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七中入学考试历史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030597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七中入学考试历史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成都七中入学考试历史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成都七中入学考试历史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成都七中入学考试历史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成都七中入学考试历史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都七中入学考试历史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成都七中入学考试历史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七中入学考试历史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成都七中入学考试历史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

其主要依据应是

A.北洋海军的参战B.战争由朝鲜引发

C.日本是亚洲第一个近代化国家D.《马关条约》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

4.上海纺织女工杨秀燕从1965年开始记录家里的每一笔开销,小到几分钱,大到几百元,无一遗漏,一记就是37年。

这本普通百姓的家庭“豆腐帐”,却被中国历史博物馆当作宝贝一样收藏起来。

它的历史价值主要在于

A.记录者是普通百姓B.记录时间具有连续性

C.记录内容是民众的日常生活细节D.反映一定时期的社会历史变迁

5.1895年,严复翻译《天演论》,宣扬“进者存而传焉,不进者病而亡焉”的思想。

1916年,陈独秀认为:

“求适今世之生存,则根本问题,不可不首先输入西洋式社会国家之基础。

”以上材料反映的中心问题是

A.“进化论”成为中国各阶层普遍接受的理论

B.晚晴到民国初年中国思想界没有实质性变化

C.救亡图存是当时社会思考的焦点

D.中国欲改变命运必须引进西方的制度

6.陈独秀认为: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

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新青年》第6卷1号)这段话

A.倡导以民权之说作为政治制度改革的理论基础

B.主张以民主科学精神重新评估中国传统文化

C.呼吁尊师重教,倡导认真学习

D.号召中国人民向十月革命学习

7.1956年4月,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这一方针主要在哪两个领域展开

①政治领域②文学艺术领域③经济领域④科学研究领域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8.“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是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

其中“不折腾”是吸取了建国以来哪些历史事件的教训

①农业合作化运动②大跃进运动③人民公社化运动④文化大革命

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9.从古希腊罗马的民主制到近代西方代议制的发展中,可以看出人类对理想的共同追求是

A.社会公正B.三权分立C.民主共和D.共产主义

10.在19世纪后期的西方社会,上、中等阶层激烈反对国家为促进较大的社会平等而做出的任何干预。

他们论证说,他们应得到幸福和成功,因为他们已证明自己较无能的穷人更“适合”,而且,大公司对小公司的兼并是“生存斗争”的一部分。

这种观点

A.由达尔文提出B.受到了进化论的影响

C.由凯恩斯提出D.受到了相对论的影响

11.列宁说:

“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它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

十月革命“用与西欧其它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的含义是

A.采用暴力革命的方式来夺取政权

B.以社会主义的方式推进国家的现代化

C.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D.利用商品、市场和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12.“它对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发展和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它主要是美英两个国家为维护战后自身利益而进行斗争、达成妥协的结果,带有明显的西方金融霸权主义的色彩。

”“它”指的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B.雅尔塔体系

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D.欧洲经济共同体

13.政权架构与运行机制是古今中外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4

分)

材料一唐分官阶为九品……中书令门下侍中及尚书令皆为三品官。

若论此三省之来历,尚书本是皇宫内廷秘书……中书依官名论,也即是在内廷掌理文件之意。

侍中则是在宫中奉侍皇帝。

故就官职名义言,这三个官原本都是内廷官。

中书主发令……门下省所掌是一种副署权……尚书省则仅有执行命令之权。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依据材料一,概括唐朝三省的特点。

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唐朝这样设置官职的目的。

(8分)

材料二从世界史的观点看,美国的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

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

《独立宣言》已宣布:

“我们认为

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

人人生而平等。

”于是,美国人民在革命期间和革命之后,通过

了旨在使这一宣言不仅在纸面上而且在生活中得到实现的种种法律。

他们没收并分配了

亲英分子的大地产,将公民权扩大,所有成年男子(但不包括妇女)都拥有了选举权。

许多州政府通过了禁止输入奴隶的法律。

已建的教会被废除,宗教信仰自由成为国家的

法律。

十三个州都正式通过了包括人权在内的宪法,这一宪法保证公民天赋的权利。

一个独立的共和国在美洲的建立,在欧洲被广泛地解释为:

它意味着启蒙运动的思想是切实可行的——一个民族有可能建立一个国家,有可能制定一种建立在个人权利基础上的切实可行的政体。

于是,美国成为自由和机会的一个象征,作为一块新的、没有历史负担和枷锁的大陆而受人羡慕。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评述材料二中对美国革命的认识。

材料三1868年6月11日,日本新政府公布了政府组织法,即《政体书》。

其中规定“天下之权力皆归太政官”,“太政官之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权,使无偏重之患”。

其中“议政官”分设上下两局,上局主要由政府官员组成,“掌管创立政府、制定法律、决定机密政务”以及“明赏罚、定条约、宣战、议和”等权力;

下局由各藩推举的贡士(优秀人才)组成,主要任务是讨论租税、驿递的章程、造货币等,实际是上局的咨询机构,而无决定权。

行政官辅佐天皇督理一切政务,完备天皇亲政的体制。

刑法官掌刑法、监察、裁判、警察等司法权。

——摘编自伊文成、马家俊《明治维新史》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日本新政府的太政官体制。

14.近来雾霾天气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现代社会对健康的关注已提到相当的高度。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8分)

材料一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正月发生了一次“霾灾”,数日雾霾不散,导致通惠河上的漕运停止,京城多处粮仓告急。

乾隆皇帝除了派官员到天坛祭天外,还亲自率王公大臣在紫禁城太和殿前焚香祭天。

光绪年间京城曾出现一次严重的“霾灾”,数日不散,慈禧太后也曾令人在紫禁城内“祭天驱霾”。

而民间遇有“霾灾”出现时,人们多到龙王庙前拜求龙王“驱霾祈雨”,并在庄稼种植上采取相应的措施。

如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初春,出现了一次“霾灾”,京畿之农人“芸锄时令苗稍疏,预防风霾”。

——《古代北京“霾灾”的记载》

(1)材料一中,清代官民面对“霾灾”采取了哪些做法?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材料二近代中国知识界较早就开始关注空气污染问题。

当时的报刊对近代西方工业化过程中所发生的大气污染现象多有报道评论,并警醒国人:

“各国人士,渐渐对这个问题加以注意。

东京警察当局已于最近举行煤烟防止宣传,开始‘都市净化运动’了。

近代以来政府和民间均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治理空气污染)。

政府颁布一些条例、实施工厂检查,开展工厂安全运动、平民新村运动,改善城市基础设施等等,取得一定效果。

1887年石印社的煤烟被周围居民视为公害,工部局向石印社提出警告,要求其采取增高烟囱等减轻污染措施。

1933年12月,政府公布陆上交通管理规则,其中规定“汽车行驶时,不得泻放发出巨响或含有烟雾恶臭气体”。

广州市政府制定颁行车辆肩舆交通规则,其中规定“车夫须常注意车机洁净。

勿许机油飞烬,及放出秽气等弊”。

济南市政府也颁布过取缔市区桐油煎熬的法规。

——《中国近代城市大气污染及治理》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民国时期“空气污染”的原因。

(4分)

材料三1952年,处于急速发展期的英国伦敦,终于尝到了工业污染带来的苦果:

l2月5日至l0日,伦敦市内空气污染严重,导致4000人因呼吸道疾病等原因死亡,这被称为“伦敦烟雾事件”。

事件的后果之一,就是促使英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措施整治环境。

1956年,英国政府颁布了《清洁空气法案》,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

法律规定在伦敦城内的电厂都必须关闭,只能在大伦敦区重建。

要求工业企业建造高大的烟囱,加强疏散大气污染物。

……还包括要求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减少煤炭用量,逐步实现居民生活天然气化;

冬季采取集中供暖。

——《启示录:

1952,被雾霾扭转的英国》

(4)根据材料二、三,分析中英两国在处理类似问题上的异同点。

(12分)

(4)今天中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你认为我国在今后城市化的进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入学考试文综测试(历史部分)答案

1.A2.A3.A4.D5.C6.B7.D8.C9.A10.B11.B12.A

13.

(1)内廷官变为政府官员(外廷官);

三省分工负责,互相牵制。

(4分)提高办事效率,加强皇权。

(2)评述:

创造出新的共和制政体;

实践了启蒙思想的基本原则;

实现了政教分离;

用宪法和法律保障了公民的天赋权利。

(4分,任答2点即可)体现了美国资产阶级的首创精神;

为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

对人类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4分,任答2点即可)

(3)太政官体制力图仿效欧美国家的三权分立体制,形式上实行了中央的权力分割,下局的设立体现一定的民主性,具有进步意义。

(4分)但立法、行政、司法之间没有实现清晰的分权,没有实现主权在民的原则,实际上是为了加强皇权,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14.

(1)做法:

祭天敬神;

调整种植方式。

原因:

科技水平落后;

“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

小农经济为主体。

(2)原因:

工业的发展;

城市化进程加快;

煤、石油等高污染资源的大规模运用。

(3)同:

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