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悲剧开题报告.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230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悲剧开题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悲剧开题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悲剧开题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悲剧开题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悲剧开题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悲剧开题报告.doc

《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悲剧开题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悲剧开题报告.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悲剧开题报告.doc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学院名称:

广西师范学院

专业名称:

汉语言文学(师范)

届  别:

09

学  号:

1101910354

姓名:

黄蓥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杨艳

教务处制

二〇一三年三月

广西师范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 目

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悲剧

题目类型

囗 理论研究  囗 应用研究  囗 设计开发  囗 其他 

命题来源

囗 教师命题  囗 学生自主命题  囗 教师科研课题

拟完成时间

20 13 年 3 月 26 日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不少于300字)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

本书通过女主人公安娜的追求爱情悲剧,和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先后描写了150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是19世纪70年代俄国贵族妇女的典型代表,也是托尔斯泰笔下最富有魅力的女性形象,她以内心体验的深刻与感情的强烈真挚,以蓬勃的生命力和悲剧性命运而扣人心弦。

安娜·卡列尼娜作为各个方面都比较优秀的俄国贵族妇女,其爱情却以悲剧收场,其原因不是偶然的。

安娜的悲剧,是对自由爱情的追求,更是对黑暗社会的一个反抗!

她对真挚诚恳的向往以及对自我解放的追求,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但是,安娜作为9世纪70年代俄国贵族妇女的典型代表,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自杀的命运的呢?

这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

为此,许多专家和学者都提出了不同的解和主张,这其中有褒有贬。

安娜作为当时贵族妇女的代表,却有与那个时代的上流社会格格不入的特点,她追求自由,渴望爱情,为争取真正的爱情毅然决然的走上反叛之路,这一反叛是对整个上流社会的挑战和无情抨击,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说,安娜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一个优秀女性,安娜的爱情悲剧,应该从时代、社会、性别、性格角度做相关分析。

为此,本文将试从当时的时代背景及社会条件出发,从性别角度及安娜性格等因素对安娜进行深入挖掘,以期更深入的理解安娜的爱情悲剧。

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含论文(设计)提纲,不少于500字)

研究目标:

本文将从时代、社会、性别、性格角度对安娜·卡列尼娜爱情故事进行深入分析,理解时代和社会对个人命运的影响,从而寻找安娜爱情悲剧的内涵,从而更深刻的理解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的艺术魅力。

主要内容:

一、《安娜•卡列尼娜》

二、安娜的悲剧分析

1、时代原因

2、社会原因

3、性别原因

4、性格原因

三、结束语

三、研究方法和手段

(一)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

搜集整理相关研究资料,进行系列梳理归纳,为研究做准备。

(二)研究手段

以传统文献检索手段为主,辅以网络、数据库等手段,开展资料收集、问题讨论、信息整理等工作。

四、参考文献目录(作者、书名或论文(设计)题目、出版社或刊号、出版年月或出版期号)

[1]列夫•托尔斯泰著,高惠群,石国生译.安娜•卡列尼娜[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

[2]列夫•托尔斯泰著,智量译.安娜•卡列尼娜[M].南京:

译林出版社,1996版

[3]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M].杨楠.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

[4]杨笛.安娜•卡列尼娜和爱玛爱情悲剧比较[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

(1):

20-22

[5]马秀丽等.安娜•卡列尼娜婚姻和爱情悲剧的剖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3(6):

187-189.

[6]李婷.论安娜•卡列尼娜悲剧命运的必然性[J].宜春学院学报,2010(6):

129-131.

[7]薛志刚.安娜•卡列尼娜悲剧的内因探析[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3):

16-18.

[8]段士秀.浅谈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悲剧[J].长春大学学报,2000(8):

66-88.

[9]孙少佩.浅析《安娜•卡列尼娜》中的爱情悲剧[J].外国文学研究,2010

(1):

54-56.

[10]邹云虹.追求爱情和幸福的“叛女”[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2):

87-88.

五、文献综述(在对选题涉及的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或调查的基础上,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发展动态等内容进行综述,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思路。

不少于700字)

关于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悲剧,历来研究很多,著作和期刊上都有相应的文章,根据笔者搜集到的内容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安娜·卡列尼娜悲剧原因分析

崔亚莉的《是爱揉碎了生命——论安娜的爱情悲剧》是其中的代表性文章,她认为,安娜在追求理想中爱情的过程中,由于她所在的社会没有给她提供实现爱情的土壤,而渥伦斯基最终的背叛是导致安娜悲剧的重要原因。

许延则在《也谈安娜爱情悲剧的根源》一文中,通过分析造成安娜悲剧的诸种原因,得出安娜自身在追求爱情过程中的盲目性和局限性是造成其悲剧的最根本原因的结论。

甘海泉在《安娜的爱情观与她的悲剧命运》一文中认为,安娜在对爱情的追求中表现了对自我的追求,但在追求自我中又迷失了自我。

所以,作者认为,安娜的悲剧命运与她的盲目的爱情观,复杂矛盾的个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同样,孙少佩在《浅析〈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的爱情悲剧》一文中,从女性心理、女性对性、对爱的理解和渴求,对家庭等方面来寻找安娜爱情悲剧的原因。

此外,这类文章还有很多,像龙怀珠的《生命·人性·爱情——安娜·卡列尼娜爱情悲剧解读》、郑笑平的《安娜爱情悲剧别解》都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这些文章无论是在观点上还是在写作方法上都值得笔者学习和借鉴。

2、安娜与其他小说小人公爱情悲剧的比较研究

这类文章也较多,其中,相金妮的《生命与爱情——从娜拉、安娜、子君谈起》、刘云飞的《宿命的爱情悲剧——评法国电影〈毁灭〉》、蒋清凤的《人格与爱情:

子君与安娜的爱情悲剧思考》、董健的《安娜与子君爱情悲剧的比较分析》都是其中的优秀代表,这些文章分别从时代、主人公性格等因素对女主人的爱情悲剧进行了深入分析。

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六、工作进度安排(时间、内容、步骤)

(一)准备阶段

1.2012年12月10日至2012年1月8日,查阅收集文献资料,确定论题,准备开题报告。

2.2013年1月9日至2月17日,进一步修正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完成开题报告。

3.2013年1月18日至3月1日,进一步查阅文献,整理资料,为论文写作做准备。

(二)写作阶段

1.2013年3月2日至3月9日,整理文献资料和数据。

2.2013年3月10日至3月31日,撰写论文初稿。

3.2013年4月1日至5月1日,提交论文初稿,并根据指导教师意见修改论文初稿和二、三稿。

4.2013年5月1日至5月15日,论文定稿、打印、送审,准备论文答辩。

(三)答辩阶段

论文答辩的具体时间由系确定。

七、预期成果

完成论文《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悲剧》

(以上内容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填写) 学生签名:

    20  年  月  日

八、指导教师审核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20  年  月  日

九、教研室审核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20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