是合成AT的主要器官,因此在肝硬化、重症肝炎、肝癌晚期、急性肝功能衰竭、早产儿等,由于合成减少,AT活性与水平减低,且常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可伴发血栓形成。
2、血浆AT丢失:
肾病综合征时,由于AT的分子量较小,易从尿液中随蛋白流失,肾病综合征患者尿蛋白排出量越大,血浆中AT越低。
故常可导致肾静脉和深静脉血栓形成。
此外,高血压所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烧伤和多发性创伤失血等原因也会造成AT的大量丢失,进而导致高凝状态或血栓形成。
抗凝血酶的临床应用3、AT消耗增加导致活性降低:
见于血栓前期和血栓性疾病。
凝血系统活化,消耗AT,增加血栓风险和加重血栓性疾病的程度。
如心绞痛、心肌梗死、脑血管疾病、颅内静脉窦及脑静脉血栓形成、DIC、外科手术后、口服避孕药、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梗死时,AT活性显著降低,其降低程度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4、败血症与AT:
AT活性处于低水平与败血症所致DIC患者的死亡风险密切相关。
许多研究显示,AT活性越低,患者死亡率越高,阻止患者AT水平的持续下降,能够降低严重败血症和败血症休克患者的死亡率。
抗凝血酶的临床应用5、前DIC:
AT活性降低是DIC前期的重要特点。
6、肝素抵抗:
肝素是AT的辅因子,两者结合,AT的生物效应(灭活凝血酶的速率)可提高1000-2000倍,最终抑制丝氨酸蛋白酶的效应还是取决于AT的活性。
有研究报道,当AT的活性为70%时,肝素的作用约降低65%;
当AT活性为50%时,肝素的作用只有原来的1/5.说明当体内AT活性降低时,单纯应用肝素治疗,其疗效受到明显影响。
检测发现AT活性低于50%,肝素效应与预期不符时,应考虑补充AT。
抗凝血酶抗凝血酶的临床应用的临床应用病理性增高病理性增高:
表明血液抗凝活性增强。
1、出血性疾病:
如血友病、AA、心瓣膜病。
2、尿毒症肾移植。
3、服抗凝药物后。
病理性降低病理性降低:
1、先天性抗凝血酶缺乏症:
CRM-型和CRM+型2、AT合成降低:
见于肝脏疾病、肝功能障碍。
3、AT丢失增加:
见于肾病综合症。
4、AT消耗增加:
抗肿瘤治疗对抗凝血系统的影响抗肿瘤治疗对抗凝血系统的影响FDP和和DD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11、D-DD-D用于排除低用于排除低/中临床危险度评估中临床危险度评估(PTPPTP)的)的VTEVTE(DVT/PTEDVT/PTE)灵敏度灵敏度82%-100%82%-100%特异度特异度32%-52%32%-52%阴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99%-100%99%-100%对高度对高度PTPPTP患者,患者,D-DD-D的排除意义不大,的排除意义不大,此时可直接用影像学检查做诊断(此时可直接用影像学检查做诊断(BB超、静超、静脉造影等)脉造影等)FDP和和DD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2、DIC诊断的应用诊断的应用敏感度(敏感度(%)特异度(特异度(%)诊断效率诊断效率(%)单用FDPs1006787单用D-D916180FDPs+D-D919495FDP和和DD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3、鉴别原发性纤溶和继发性纤溶(、鉴别原发性纤溶和继发性纤溶(DIC)FDPsD-D原发性纤溶原发性纤溶/N继发性纤溶继发性纤溶持续升高早期升高后期渐渐下降再结合再结合PLT/BPCPLT/BPC、FgFg、3P3P试验、试验、PTPT、APTTAPTT等可帮助鉴别原发等可帮助鉴别原发性纤溶和继发性纤溶。
性纤溶和继发性纤溶。
FDP和和DD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4、溶血栓治疗、溶血栓治疗在溶栓药(在溶栓药(UKUK、SKSK、rtrt-PA-PA)作用下:
)作用下:
血栓完全溶解:
溶栓2hFDP/D-D明显升高212h开始下降48h降至基线水平2周后恢复至正常水平血栓部分溶解:
溶栓2hFDP/D-D升高72h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以后下降速度较慢(溶栓治疗过程中,FDPDD不变)FDP和和DD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5、临床评估、临床评估FDP/D-D的生理因素(假阳性):
的生理因素(假阳性):
年龄:
随年龄增高而增高(80岁)饮食:
高脂饮食、酗酒活动:
剧烈运动月经:
月经期和月经后妊娠/产褥期肥胖、不良的生活习惯FDP和和DD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5、临床评估、临床评估FDP/D-DFDP/D-D的病理因素(对排除的病理因素(对排除VTEVTE诊断为假阴性):
诊断为假阴性):
抗凝治疗24h、小血管血栓、上静脉血栓、幼儿静脉血栓、纤溶活性下降、血栓形成14天(陈旧性血栓)等。
因此,因此,FDP/D-DFDP/D-D水平水平1414分为高风险,分为高风险,DVTDVT发生率为发生率为404077。
创伤骨科患者创伤骨科患者DVT的筛查流程图的筛查流程图创伤骨科患者D-二聚体检测二聚体检测阳性阴性RAPT评分5分5分排除诊断动态监测动态监测D-二聚体二聚体阴性阳性排除诊断下肢超声检查阴性阳性诊断成立诊断成立动态监测动态监测D-二聚体二聚体阴性阳性其他部位影像学检查其他部位影像学检查阴性阳性创伤骨科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筛查与治疗的专家共识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3年12月第15卷第12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