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现代中医药城东湖路跨渠桥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重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24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5.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南现代中医药城东湖路跨渠桥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华南现代中医药城东湖路跨渠桥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华南现代中医药城东湖路跨渠桥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华南现代中医药城东湖路跨渠桥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华南现代中医药城东湖路跨渠桥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南现代中医药城东湖路跨渠桥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重点.docx

《华南现代中医药城东湖路跨渠桥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南现代中医药城东湖路跨渠桥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重点.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华南现代中医药城东湖路跨渠桥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重点.docx

华南现代中医药城东湖路跨渠桥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重点

华南现代中医药城东湖路跨渠道桥新建工程

(中心桩号K0+663,桥梁全长30.04米)

 

 

中山市南朗镇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2008年12月

一、编制依据………………………………………………………4

二、编制范围………………………………………………………4

三、工程概况………………………………………………………5

四、设计要点、主要技术标准及施工要求………………………8

五、桥梁工程施工方法……………………………………………15

六、施工进度计划…………………………………………………16

七、工程质量管理及保证体系……………………………………24

八、安全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29

九、文明生产、文明施工措施……………………………………32

十、维持交通方案…………………………………………………32

十、环境保护措施…………………………………………………33

附表:

1、附表一:

劳动力计划表…………………………………34

2、附表二:

主要施工机械表………………………………35

3、附表三:

主要工程数量表………………………………36

附图:

1、附图一: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37

2、附图二:

施工总体计划表……………………………38

3、附图三:

组织机构框图…………………………………39

4、附图四:

试验检测流程图………………………………40

5、附图五:

质量工作流程框图……………………………41

6、附图六:

安全管理体系组织机构………………………42

7、附图七:

安全体系…………………………………………43

8、附图八:

应急工作程序工框图……………………………44

9、附图九:

工期保证体系框图………………………………45

10、附图十:

质量保证体系框图……………………………46

11、附图十一:

钻孔桩施工工艺流程图……………………47

12、附图十二:

承台施工工艺流程图………………………48

13、附图十三:

墩台身施工工艺流程图……………………49

14、附图十四:

盖梁及台帽施工工艺框图…………………50

 

一、编制依据

1.中山市公路局年月发的《中山市华南现代中医药城东湖路跨渠道桥新建工程》招标文件;

2、中山市建筑设计院设计的《中山市华南现代中医药城东湖路跨渠道桥新建工程》施工图;

3、本公司现场实际考查;

4.《中山市华南现代中医药城东湖路跨渠道桥新建工程》施工合同协议书

5.国家及交通部颁发的现行技术标准、规范、规程等技术法规

6.国务院于二000年一月三十日发布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

7.广东省交通厅粤交保函[1998]920号印发的《广东省交通厅建筑工地工棚防火安全管理暂行规定》。

二、编制范围

东湖路跨渠桥,起始里程K0+647.980,终点里程K0+678.020,全长30.04m范围内的基础工程、承台及墩台身的施工、竣工和缺陷修复建设全过程。

三、工程概况

新建东湖路跨渠桥上部结构采用2×13米预制简支空心板,桥面连续,全长30.04米,全宽为24.00米(2×7.00行车道+2×5.00人行道)。

桥梁下部结构采用桩接盖梁桥台,桩柱式桥墩,钻孔灌注桩基础。

1、地理位置

东湖路跨渠桥是东湖路线上重要构筑物之一,该桥的建设对促进南朗镇地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2、地质情况

1、表层为素填土,从上至下依次夹淤泥层、粉质粘土(或砾砂)层、砾质粘性土层、全风化花岗岩层、强风化花岗岩层,下伏中风化花岗岩层。

2、桩基设计采用嵌岩层,要求桩基进入中风化花岗岩层不得小于1.5米。

2、气象、水文特征

参考地质勘察资料。

 

3、.地震参数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为七度)。

 

四、设计要点、主要技术标准及施工要求

1、主要设计技术指标

1)、桥梁全长:

30.04米;

2)、桥梁角度:

45°;

3)、跨径组合:

2×13米;

4)、设计荷载:

公路—Ⅱ级;

5)、桥面宽度:

桥面总宽24m,其中2×7.00行车道+2×5.00人行道;

6)、桥梁设计洪水频率:

1/50。

2、主要材料

1)、混凝土

桥面现浇层采用C40;空心板采用C30;下部构造:

墩盖梁采用C30,墩柱、台盖梁、桩基础均采用C25。

引道路面砼弯拉强度要求不得小于5.0Mpa。

2)、普通钢筋

普通钢筋除桥面铺装ф=10采用HRB335带肋钢筋外,其余ф>10采用HRB335带肋钢筋,ф<10采用R235光圆钢筋;凡需焊接的钢筋均应满足可焊性的要求。

3)、支座采用GYZ200×35㎜橡胶支座,伸缩缝:

在两桥台各设GQF-C-20伸缩缝一道,在桥墩处设桥面连续。

4)桥台锥坡采用M7.5浆砌片石,片石强度等级不得低于MU30。

5)、砂、石、水的质量要求均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有关条文办理。

3、桥梁上部结构

1)、本桥上部结构采用13m跨预制空心板梁,全桥中板共34片,边板共4块,预制时注意跨中预留2.3㎝的预拱度;

2)、为使桥面铺装与预制空心板紧密结合成整体,预制空心板时顶层必须拉毛,可采用垂直于跨径方向划槽,槽深0.5~1㎝,横贯桥面,每延米桥长不少10-15道,严防板顶滞留油腻;

3)、桥面铺装前必须用钢刷清除结合面上的浮皮,用水冲洗干净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桥面铺装,并切实注意钢筋网位置和捣实养护工作(有条件时宜用麻袋覆盖浇水养护)现浇调平层采用40号防水混凝土;

4)、桥面连续处支座采用板式橡胶支座;伸缩缝处支座采用GYZ200×35㎜橡胶支座;桥面行车道设2%的横坡,调整墩柱高形成;从距两桥头伸缩缝5M开始,后按3.0M间距对称向桥墩布置采用PVC泄水管。

5)桥面横坡双向2%,由墩台横坡调整而成,墩台浇筑时注意支座找平。

4、施工要点

有关桥梁的施工工艺及其质量检查标准,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有关条文办理,另外尚需注意下列几点;

1)钻孔灌注桩混凝土质量按质量监督部门的要求进行检测与试验。

2)注意桩、柱、承台等的锚固钢筋的预埋和连接。

3)主梁翼板、横隔板湿接缝处的混凝土表面必须凿毛、冲洗,以保证新老混凝土的结合。

4)主梁强度须达到100%时方可起吊。

5)主梁吊运按设吊环起吊法考虑,预制时应在梁中按图预制吊勾。

6)在浇筑主梁时,应注意将相关预埋钢筋、伸缩缝有关部件、泄水管等预先埋入。

7)凡需焊接的受力部位,均应满足可焊性要求,并且当使用强度级不同的异种钢材相焊时(如16Mn钢和Q235钢相焊)所选用焊接材料的强度应能保证焊缝及接头强度高于较低强度级的钢材(Q235钢)之强度。

8)墩台支座石必须保持平整、清洁;安放支座时,注意支座型号和位置必须准确。

9)在桥头填土稳定后方可浇筑台后搭板,其技术要求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办理。

10)桥头台后填料应分层夯实,密实度不小于96%。

11)浇筑桥面现浇层前应将梁顶面凿毛,桥面铺装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时,不允许车辆直接在桥面上行驶。

12)本桥桩基施工时实际地质情况与图纸不符应及时通知设计方处理。

13)其余未作要求事项应按相关规范处理。

五、桥梁工程施工方法

1、钻孔灌桩施工

本合同段共有桩径ф1.2m其15根,设计为摩擦桩,桩尖落入强风化粗粒花岗岩上,钻孔桩施工时严格依照规范及设计要求,确保施工质量。

其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下:

(1)钻孔前准备场地对施工场地进行清理,按设计图纸进行测量放线精确放出桩位并进行护桩处理,使其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2)埋设护筒应有足够深度和强度,护筒应考虑多次周转采用5~10mm钢板制成;

(3)根据实际地质情况,我们选择了钻孔施工,计划投入2钻机;对钻机进行各项检查及调试,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

钻机安装就位后,底座和顶端平稳,在钻进和运行中不应产生位移或沉陷;

(4)钻机过程中应及时排除钻渣,并添加粘土造浆,在排渣、提钻等因故停钻时,应保持孔内应有的水头和要求的泥浆相对密度及粘度(为1.3-1.5之间),以防坍孔。

钻孔应连续进行,不得间断,视土质及钻进部位调整钻进速度,在钻进护筒刃脚处应抵挡慢速钻进。

(5)钻进过程中,随时检查孔径、垂直度,在泥浆池捞取钻渣以便核实设计地质资料。

终孔检验合格后应迅速清孔,用渣筒和吸泥机的方法清除井底的沉积物,直到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为止。

清孔后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合格后,即可进行钢筋的吊装工作。

钢筋笼的加工与接头均应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6)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采用泵送商品砼灌注桩;首批浇筑混凝土的数量应满足导管初次埋置深度和填充导管底部间隙的需要。

在灌注过程中,应经常探测井孔内砼面位置,及时调整导管埋深;

(7)钢筋笼选用的钢筋必须有出厂合格证且经抽检试验检测合格后方能使用,主筋的保证率及焊接长度必须满足规范要求,同一断面焊接接头数量不能超过规范要求,特别是两段钢筋笼相接处,应注意接头错开,且要保证焊接的质量,螺旋筋应用点焊以保证与主筋连成整体。

下笼后钢筋笼要牢固定位防止提升导管或拨护筒时被拨起;

(8)施工过程中应记录好各种表格,以备检验。

(9)环保措施:

为保护施工范围内的环境卫生、农田,钻孔桩废弃的泥浆应在施工完成后,用汽车或罐车将泥浆池(槽)中的泥浆清运到指定的排放地点。

若有排放位置,可将泥浆排放两边泥浆沉淀池,通过沉淀后再排放。

施工工艺流程详见附图《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框图》。

2、桥梁下部构造施工

在墩台施工时采用大面积组合钢模,减少模板接缝,使外露表面平整美观,模板的安装接缝不大于1mm,接缝处相邻两模板高差小于1mm,模板平整度小于2mm。

混凝土浇筑的施工工艺也是决定结构物质量的重要因素,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必须符合下述要求(适用于所有砼结构的施工):

(1)墩、台身施工

1浇筑混凝土前,应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应清理干净;模板如有缝隙,应填塞严密,模板内面应涂刷脱模剂,并检查砼的均匀性和坍落度。

2自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混凝土时,为防止混凝土离析,其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宜超过2m;当倾落高度超过2m时,应通过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等设施下落;倾高度超过10m时,并应设置减速装置;在串筒出料口下面,混凝土堆积高度不宜超过1m。

3混凝土应按一定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完成上层混凝土;上下层同时浇筑时,上层或下层前后浇筑距离应保持1.5m以上。

在倾斜面上浇混凝土时,应从低处开始逐层扩展升高,保持水平分层。

4浇筑混凝土时,应采用振动器振实。

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

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化呈现平坦、泛浆。

5采用商品砼浇筑,可以保持施工的连续性,如因故必须间断时,其间断时间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允许间断时间应经试验确定,若超过允许间断时间,须采取保证质量措施或按工作缝处理。

6在浇筑过程中或浇筑完成时,如混凝土表面泌水较多,须在不扰动已浇筑混凝土的条件下,采取措施将水排除。

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减少泌水。

7结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混凝土裸露面应及时进行修整、抹平,等定浆后再抹第二遍并压光。

当裸露面面积较大或气候不良时,应加盖防护,但在开始养生时,覆盖物不得接触混凝土面。

8浇筑混凝土期间,应安排专人检查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等稳固情况,当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

9浇筑混凝土时,应填写混凝土施工记录。

施工工艺流程详见附图《钢筋混凝土墩台施工工艺框图》。

(2)盖梁(台帽)施工

1)、盖梁施工

(1)支架架设

在一片盖梁下的每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